文閣第二層,眾人拾柴火焰高,很快就做好了一桌子的菜,在文閣二層有一個環(huán)形大桌,足夠百人在一起吃飯,所有的閱卷先生都將他們所做好的食物端到環(huán)形大桌上。
大先生汪書涵做了一大鍋的魚湯,香氣彌漫了整個文閣二層。
“大先生的廚藝確實相當(dāng)厲害,他雖是凡人,刀功卻是了得,可以將肉切片宛如一張薄紙,肉絲細到可以穿針,而且切速非常的快,相當(dāng)嫻熟!碧莆纳綄瓥|羽說道,同時聞著這魚湯香味,他有點嘴饞,即使作為一個不愛吃魚挑刺的人來說,唐文山依然想要喝口魚湯吃一塊魚肉。
汪書涵來到環(huán)形大桌的主位,脫下之前的沾上魚腥味的外衣搭在椅子上。
“各位先生請入座。”
待所有人都有序的入座以后,汪書涵才開口道:“兩年前,文閣出現(xiàn)了滿分卷,而他的試卷現(xiàn)在也被藏于文閣第六層,各位當(dāng)年也都閱過那張試卷,后來我將小先生的稱呼給了他,如今他也來到了文閣,以后大家便要一起共事了!
江東羽起身,先是向著汪書涵行了一禮,隨后又看向環(huán)形大桌上兩邊坐著的先生們,說道:“江東羽見過各位前輩,承蒙恩寵,才能來到這里,榮幸萬般,文閣禁酒,我僅以茶代酒敬三杯!
江東羽拿出三個酒杯,里面裝著非酒是茶,他舉起一杯,一飲而盡。
“一杯敬上蒼!
“一杯敬學(xué)堂!
“一杯敬同行!
上蒼育人生,學(xué)堂通人智,同行指的乃是天下文人,最后一杯是敬大先生,是敬在座所有先生,也是敬自己,三杯盡。
“同敬!”在座先生高舉酒杯,看著江東羽的目光皆是認可,在文閣沒有勾心斗角,沒有人因為江東羽年輕便心生輕視,也沒有人因為江東羽受汪書涵器重而嫉妒,原因無他,只因為他們的內(nèi)心足夠強大,飽腹詩書者尊天地亦不懼鬼神,文氣似正氣,凜然于世。
“吃飯!蓖魰_口道,只是他沒有立馬動口,然后雙手合十,做著禱告。
看著江東羽疑惑的目光,唐文山解釋道:“大先生的父親是餓死的,身為宮廷的御廚卻是這種死法,著實可悲,自那以后,大先生每次吃飯都要感謝上蒼讓他可以吃上一頓飽飯!
江東羽沒有去問為什么身為宮廷御廚卻會被餓死,這應(yīng)該是大先生的傷口,他不愿知道,只是他卻能夠理解大先生的做法,是人就得有信仰,信仰可以是上蒼,可以是神佛,可以是國家,甚至可以是自己,信仰可以是任何事物,唯有信仰讓人心生敬畏,不以喜好定是非,不以私欲亂蒼生。
江東羽也是有信仰的,如果要說他的信仰是什么,那應(yīng)該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那便是文化!
名著古籍是文化,一磚一瓦是文化,琴棋書畫是文化,舞刀弄劍是文化,人類發(fā)展至今百萬年,其中的文化沉淀讓江東羽不敢目中無人,狂妄自大。
次日,江東羽閱到了四名桃花鎮(zhèn)的試卷,江東羽對于同窗的筆跡實在是再了解不過了,而其中一人還是恒虎的試卷,他的正確率極高,速度也非?,百分之五十的猜題率,同時這兩年恒虎通過自身努力,本身的底子就牢固,如果江東羽將恒虎的試卷給予中肯的分數(shù),那么恒虎的卷分甚至還要超過江東羽閱的第一份試卷,有望成為今年的文狀元,而這樣的成績卻并不是恒虎的真實成績,江東羽只是想讓桃花鎮(zhèn)的同窗都通過鎮(zhèn)考,同時希望好友的成績盡可能高一些,可是這樣的成績卻完全打破了考試的平衡,恒虎尚如此,李天一呢,蔣天羽呢,他們的分又怎會不高?
一時間,江東羽陷入了沉思,良久不敢在恒虎的試卷上批下分數(shù)。
江東羽想到了那第一份試卷中的鏡花水月圖,高官無民生,利來利往兮,如果那份試卷可以獲得文試第一,卻因為江東羽破壞規(guī)則而泯然眾人,那么江東羽的心豈能安然?
“我錯了!苯瓥|羽露出深深的悔意,他錯了!
“大先生。”江東羽抬頭,聲音堅定。
“怎么了?”汪書涵眉頭一皺,看向江東羽的目光有些不好的預(yù)感。
“這次桃花鎮(zhèn)人士的考試成績請全部取消吧,我以畫道猜出了一半的考題泄露了出去,嚴重破壞了考試的平衡,此事只錯在我,江東羽愿一力承擔(dān),只是希望大先生可以重新出題,讓桃花鎮(zhèn)之人可以重考一次!碑(dāng)江東羽說出真相以后,他心中的壓抑終是消失。
汪書涵沉默,猜題并不是罪,學(xué)堂教學(xué)哪一個不是為了猜到鎮(zhèn)考題呢,只是沒人可以猜中罷了,最多是做過類似題,然而像江東羽這樣猜中一半以上原題的卻是前所未有,究竟如何去判,只在他的一念之間。
文閣百位先生都停下了手頭的閱卷,等待大先生的抉擇。
“你暫時不用閱卷了,去文閣第九層面壁三天再下來。”
“是!苯瓥|羽沒有去問桃花鎮(zhèn)考生的處理,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法再考慮其他,做錯了事總要付出代價。
待江東羽走后,唐文山才開口道:“文閣第九層我都沒去過,你讓他上去這算懲罰?”
汪書涵瞪了一眼唐文山,惱怒道:“你閉嘴,別告訴我此事你不知道!
唐文山當(dāng)眾被汪書涵教訓(xùn),露出些許訕笑,論年齡,他可比汪書涵大,只是他乃入道者,不顯老罷了,唐文山不在意的道:“看你半只腳快入土了,我不和你計較!
汪書涵胡子一吹,指著唐文山:“你給我滾!
“德行,我還不想在這關(guān)禁閉呢!碧莆纳揭矂恿苏婊穑笫忠粨],直接離開了文閣。
“繼續(xù)閱卷!”汪書涵沉聲道,眾人禁聲,連忙開始手頭上的閱卷。
文閣九層,空曠如野,只有一座人形雕像擺在中央。
作為文閣的至高層,能來此的人少之又少,而江東羽卻沒有想到,這里除了一座雕像再無其他。
“此人是誰?”江東羽心中疑惑,他來到雕像面前,心懷虔誠,能夠放在文閣至高層的雕像,必是文宗圣人般的存在。
走近了,江東羽才發(fā)現(xiàn)在雕像的腳下,有著一片文章被刻在地上。
“老子五千文!”江東羽心中大撼,傳聞老子五千文是圣人的智慧文,闡述天地真理,大到宇宙至理,小到為人處事皆有詳述,而老子則是文人三圣之一,只是老子五千文在世俗中流傳的都是缺本,寥寥幾句并不全面,江東羽曾看過三言便感觸極深。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這句話的意思是,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樣,水善的表現(xiàn)在于滋養(yǎng)萬物而不爭功,甘居眾人之所唾棄,所以水最接近于大道。
而老子五千文的每一言卻都可以有很多理解,上善若水難道是讓武者未來都以水入道嗎?是也不是,是告訴人真正的善是什么嗎?是也不是,是告訴上位者如何治理國家嗎?是也不是,每一言都可反復(fù)推敲,不論怎么想,卻都很有道理,無人可以推翻。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這便是江東羽在古籍中所看過的殘篇,其中的至理是江東羽如今都沒有辦法讀透的。
而現(xiàn)在他卻有幸可以看到全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庇傻谝徽麻_始,江東羽開始閱讀,他讀的很慢,每一句都要反復(fù)思之,問之,推敲之,直到想不通才繼續(xù)下一章,至于想明白那是沒辦法全部想明白的,至少暫時是這樣。
江東羽跪在老子的雕像前,宛如虔誠的信徒觀摩圣人的經(jīng)典,表情神圣而又莊重。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贝x完第八十一章后,江東羽倒頭大睡,他太累了。
在睡夢中,他回到學(xué)堂晨讀之景,他看到天地未開之時,他見到了圣賢尊者,與之問道,向其請教,他還看到老子騎牛西去只留下老子五千文,他看到了太多,三千年前,君王昏庸民不聊生,兩百年后,圣君平亂,立國海川,又過三百年,奸臣當(dāng)?shù),忠臣出,以萬字文書謹言上朝,最終將奸臣送向斷頭臺,隨后五百年,兩國交戰(zhàn),海川帝國淪陷七座城池,凌風(fēng)帝國進行屠城,文人墨客手無縛雞之力卻讓屠城的將軍丟下了手中的屠刃,再過一百年,海川民眾武風(fēng)強悍,奪回城池,他國再不敢犯,自那以后,海川帝國全民重武,然而在皇城唯有文閣卻無武閣。
“人族之所以能夠發(fā)展五域,并非有人成就仙王,而是蠻民開化,擁有智慧后方才有人位于道巔!苯瓥|羽的耳邊傳來一道聲音。
“你是誰?”江東羽想要開口,可是他卻說不出來,他猛然睜眼,才發(fā)現(xiàn)自己大夢一場。
江東羽重新跪在雕像面前,行三跪九叩大禮,敬老子,敬經(jīng)文,敬智慧。
他的心態(tài)潛移默化的改變著,過去的江東羽心中無大義,他恨天缺宮讓他失去父母,他恨童年沒有歡笑,偶爾有的溫暖卻不足以融化心中之苦,他更不會舍己為人,那是愚蠢的行為。
現(xiàn)在,江東羽依舊不會舍己為人,至少他自己是這么認為的,只是他卻愿意嘗試做些什么,或許為蒼生,又或許是為了那不值一提的書生意氣吧。
他被感動過,亦愿感動他人,是因果也是輪回。
沒有信仰的人很可怕,而心中不曾有過溫情的人更可怕,從一出生下來便沒感受過任何溫暖,這樣的人并不少見。
(ps:求收藏,不愿意等待的朋友們可以養(yǎng)肥了再宰。)
<!-115->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