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派又稱符水道教,長于齋醮法事,是對道教中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該派由古代的巫鬼道發展而來,用符箓祈禳,以消災卻禍、治病除瘟、濟生度死等為職事,與中國民間生活習俗聯系較密切。
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后的靈寶派、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都屬於符箓派。該派唐時為最盛,自宋元時順應新潮流對舊的教理教義進行了革新,并產生出神霄、清微、凈明等新的符箓道派,使符箓方術有了新的發展。元以降,符箓派統一于道家。
————————————————————————————————————
“我又不用上場打打殺殺,怎樣的師承都無所謂啦。”軒轅低調笑道。
“話不能這么說,找個出色的npc老師總是好的。”龍神的笑容十分真誠、可親、燦爛、陽光。
人皇言辭誠懇地附和:“是啊,老板,雖然我們能幫您處理一切事務,不需要您親自動手,但是身為老板的您有好的師承,說出去不也很威風嗎?”
“我還要什么威風?我本人就已經很威風了。”軒轅低調想了想,道:“好吧,隨你們吧!我要是模板太弱了,都不好意思和你們一起出去了,哈哈哈!龍神,那人你認識?”
龍神看著一個人離開客棧,回頭笑道:“認識,他就是我和您說過的御清鋒。”
“不叫他過來坐坐嗎?”
“不了。他的號練廢了,您看他灰溜溜地走,肯定是有自知之明,不敢來高攀我們。要是貿然叫他過來,會傷他自尊的吧。”
月魔也一同嘆惋:“本來還覺得可以吸收進來呢。”
“那就不要提他了。”軒轅低調舉杯:“總算離開新手村了,我在這里敬各位一杯!從此之后,我們就要在《乾坤》里開創一個新局面了!干杯!”
“干杯!”
五只酒杯碰在一起。
————————————————————————————————————
要打聽的東西都打聽到了,屠詩離開杜氏酒肆,回到家中與包季晚商量。
計劃是這樣的,先去落穴之野,等屠詩做完“建立驛站”任務,兩人就一路南下,賣完東西就回來。包季晚提出問題:就算自己掙得許多銀錢,可要是前幾天動手的人心懷不軌、以逸待勞,自己不等于白干一場嗎?屠詩勸慰道:沒事的,我們南下不就是避風頭嗎,雖然南邊比較危險,但好歹不是人家的勢力范圍,到時候回來這事也就揭過了,不會再有人打你的主意。
其實屠詩沒有把話說全。他打定主意,等回來后主動去找那個北虎幫,為包季晚討個公道。現實里忍氣吞聲也沒什么,網游里忍氣吞聲,那可不是玩家的作風。只不過現在等級才區區14級(殺了霸王蛛后直接跳升一級),還沒資格為包季晚出頭,便不與人提。
安慰包季晚一陣后,屠詩又去海青真人處打坐,進房內一嗅,便知今日點的又是白象睡蓮的蓮子精油。
海青真人道:“你們說的話我都聽見了。我不是說過,在你學有所成之前不能遠游嗎?”
“可是師傅,我不能不陪他去呀?”想起右師傅似是半個和尚,屠詩趕緊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你既有法家之心,便知‘法不容情’之理,若你不聽我的規矩,我們還做什么師徒?”老師不愧是老師,瞬間反駁。“你筑基前期,修為未穩,使用【龍息】時需我護法,算什么學有所成?若我羈押你于此地,也占了個理字。”
屠詩大驚:“別啊師傅,我答應了別人的!”
“三百六十行,無論哪行哪業,拜師學藝時都要謹遵師命。你既然不曾事先問我意見便擅自答應他人,便只能毀約。”
不要啊,這樣我一生清名就毀于一旦了啊!誰不知道我是個重承諾的人?想當初,游戲里的好友說要約定時間組隊練級,自己不是拼著逃課被記過也要去網吧赴約嗎?!
屠詩再三懇求,右師傅鐵打的臉色終于有一絲松動:“既然你已沾染因果、劫數難逃,今日不去,也總有一日要去。也罷,我立三題,你若能解,我自放你去。”
媽蛋,到了游戲里還要遭受應試教育的毒害,這個社會到底怎么了。屠詩道:“師傅請說。”
“我這幾日誦的是什么經?”
“《太上靈寶五符序》!”屠詩有意賣弄:“又稱《靈寶經》!”第一題通過!
“背一遍第一段。”
不知是什么原因,屠詩對經文記得清清楚楚:“所謂大道者,高而無上,引而仰觀,其上無上,莫見其首;所謂大道者,卑而無下,俯而俯察,其下無下,莫見其基。始而無先,莫見其前。終而無盡,莫見其后。大道之中而生天地,天地有高下之儀。天地之中而有陰陽,陰陽有始終之數。一上一下,仰觀俯察,可以測其機。一始一終,度數推算,可以得其理。以此推之,大道可知也。”這樣就兩道題了,多簡單。
“這段話什么意思?”
屠詩:“……”
他瞬間想起一個超級沒品的笑話:甲乙丙三人要回答問題,誰沒回答出來要被打一耳光,出題者先問甲“天上幾個太陽”,甲答“一個”,出題者再問乙“天上幾個月亮”,乙答“一個”,出題者再問丙“天上幾個星星”……
屠詩現在的心情就和這倒霉鬼丙一模一樣。
海青真人見屠詩神情呆滯,不悅道:“答不出嗎?”
“答得出!”屠詩咬牙切齒。他高中選科好歹選的是歷史,能解讀古文,本身又偏向文科,對付經文還算馬馬虎虎。“意思是……所謂的大道,好高大啊,仰視的話看不見比它還高的東西,也看不見它的頂點;所謂的大道,好深遠啊,俯視的話看不見比它還低的東西,也看不到它的基礎。它的開端沒有盡頭,看不見起點;它的末端沒有盡頭,看不見終點。”
說罷,偷瞧老師神情,只見老師面沉如水,也不知自己回答得怎樣,只好硬著頭皮繼續胡謅:“大道衍生了天地,天地有上下之分;天地衍生陰陽,陰陽之物又有始有終。從上下兩個角度去觀察,可以測算出其中的玄機;從始終兩個角度去推算,可以推導出其中的道理。以此類推的話,大道是可以探知的……嗯?”
屠詩解完這題,被自己給驚到了。
只要是個有九年義務教育文化水平的人(或者看多了玄幻修真小說的人),都應該聽過“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一話,這段名言出自《道德經》,意在闡述“道”的本質: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道理、力量、法則,你不能去解釋它,你也不能去定義它。它存在著,卻存在于“解釋”、“定義”這些名詞誕生之前,就如宇宙初開前的混沌,如果沒有人來定義“混沌”或者為“混沌”命名,那么混沌依然是混沌,卻不是“混沌”。
“大道”就是這樣的東西,它不要觀察者為它定義,它可以有很多個名字,它本身就是最高最和諧的境界。《道德經》與其說是闡述“道”之本質,不如說它整本書除了對“道”的一味推崇以外其實什么也沒說,因為“道”本身就是不可捉摸、難以想象、存在而又如同不在的東西,然而,《太上靈寶五符序》第一段前半段附和《道德經》,后半段卻聲稱“大道是可以探知的”?先抑后揚,這經書誰寫的?是在打老子的臉嗎?
這簡直是在顛覆屠詩對于“道”的認知好嗎?!
海青真人頷首:“答得不錯,果然有道家根骨。我準你去南方遠游,但要早去早回。”
受經文釋義的驚嚇,屠詩早把包季晚的事情拋到九霄云外了,訝異地問:“師傅,這經文誰寫的?”
海青真人挑眉,也有點訝異,想是不解劣徒怎么會對道經如此上心:“葛洪族孫葛巢甫附會引申,造作《靈寶經》30余卷,后世陸修靜更加增修,立成儀軌,于是靈寶之教大行于世,便是今日‘三山符箓’之一的靈寶派。”
這些道教小知識干巴巴的,左耳進右耳出,屠詩唯獨對“葛巢甫”留上了心,心想這人莫不是嘩眾取寵、標新立異,不然怎么敢公然挑戰《道德經》?離經叛道,定然遭受當時道學家們千夫所指。不過若要如此行險才能開宗立派,卻也算有所得了。
屠詩又來了興趣:“師傅,不是說道門分全真教與正一道兩家嗎?這靈寶派又是哪里冒出來的?‘三山符箓’又是怎么回事?”
原來道門博大精深、海納百川,在歷史洪流的推動下,理念相近的道派互相接觸、融合,化為一家,按照施法派別,可分為符箓派、丹鼎派、占驗派和積善派(可以理解為【元素專精】、【練氣專精】等等),而大名鼎鼎的正一道基本可看做是符箓派正統。天師道和上清派、靈寶派分別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活動中心,形成著名的“三山符箓”,后出現的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均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靈寶”一詞最早見于《太平經》,原為神靈寶貴之意。靈寶派的基本信仰仍是長生成仙,信奉的祖師是元始天尊。
聽到這兒,屠詩忍不住抬頭看看墻壁上三清畫像,問:“師傅,靈寶派聽名字不是和靈寶天尊有關系嗎,怎么祖師是元始天尊?”
“不知。出去吧。”
屠詩哦了一聲,找左師傅去了,一進門便看見一把劍朝自己面門劈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