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犢嶺鎮位于華夏西部山區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延綿起伏的大山似乎無邊無際。射日村則是犢嶺鎮最為偏遠的一個行政村,一個藏在深山坳坳里的的農耕村落。</p>
<p>村里百余戶人家,王姓和劉姓在村中占多數。李學進是個外來戶,但在村里的地位超然,識文斷字不說,早年還在鎮里的學校教過書,是村子里名副其實的文化人。除了支書以外,誰也不清楚李學進為什么會從鎮上跑到這個窮山溝來安家。</p>
<p>李家世代單傳,妻子懷有身孕后,李學進激動不已,早早為尚未出生的孩子取下了名字。按家譜,下一代應該是天字輩,李學進作為半個文化人,搜腸刮肚、遍覽群書,終于定名為天華,取意天縱才華。</p>
<p>李妻分娩前,適逢大旱。村里有好事者提醒李學進,孩子在這大災之年出生,實乃生不逢時,不吉利。一定要起個罩得住的名字,逢兇化吉。李學進犯難了,自己雖然有點墨水,但對問卜星相之術沒啥研究,廢了九牛二虎之力起的名字難道不頂事了?</p>
<p>好事者建議到附近的道觀求個簽吧,李學進深以為然。于是擇良辰吉日上山,在蔚云觀的老道士那兒捐了香火,寫下尚未出生孩兒的姓名,求了簽。</p>
<p>“啪”的一聲,竹簽落地,李學進忐忑不安的俯身拾起,雙手捧給老道士,“道長,請問何解?”</p>
<p>一直瞇縫著眼的老道士接過竹簽,突然眼睛一亮,沉默半響,哈哈的笑了起來:“此乃上上簽啊!”</p>
<p>李學進聞言,砰的一聲,心里的石頭落地,“道長,愿聞其詳。”</p>
<p>老道捻著胡須,“李居士且看簽語:‘年來耕稼苦無收,今歲天疇定有秋,況遇太平無事日,士農工賈百無憂。’此子早年雖有些坎坷,但成人后運道極旺,如機遇至,必成大器。”李學進雖然聽的云里霧里,但仍然明白了大概意思,自是大喜過望。</p>
<p>“只是……”老道士遲疑片刻,話鋒一轉,李學進的心一下又被提了起來,“道長,只是什么?”</p>
<p>“只是時逢大災之年,此子少年定多遭磨難,倘若在酉時降生,倒也無妨。若在其他時辰,恐怕前途叵測啊。”老道士捻著胡須,不緊不慢。</p>
<p>“為什么一定要在酉時?這……這婦人分娩豈是人力能控制的?道長你一定要指點迷津啊。”李學進的臉一下子苦了半邊,明明抽了個上上簽,沒由來的還有這么一檔子事。</p>
<p>老道士點點頭:“若在其他時辰降生,貧道卻有一法門,借簽中之語‘天疇’二字為名。如此一來,這‘天華’的運道便改了,不過成人后仍是大吉之運勢。至于為何在酉時,此乃天機。李居士以為如何?”</p>
<p>李學進自然是無異議,改個名就改個名吧,“只是這少年多磨難該如何破解?”</p>
<p>“無解。此子在成年前必有劫數,躲過之后,方是坦蕩大道。”老道士語氣斬釘截鐵,不容置疑,李學進傻了眼。</p>
<p>回去不久,李學進的老婆順利分娩,產下一子。讓他揪心的是孩子沒能在酉時降生,李學進依老道士的建議,將娃娃的名字改為李天疇。</p>
<p>李天疇自小身體強健,不像別的娃娃那樣經常生病,很是給李學進夫婦省心。而且天資聰明,機警過人。娃娃三歲那年,又添了個妹妹,粉嫩可愛,李氏夫妻樂得合不攏嘴。</p>
<p>一晃十五年過去了,兩個娃娃健健康康的成長,尤其是李天疇,已經是個高中生了,小伙子生龍活虎,一表人才,沒有像簽語中說的那樣坎坷多難,李學進自然而然的忘卻了老道士的話。 </p>
<p>這一天,從鎮上放學回家,李天疇象往常一樣和伙伴們到村外的山梁上打豬草。坐在坡頂休息的時候,李天疇突然望著遠方群山目瞪口呆。</p>
<p>伙伴們以為他在開玩笑,沒當回事,可是片刻后,李天疇突然大叫一聲,口吐白沫,雙手捂著腦袋,極其痛苦。待伙伴反應過來時,人已經從山坡上滾了下去。</p>
<p>伙伴們大驚失色,跑下山坡,七手八腳的將不醒人事的李天疇抬回了家。李氏夫婦頓時慌了神,匆忙從鎮上請來了醫生,折騰了半天也沒瞧出個啥毛病。任你百般呼喚,李天疇只是緊閉雙眼一聲不吭,就是無法醒過來。</p>
<p>“送縣里的醫院吧,遲了恐怕就難說了。”醫生搖搖頭。</p>
<p>李學進六神無主,急忙跑到支書那兒借拖拉機,沒成想村里唯一的拖拉機到鎮上拖東西去了,還沒回來。“這是要了我家娃子的命啊!”李學進欲哭無淚,在支書的勸說下又忙著去套驢車。</p>
<p>忙活到夜里,才到了鎮上,又接著換汽車,好不容易趕到了縣醫院,還沒等李學進交錢掛號,李天疇竟然醒了。</p>
<p>“孩子,你這是咋了?快嚇死人了。”李學進一呆,激動的差點流出眼淚,而李天疇則是一臉迷茫,渾然不知自己怎么會出現在縣醫院。</p>
<p>無論李學進怎么開導和啟發,娃娃根本回憶不起來自己為什么會滾下山坡,為什么會昏迷。李天疇試著活動了一下渾身的筋骨,什么毛病也沒有,不過既然已經來到了醫院,李學進好說歹說給李天疇做了檢查,身體委實沒有任何問題。這不是瞎折騰嗎?!</p>
<p>不過娃娃沒事,李學進也就寬心了。回來的路上,李學進突然想起了什么,狠狠的抽了自己一耳光,把李天疇和車把式都嚇了一跳。“嘿嘿,一只蒼蠅。”李學進扭著通紅的臉解釋道。</p>
<p>回家以后,李學進就去了蔚云觀,但是沒有再見到那個老道士,說是外出云游去了。李學進這個悔呀,咬了咬牙,再跺了跺腳,捐了個大大的香火下山了。 </p>
<p>從此以后,李學進特別注意兩個娃娃的安全,還時不時的跑到蔚云觀尋那老道,終未得見。興許駕鶴了吧,李學進無不遺憾。</p>
<p>兩個娃娃倒是沒有再發生什么事情。一晃又是數年過去,李天疇高中畢業,還當了兵,盡管最終沒能留在部隊吃皇糧,但人卻平平安安的。</p>
<p>但讓人心煩的是,娃娃轉業回村后三天兩頭瞎折騰,說是養殖致富,帶領大伙過好上日子。可沒一次能夠長久,把個家快敗完了。</p>
<p>李學進惱怒不已,娃娃早已成人,這牛鼻子老道說的大運在哪兒啊?蒙人呢吧?!他媽的,虧了老子的香火呀!</p>
<p>小山村的日子是寧靜且安詳的,農忙結束后便無所事事了,村里的年輕人此時是最開心、也是最無聊的。大家無所事事,不是聚在一起吹牛打屁,就是賭博玩撲克,賭資就是雞蛋,對于貧瘠的小山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賭注了。 </p>
<p>少數腿腳勤快的年輕人會去鎮上打工,干不了技術活兒,就只能賣苦力,累得脫層皮,也掙不來幾個錢。西部山區的惡劣的自然條件,使得農作物一年只能種一季,所以這樣吃飽混天黑的日子一直要持續到來年的開春。</p>
<p>山里面,夏秋之交的陽光純粹而溫暖,才到晌午,大地已是暖烘烘的讓人昏昏欲睡。李天疇隨意套著件白色跨欄,頭枕雙臂斜躺在村口的一塊大石頭上曬太陽。一頂破舊的草帽遮住了他的面龐,裸露在外的肌膚略顯黝黑,雙臂上的腱子肉線條分明,充滿了張力。多年的軍旅生活造就了他異于常人的強健體魄,但現在全無用武之地。</p>
<p>自從養豬棚拆了以后,李天疇也成了無業游民。他不喜歡像村里其他青年那樣吹牛賭博,也沒心思到鎮上賣苦力,曬太陽便成了他農閑后唯一習慣要做的事兒。</p>
<p>游手好閑的日子讓李天疇心生恐懼,他知道再這樣下去自己就廢了。在如此偏遠、閉塞的小山村里,什么理想抱負統統都是癡人說夢,遙不可及。好在他還和昔日的戰友保持著書信聯系,多少能了解到外面世界的變化,也能時時提醒自己曾經有過的夢想。</p>
<p>恰恰就在幾天前,遠在沿海城市的戰友吳建國的來信,讓李天疇的心思活泛起來,他瞇著眼睛,享受著陽光,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p>
<p>離開部隊實屬意外,但也非常無奈。在實戰訓練中,李天疇失手將戰友打成重傷,并造成對方終身殘疾。經過冗長的審查后,他被軍特訓大隊退回了原連隊,入選國家精英特勤部隊的希望之門就此關閉。努力想成為職業軍人的夢想也隨之破滅,沒過多久他就申請復員回家了。</p>
<p>離開部隊的那一刻,李天疇已經整整服役了五年。他留戀軍營,但這起事件給他造成了難以抹去的心理陰影。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忌諱談及復員轉業的原因,即便是親老子變著法兒的追問,他也只字不提。</p>
<p>哎,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那個該死的噩夢,李天疇長嘆一聲。噩夢荒誕不經,而且來的莫名其妙,他腦海里不自覺的閃現出幾幅殘缺不全的畫面:荒涼而蒼茫的戈壁,慘烈的戰斗,披著大袍子,如幽靈般出現的對手,無休止的奔逃,以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國門……畫面中的色彩陰郁而怪誕,唯有飛濺的鮮血殷紅刺目。他忽然心里一抽,蹭的坐起了身,陽光刺目,已是滿頭大汗。</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