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內(nèi),此次來余杭,究竟為甚事?”
天色,將晚。
武松忍不住詢問高余,而在他身旁的燕青,也露出了好奇之色。
“我們來尋寶!”
“啊?”
“我得到消息,此前方七佛在攻破杭州之后,把朱彪以及趙霆等人多年來搜刮的民脂民膏占為己有。方臘撤離杭州之前,命人把那些財寶偷偷運(yùn)走,據(jù)就藏在這天目山馬尖崗一帶。我此次前來,就是要把那些財寶找出來……不過,這天目山忒大,似乎有些不太容易找到啊。”
對武松和燕青,高余沒有隱瞞。
兩人聞聽不由得一驚,燕青更看著高余道:“怪不得衙內(nèi)不愿意帶人來。”
“此事必須要秘密進(jìn)行,若是被朝廷知道,我們根無法保。”
著,高余看了一眼正在打掃戰(zhàn)場的韓世忠。
燕青立刻明白了高余的心思,連連點頭道:“衙內(nèi)得有理。”
“走吧,咱們再找找看,只要那些財寶還在余杭,一定會留有線索。”
高余完,翻身上馬。
他沖著韓世忠喊道:“韓將軍,天色將晚,咱們走吧。
趁天黑之前,咱們最好找一個落腳之地。我看這氣象,怕是今晚會有大雨……先安頓下來再,我可不想今晚在夜宿荒郊,做那落湯雞。”
韓世忠這時候也清理的差不多了,聽到高余的喊話,他抬頭看看天象,便點點頭,下令手下軍士集合起來。
天邊,有雨云緩緩移動。
高余等人不敢遲疑,沿著官路疾馳。
在天色完黑下來之后,高余等人就在天目山腳下,發(fā)現(xiàn)了一個村莊。
這村莊位于一處山坳,若不仔細(xì)查找,還真不容易發(fā)現(xiàn)。
出山坳不遠(yuǎn),就可以看到東苕溪。
背依天目山,遠(yuǎn)眺東苕溪,有山有水,這村莊的風(fēng)水看上去,著實不差。
村莊不大,看格局,大概有七八十戶人家。
一如許多村莊一樣,天黑之后,整個村莊就陷入黑暗中,這里也是如此。
很正常,而今外面,可是兵荒馬亂!
雖然叛軍已經(jīng)走了,但還是留下了許多散兵游勇的潰兵。
這些潰兵,有的時候比土匪還要兇殘。特別是面對手無寸鐵的普通老百姓,他們的兇殘更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當(dāng)然,有時候官軍會更加兇殘。
總之,如果被那些個已經(jīng)化身為土匪的散兵游勇發(fā)現(xiàn),村莊就可能遭遇滅頂之災(zāi)。所以很多村莊到了晚上,就會熄滅燈火,以免遭遇盜匪的攻擊。
高余等人進(jìn)入村莊時,引來一片犬吠聲。
許多人家,都緊閉門戶,根不敢出來查看情況。
倒是坐落于村口的一座大宅子,突然間燈火通明,從里面沖出來了幾十個壯漢。
“什么人?”
為首是一個矮矮胖胖的中年人,穿著一身華美服裝,在一群壯漢的簇?fù)硐拢瑪r住了高余等人的去路。
“我們是杭州來的兵馬,奉命巡視周邊縣鎮(zhèn),清剿叛軍。
方才我們在老鴨嘴遭遇叛軍攻擊,將之消滅后路經(jīng)此地,想求個落腳之處休息。
你,又是何人?”
上前話的人,名叫呼延通,是韓世忠的副手。
據(jù)此人是名將呼延贊的后人,因家境沒落不得已從軍,與韓世忠交情深厚。
之前三河口之戰(zhàn),韓世忠派人偷襲叛軍大營,就是呼延通帶人前去。
他們把李天佑等人引出了大營,而后韓世忠?guī)嗽谥型痉鼡簦⒁赞Z天雷將叛軍擊潰。呼延通善使雙鞭,驍勇善戰(zhàn),李天佑就是被他斬殺。
“原來是天軍到來,卻是底誤會了。
近來外面兵荒馬亂,盜匪叢生,還以為是有賊人……底名叫陳彥斌,乃地保正,見過軍爺。”
“衙內(nèi),是地保正。”
韓世忠雖在高余身邊,卻聽得真切。
高余點點頭,道:“去問問他,我們要在這里休息,可否能提供住所,準(zhǔn)備些吃食……弟兄們隨我連日奔波,已經(jīng)有幾日未能吃一口熱乎飯。
告訴他,一應(yīng)花銷照付,絕不會短了他的錢兩。”
韓世忠聞聽,忙躬身領(lǐng)命,催馬上前。
片刻之后,他和呼延通回來,對高余道:“那保正了,村中民宅難以容納這么多的兵馬。不過,村尾有一座古廟,地方很寬敞,可以容納我等休息。至于糧食,他可以提供,還請我們在他家中休息一晚。”
“不用了,能有個落腳處已足夠,不要再去打攪他了。”
對于去陳彥斌家中做客,高余興趣不大。
見高余如此態(tài)度,韓世忠和呼延通自然也沒有意見,于是前去和陳彥斌明情況。
之后,陳彥斌領(lǐng)路,帶著眾人前往村尾。
這保正倒也沒有謊,村尾確有一座古廟。
但廟是一座空廟,據(jù)陳彥斌:“這古廟已有些年頭,此前香火還算不錯。不過,因方臘造反,村中也受到了一些波及,廟里的僧人跑了。”
“軍爺們今晚就先將就些,底這就回去催促,讓人送來些糧米。
不會太多,也是底的心意……這段日子,叛軍作亂,整個杭州地區(qū),糧價飛漲,所以也拿不出太多來。”
“辛苦陳保正。”
韓世忠連連道謝,然后送陳彥斌離去。
與此同時,呼延通則帶領(lǐng)兵卒進(jìn)入寺廟,并安排眾人生火做飯。
“衙內(nèi),今晚咱們將就一下,你先休息,待會兒飯做好了,我再來喚你。”
呼延通命人收拾了一間禪房,請高余三人休息。
高余笑道:“呼延,咱們也算是并肩作戰(zhàn)過,無需這般客氣。
你自去忙吧,我想在寺院里轉(zhuǎn)一轉(zhuǎn)。我這邊有二哥和乙哥陪伴足矣,不必?fù)?dān)心。”
呼延通聞聽,不再贅言,告辭離去。
“這呼延,確是個機(jī)靈人。”
武松看著呼延通離去的背影,忍不住笑著對高余道。
燕青則整理床鋪,聽到武松的話,便問道:“二哥這話,又從何起?”
“這時節(jié),其他人都忙著追擊叛軍。
老韓和呼延明明是有事的人,卻放著戰(zhàn)功不去過問,反而跟著衙內(nèi)……別看他二人長的粗豪,可心里面清楚的很。便是立下再大的功勞,也比不得衙內(nèi)一句好話……只要把衙內(nèi)伺候好了,飛黃騰達(dá)指日可待。”
武松言語中,流露出一絲不屑之意。
不過,高余卻不在意。
他身為高俅之子,又怎會不明白韓世忠兩人的心思?
當(dāng)然了,他也不會拒絕兩人的示好。韓世忠是個有事的人,當(dāng)初敢跟著高余,以百人之?dāng)?shù),殲了李天佑三五百人的追兵,能力著實不弱。
這年月,光有能力沒有用,還需要有人扶持才行。
高余很清楚,韓世忠兩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衙內(nèi)的身份。
不過,既然他們示好,高余便不會拒絕。
其實早在三河口之戰(zhàn)結(jié)束,他就想過,如果有機(jī)會,就幫襯一下韓世忠。
“依我看,老韓留下來,可不止是為了衙內(nèi)。”
燕青收拾好了床鋪,便坐在榻上。
高余道:“怎么,乙哥莫非還看出了別的事情嗎?”
“嘿嘿,衙內(nèi)可還記得,梁可信那個侄女?”
“你是梁姑娘?”
“衙內(nèi)是不知道,那日我們?nèi)ト涌趯つ銜r,老韓和梁姑娘曾交過手。
之后,他那雙賊眼,就沒有離開過梁姑娘。”
“你是……”
高余對梁家娘子的印象不算太深,只記得她叫梁紅玉。
可是,武松卻記憶深刻,笑道:“怪不得這些日來,老韓天天到衙門里給衙內(nèi)請安。我一直以為,這家伙是想投靠衙內(nèi),卻沒想到是這樣。”
高余在杭州這段日子,就住在縣衙里。
不僅他住在縣衙,扈三娘和梁紅玉,也都在縣衙居住。
沒辦法,隨著譚稹率部抵達(dá)杭州,杭州府衙就成了杭州中樞之所。來,譚稹曾派人邀請高余在府衙居住。可那邊太吵鬧,人太多,高余就搬去了縣衙。
而扈三娘和梁紅玉則因為是女將,不方便在軍營中居住。
那些日子,韓世忠的確是去的很頻繁,幾乎每天都跑去找高余。
實話,高余還真沒有往那方面去想。
而今聽燕青一,他才算恍然大悟,連聲道:“怪不得,怪不得啊!”
他笑著搖搖頭,轉(zhuǎn)身往屋外走。
一邊走,他一邊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之常情!
好了,咱們也別背后人是非,你們誰愿意陪我在這寺廟里走上一走?”
“讓二哥陪衙內(nèi)去吧,我去燒水。”
“作甚?”
“剛才我進(jìn)來的時候,看到后院好像有一個澡堂。
這幾日隨衙內(nèi)四處奔波,都沒能好好休息。待會兒我燒點水,也可以好好洗個澡,晚上能睡得舒服些。”
這種事,也只有燕青會留意。
高余也好,武松也罷,包括韓世忠和呼延通,估計都沒有留意到澡堂。
起這澡堂,最早就是從寺廟里傳出來。
汴梁、杭州,也有不少澡堂子,許多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后,都喜歡去澡堂泡一泡,神清氣爽。燕青若是不,高余還不覺得難受。而今他這么一,高余立刻就感覺著渾身不舒服,于是連連點頭,表示贊同。8)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