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兩箭射出后,迅速退出人群,一聲呼嘯,招來象龍,直沖董那邊。
董將兩百精銳親兵部壓上去阻攔孫堅、孫策和文丑等猛將,也正是他救人的好機會!
象龍爆發(fā)力強,速度極快,轉(zhuǎn)眼就沖到了董和李儒身前,張遼飛身下馬:“相國,末將殺出重圍,前來相救!”
絕處逢生,董的神情前所未有的激動起來,扶住張遼的肩頭,大聲道:“好!好!不想危難關(guān)頭,還是文遠相救老夫,志慮忠純,何人能及!”
張遼沉聲道:“相國,眼下不是話之時,還請速速上馬!”
董急忙點頭,他也正是這個意思,不過一行動,屁股上的箭便鉆心的疼,忍不住悶哼一聲。
張遼看到董屁股上的箭,強忍心中爆笑,突然又想起一事,這箭矢是呂布所有,若是董帶回去,必然會認出箭矢來歷,恐怕會惹出大禍!
他心中一動,忙問董:“相國可怕疼痛?”
董大笑道:“老夫縱橫沙場,豈怕……赫!”
張遼不等董完,便突然伸手拔出了插在他屁股上的箭,遠遠丟開,一把將董扶上象龍,贊道:“相國真是英雄不減當年,箭矢在身,無法騎馬,恕末將冒犯。”
董痛得渾身抽搐了下,聽到張遼夸贊,哈哈大笑:“文遠做的好!”
他可不知道張遼的鬼心思,只是佩服張遼的果決,換做其他人可不敢隨意拔他的箭。而且有箭在身,確實無法乘馬。
張遼二話不,又將一旁的李儒扶上象龍,手提鉤鐮刀,親密的摸了摸象龍的腦袋,看向董,沉聲道:“相國,末將留下斷后,可保無虞,象龍自會載相國與文優(yōu)回畢圭苑,還望相國速速整頓兵馬,阻截關(guān)東賊兵,否則大勢難返。”
他罷不待董與李儒反應(yīng),便一拍象龍,象龍朝張遼長嘶一聲,奮蹄而去。
那邊孫堅等關(guān)東諸侯發(fā)現(xiàn)董逃走,立時分出幾員猛將追來。
董與李儒坐在象龍之上,猶如風(fēng)馳電掣一般迅速向西,耳邊只聽到關(guān)東賊兵大吼“休教走了董”,又聽到一個聲音大喝:“張遼在此,誰敢放肆!”
董身軀一震,和李儒幾乎同時回過頭去,只見斜陽下,張遼手提那柄鉤鐮刀,沖入了關(guān)東群賊之中……
董神情一呆,隨即神色復(fù)雜的道:“文遠之忠,誰人能及?”
此時的他對張遼再也沒有一絲懷疑了,也沒有了一絲憤恨,能在危急關(guān)頭舍卻自己的性命來保護他,怕是胡軫、呂布、李傕、郭汜他們也不一定能做到吧,甚至董、牛輔也未必做得到。
他還有什么理由懷疑張遼?又有什么理由憤恨張遼!
同在馬上,李儒的眼睛卻是微微濕潤,喃喃道:“文遠……”
他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換做其他任何一人,都只會救董而不會救他。只有張遼會記著他,將他強行與董一并放在馬上,而自己留下斷后。
與之對比的是董先前的拋卻!
李儒心中有幾分復(fù)雜的情緒,想到自己曾經(jīng)幾度算計過張遼,而張遼雖然明知,卻依舊沒有在意,他感到心中極為愧疚。
若是張遼此番能回來,他定要好好補償于他,向董為他討些好處。
……
張遼看著董與李儒乘馬而去,手提鉤鐮刀,迎向縱馬追來的孫策和文丑數(shù)騎,哈哈一笑:“張遼在此,誰敢放肆!”
這一聲大吼,直令戰(zhàn)場上廝殺的眾人不由行動一滯,齊齊看去。
如今的張遼可謂名聲震天,今日這場曠世大戰(zhàn),就是因他在戰(zhàn)場上的一聲大吼引發(fā)。
孫策和文丑奔在最前面,一下子認出了眼前這個滿面染血的青年,可不正是張遼。
二人都曾與張遼有過交手,沒有占據(jù)過上風(fēng),此時再次相見,立時大吼一聲,兩桿長槍齊齊朝張遼刺來。
張遼又是哈哈一笑,鉤鐮刀左右橫掃,擋開二人兵器,又砍向二人戰(zhàn)馬,二人在馬上盤桓不開,既要護馬,又要護人,只能被動抵擋。
失去速度之后,戰(zhàn)馬就成為阻礙,反而不如步戰(zhàn)。
數(shù)合之后,孫策和文丑大感憋屈,孫策到底是少年氣盛,怒道:“張遼,汝名震天下,卻欺負戰(zhàn)馬,算什么英雄?”
張遼鉤鐮刀左右劈砍,縱聲大笑:“如此,可敢下馬步戰(zhàn)?”
孫策大吼一聲:“有何不敢?”罷一個飛身下馬,朝張遼殺來。
那邊文丑同樣也飛身下馬,長槍直刺而來,與孫策合戰(zhàn)張遼,兩桿長槍呼嘯著,直欲將張遼刺個通透。
張遼大吼一聲,一副悍不畏死的模樣,鉤鐮刀舞的更急,與二人搏殺依舊不落下風(fēng),反而步步逼近。
他強大的力氣砍得文丑和孫策的長槍震顫不已,槍桿已出現(xiàn)數(shù)十道深深的豁口,若非是好槍,他們又懂得巧妙卸力,恐怕早已被砍斷。
又是幾個回合,張遼突然一個低身翻滾,卻是與文丑和孫策二人換了個位。
二人長槍一回,朝地上連刺過去,文丑追刺,孫策攔刺,想要將張遼困在地上,卻被早有準備的張遼接連格開,又連滾三滾,一直到文丑馬前,鉤鐮刀一撩,文丑的戰(zhàn)馬痛嘶一聲,被撂倒在地。
“張遼!敢爾!”文丑戰(zhàn)馬被殺,不由大怒,長槍震顫,如同蒼龍出海一般疾刺而來。
張遼哈哈一笑,速度更快,又一個飛撲,直接躍上了孫策的戰(zhàn)馬,一個提韁,縱馬便走。
正如賈詡所,張遼天生就有極強的臨敵應(yīng)變能力,他初時攻馬,目的就是為了逼迫二人下馬步戰(zhàn),然后趁機奪馬逃走。在這個過程中,他很狡猾,自己不先提出步戰(zhàn),而是急攻戰(zhàn)馬,緊逼二人先行開口,如此一來,二人的警惕性大大降低,才讓他一舉得手。
張遼早在二人戰(zhàn)馬馳來的瞬間就謀劃這一步了,走一步看三步,這既是戰(zhàn)術(shù)的較量,也是心理的較量,無疑文丑和孫策吃了個大虧。
“張遼!”孫策險些氣瘋了,看張遼奪了他的戰(zhàn)馬就走,當即一聲呼嘯。
好馬識主,那戰(zhàn)馬聽到孫策呼叫,登時蹦跳起來,想要回轉(zhuǎn),張遼冷哼一聲,馬韁一提,強轉(zhuǎn)馬頭,與此同時,兩腿一夾,大手一拍馬屁。
他的力氣何其之大,戰(zhàn)馬一下子被他雙腿夾得長聲痛嘶,猛躥而出,再也顧不得孫策的呼叫。
張遼沒有朝西面逃去,如今董和李儒還沒有討遠,畢圭苑還需要時間布防,否則董一敗再敗,他在董手下也沒搞頭了。
他逃走的方向是東南,皇宮與洛水交界之處,那里現(xiàn)在沒幾個關(guān)東兵,而且追敵也是措手不及,令剛追過來的幾個騎將與他錯馬而過,待勒馬回頭,他已經(jīng)逃得遠了。
袁紹也看到了張遼逃走的情形,但他手下的弩兵在與董親衛(wèi)大戰(zhàn)的過程中,早就射光了弩箭,也無法阻攔,只能戟指東南,怒喝一聲:“追殺張遼!”
一眾士兵當即追了過去。
“后會有期!”張遼的聲音在馬背上遠遠傳來。
“無恥!”
孫策和文丑看著自己一丟一死的戰(zhàn)馬,幾乎同時罵了一聲。
文丑臉色鐵青,大步追去,孫策長槍刺地,罵了一句,看著數(shù)不清的士兵瘋狂朝東南方向追過去,卻又突然笑了起來。
今日這個張遼算是讓他領(lǐng)教了什么叫兵不厭咋,雖然丟了馬,卻受益匪淺,卻看張遼還有什么手段逃走。
他此時對張遼倒是起了幾分佩服之意,被關(guān)東二十萬大軍追殺,居然還混的如魚得水,順手救了董,恐怕關(guān)東諸侯氣得不輕吧。(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