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讓你窩心) 第1435章 唾面自干

作者/讓你窩心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1435章 唾面自干

    若是有人反問趙昺對‘內圣外王’如何解說,是不是也沒有答案呢?非也,他既然敢用這個問題來刁難陳普等一眾人,自然有應對之言,可惜的是沒有人敢問。

    在趙昺看來,此問題是儒家把自己給弄進了死胡同。從歷史事實上看,內圣外王從來不是現實的通道,而自孔子始,儒家也一直認為民眾擁護的君主都被視為圣人。而后人對《周易》中‘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的觀點有了誤讀,以為從圣人的“神道設教”可到“天下服”,圣人也就最終可以成為王者。

    因而現在所謂的內圣外王的推理顛倒了因果,實際上并不是因為他們首先是圣人才最終成了王者的,而是因為他們首先是得到百姓擁護的王者才逐漸被視為圣人的。所以《周易》與儒家所說的圣人,與其說是“內圣外王”,不如說是“以明君為圣”更為貼切。

    所幸的也是孔子、孟子和茍子等都沒有成為王者,否則中國歷史上就沒有大思想家孔子、孟子和荀子了。而后世的人千軍萬馬爭外王,人人都想當皇帝之慘狀就不堪設想了。而那些認為從圣人走向王者的道路正確的儒家學者,即便竭盡畢生精力恐怕只是一場夢。事實上孔孟之后,儒家也沒有人敢成圣,更沒有出現一位儒家的開國之君。

    “諸君遲遲不肯做出正解,朕就不能不懷疑爾等心懷叵測了!”趙昺深知‘奮起余勇追窮寇’的道理,落水狗不打死就還會咬人,臉色一變肅然道,“爾等以上諫為名在京中鼓噪不止,曲解內圣外王之道,是不是暗示百姓朕非圣人,也就不能為王。然后以此蠱惑百姓只要修心養性就能人人成圣,進而挑動不肖之徒造反,以致天下大亂,你等要借此成王呢!”

    “草民不敢,實是吾等才學淺薄,未能領會先賢的經意,妄言空談,絕無謀逆之意!”生死關頭,錢選先繃不住了,自己只是礙于情義才參與進此事,卻不想將命丟在這里,向前兩步向上施禮請罪道。

    “圣上明察,吾等雖然對朝廷常有批評,但忠君之心始終如一。”陳普也趕緊施禮附和道。

    “陛下,蒙元南侵,國土淪喪,吾等痛心疾首,雖被迫仕元,卻從未敢忘故國月明,日日祈盼王師北還。”方回面帶凄然再施禮道。

    “哈哈,圣人,千年以降,能稱子成圣者又有幾人,又有多少士人為一虛名埋首書海,青絲成皓首,到了一場空!”鄧牧又發瘋了,舉手望天狂笑道。

    “爾等苦讀經史,耗盡心血,至今卻不能參透先賢言中奧義,不明何為圣,已經入了歧途!”趙昺冷哼一聲斥道。

    “愿聽陛下教誨!”幾個人一聽陛下并沒有下令將他們拖下去斬了,且言語之中似有緩和,相視一眼齊齊向上施禮道。

    “孔圣游歷列國,尋求經世之道,集諸派精華得大成,開創儒家學派。自漢武獨尊儒術,皆為歷朝歷代倚重,輔佐君王治世。至我朝,太祖立右文之策,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儒學已然成為國學。至今以歷二百余年,期間名士輩出,他們精研典籍,開創心說,繁榮一時。可江南淪陷十年,現下江南士林萎靡,士人風骨無存,更有部分人自當墮落,再無先輩的砥礪前行的精神,墮落到只能拾先人牙慧的地步!”趙昺言道。

    “古往今來,入圣者不知凡幾,爾等卻只沉于自家一畝三分地,忘記了世界之大,提及圣人只知孔孟。卻忘了天下尚有武圣關羽、文圣歐陽修、畫圣吳道子、詩圣杜甫、兵圣有孫武,書圣王羲之、茶圣陸羽、酒圣杜康、醫圣張仲景、還有史圣司馬遷,此外尚有道、法、墨、縱橫、釋等等百家諸子,而孔孟只是諸多圣賢其中一家罷了!”

    “陛下所言極是,吾等固步自封,狂妄自大!”幾個人再施禮道。

    “如此可見,成圣之徒,并非儒家的修心養性之一途,而是一道只要精通到極致也可成圣,哪怕只是被視為閑趣的茶酒之道。不過能成圣者也皆是道德高尚的大義之人,宵小之徒即便通達天道,也難以成為萬人敬仰的圣賢。”趙昺沒有理會他們,而是起身面向階下圍觀的眾人高聲道。

    “那又何為道德,何為大義呢!”趙昺先問后答道,“朕以為所謂道德是只為公眾共同遵守的規則,此乃是人存于世的基石,與人和諧相處的根本。不僅包括人所共知的仁、義、禮、智、信孝、悌,泛泛的講父慈子孝、兄弟相愛,買賣公平、乃至族規村約,皆可視為道德之列。”

    “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知榮辱、尚和合、求大同,此乃人人理應遵守的公德。進一步講,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每個人涉及的行業不同,從事的工作不一樣,那么士農兵工商當恪守各道德規范也自不同。”看到場上的人皆被自己的話語吸引過來,靜聽他的講話,他沒有膽怯,反倒竟然有些興奮。

    此時的他不在是前世那個在人前講話會臉紅,也不是那個初登地位在朝會上不敢高聲的小皇帝,而是視眾臣齊聚的大朝會如常事,令數十萬軍兵沖鋒陷陣的領袖。現下的場面也只是小意思,但卻是頭一次直面萬眾講話。

    “匡扶天下,施仁政,救萬民,使國泰民安,百姓安樂,便是為君之道;忠君愛民,恪盡職守,清正廉潔,克己奉公、教化萬民,此是為官之道;安于穡稼、鄉鄰和睦、重信守諾,勤儉持家,此乃農家之道;忠君愛國,守疆衛民,抵御外辱,勇于犧牲,正是行伍之道;精益求精,用于創新,質量為先,此乃工者之道;買賣公平、誠信經營、貨真價實、照課納稅,乃為商之道。”趙昺言道。

    “人而無德,行之不遠。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取人之長,方有大成。固步自封,投機取巧,歪道邪行,妄想一步登天者,即便學問高深又如何,依然難成大器,只會毀了自己,也無益于家國天下。”

    “吾等懂了,慚愧之極!”李耘幾個太學生聽罷,面帶羞愧地施禮道。

    “你們不懂!”趙昺擺擺手道,“爾等以為以萬民之名,僅憑些虛妄猜測之詞,便伏闕上疏為民請命,就是大義了嗎?不是!你們以為在國家淪喪,遭受外族欺辱,君王北狩之際,望著北行之路哭上幾聲,然后避于鄉野之間,吟幾句酸詩,感嘆幾句亡國之苦,便是忠君愛國了嗎?不是!”

    “國之大義,乃是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性命攸關之時,挺身而出,恪守忠義氣節,勇于抵抗,乃至犧牲性命。現下你們以為蒙元被逐出江南,退居中原,遣使和談,那么就天下太平了嗎?不是!”

    “我朝仍處于蒙元鐵蹄的威脅之下,你們就開始妄言朝廷將錢糧運于兩淮,使得江東繁華不在,卻不知道沒有兩淮,江南就像沒有大門的房屋,賊人隨時可以進來劫掠!你們言朕窮兵黷武,善待武人,可又曾想過就是這些武人的浴血奮戰,舍生忘死,才有江南的太平,在太學中放下一張書桌。去歲,蒙元渡江奇襲江東,又是這些你們口中的武夫,三日三夜不眠不休千里轉戰江東,又與敵血戰七天七夜,用上萬條性命擋住了蒙元繼續南下的腳步,他們不值得尊重,不值得朕善待嗎?”

    “彼時,你們又在做什么?驚慌失策,攔截丞相車駕上書,要與蒙元媾和,割地賠款求得片隅安寧。當朕領軍凱旋,你們又欲攔駕上疏,罷免當朝宰相,勸朕罷兵言和,止戈息武,搞得京師烏煙瘴氣,朝野不安。此次北伐未得全功,故都咫尺難復,爾等就是罪魁。”

    “學生等知罪!”在皇帝厲聲的斥責聲中,幾個人惶惶地道。

    “爾等如此賣力三番五次的上書,挑動輿論,又是為了什么,可敢面對在場的百姓說出來嗎?”趙昺再問道。

    “學生是為民請命,除奸佞,正國法……”楊連山挺身而出道,剛說了兩句便被其他人拉了回去,就差堵上他的嘴了。

    “你自詡聰明,其實就是個傻子,被人利用尚不自知!”趙昺指點著還在掙扎的楊連山道。

    “吾行的是正道……”楊連山一邊掙扎,一邊爭辯道。

    “行的是正道,你問問幾位同窗,看他們敢不敢說出自己組織上疏的真正目的!”趙昺輕笑道。

    “吾等為名請命,有何不敢說的!”楊連山轉向幾位同窗,可他們目光閃爍,不敢與其對視,訕訕皆不敢言。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趙昺正色道,“既然行的是正道,你們就當眾說出來,讓這萬千百姓聽聽,你們的正道是什么?是唾面自干,還是大義為先!”

    書客居閱讀網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国市| 都昌县| 沁源县| 扎兰屯市| 偏关县| 行唐县| 射洪县| 原阳县| 赤峰市| 苏州市| 九龙城区| 仁寿县| 海丰县| 珲春市| 大荔县| 汪清县| 南陵县| 古田县| 衡山县| 佛山市| 六枝特区| 罗甸县| 长宁县| 洛川县| 饶河县| 新乡市| 临清市| 武冈市| 福鼎市| 卫辉市| 奉化市| 响水县| 西乌珠穆沁旗| 石屏县| 英吉沙县| 靖州| 达孜县| 株洲县| 五河县| 伊川县|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