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們喜歡三千多字的標(biāo)準(zhǔn)章節(jié),那我先來兩章。)
鳳翔境內(nèi)某處山峰,有數(shù)名紅衣僧人對月而立。
為首之人肥頭大耳,面容慈祥,仿佛隨時都面帶笑容。手里一串長長的佛珠有三十六顆,袈裟上有金珠一百零八個,環(huán)繞袈裟的金線二百零六寸。這副裝扮清楚表明,他就是西域三十六寺之首,金山大雪寺主持,天羅。
在山峰之下的平地上,有八百僧人盤膝而坐,那便是西域三十六寺八百僧兵。
陡峭崎嶇的山道上,一名白眉白衣的僧人拾級而上,他走得并不快,但須臾就到了山頂。
天羅回頭,與來人相見。
“天羅師兄。”
“法義師弟。”
兩人并肩而立,縱目遠望,周圍的僧人都退后幾步,為他們讓出空間。
天羅微笑道:“大唐十八寺與西域三十六院,這回聯(lián)合行動,為的是將佛法廣傳中原,造福蒼生,令眾生不再受苦。大唐江湖,實力最強的是道門,大小道觀遍布九洲,道人多如恒河沙數(shù)。道門下受百姓香火,上有仙庭庇佑,釋門進入中國八百年,未曾真正大興,根由便在于此。”
“然而如今卻是不同,釋門八百年蟄伏隱忍,道門八百年驕傲自大,形勢已經(jīng)完全逆轉(zhuǎn)。道門不知團結(jié),跟中國的權(quán)貴們一樣,內(nèi)斗不休,分為五大道門,各據(jù)一方。眼下天下大亂,道門想要大出天下,機關(guān)算盡,卻因為安逸已久,最終輸在修士實力上。”
“萬千道觀,竟然找不出十個真人境,這等境遇,又如何能跟我釋門數(shù)十金剛境相提并論?而且道門紀律向來不嚴,人人散漫,也沒有我釋門八百僧兵團這樣的大殺器。此番天下之爭,道門已經(jīng)輸定了!”
法義大戰(zhàn)歸來,傷勢未愈,回想起與李曄之戰(zhàn),他眸中不無憂慮,“道門固然不足為慮,然而中原并非無人。”
天羅笑道:“師弟是說那李曄?”
“正是。”
天羅看了法義一眼,笑容將眼睛擠得很小,“能將師弟擊敗,殺我釋門金剛境,實力的確不容小覷。然而我釋門有十八金剛,三十六羅漢,李曄如何匹敵?”
法義嘆息一聲,這也是他此時親自來迎接天羅的原因,“十八金剛已是沒了。”
“什么?”天羅一怔,笑容僵在臉上。
法義沉重道:“不僅十八金剛被李曄所殺,三十六羅漢,只怕也損失慘重,能否將李曄拿下,都是未知之?dāng)?shù)。”
天羅一字字道:“師弟,出家人可不興說笑。”
法義苦澀道:“師兄,形勢有變,都到了這份上,師弟哪還有心思說笑?”
天羅沉默下來,眼簾微沉,不過旋即臉上又有笑容綻放,“那李曄果真如此厲害?他不過剛剛成就靈池真人,焉能抗衡我三十六羅漢大陣,焉能抵抗我三十六天音雷池領(lǐng)域?”
法義沉吟片刻,平心而論,他也不覺得李曄能做到這點,良久后,他道:“師兄,有一句話,師弟不知當(dāng)講不當(dāng)講。”“師弟想說什么?”
法義沉聲道:“釋門東傳,目的便是中原,但一直受到道門打壓,未曾興盛,反而是在西域道門勢力薄弱的地方,迅速發(fā)展壯大。早在數(shù)百年前,西域全境,就皆是佛國,百姓皈依釋門,儼然極樂凈土。”
“然而這數(shù)百年間,西域三十六院,多次在積蓄實力準(zhǔn)備充足的情況下,想要趁亂進入中原,先立足于江湖,再立足于廟堂......隋末時,安史之亂時,釋門都曾有過如此舉動,但最后......”
天羅不以為意道:“不錯,最后都無疾而終。釋門積蓄的力量,還未進入中原,就被中原修士,聞訊到西域來,給打擊的損傷慘重。”
法義露出追憶和痛苦之色:“百年前,正是安史之亂的時候,唐皇帝抽調(diào)邊軍進入中原平叛,邊防空虛,吐蕃、回鶻趁機侵入西域、河西,大唐邊軍戰(zhàn)死無數(shù),西域四鎮(zhèn)與都護府一一覆滅,疆域被蠶食殆盡,釋門也積蓄力量,準(zhǔn)備進入中原。”
“但就在釋門準(zhǔn)備大舉出動的時候......那人,那人青衫仗劍,出靈武,入河西,殺我釋門金剛境數(shù)人;出陽關(guān),入西域,連殺我釋門修士千百人;最后單人上金山,闖入大雪山寺,以一己之力,殺我金剛境十余人!連當(dāng)時的住持......都未能幸免于難!”
“最后若非六道輪回陣出動,大雪山寺,只怕在那時就要覆滅,西域佛國,只怕在彼時就要被傾覆!”
“后來那人雖然重傷退走,但釋門卻一片嘩然。”
“數(shù)百年來,仗劍出陽關(guān),上大雪山寺的中原修士,也不只他一個。但他們殺的人,加起來也沒他多,而且最后都死在六道輪回陣下。只有他一人,能夠重傷逃離!”
“數(shù)百年來,敢于西行挑戰(zhàn)釋門,上金山大雪寺的,都是中原江湖一等一的天才高手。然而他們卻不遠萬里,單人獨騎出陽關(guān),為求殺人,竟都慷慨赴死!”
法義一席話說完,滿臉都是痛苦之色,陷入回憶中不能自拔。
山頂一時靜謐下來,只有風(fēng)聲呼嘯。
對釋門而言,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是大業(yè)的挫折與磨難,更是釋門的傷疤與恥辱。
天羅徐徐開口:“不錯,這些中原江湖最驚才絕艷的天才高手,最后都死在了進山大雪寺,死在六道輪回大陣下。他們無一不是神魂俱滅,化為飛灰,不能入輪回,就此消散于天地間!”
忽的他聲音一變,充滿鏗鏘金戈之氣:“天才高手,慷慨赴死,此等氣節(jié),釋門心驚,所以要大出天下,占據(jù)中原!九洲之地,人杰地靈,如此福地圣地,釋門豈有不占之理?若是釋門占了此地,那些驚才絕艷的修士,日后都會是釋門的金剛、羅漢,如此,何愁釋門不能大興?”
一席話擲地有聲,遠傳數(shù)里,在曠野回蕩不絕。
法義眉頭不展,中原有如此多氣節(jié)無雙的天才高手,釋門果真有機會?
或許是有的,因為現(xiàn)在天下大亂。
良久后,法義試探著道:“師兄,李曄此子,會不會殺敗三十六羅漢?最后讓釋門要出動六道輪回大陣,才能讓他灰飛煙滅?”
天羅不以為意:“三十六羅漢,已經(jīng)數(shù)百年未曾一齊出現(xiàn),這可是西域釋門的頂尖戰(zhàn)力之一!就算是當(dāng)年那人,也無法硬撼三十六羅漢大陣,否則只有死!”
“師兄,師弟還是擔(dān)心。”
“師弟,你被李曄擊敗,不會已經(jīng)佛心崩塌了吧?”
“師兄,師弟雖然魯鈍,但還不至于如此不堪。”
“那就好,師弟,不妨直接告訴你,這回釋門大出中原,可是有菩薩顯靈,降下佛旨的。六道輪回大陣,早就不是昔日可比,別說靈池真人,仙人境以下,碰到六道輪回大陣,就要死,連逃走的余地都沒有!”
“菩薩顯靈,為六道輪回大陣提升威能?”
天羅冷笑一聲:“而今,不僅九洲大亂,諸侯爭霸,各族興風(fēng)作浪,那些覬覦神州福地的各族神靈,也都有了動作。吐蕃月神,回鶻摩尼門,契丹神教,南詔巫神,可是沒一個閑著,聽說......上面已經(jīng)打成一鍋粥。”
聽到如此秘辛,法義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原來如此......看來大唐這處洞天福地,讓各方神靈都坐不住了。這回大唐君王失德,天下大亂,氣運流散,百姓死傷無數(shù),信仰崩塌,香火供奉大減,一直將神州作為洞天福地,和立足之基的道門仙庭,秩序不穩(wěn),力量來源受到極大削弱,這正是諸神侵入中原的大好良機......”
“仙界諸神大戰(zhàn),人間諸侯爭霸!”
天羅緩緩點頭:“這次是釋門八百年未遇之良機,自然要全力以赴。菩薩們降下一絲神力,讓六道輪回大陣提升些許威力,也就不在話下。這大唐的天下,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亂,真正的大亂。釋門占得一絲先機,自然不能辜負這等機緣。”
“那李曄那廝......”
“李曄必死,大唐必亡,此乃宿命。大道如此,人能奈何?且等三十六羅漢的捷報!”
......
牛首山。
絕頂之上,四位衣袂飄飛,氣質(zhì)如仙的大修士,面相西北而立。
這四人,正是終南山掌門許平鏡,蜀山掌門白驚雪,雪廬掌門吳金陵,洞庭湖掌門王三仙。
絕頂俯瞰四方,群山大地都在腳下,夜風(fēng)席卷呼嘯,頭頂銀河高懸,繁星如海。
此景,絕頂高百丈,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許平鏡徐徐開口:“自古以來,中原國昌民強,威重四海,八方臣服,萬邦來朝,文明如星辰般耀眼。中原何以能如此?不外乎人杰地靈四個字。山川秀美,合大道之所;沃野千里,養(yǎng)萬民之土。如此福地,大唐之外諸邦,誰能相提并論?”
“神州福地,勝于天下,所以才有大秦之強,漢、唐之興。我道門,生于神州,興于神州,以神州為洞天福地,得神州百姓信仰與供奉,數(shù)千年香火不絕,所以道門仙庭之盛,勝過天界諸域。”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