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語驚四座求月票!
相比正常的印章,皇帝玉璽自然要大上許多,在明朝的時候還有掌璽太監(jiān),就是用雙手捧著玉璽站在皇帝身后的那位,在皇宮中地位極高。
不過這方玉璽,卻是看得眾人一陣眼花,原因無它,就是一眼看去,總覺得好像在什么處所見過似地。
整塊玉璽通體潔白,圓潤光澤,雖然被金銀線所制的織錦包裹,但卻沒有沾染一絲沁色,在燈光的照射下,流露出一種潤滑的寶色。
玉璽底座呈四方形,長寬均在二三十公分的樣子,鈕印處砥礪著一只螭獸,虎相龍行惟妙惟肖的五蟠螭,代表著中華文化中的神武、力量、權(quán)勢以及王者風(fēng)范。
“奇怪了,怎么這么熟悉?這種款型,好像……好像……”
孟教授嘴里連出兩個好像,突然住口不言了,不過這會誰要是能透過孟教授面部的氧氣罩,肯定能發(fā)現(xiàn),此時的孟教授已經(jīng)是張大了嘴巴不出話來了。
不可是孟教授,當(dāng)攝像機(jī)換了一個角度,拉近了那方玉璽的鏡頭之后,就是留在指揮部屏幕前的專家們,也集體失聲了。
通體潔白的玉璽底部,有四五公分的處所,顏色卻顯現(xiàn)出了金黃色的光澤,很顯然,那絕對不是天然生成的色澤,而是后天修補(bǔ)所致的。
這塊黃金色澤雖然與整塊玉璽不太相符,可是看上去,卻又是那么的協(xié)調(diào),可見修補(bǔ)這方玉璽的匠人,手藝十分高明。
“傳……傳國玉璽?”
就是歐陽振武這行外人,也一眼認(rèn)出了這方玉璽的來歷,原因無它,實在是傳國玉璽在中國的影響太大了,而金鑲玉這個典故,只要是稍懂歷史的人,都知道其出處。
“沒錯,看這款式,就是和氏璧……”
“天,怎……怎么可能會呈現(xiàn)在成吉思汗的陵宮內(nèi)呢?”
“怎么不成能,金滅北宋,二帝均被俘,北宋宮中珠寶被劫掠一空,那時就傳風(fēng)聞傳國玉璽被金人所得,后世蒙古滅金,這傳國玉璽在成吉思汗陵中,有什么不成能的?”
“這時間也不對,蒙古滅金的時候,成吉思汗已經(jīng)死了好幾年了……”
“嘿,我郭老師,前幾天出土的那羊皮卷上,不是了成吉思汗下葬的時間是在死亡八年之后的事情嗎?這么一來,事情不就連上了?”
“這也欠好,從唐代以來,傳國玉璽的仿品多不堪數(shù),僅是唐太宗李世民就仿了幾十個,不定這個也不是真的呢……”
歐陽振武的話,讓原處于驚愕狀態(tài)的眾人恢復(fù)了常態(tài),不過指揮部馬上就釀成了菜市場,議論聲紛繁四起,有這是傳國玉璽的,也有辯駁的,一時間誰都服不了誰,干脆都扯著嗓門比誰聲音大了。
這些老專家們,都是很純粹的學(xué)者,并且年齡也都差不多大,每當(dāng)他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不存在誰領(lǐng)導(dǎo)誰,誰指揮誰的問題,也不存在什么權(quán)威,一切都以事實話,一切都用證物來評斷。
所以在這種相當(dāng)和諧的學(xué)術(shù)空氣內(nèi),爭吵是必不成少的,有時候為了一個物件的斷代,兩位老專家都能吵得面紅耳赤的。
“咳咳……大家恬靜一下,現(xiàn)在還沒有看到實物,先聽聽下面孟教授他們怎么吧?”
歐陽振武面對這幫子老頭,也是很無奈,在外面他是大部長,甚至有可能再進(jìn)一步成為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去到哪里都是前擁后呼風(fēng)光無限的。
可是在這些老人面前,歐陽振武充其量也就是個后勤服務(wù)人員,一個個和歐陽振武年齡差不多大的老家伙們,每當(dāng)缺少什么工具了,第一時間就是找歐陽振武去解決。
不過歐陽振武的這番話卻是讓眾人冷靜下來了,他們就是在上面吵成一朵花兒,也不如陵宮內(nèi)的人看的真切。
“老孟,快看看,這究竟是不是和氏璧砥礪的傳國玉璽?”一個老頭搶過話筒嚷嚷了起來。
“老孟不可,鑒定物件的水平還不如我呢,在潘家園買的那一柜子假玉都能做背面教材了……”
這位和孟教授是同事,知道他喜歡收藏玉石,但幾十年下來,鑒定玉石的領(lǐng)也沒什么上進(jìn),買了一柜子仿古假玉。
所以這考古和收藏雖然有著某種聯(lián)系,可是絕對不代表考古學(xué)家一定就是收藏家和鑒定家,否則每年那么多考古系結(jié)業(yè)的學(xué)生,也不消去吃力吧唧的找工作了,直接去各地古玩市場淘寶撿漏就能發(fā)家致富了。
反之亦然,像德叔那樣的草根鑒定家,雖然能出物件的真假,但很多時候卻是無法引經(jīng)據(jù)典,講出其出處來。
就在那位老教授在質(zhì)疑孟教授的鑒定水平時,一位老專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莊不是在嗎?他可是國內(nèi)有名的玉石專家,讓莊看,讓他看看……”
“對,對,莊不是玉石協(xié)會的常任理事嗎?給他掌掌眼……”
“嗯,莊還成,我信得過他,前兒幫我看了一塊玉,年代品質(zhì)的是絲毫不差……”
當(dāng)提出讓莊睿鑒定這方“傳國玉璽”的建議后,居然使得指揮部里眾多專家的意見統(tǒng)一了起來,這不由讓歐陽振武有些納悶,開口道:“莊睿還比較年輕,要不……我從故宮博物院聯(lián)系個專門鑒賞玉璽玉器的專家來吧?”
歐陽振武知道莊睿在古玩圈子里頗有建樹,并且還在潘家園開了個店,搞了個私人博物館,可是以歐陽振武的想法,這鑒定古玩的一定要有個數(shù)十年的手眼功夫,莊睿未免太年輕了點吧?
“歐陽部長,這就不知道了,莊在古玩界的名聲可是大的很,尤其是在玉石行里,那北地翡翠王的名聲,可不是白叫的……”
見到歐陽振武有點不相信莊睿的水平,一位老專家馬上站出來給莊睿正名了。
“沒錯,歐陽部長,我也聽過莊睿的名聲,他簡直是國內(nèi)很是著名的古玩鑒定專家,好像還搞了個站……”郭局長雖然和莊睿打賭輸失落了,可是此刻也出來了幾句莊睿的好話。
“吳教授,郭局長,晚輩可不敢當(dāng)您二位如此夸獎,我需要學(xué)習(xí)的處所還有很多……”
指揮部里的音箱中傳來了莊睿的聲音,聽得歐陽振武不住的頷首,持才而不倨傲的年輕人已經(jīng)不多見了。
不過歐陽振武心中也是暗自可惜,相認(rèn)莊睿實在是晚了點,如果早上幾年,放置莊睿從政的話,磨礪個十來年的時間再加上家族的推動,恐怕其成績,絕對不會比歐陽磊差。
“我老孟,捧著那玉璽干嘛?快點給莊……”
吳教授可不關(guān)心身邊的歐陽部長在想什么,從屏幕里看到玉璽還在孟教授手上,不由嚷嚷了起來,搞的墓室內(nèi)正捧著玉璽觀察的孟教授,露出一臉尷尬的臉色。
不過孟教授也知道,論起考古理論和實地挖掘的領(lǐng),莊睿差了他八條街那么遠(yuǎn),但要是起古玩鑒定玉器賞析的知識,他比之莊睿能疇前門樓子差到圓明園遺址去。
“莊,給……來看看吧,這方玉璽,究竟是不是傳國玉璽?”
孟教授在眾人的催促下,把玉璽重新放到了地面上,這物件太過貴重,即使是孟教授也不敢直接過手交給莊睿,而是用了古玩圈里的規(guī)矩。
“還是出去看吧,這里不太便利……”
這方傳國玉璽的真?zhèn)危f睿早已心中了然,不過即使這方玉璽日后能借到他的定光博物館內(nèi),恐怕也有嚴(yán)格的管理制度,莊睿想趁此機(jī)會好好把玩一番。
孟教授點了頷首,道:“好,觸摸不到實物,對鑒定簡直是有影響的,大家都休息半個時,一起出去看看……”
來到外面的墓室后,莊睿脫下手套,先是洗干凈了手,這才來到擺放玉璽的桌子前,用雙手將其捧了起來。
白玉無瑕,看著這千古流唱的和氏璧打制的玉璽,莊睿臉上也露出了迷醉的神色。
“以我個人的判斷,這方玉璽,確實由和氏璧所磨制的傳國玉璽無疑……”
莊睿一開口,就語驚四座,沒等眾人詢問,莊睿將玉璽對向攝像頭,接著道:“首先,從這方玉璽的規(guī)格尺寸上來看,和史籍記載的傳國玉璽完相符,并且上面還有各朝代留下的印記,也和史載沒有任何的收支,這是其一。
第二,這方玉璽是用最荊山白玉所制,與楚人卞和所得的和氏璧出處一致,這種玉在現(xiàn)代已經(jīng)沒有了,即使唐宋年間,恐怕也難尋這么一塊無暇的整玉來仿造。
第三點就是這金鑲玉了,不知道大家剛才是否注意到,這黃金的色澤有一點暗淡,不過稍一擦拭,馬上呈現(xiàn)了絢麗的金色光澤。
這明,用于鑲嵌的黃金是經(jīng)過多道工序提煉的高純度黃金,并且黃金與玉璽渾然一體宛若天成,鑲嵌技藝十分高超。”
到此處,莊睿將手中玉璽高高捧起,大聲道:“鑒于以上這三點,我個人可以判定,這……一定就是被人們千古傳唱的傳國玉璽!”
:謝謝豬貓兄的十萬打賞,謝謝朋友們在時隔兩月之后,又讓黃金瞳呈現(xiàn)在前十的位置上,謝謝大家。
不過后面相差不過幾票,這位置實在不怎么穩(wěn)當(dāng),希望有的朋友還能支援一下,打眼會用好看的故事回報朋友們的,謝謝。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