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二百七十一章:下一站,南京!

作者/崛起的石頭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馬蹄“嘚嘚”踏在石板路,兩名老者也許是太老了吧,走的太慢,跟在人群最后,看著遠(yuǎn)去的皇帝,老淚縱橫。

    騎在馬的朱由校,一身明黃色輕甲,腰間挎著帝王劍,望著這位年輕的君主,許多人都是感嘆,大明要中興了。

    這是實實在在民間的愿景,就因為他們親眼見到了皇帝在鳳陽這兩天的所作所為。

    宿州災(zāi)荒,朝廷發(fā)下來的二十萬銀款被貪了十八萬,余下那兩萬兩也被層層盤剝,到了窮苦百姓手,往往只是半碗摻和著砂土的稀粥。

    陳策騎在馬,也是不自覺挺直了腰板,沒說的,這種百姓自發(fā)伏跪送行的場面,實在是太過壯觀。

    劉元斌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jì),見這場面,胸中好似燃起了熊熊烈火,為自己是勇衛(wèi)營的皇帝親軍而自豪。

    驕傲是有的,這個年紀(jì)的青壯,要是沒點(diǎn)沖勁兒,豈能建功立業(yè),富貴榮華?

    在鳳陽這兩日,到處都在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抓人,皇帝祭禮祖廟,反倒成了沒怎么提及的“小事”。

    與往常不一樣的是,這次抓人民間沒有亂,老百姓往往只在一旁看著,拍手叫好。

    那些往日橫行不法的地方豪強(qiáng),十有**都落了網(wǎng)。

    皇帝的身影漸漸遠(yuǎn)去,但是勇衛(wèi)營騎兵的隊伍還在自南門緩緩出城,后面步兵的隊列更長。

    百姓們東一句西一句的,慢慢聊了起來。

    說來倒也怪,往日東林君子們眾正盈朝,飯也吃不飽,豪強(qiáng)們一樣橫行不法,士子們地位超然,一個個儼然都是小地主。

    普普通通的士子,就連衙門的官差都惹不起,彈壓不了。

    現(xiàn)在魏閹權(quán)傾朝野,到處濫殺無辜,將盈盈君子們殺了個片甲不留,可這朝政卻是漸好。

    遼東那邊,建奴兩年未有存進(jìn),毛文龍深入敵后,登萊和天津的物資源源不斷,也聯(lián)絡(luò)朝鮮站穩(wěn)了腳跟。

    九邊一帶,積欠的軍餉都逐漸補(bǔ)發(fā)了,每月的餉銀也沒再傳出來拖欠,就連直隸、山東一帶,都在諸部補(bǔ)全歷年餉銀。

    這事情不是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嗎?

    明明新科進(jìn)士盧象升那批人,一個個都是素有才能的年輕后輩,江南一帶的士子們,卻說朝廷取仕不公。

    看起來,東林群賢不見得是真賢,朝堂那些所謂的閹黨,也不見得都是禍國殃民的秦檜。

    不論百姓們有多舍不得,皇帝的隊伍終究還是往南去了。

    走后,留下的是一個層重新洗牌,賑災(zāi)銀款真正能落實到小民百姓頭的中都鳳陽。

    就連街那些耀武揚(yáng)威的廠衛(wèi)們,百姓也不怕了。

    這些人,可是治理那些豪強(qiáng)的先鋒啊!

    ......

    南京,這時候的本地人,更習(xí)慣叫它金陵。

    南城有一處盛大庭園,是撫寧候朱國弼的府邸,用他最心愛的二夫人張玉的姓氏為名,比起魏國公的府邸來,也是毫不遜色。

    北地寒風(fēng)呼嘯,把守關(guān)門的將士們正被凍得面龐通紅,中原一帶,連年干旱,蝗災(zāi)遷徙,流民遍野,每日間餓死的人,無以計量。

    江南仍是一片的歌舞升平,好似仲春時節(jié),滿園花開草長。

    青青柳絲織出一片輕煙,爛漫桃花有如團(tuán)團(tuán)紅云,山石溪水都被染一層粉紅。

    清溪漂浮著嬌嫩的桃花瓣,在院中曲折縈回、婉轉(zhuǎn)流淌,忽而穿過玲瓏石山,忽而繞過古樸草亭,到橋下匯聚成一汪清池。

    池水如鏡,映出庭院中的亭臺樓、綠柳紅桃,也映出草亭中憑欄而立的朱國弼與李三才。

    朱國弼一身紫色綢袍,李三才則穿著時下士子們常穿的直領(lǐng)藍(lán)衫,夾里對襟,倆人年歲都不小,早沒了年輕時的盛氣凌人。

    朱國弼,是靖難將領(lǐng)朱謙的七世孫。

    萬歷年間,因祖蔭福,襲封撫寧侯。

    天啟元年,魏國公徐宏基以疾辭去勛臣守備一職,受勛臣舉薦,朱國弼得領(lǐng)南京中軍都督府,掌守備事。

    沒過幾月,楊漣賭氣請辭,卻陰差陽錯被天啟皇帝準(zhǔn)許,滿朝文武咸為其請愿,朱國弼剛剛做南京守備,也疏為楊漣鳴冤。

    朱由校當(dāng)時的做法,是直接躲到南海子,壓根連看也沒看,這些奏疏自然全都落到了魏忠賢的手里。

    起初,魏忠賢處于風(fēng)口浪尖,自然不能大肆報復(fù)。

    后來朱由校親征,留魏忠賢在京主持政務(wù),在這期間,魏忠賢開始舊賬重提,按名單報復(fù)那幫曾為楊漣請愿的東林黨人。

    朱國弼因當(dāng)時那一份奏疏,被魏忠賢剝奪歲俸,他屢次疏,全都入如浩海,杳無音訊。

    很明顯,要么皇帝根本不知道魏忠賢在京的所作所為,要么就是心知肚明,但是在故意縱容、默許。

    無論哪個情況,都不是朱國弼所期望的那樣。

    他出神地望著自己與李三才在水中倒影,說道:

    “唉!皇帝來金陵了…”

    李三才聞言,心頭一沉,飛揚(yáng)的神采收攏一些,低聲應(yīng)道:“是啊,撫寧候想必也聽說鳳陽發(fā)生的事了吧?”

    他萬歷二年考中進(jìn)士,初就被授為戶部主事,這個起點(diǎn)可謂許多人可遇而不可求。

    盧象升這種人才,朱由校欽點(diǎn)的天啟二年榜眼,現(xiàn)在也就是個翰林院編撰,李三才一進(jìn)來就是戶部主事,沒托關(guān)系誰信?

    原本,李三才也準(zhǔn)備大展拳腳,有一番作為。

    但就是因為當(dāng)時太過年輕氣盛,替某位被彈劾的東林大佬說了句話,就從京師被貶往地方。

    地方那一陣子,說實話,倒是成就了李三才。

    那些年,李三才各處去走,明面的政績一直很突出,也曾在南京為官,在某青樓結(jié)識還沒有襲撫寧候爵的朱國弼,兩人一見如故,關(guān)系格外親近。

    也正是因為李三才,朱國弼覺得東林黨都是他這樣的人,開始主動結(jié)交東林黨人。

    李三才這個人,實際就是令萬歷皇帝頭疼不已的黨爭的起點(diǎn)。

    當(dāng)時,李三才由于很會包裝自己,儼然成了東林黨的中堅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東林黨人對他入輔政的呼聲,也就越來越高。

    當(dāng)時的執(zhí)政黨,是方從哲為首的浙黨。

    浙黨自然不愿意讓一個東林黨入,對自己形成威脅,就開始想方設(shè)法破壞李三才有才能的大賢人設(shè)。

    再加萬歷皇帝實際也知道東林黨人都是個什么貨色,明著沒說,但就是不表態(tài)。

    本來,萬歷皇帝是想讓東林黨自己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別再總想著把自己人推入內(nèi)主政。

    可誰也沒想到,這次東林黨打定主意,一定要推李三才入,同執(zhí)政的浙黨勢同水火。

    這一來二去的,一直持續(xù)到今日的黨爭也就形成了。

    先是執(zhí)政黨浙黨敗退,泰昌輕信東林,導(dǎo)致天啟初年東林眾正盈朝的局面,再又是朱由校推出魏忠賢,閹黨崛起。

    這三十年的黨爭,東林黨清算過其它黨派,閹黨也幾次血洗東林,死了不知多少人,罪魁禍?zhǔn)桌钊烹m然早就被罷官了,可一直活得逍遙自在。

    他的東林大賢人設(shè),加如今朱國弼在南京的地位和權(quán)勢,沒事兒再講講學(xué),發(fā)展一批信徒,小日子簡直堪比土皇帝。

    可是皇帝南巡下一站就是南京,這小日子要快樂不起來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大新县| 楚雄市| 平罗县| 双流县| 津市市| 西和县| 临猗县| 白银市| 柳河县| 图们市| 波密县| 九龙城区| 青铜峡市| 阿合奇县| 桂阳县| 来凤县| 南阳市| 庆安县| 三河市| 石林| 会东县| 马尔康县| 咸丰县| 高碑店市| 曲沃县| 宁阳县| 庄河市| 高台县| 屏南县| 西青区| 冷水江市| 土默特左旗| 德惠市| 绥江县| 杭州市| 西充县| 云林县| 博野县| 武宁县|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