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元,這是馬天佑在煙酒店磨了一陣嘴皮子,殺下來的一條紅嬌煙的價格。
相比于在白龍鎮買煙,這兩條煙好歹能節約10塊錢,馬天佑還算滿意。
馬天佑騎車趕到報社時,胡博就一個人在辦公室坐著。
他剛整理完所有應聘人員的報名資料,篩選出24個人,加上馬天佑,總共讓25人進入為期一周的實戰考核階段。
明天,胡博還會加個班,挨個通知這24人來報社領寫稿任務。
馬天佑算是已經由他通知過了。
這25人當中,最終只會有8人獲得實習記者資格。然后等3個月的實習期考核通過,才會轉為正式記者。
胡博沒想到,馬天佑會拎著兩條好煙來拜訪自己。他倒也沒怎么拒絕,客套兩句后就收下了。
在胡博的計劃中,也有心打磨培養眼前這個挺有靈性的年輕人,這兩條煙就當是收下拜師禮了。
“馬天佑,這幾天沒見,你的新聞消息和通訊找到線索了嗎?”
“胡老師,昨天在我們白龍鎮正好發生一起治安案件,感覺有些意思,我就先寫了一篇消息。”
馬天佑從包里取出那篇稿子,放在胡博面前。
“‘癮君子’持刀搶禁藥,眾醫務智計留兇徒”,這是馬天佑給稿子取的標題。
還有一行副題——
“事發賢柏縣白龍鎮衛生院,兩嫌疑人當場落網”。
胡博花了幾分鐘,認真看完了這篇小稿子,然后又問馬天佑是如何獲得線索和如何采訪的。
馬天佑介紹采訪過程時,胡博忍不住點頭暗贊。
這個案子其實稀松平常,自禹南警方在城區設立巡警支隊以后,報社編輯經常會收到巡警投遞來的這一類社會新聞小稿件。
這類投稿大多只會簡要描述一下事件過程,很多現場細節都語焉不詳,就像是一份工作簡報。
這些巡警投稿,大多都還是他們內部的筆桿子寫的。
馬天佑在遇到這件事后,能迅速意識到有一定新聞價值,還能馬上去現場采訪,力爭還原現場的事件發生過程與當事人的應急反應等細節。
比如,事件中那位帶著兩個不良青年在衛生院轉圈的年輕醫生,在馬天佑筆下,用一小段簡述加上直接引語,就活靈活現描述出一個在藥房突遇持刀歹徒威逼要搶藥的男醫生,如何在緊張害怕的同時,又冷靜機智地忽悠了對衛生院不了解的歹徒,一步步拖延時間,最后給同事報警、協同治安人員抓捕創造了機會。
想到這些,胡博一邊與馬天佑聊天,又忍不住看了一遍馬天佑這篇稿子。
他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個年輕人像是一個天生的記者,這篇稿子展示出來的東西,在胡博眼里,不僅僅是文筆簡練、條理清楚、描述準確等稿件文本特點。
重要的是,馬天佑將一個原本新聞性不強,只能寫成豆腐塊檔次的小社會新聞,處理成了800字的小看點新聞,還讓人感覺他并沒有任何文字注水,反而有不錯的可讀性,文字畫面感挺強。
作為老編輯,胡博自然明白眼前這個第一次寫新聞稿的年輕人有些難得了。
若是這篇稿子由他選用編發,一是肯定會用稿,二是甚至不用改動一字就可以轉給照排人員打字了。
“馬天佑,你不是說親眼看到治安干部將那兩人拷在樹上,用腰帶抽打,還引來很多人圍觀么,這些細節為何在你的稿子里沒有體現?”
“胡老師,那種場面見報不大合適吧。”
“你是這樣認為的?”
“對,寫稿子的時候,我也想到過那一幕,直覺上又覺得反應在稿子里不大妥當,嗯,感覺會影響治安人員的執法形象。胡老師,我這樣考慮有問題嗎?”
“不,沒問題,你恰恰處理得很好,我發現你很適合干新聞這一行……”
看過這篇稿子,了解到馬天佑采訪寫稿的全過程,胡博是真想多夸幾句,又擔心這個年輕人因此驕傲自滿。
在胡博眼里,此前從未接觸過新聞,也沒給報紙投過稿的馬天佑,在新聞上天生的悟性就很高,文字功底也很強,簡直是這次記者招聘上的一個意外驚喜。
接下來只要用心培養,他相信馬天佑很快就能成為主力記者,甚至有望成為報社的一支筆。
這樣一個有才華的應聘者,差點讓那天上午當值的安紅給趕走了,還好這小子會來事,人也機靈,知道找機會在自己面前遞報名資料。
馬天佑自然注意到了胡博臉上有些按捺不住的欣喜,也能推測出胡博此刻對自己很是欣賞的心理。
不出意外的話,等晚上喝幾杯酒加深感情之后,再請胡博幫忙打聽區委那幾間臨街商鋪出租的事,胡博應該不會推辭了。
馬天佑只是希望其中的人脈彎子不要繞得太大,真繞大了,就是胡博肯熱心幫忙,自己也會不好意思。
很多時候,所謂人情,就是別人順手就能幫你辦點事。
拎著禮盒帶著錢,上門去求人幫忙,那不叫人情,叫交易。
“對了,馬天佑,你那篇評論稿已經發出來了。現在這篇稿子也可以見報,這稿子就署你的本名吧,你還沒正式開始實習,暫時當作通訊員投稿吧。”
“好的,謝謝胡老師了。”
“不用客氣,你先看會兒報紙,我去看看明天的報紙能不能用上。”
胡博挑出一份禹南日報扔給馬天佑,帶上馬天佑這篇社會新聞出了辦公室。
馬天佑展開報紙一看,正是今天出版的周末刊,其中第4版是評論版,他那篇小評論還被編輯當作了版面看點稿子處理。
原稿的標題和文字,幾乎沒有改動。
胡博很快就回來了,說明天有個社會新聞版面正缺稿,正好能用上馬天佑這篇稿子。
馬天佑也明白,編輯選擇新聞版面的稿件,通常都會注重時效性,這也是胡博馬上去推薦稿子的原因。
“對了,馬天佑,你現在還不是報社的記者,這兩篇稿子發出來,報社會給你匯稿費,是不是匯到你們白龍鎮財政所的地址?”
“胡老師,接下來我很快就是在報社實習了吧?”
“對,差不多在一周之后,你們這一批最終應聘過關的,就會正式成為報社的實習記者。”
“胡老師,開始實習以后,我回白龍鎮的時間就少了,稿費能不能就直接在報社領。”
“也行,回頭我跟財務上打聲招呼。”
“對了,胡老師,像這樣一篇小評論,報社能打多少稿費?”
“我想想……現在的稿費標準是千字10-30元,對普通稿件,報社打的稿費通常在10-15元。評論稿特殊一點,應該能打到20-25元。”
“這稿費標準定得有點低啊。”
馬天佑想,自己這篇評論稿差不多1000字,最高也就給25元。剛才那篇社會新聞800字,大概只會給到10元的樣子。
兩篇稿子頂多35元,就夠買兩盒紅嬌煙,而自己寫這兩篇稿子,差不多抽了一盒煙。
以自己的業務熟練度,這兩篇稿子從準備、采訪到寫作,至少也花了三四個小時。
如此一算,燒腦三四個小時,才這么一點收益,這生意有點不劃算啊。
卻聽胡博笑道:“這還是前兩年開始執行的稿費新標準,之前的國家標準定的才千字8-15元,新標準已經翻番了。
不過,現在報刊雜志執行的稿費標準其實挺靈活,關鍵看財力。
比如一些大報,特別是南方的都市類報紙,像你這樣一篇評論,通常能給到千字60-80元,一些專欄評論甚至能給到千字150元。
雜志就更厲害了,像《知己》,聽說好稿子已經能給到千字500元……”
前世的馬天佑,并不清楚這個年代的媒體如何給稿費,胡博這一番話倒是給了他一份意外之喜。
如果每周能在南方大報上發表幾篇時評,就按平均一周出產三四千字的稿件計算,那一個月下來也能掙到千兒八百的稿費了。
報紙評論版編輯都喜歡用什么稿子,咱知道啊,研究幾個版面的稿件大概就能揣摩出他們的口味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