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侯府小啞女 第363章 云歌妹妹

作者/我吃元寶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一場傾盆暴雨,給燥熱的京城降了溫。

    雨后天晴,天邊出現了一道彩虹。

    燕云歌從山莊歸來,一路風塵仆仆。

    蕭氏很心疼,“山莊既然已經走上正軌,你就少操點心。有什么事,讓下面的管事去處置。你看別家置辦山莊,三五年都不見得去看一眼。”

    燕云歌聞言,笑了起來,“多謝母親關心,女兒不累!別家置辦山莊,就是用來種種糧食,并不做旁的事情。富貴山莊畢竟不一樣,不僅要種糧食,還有其他產業。

    女兒幾個月出去走一趟看一眼,也是給下面的人吃個定心丸,叫他們安心做事。只要做得好,我就能看見,自然會有獎賞。”

    蕭氏笑了笑,問道:“今年還算順利吧?進入夏天,連著下了好幾場雨,今年肯定不缺雨水。”

    燕云歌點點頭,說道:“今年明顯比去年要強一些,不缺水,坡地也能有產出。雨水充足,棉麻長勢喜人,今年棉麻布匹,品質應該都不錯。南邊也算是風調雨順,凌家供應的絲線,品質明顯比去年更好。”

    “說起凌家,凌長治下了一張拜帖。兩日后,他將攜夫人一起登門拜訪。你做做準備,這兩日就別出門。”

    燕云歌一聽,好奇得很,“凌長治終于舍得將他夫人接到京城?也不知他夫人長什么樣,竟然能忍受夫妻兩地分居這么多年。”

    蕭氏提點道:“凌長治的夫人出身謝家,長房嫡女。這些年,凌家內務,皆是謝氏在打理。據聞,凌長治的父母,對謝氏極為放心且滿意。”

    “母親放心吧,女兒定不會給你丟臉。”

    ……

    兩日后,凌長治帶著妻子謝氏,以及子女登門拜訪。

    蕭氏熱情接待。

    燕云歌好奇打量謝氏,白白嫩嫩,看著年輕得很,不像是生了三個孩子的女人。

    笑起來,眉眼彎彎,讓人覺著很親切。

    這么一個看著親切的女人,竟然是偌大凌家的當家主母,凌氏家族的宗婦。

    一人管理一個幾千上萬人的大家族,牛啊!

    “見過夫人!”

    “你就是燕四姑娘吧,長得真好。不知可否稱呼你為云歌妹妹,總覺著這樣親切些。”

    燕云歌含笑應下,“我求之不得!”

    “你也別叫我夫人,你若是不嫌棄,叫我一聲謝家姐姐也行。”

    “那我就厚顏叫夫人一聲姐姐。”

    “誒!”

    謝氏喜笑顏開,眉宇間都是歡喜之意。

    蕭氏拉著謝氏閑聊,“凌大人好福氣,有如此賢妻,難怪能安心在京城做官,不用為家族事務操心。”

    謝氏羞澀一笑,“娘娘謬贊!我也只是盡到本分,不敢說替夫君分憂。”

    “不必自謙!你總算到了京城,以后就長久留在京城,不走了吧?”

    謝氏抿唇一笑,“若是夫君長期在京城為官,晚輩倒是想長長久久留在京城。能與娘娘說話,得娘娘教誨,都是晚輩的福氣。”

    蕭氏放聲一笑,她對謝氏的印象很不錯。

    不愧是頂尖世家的嫡女,凌氏家族的宗婦,氣度非同一般。

    她問道:“到京城多長時間?可有進宮請安?”

    謝氏含笑說道:“回稟娘娘,晚輩半個月前進京,事情頗多,最近幾日才安頓下來。還不曾進宮請安,心里頭未免有些惶恐。不知能否請教娘娘,進宮請安需注意哪些方面?”

    蕭氏說道:“進宮請安,盡到禮數便可。皇后娘娘年輕,脾氣涵養,這些年養得溫溫柔柔。太后娘娘嘛,請安的時候恭敬些,她自不會為難你。”

    “多謝娘娘教誨!有了娘娘這番話,我心頭總算有了主心骨。之前問起夫君有關后宮之事,夫君是一問三不知,好似從來不曾關心過后宮情況,叫我為難得很。”

    “哈哈……長治一心為公,心無旁騖,乃是天子倚為臂膀的重臣。你們夫妻,果然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以后得空,你可常來郡主府走動。”

    “只要娘娘不嫌棄,晚輩就厚顏常來拜訪。”

    “本宮稀罕得不行,又豈會嫌棄。”

    二人聊得頗為愉快,倒是將凌長治給忽略了。

    凌長治自得其樂,找燕云歌閑聊。

    他很喜歡和燕云歌閑聊。

    燕云歌總是有許多奇思妙想,總是給他一些新的思路。

    “四姑娘最近在忙些什么?”

    燕云歌隨口說道:“忙著釣魚,忙著找錢吃飯。”

    哈哈……

    凌長治笑道:“早就聽聞四姑娘最愛釣魚,平親王府池塘里面的魚,都快被你禍害完。不如,今日本公子就和四姑娘比拼一番,看看誰的釣魚功夫更勝一籌。”

    “你要和我比拼釣魚?凌大人這么閑嗎?朝廷內憂外患,北軍幾乎被團滅,烏恒步步緊逼,凌大人就一點不擔心?”

    “四姑娘都不擔心,本公子自然也能高枕無憂。不知四姑娘可有興趣釣魚?”

    “行啊!先讓你家幾個熊孩子離遠些。”

    “熊孩子?”

    凌長治愣了愣,終于從字面上理解了這三個字的真正含義。

    他苦笑不得,“我家孩兒,恪守規矩,絕非熊孩子。”

    燕云歌不好意思說,自己不喜歡小孩子,也不懂怎么和小孩子相處。

    這種事情,哪能隨便出口。

    她不要面子啊。

    反正,她就說道:“總之,讓你家小孩離遠一些。”

    “行行行!”

    凌長治也是無奈得很。

    來之前,他還以為,自家小孩很討人喜歡。

    沒想到只是請了個安,連話都沒說上兩句,就被嫌棄。

    他回頭看著三個小孩,兩個男孩,一個姑娘。

    大的是長子,已十歲出頭,小大人一個,十分穩重。

    最小的一個才五六歲,是個閨女。

    閨女剛出生沒多久,他就啟程來京城。

    一別多年,終于見到活生生的閨女,而不是信件里面的畫像,自然是極為疼愛。

    本想讓閨女同燕云歌親近親近,哪里想到長得乖乖巧巧的閨女竟然會被嫌棄。

    燕云歌太沒眼光。

    二人來到涼亭,垂釣。

    涼亭內,點了香爐,放置了冰盆。

    夏天蚊蟲多,又是靠水,必須用熏香熏一熏,以防被蚊蟲叮咬。

    與其說是垂釣,不如說是二人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閑聊。

    “四姑娘似乎一點都不擔心北邊戰事!你父兄皆在北邊作戰,四姑娘為何如此鎮定?朝廷大軍大敗,也沒見你改變行程,依舊前往山莊視察。”

    燕云歌笑了笑,“凌大人這話,我有小小不同的意見。”

    “請說!”

    “嚴格說起來,是北軍大敗,天子大敗,朝廷大軍并沒有敗。至于我父親和兄長他們,他們那個地位的人,如果都有危險,大魏江山早已經山河破碎,恐怕皇宮那張椅子都要換人來坐。”

    “四姑娘慎言!”

    燕云歌似笑非笑,“我相信凌大人是端方君子,不會將今日閑聊的話傳出去。”

    “那是當然!多謝四姑娘對本公子的信任,不過還是要當心些,不怕萬一就怕一萬。”

    “多謝凌大人提點。”

    凌長治饒有興致地問道:“為何四姑娘認為這場戰敗,僅僅只是北軍和天子的失敗,朝廷大軍并沒有敗?本公子愿聞其詳。”

    燕云歌盯著水面,沉默了片刻,才說道:“我和兄長一直保持著通信,北邊情況,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從一開始,北軍將軍劃定的防線就太靠前,幾乎不給自己留一點余地。

    防線的劃分,本就存在問題,尤其是烏恒兵馬極擅長騎兵作戰的情況下,不合理的防線,讓幾路大軍倍感壓力,將士都得不到喘息之機,精神始終處于高度緊繃的狀態,這不好!

    時間一長,將領能堅持,下面的士兵也沒辦法堅持。防線后撤,讓出部分地盤,卻能讓將士得到充分的休整,很有必要!北軍將軍心里頭可能是擔心背負失土之責,一直反對防線后撤,逼得幾路大軍從上到下,怨聲載道。

    每天都處于高度緊繃的狀態下,敵人還沒來,自己就先垮掉。如今,北軍將軍戰敗身亡,防線后撤,將士終于得到喘息之機,從這個角度來說,朝廷大軍沒有敗。休養生息一段時間,重整旗鼓,只要統兵大將不瞎指揮,肯定能扭轉戰局。”

    凌長治心頭微微一驚。

    他本是隨口一問,并不認為燕云歌一個小姑娘在軍國大事上能有多少見識。

    卻沒想到,燕云歌是真有見識。

    “四姑娘知兵?”

    燕云歌哈哈一笑,“我不懂打仗,但是我懂人心。我若是大軍中的一員,我肯定不喜歡連睡覺都要抱著兵器,整日草木皆兵。”

    凌長治沒有深究,而是問道:“四姑娘對太尉崔大人有何看法?”

    “沒有看法!我只知道崔大人出身崔家,也曾領兵作戰,資歷老,地位高。旁的一概不清楚。”

    凌長治笑了起來,他知道燕云歌沒說實話。

    事關幽州兵馬,關乎燕云同,燕云歌不可能不去了解新任討虜大將軍的背景資歷。

    他不點破,而是說起另外的事情:“陛下情況不太好。”

    燕云歌挑眉,不作聲,靜待下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城市| 丘北县| 杭州市| 恩平市| 芜湖市| 通辽市| 延安市| 丰城市| 泸州市| 定陶县| 肇源县| 柘城县| 彭山县| 嘉义县| 锡林郭勒盟| 天津市| 南澳县| 四平市| 泉州市| 扎兰屯市| 北碚区| 琼海市| 武定县| 宜丰县| 南华县| 年辖:市辖区| 集安市| 平乐县| 策勒县| 开江县| 格尔木市| 新宾| 虎林市| 乌鲁木齐市| 饶阳县| 涿鹿县| 寿宁县| 商南县| 巴南区| 澳门|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