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貞觀俗人 第668章 李淳風

作者/木子藍色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長安。

    雖然天空還在飄雪,可正月已過,春日到來,只是二月倒春寒依然厲害。

    飛雪飄飄的午后,門下省政事堂里,倒是溫暖愜意,做為大唐最高權力機構,政事堂如今可謂是總攬百揆,賦政四海而允厘六職,佐天子而執大政。

    這樣的衙門里自然條件是最好的,不說處于皇城之中安全而又清靜,就是衙門里那也是早就裝上了地暖,地下全都鋪設了陶管可通熱煙,墻壁都是可通煙的火墻,呆在屋里其實都用不著生爐子。

    無煙無味。

    不過秦瑯還是習慣的在屋里放了一個鐵爐子,大冬天的不烤烤火,總感覺少了點什么,何況這鐵爐子上坐壺水,也正好能加加濕,另外弄幾個芋頭放爐子上烤,也別有一番風味。

    “太史局李淳風拜見!”

    褐袍吏員在門外稟報。

    “傳!”

    門推開,一個青色官袍的年輕官員進來,站在門口向秦瑯行禮。

    “將仕郎,守太史局司歷李淳風,拜見秦平章。”

    秦瑯起身,從鐵爐子上端起茶壺,拿起一個倒扣的柴砂茶杯給他倒了杯紅茶,然后又把一個烤的外皮微焦散發著誘人香味的芋頭也拿出來。

    “把門帶上,坐,我這有剛烤好的山芋,配上紅茶,正好暖暖身子。”

    面對著比自己還年輕七八歲的當紅宰相,李淳風倒也還算很落落大方,說了聲謝便過來接了茶和芋頭,坐到爐子邊的坐位上。

    秦瑯在另一把爐前椅子上坐下。

    “知道我喊你過來的原因吧?”

    “下官估計是因為歷法。”

    秦瑯點頭,坐在爐前輕拍著手里的山芋,拍掉灰塵剝去毛毛的芋皮,露出里面香糯的芋泥來。

    “我大唐立國以來,最初沿用的是隋朝的大業歷。武德二年,又頒用東郡道士傅仁均和崔善用的戊寅元歷,但在貞觀元年,你曾上書朝廷,對這個歷法指出過十八個問題?”

    今年三十歲的李淳風雖說在大唐剛創立之初,就得劉文靜推薦成了李世民的參軍,但現在官職卻很低。他剛見秦瑯時自報官職是將仕郎守太史局司歷。

    將仕郎只是個從九品下的文散階,而司歷做為太史局的職事官,也僅僅是從九品上而已,本品比實職還要低一級,故官職前還要加個守字。

    按理說,不應當官這么小,畢竟秦瑯先前因事查到李淳風,發現他才是個從九品官時還真很意外,尤其發現他可是在開國之初就投到李世民麾下的。

    太史局是秘書省下的一個下屬衙門,長官太史令是五品官,武德九年,正是當時的太史令傅奕給太上皇李淵上密奏,說什么太白經天,見在秦分,秦王當有天下這樣的話,弄的李世民相當危險。

    太史局這個衙門,過去也叫欽天監,其職掌就是掌測驗天文,考定歷法,每日向朝廷報告所測日月星辰、風云、氣候,每年制訂歷法,呈報皇帝后頒布,選擇祭祀、冠婚及其它重大典禮的日期。

    司歷這個官職,職事就是掌國之歷法,造歷以頒于四方。手底下有理歷六人,歷博士一人,還有歷學生五十五人,裝書歷生五人。

    李淳風就是大唐歷法這塊的首席歷法官,手底下有幾個小官員,另外還有一群學生,這些學生相當于流外吏,八考入流,一邊學習一邊實習,學成之后就是大唐的歷法官了。

    李淳風做司歷這個官已經四年了。

    正是當初上書指出先前歷法的不足之處,后來李世民便授他為司歷,授他將仕郎這個從九品下的散官。

    現在看李淳風年輕高大,人長的也挺精神,他不免好奇的問為何貞觀元年才是個從九品下的本品。

    李淳風倒沒介意,直接告訴秦瑯,他以前做過道士,當初投唐做秦王府的參軍,其實是以道士身份在幕府的,故此之后一直都沒有正式接受過朝廷的官階,很瀟灑自由。后來因為被李世民委任司歷一職,這才正式接受了官階。

    本是學道之人,所以并不在意官階這些。

    這話,讓秦瑯佩服。

    吃了個烤芋頭,喝了杯紅茶,秦瑯倒也弄明白李淳風的經歷,今年三十歲的李淳風,出生于關中岐州,他父親曾在隋朝做過縣衙小吏,因為不得志,便干脆棄職當了道士。不過他父親很有才干,注釋過老子,也寫過十卷地方志,甚至還編寫了古代天文入門讀物天文大象賦,正是在父親的影響下,李淳風很小就聰明好學,博覽群書,尤其是對天文和數學很有興趣。

    九歲,入觀拜師學道。

    十六歲,得劉文靜推薦入秦王府任記室參軍。

    后來因為指出傅仁均的歷法有問題,而被李世民授予司歷一職,由他負責修訂歷法。

    “你任司歷一職也有四年了,不知道新歷修訂的如何了?”秦瑯問。

    “回秦相公,傅公是非常有名望的天文學家,他與崔員外編訂的戊寅元歷,是根據天象計算時間的歷法,也是我華夏歷史上第一個采用定朔法的歷法。此歷法關于日行盈縮、月行遲疾等計算方法,與大業歷大致相同,而大業歷本身又是在劉焯的皇極歷基礎上而來的。”

    秦瑯不懂這些,可知道歷法對于各朝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這個歷法有什么問題嗎?”

    “回秦相,采用定朔法,容易出現連大月或連小月的意外,如按此歷法,到貞觀十九年,便將出現四個連大月。”

    秦瑯知道古代歷法跟天文學、算數有很大關聯,是個非常先進的東西,他自己肯定搞不清楚這些玩意,但也知道后世時用的農歷陰歷,其實已經是明清時才改進的一種歷法,里面還已經摻和了當時西方的一些算法在里面,與此時的歷法有很大區別。

    “那李司歷找到解決辦法了嗎?”

    “以傳統定朔法難以避免這種意外,除非加以創新。”

    “我只想知道你有沒有好的歷法出來?”

    “有,我這幾年一直在研究一種新的歷法,我不打算再采用舊有的老平朔法,而是再次采用定朔并獨創了一種進朔法,即根據朔日小余數據的具體情況,將朔日上推一日或下推一日,使相應大月變小月或小月變大月,從而解決出現連續四個大月或三個小月這樣違反日常習慣的意外”

    對于這些很專業的東西,秦瑯聽不太懂,但也知道李淳風確實在天文數學和歷法上很有研究,似乎已經研究出了更好的歷法。

    “什么時候能用?”

    “現在就可以用。”

    “比傅員外的歷法更好嗎?”

    “更精準!”

    秦瑯滿意的點頭,“那就好,你把這部歷法交上來,我呈給陛下批準頒行,更替舊歷。”

    李淳風沒想到秦瑯這么相信他,倒是意外了。

    “若是秦相再給我一些時間研究,我還能改進新歷中歲差的問題。”

    秦瑯卻是笑道,“頒行之后再研究改進也行。”他急著頒行新歷,是因為打算以新歷為契機,借此次四方來朝的時機,向依附于大唐的諸藩賜頒歷法,宣布正朔。

    正為一年之始,朔為一月之始,正朔就是新年元旦。自古以來,歷法與政治統治密切相差,以哪一月為正月,以哪一月的第一天朔為歲首,這都是由政治上的最高權力決定的,是為正朔。

    據說后世的農歷以寅月為正月,據傳是夏朝的正朔,故農歷又稱夏歷。而殷繼夏,翻前一月,以丑月為正月,周繼殷,又翻前一月,以子月為正月。

    朝廷厘定正朔并向所統治地區和從屬的藩屬頒賜歷法,宣布正朔,是確定天下一統的大事。

    周禮中述太史之職,便是正歲年以序事,頒之于官府及都鄙,頒告朔于邦國。

    奉正朔是藩屬認同中央王朝權威的重要標志。

    天子謹于承天,諸侯凜于從王,皆莫大乎正朔。

    宣布正朔的特權是擁有上天賦予治權的象征,歷法頒賜是王朝行使上天賦予的權威,而制定時間節律的一種象征性統治權力,而接受正朔就是承認王朝的統治權,是認同這種統治秩序的象征。每年重復不斷地頒正布朔的象征性儀式不斷強化既有的統治格局。

    “這次海東四國,以及突厥、薛延陀、吐谷渾、黨項、高昌等國使者回去,都將帶回大唐的新歷法,奉正朔,并改以大唐貞觀年號紀年。”

    甚至連記時,都將以長安的晝夜時刻,做為頒行天下時刻的標準,以表達大唐天子代天敬授民時的神圣職責使命。

    以后大唐以及周邊藩屬各國,都將實行長安時間記時,用貞觀年號記年,采用大唐歷法正朔。

    “新歷法,就暫名皇唐貞觀歷吧!”

    “高句麗、倭國也頒賜歷法,奉正朔?”李淳風有些懷疑。

    “敢有不奉正朔者,皆討之!”秦瑯微微一笑,似乎在說這芋頭有些粉一樣隨便。

    李淳風聽著這霸氣的宣言,只能閉嘴告辭。

    秦瑯本想問問他是否真能推算出女主稱帝,武氏代唐來,想想還是算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元市| 岚皋县| 浪卡子县| 浙江省| 吉木萨尔县| 白城市| 铜山县| 陇南市| 白朗县| 郸城县| 普洱| 马尔康县| 长丰县| 青海省| 惠来县| 赫章县| 尤溪县| 三亚市| 固原市| 玛纳斯县| 曲沃县| 丽水市| 六安市| 浦县| 灵宝市| 桂平市| 绥阳县| 织金县| 永吉县| 永年县| 滨海县| 区。| 南通市| 堆龙德庆县| 恩平市| 黑河市| 德钦县| 东辽县| 宁乡县| 文昌市| 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