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貞觀俗人 第792章 冊封越王

作者/木子藍色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承乾,你覺得太上皇所言?”

    出大明宮,路上李世民一直在思考剛才太上皇的話。

    “老師曾教導我,凡事有利有弊,不可能有盡善盡美之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制度政策更是如此,只能是根據國情制訂更符合時情的,然后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圣人所定世封之制,于當今來說,便是利遠大于弊,太上皇所說的弊端確實有,但也許得二三百年之后才會顯現出來,但兒臣以為,二三百年間,局勢變化,只要后人能夠與時俱進的調整,那么便不用擔憂。”

    李世民笑笑。

    “其實朕又豈不知道,王朝不可能真正的千秋萬代,朕所盼的,但愿能有周王朝八百年天下便不錯了,若是如兩漢四百年天下也是極好的。朕所慮者,是如秦二世,隋二世。”

    李世民讀史,研究各朝各代,發現實行分封制的王朝,雖然最后都不免會有藩鎮之禍,但卻反而比完全中央制的王朝要久遠強盛的多。

    至于個中原因,研究者很多,李世民也有些心得,認為中央集權制的王朝,在開國之初還好,到了后期,各種積弊日久后,朝廷不可避免的出現各種問題,尤其是對地方的控制力不足。

    所以更容易崩潰,而行分封制的王朝,到了中后期,反而能夠憑借著地方自治的慣性,能夠幫朝廷繼續維持很久。

    說到底,這就是大朝廷和小朝廷的區分。

    他甚至從史書中得出一個結論,越是中央集權化程度高的王朝過了開國初期后,其實開拓力越發不足,因為主要防著內卷。

    “朕想要大唐遠邁秦漢!崩钍烂竦脑挵詺鉄o比。

    “兒臣明白父皇雄心,兒臣將來定會繼承父親理想,開疆拓土,讓大唐超越秦漢,成為華夏第一帝國。”

    李世民龍心甚慰。

    太上皇的思維終究還是有些保守短見了,他又如何能理解他李世民的理想功業呢。

    如果他僅是滿足于現狀,那他確實沒必要行分封之制,就如楊堅楊廣父子一樣,興科舉,壓關隴,抑士族便是了,打壓門閥士族,扶庶族地主,用官僚代替門閥,加強中央集權,朝廷短期內確實強,也能防范對皇朝的威脅。

    可朝廷一旦如此做,就會雄心不再,整天只盯著內部,如何走的更遠?

    或者換句話說,如果大唐君王一心防著勛戚貴族官員們,那豈不是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楊廣為何會敗,就因為苛刻寡恩,連爵位都只保留了公侯伯三等,高官顯職輕易不授,實封食邑輕易不給,這樣做,誰愿意為朝廷賣命?

    利益。

    利益均沾,共享天下,這才可能久遠。

    回到甘露殿,李世民看到御案上又堆了許多奏折。

    左邊是通過銀臺進奏的奏章,是經過了政事堂宰相們的,政事堂宰相在奏折上已經貼黃票擬,翰林學士還做了簡單的批示,給皇帝提煉重點和給出參考建議。

    右邊的奏章,則是殿前司進呈,這些全是官員密奏,一路秘呈,不經過第三人手,連宰相們也無權打開過目過。

    李世民拿起一道密奏,卻是廣州刺史周紹范所呈,密奏沒有嚴格的格式要求,甚至不一定有重要事務。

    周紹范的折子開頭寫的卻是廣州近來的天氣情況,然后零碎的又寫了一些如廣東道的情況,廣州港的貿易,市舶司的稅務等等。

    最后寫的一件事卻是他打聽到的流求的情況,秦瑯帶水師對流求的用兵,攻破了多少番社,擄掠了多少樟腦硫磺金銀鹿皮,又搶了多少人等等,寫的很詳細。

    這是第一手資料,雖未必完全準確,卻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因為不用經過其它部門和人員之手,周紹范可以自由稟報,沒多少顧忌。

    李世民又翻看了其它一些密折,各種各樣的消息,但總有一些消息是可以互相佐證的,再綜合政事堂那邊呈上來的各地的公開的奏折、報告等,李世民對于下面的情況就有個相當清楚的認知,不用擔心被人蒙蔽。

    “想不到這秦瑯還真能折騰,前后半年多時間,已經從流求擄得人口超過十萬。”

    皇帝喃喃自語,又從身后書架上抽出一個折子,里面卻是皇帝自己的一些筆記,他翻開對照秦瑯歷次進奏的報告。

    算了下,秦瑯前后自流求上繳二十萬貫錢,五千余口奴隸,并許多鹿皮樟腦等物。

    “看來這小子是給了朕兩成收益了!

    皇帝得兩成,朝廷得一成,太子得一成,三大艦隊分三成,剩下還有三成,看來是最終進了秦瑯等一些人手里。

    不過李世民也只是笑了笑,他知道這三成并不可能只是秦瑯一人吞下,這三成分有許多人在分。

    這是意料之內的事情,他在意的是自己的那份有沒有少拿,現在看來秦瑯很守規矩。

    甚至他那兩成可能還多拿了點。

    當然,正式的報告上,是完全不同的數字,可李世民不會在意那些。

    秦瑯在流求一呆半年多不動窩,李世民也不催。

    從這半年來的各種報告來看,這個流求島還真是個寶藏,秦瑯源源不斷的從那里挖出寶來,而且他也收益不錯。

    僅是這十萬人口,就足夠讓皇帝也動心。

    雖然其實十萬人口也不算多,畢竟以往隔三年差五載的總會有一些對蠻夷的戰爭,經常會有斬首幾萬,俘虜數萬的情況。但死人其實再多,也沒意義。

    李世民在意的是劃到口袋里的人口。

    畢竟大唐統計戶口的時候,其實也只統計的是編戶良民,什么奴隸部曲過去都不算的,而蠻夷之類的,就算是羈縻統治下的也根本不算。

    秦瑯現在不斷的從流求擄人,基本上平地番被打的很慘,但高山番暫時還沒有觸動。

    十萬人口現在來看,也只是流求島上小部份,未來可挖掘的潛力還有很大。

    按秦瑯公開上陳的奏報所說,加快流求移民開發,那么十年時間,流求將變成朝廷一個巨大的糧倉,其糧食產量,能抵的上一個淮南。

    雖然李世民懷疑這又夸大的成份,但就算只有三分之一個淮南,那也是相當了不得的,流求對面的福建道,就是因為山多地少又封閉,所以一直開發不起來。

    如果流求真有這么多糧食能產出,則完全可以供應福建,為朝廷進一步大開發福建提供糧食。

    福建多山卻又臨海多優良港口,適合造船,貿易,而流求多平原缺良港,兩邊隔海相望,互補所缺。

    又拿起殿前司的幾份報告。

    看著現在流求島上各方勢力的情況,毫無疑問,秦瑯最先上島,占有先機,如今秦家在淡水、澎湖等地都擁有了很大優勢,他們掌握了島上的樟腦香、鹿皮、硫磺等幾大貿易,現在還開始大舉圈地,搞甘蔗園,棉花園,種植水稻。

    秦家無疑是想利用那里的肥沃田地,加大白糖產量,甚至把新興的棉花產業弄起來。

    當然,秦家也沒有完全吃獨食,如今有許多朝中勛戚名門都開始涌入流求,都在四處跑馬圈地。

    不說別的,那十萬島番,就是一場瓜分的盛宴,各家都分得了一塊很大的糕點。

    也有侯君集這樣跟秦瑯不對付的,沒找到機會進去,被拒之門外,所以現在格外的惱怒。

    皇帝又想起了太上皇的話。

    盯著屏風上的流求地圖看了許久。

    這塊地方比原先想象中的還要好,衛國國除,若是就此放棄實在可惜。

    思來想去,他叫人傳宗正卿前來。

    “朕想給楚哀王從宗室中選一名侄孫過繼給他為嗣,你覺得哪個合適?”

    宗正卿本就是皇族宗室,宗族中輩份較高,負責管理皇族,對于皇族宗室當然十分清楚,李唐宗室其實很大。

    僅從李虎這輩算起,后人就有一大堆了,畢竟李虎生了八子,八個兒子每人又生了一堆兒子,曾祖李虎到李昞李淵李世民,四代人,到承乾這輩,都五代人了。

    人員早過百。

    這還沒算李虎的堂兄弟等其它族支。

    宗正卿對于給李寬尋繼嗣之很意外,原因是李寬在武德時,就直接過繼給了太上皇的第五子李智云,但過繼沒幾年,就病死了,人都沒滿十歲,所以干脆就國除了。后來皇帝覺得兄弟智云畢竟也是兄弟,照顧太上皇面子,又尋了個宗室李靈龜給繼嗣智云。

    “圣人,長房這一支,倒是有個合適的,李元璋。”

    李元璋是李延伯的曾孫,李虎的來孫。

    李延伯是李虎長子這一支的,是其長子李延伯之次子李昭仲所生的次孫,雖然不是長房長孫,但身份也還算很尊貴了,畢竟長房嘛。

    當年李延伯也是死的早,所以后來才輪到老三李昞襲唐國公爵位,李昞也死的早,爵位又傳到了嫡出的四兒子李淵手里。

    李淵當了皇帝,皇位又傳給了老二李世民。

    這個李元璋論輩份,那是李世民的侄孫輩,過繼給李寬倒是十分合適。

    “李元璋?名字不錯,今年幾歲,品行如何?”

    “回圣上,李元璋今年八歲,在弘文館讀書,人很聰明,性格溫恭!

    宗正卿告訴皇帝,李元璋的祖父李昭仲北周時曾官任南陽太守,很有賢名,政績不錯,后入隋為官。李元璋父親在秘書丞位置上致仕。

    “致仕了?”

    “嗯,李元璋是其老來幼子。”

    李昭仲雖是李淵同輩,但因為是長房的,所以他在北周時便已經官任太守了,長房這一支比李淵這支要多出一輩人來。

    “改追封楚哀王為越哀王,以宗室李元璋出繼,封越王,收入宮中令越哀王生母劉美人撫養,賜世封流求州都督,待成年之后就藩之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庆县| 临潭县| 台前县| 万山特区| 凌海市| 平塘县| 武夷山市| 明星| 宣汉县| 湖北省| 枣强县| 嘉鱼县| 沂源县| 辛集市| 重庆市| 贞丰县| 霍山县| 兰州市| 闸北区| 太谷县| 安庆市| 石渠县| 阿巴嘎旗| 开鲁县| 通化县| 磐安县| 颍上县| 柘城县| 文山县| 河北省| 白河县| 丽江市| 定南县| 句容市| 青海省| 尚义县| 连南| 庄河市| 哈尔滨市| 喀喇沁旗|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