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
帝苑城寂靜濃稠的夜色,被楚衿這一嗓子撕心裂肺的咆哮聲撕開了口子。
瑤華宮大半宮人在楚玥遭禁足的同時被遣去了四執庫當差,留在瑤華宮的,除了楚衿與珊瑚外,便只剩下了三福這么一個掌事太監。
事發夜深,珊瑚與三福都在各自廡房里歇下了,乍然被楚衿這一聲尖叫聲驚醒,而后便隱約聽見寢殿里傳來凄愴哭聲。
二人趕去時,見寢殿房梁之上吊著一根白綾,楚玥脖子掛在上頭整個人懸空著,舌頭掉的老長,臉色呈醬紫色。
珊瑚嚇得尖叫連連,楚衿則跪在楚玥懸空的尸身底下涕泗橫流。
三福雖說在宮里當差久了,可哪里見過這陣仗?
嬪妃自戕是要連累母家的重罪,冷宮里那些廢妃活得狗彘不如尚且茍延殘喘著,皇上不過下旨降了楚玥的位份,她怎就自戕了?
楚衿竭力忍住了淚,招呼著愣在原地的三福道:“主子畏罪自戕了,快去報給皇上!
于是這消息,就隨著夜半的涼風傳遍了整個帝苑城。
玄玨在得知此事后表現的異常淡定,吩咐仍以妃位的喪儀下葬楚玥,告天下麗妃突發急癥,病篤不治而去。
因喪,輟朝兩日,盡哀思。
張太后得知此事后,漏夜趕去了朝陽宮,正逢劉奇匆匆退下欲宣玄玨口諭,便攔著他道:“夜深了,有什么事,明兒再說吧。”
劉奇左右為難,目光試探看向玄玨,只待玄玨頷首應下后,才躬身退下。
張太后屏退了玄玨左右侍從,偌大的朝陽殿便只余下他母子二人。
她穩坐上首位,陰著眸子打量玄玨一番,須臾才道:“皇帝,可是你下的手?”
“母后此話何意?”
“沒什么,只想告訴你,母后會這般想,你的后妃也會這般想。知道這事的宮女,內監,更會將這事繪聲繪色的傳著,說是皇帝你容不下麗妃的歹毒!
張太后的神色在暖黃宮燈照應下顯得森然而渾濁,她沖玄玨咧了咧嘴角,似笑非笑著緩緩道:“皇帝以為,楚家會如何想?”
玄玨微一抬眼,道:“楚懷山如何想是他的事,說到底,是他自己養了個不中用的女兒!
張太后淡淡道:“楚懷山和百里震是你匡扶皇帝你登基的肱股之臣,他二人的女兒皆落了個凄慘下場,世人多半要疑心,是你這個帝王動了詭譎心思。”
玄玨笑道:“那么母后覺著,這些事兒是兒子做下的嗎?”
張太后亦和煦笑了笑,便不再說話了。
豐元元年四月,麗妃楚玥病篤不治,薨于瑤華宮,時年十六。
因新皇登基,帝陵尚未修葺,麗妃尸骨并無妥帖可妥帖存放之地。
玄玨本意乃是安置宮中奉安殿,召高僧日夜祈福超度。
然早朝之上,楚懷山險些與玄玨鬧翻了臉,強硬要了麗妃的尸骨回府安置,玄玨不欲與他相爭,遂許。
楚衿與珊瑚是跟著楚玥入宮的,前腳才安頓下來,后腳正主就去了,故而她二人也被發還了母家。
自林氏知曉了楚玥的死訊后便日日哭啼,險要哭出了眼疾來。
萬念俱灰之際上天垂憐,在楚玥喪儀上哭暈過去的她被抬回了楚宅,郎中驗過后,乃是喜脈,已懷有兩月。
林氏年逾四十不算年輕,這年紀得子實屬不易。為讓林氏能安心養好這一胎,楚懷山推辭朝務,近乎日日留在楚宅陪伴林氏身側。
一月后,喪女之痛暫緩,滿腔的怨氣卻都灑在了楚衿身上。
便是這一日晨起,林氏因夢見楚玥與她哭訴,直道自己是被楚衿這個災星給克殞了命,林氏醒后淚流滿面,不由分說便破了楚衿的門,順手抄起藤條來對她一頓抽打。
楚衿也不還手,只由著她。
待自己遍體鱗傷之際,還不忘勸慰林氏一句,要她看顧好自己腹中的胎兒,莫要動怒過甚。
因林氏有孕,楚懷山擱置朝務家中相伴,后宮中又無自家女眷籠絡帝心,前朝之中,百里震遠的勢力很快積攢起來,大有蓋過楚懷山的勢頭。
百里震遠一心以為是楚玥害得淑嬅不得生育,滿腔怨恨即便楚玥身死也不得消散。立誓要讓楚家家破人亡,不得安寧。
楚懷山察覺到了事態嚴峻,可一時也沒個法子。
自打楚玥死后,楚衿留在楚宅更為人所厭棄。
不單是楚懷山與林氏日日打罵泄憤,便連一眾下人也對她指指點點,毫不留情。
這一日楚懷山復上朝,在朝堂之上公然被百里震遠一番羞辱,玄玨一幕幕都瞧在眼里,竟一句不發也不勸阻,任由楚懷山受屈。
回到府中的楚懷山動了好大的怒,林氏相勸半晌也勸不好,偏此時,楚衿趕著晦氣時候入了正殿。
楚懷山見了她便氣不打一處來,抄起硯臺便砸向了楚衿,“你來作甚?還嫌我不夠晦氣嗎?”
楚衿拜倒于楚懷山面前,俯身下去叩首三記,含淚道:“女兒不愿見父親受屈,妹妹去了,后宮無人再能替楚家說上話。皇后記恨咱們楚家,吹在皇上的耳畔風也盡不是什么好話。父親母親養育女兒一場,女兒無以為報,甘愿自請入宮,魅惑拉攏帝心,替楚家搏一更好的前程!
楚懷山與林氏雖不待見楚衿,可她到底也是自己所出的嫡女,口中所言,也并非不是良策。
加之楚衿到底生得有幾分姿色,入了宮去,哪怕不得玄玨愛重,得個一兒半女的,也可為楚家在前朝穩固勢力添磚加瓦。
于是一夜商討之后,第二日便許了楚衿的意思。
一封奏折遞與玄玨,只道家中尚有一女,愿入宮侍奉君王左右。
昔日楚衿入宮時,并未與玄玨謀過面,玄玨自也不知,楚家竟會讓嫡女陪嫁次女入宮做了個婢子去。
所以這封奏折,為了安撫楚家,玄玨也不得不準奏。
楚懷山雖也盡力替楚衿爭著好位份,奈何宮中的禮官來府時,只道玄玨冊了楚衿為常在位。
雖心中不豫,但好歹是能將楚衿送入宮中去。
如此,楚懷山與林氏便叩謝了圣恩,捧下了圣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