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我真是大昏君 第五十四章 興利除弊即可振作國勢

作者/樣樣稀松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既然放棄了遙控指揮,朱由校得到消息時,還為這突然的反攻感到驚訝。

    年前搞一波,然后過個消停年?這幫家伙不是打著這樣的主意吧?

    朱由校輕撫著額頭,你們就不能讓朕過個消停年?

    不是說好的等建奴過來嘛?這兵馬一動,糧草物資的消耗,又是一筆計劃外開支啊!

    “李卿,戶部已籌措出對各軍鎮的年節犒賞,這很好啊!”朱由校希翼地看著戶部尚書李起元,和顏說道:“這個,反攻東虜的花費——”

    李起元垂首躬身,奏道:“回萬歲,現戶部只有崇文、滸墅、九江、北新、淮安、楊州各鈔關解京之銀共十五萬兩。”

    朱由校聽出意思了,不說這十五萬夠不夠,老李是不想給,戶部可就那點銀兩壓底兒了。

    李起元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諫議道:“啟奏萬歲,微臣以為改革已初見成效,但還有些窘迫。宮殿營造,似可延后進行。”

    營造?朕沒干什么呀?

    除了數月前以工代賑,讓涌入京師的遼民把三大殿的廢墟清理干凈,鋪了鋪青磚,種了些花花草草嘛?

    眨巴眨巴眼睛,朱由校明白了,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李卿誤會了。那不是營造,是為了皇宮防火所用。還有冬季取暖,朕不用炭火,能省些銀子。”

    宮殿都是木制,還修得挺高,可連個避雷針都沒有,怪不得老挨雷劈,老著火呢!三大殿就是這么的燒的吧?

    這個問題也是朱由校剛發現的。防火防盜防雷劈,這事兒不能拖,冬天好象也打雷吧?

    至于冬季取暖,朱由校也讓人把各宮改成火炕火墻,直接燒煤爐,不用什么火盆柴炭。

    在皇宮中,冬季的炭火供應都是有數的,什么皇太后、皇后、皇貴妃等等依次遞減。可即便這樣,炭火的用量也相當驚人。

    不僅耗費大,用火盆取暖還容易一氧化碳中毒呢!

    而李起元進宮看到的,便是工部派來的匠人按照皇帝畫的圖紙,在挖坑埋鐵板、安裝避雷針呢!

    李起元不明所以,覺得要防火你得買大缸、堆沙子呀,弄粗粗的鐵絲能怎么防火?

    朱由校卻不想解釋,說道:“朕看過鈔關的收入報告,雖有增加,可幅度不大。只有商稅,才最有潛力。”

    說著,他拿出一份文件,由宮人轉給李起元,繼續開口說道:“商稅明年要改革,這是朕的一些想法,李卿拿回去召人研究一下。”

    “是,微臣遵旨。”李起元躬身接過文件,問道:“萬歲,明年要蠲免蘇松二府的部分稅糧,是不是緩行?或是暫不宣布,到秋收后看情況再定?”

    朱由校沉吟著,沒有馬上決定。

    蘇松的稅糧在全國首屈一指,有“蘇松稅賦半天下”之稱。

    這夸張的形容,可不是贊譽,蘇松老百姓更不想炫耀。因為稅賦的沉重壓力,幾乎全部壓在他們的身上。

    史載:農夫終歲勤動,還租之后,不彀二三月飯米。即望來歲麥熟,以為種田資本。至夏中只吃粗麥粥。日夜車水,足底皆穿。

    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蘇松百姓主要通過“棉布折銀”來繳稅。即所謂:“所繇共百萬之賦,三百年而尚存視息者,全賴此一機一杼而已。”

    朱由校要對江南士紳和生員進行打擊,就想著先給老百姓好處。按照今年的蠲免政策,免除賦稅五兩以下的百姓之家。

    李起元覺得年初就宣布,有些不妥。萬一發生大范圍災害呢,你還出爾反爾,蠲免政策不作數?

    朱由校知道李起元的謹慎,也知道他是為自己的名聲考慮。

    思慮良久,朱由校微微頜首,“李卿乃老成謀國之言,此事便暫不對外宣布吧!”

    見皇上從諫如流,李起元甚是欣慰,又向朱由校匯報了南京留都的財政情況。

    南糧歲額八十二萬七千有奇,可累年積逋已至數百萬。鄭三俊調任南京戶部尚書后,力祛宿弊,一一厘剔,核虛冒領,國庫復又充實。

    蕪湖、淮安、杭州三座鈔關的司官李友蘭、霍化鵬、任俶皆貪,鄭三俊彈劾,都察院查實皆抄家治罪。

    盡管鄭三俊干得不錯,但朱由校卻不準備讓他長期管理南京戶部。

    不是鄭三俊同情東林的原因,而是鄭三俊乃傳統官員,與楊漣、左光斗、方震孺等人一樣,剛正不阿是優點,缺乏變通和靈活也是固有的缺點。

    厘剔、核虛、嚴禁侵占、彈劾貪瀆,這些都不是什么有創意的手段。就象清屯充餉一樣,只要鐵面無私嚴格依法執行就能干出成績。

    而這樣的傳統官員,因為缺乏創見,并不是朱由校要長期使用,并寄予厚望的能員。

    其實,經過大半年的觀察和適應,朱由校也逐漸看透了很多。所以,他才有意放緩了改革的步伐。

    所謂興利除弊,并不是要推倒重來,甚至不用太過顛覆的新政策。

    只要官員們放棄黨爭攻訐,實心任事,不貪腐不瀆職,大明的國事不說煥然一新,大有起色卻肯定是顯而易見的。

    說白了,只要吏治清明,朱由校覺得大明就能續命,至少能再撐個十幾二十年。

    事實已經證明了朱由校的判斷,這大半年的時間,除了軍制上的改革,其他方面的新政好象真沒有什么。

    不過是加強了對官員的監督,把國家已經制定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而已。

    但大明的國勢卻能為之一振,積逋繳清,財政好轉,百姓紓困,外戰捷報頻傳。

    歸根究底,政策上的失誤還不是大明衰敗的主要原因。官吏的腐化,商紳的貪婪,生員的墮落,才是重要的因素。

    而官吏、商紳、生員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構成了大明的上層建筑,直接影響到了大明的興衰。

    有了這樣的感悟,朱由校自是不急于推出有違祖制的新政,以免遭到非議和攻訐,引起思想輿論的混亂。

    只要揀起太祖的嚴懲肅貪,對違法亂紀的貪官污吏、劣紳地主、墮落生員進行打擊整治,大明的政治經濟,乃至軍事,就會有起色和好轉。

    簡單嘛,朱由校雖不是十分確定,可也有了七八分把握。

    都說崇禎是窮死的,大明是財政崩潰導致的滅亡。

    但大明真的缺錢嗎,恐怕缺的是朝廷,國庫能跑耗子;有錢的是官商士紳,個個富得流油。

    “留都的府庫復盈,朕甚是欣慰。”朱由校聽到匯報,還是很高興的,至少西南平叛又有了資金支持。

    李起元頜首微笑,說道:“微臣以為當嘉獎鄭三俊。”

    “自當如此。”朱由校笑了起來,說道:“忠心任事的臣子,朕是不會虧待的。李卿也是一樣,恩旨很快就到。”

    “微臣謝萬歲隆恩。”李起元也不客氣,施禮謝恩后告退而去。

    朱由校想了一會兒,鄭三俊要再用一段時間,然后還是要派到地方去任職。

    因為鄭三俊也是從地方干起的官員,很有些實干和為民著想的精神。

    他在任直隸真定府真定知縣時,從南方招工匠打造水車做取水之用,民閑開墾增擴不可數計,大得水田之利,民間號為“鄭公車”。

    以中憲大夫知歸德(今商丘市)府時,適逢河口決堤,受水患而致歲饑。鄭三俊撫育災民,修水利、復田、保民生。對宗藩侵占百姓田舍,亦嚴厲禁止。

    對能實心任事、為民造福的官員,朱由校還是比較寬松的。但對高談闊論、肆意攻訐的狗屁清流言官,不管何黨何派,他卻沒什么客氣。

    雖然戶部拿不出銀子,但這難不住朱由校,甚至不用動老本。

    不管是文官,還是內官,貪腐者皆是皇帝打擊嚴懲的目標。

    王國忠接掌蘇杭織造后,卸任回京的太監李實便被老魏拿下。貪贓的二十余萬兩銀子進了內庫,著實讓朱由校龍顏大悅。

    好吧,朕左手進右手出,犒賞將士們不吝嗇。

    朱由校盤算了一下,應該是足夠了,還能剩下點。

    心情又好了起來,朱由校也覺得這個皇帝當得太財迷。

    可沒辦法呀,自己不緊著劃拉,不算計得精細些,龍椅都坐不穩了。俺可是立志再活五百年的男人,得想得長遠些,不能胡造亂花不是。

    殿門口有人影閃過,朱由校眼光一掃,發現是李成成,抱著小白逡巡著走進來,低眉順眼地在殿角的小桌旁坐下。

    倉鼠李成成變成貓奴,聽起來就很喜感。

    朱由校抿嘴笑了起來,開口叫道:“過來,陪朕玩兒猜正反面的游戲。”

    李成成的臉立刻泛起暈紅,慢騰騰地從抽屜里拿出銀元,羞怯地蹭了過去。

    小樣兒,好象朕欺負你似的。

    輸了我親你,贏了你親我,多公平?

    朱由校很大度地一擺手,不知羞地說道:“不占你便宜,你先拋,朕來猜。公平吧?”

    李成成垂下頭,羞赧地輕咬了下嘴唇,心道:這還不占便宜,還公平呢,皇爺您可真,真那個。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陇川县| 长武县| 海伦市| 阜康市| 马尔康县| 泰宁县| 密云县| 谢通门县| 邹城市| 林西县| 固始县| 秦安县| 山西省| 建阳市| 甘谷县| 民勤县| 堆龙德庆县| 农安县| 翁源县| 祁连县| 武清区| 涞源县| 高青县| 冷水江市| 延川县| 北碚区| 普洱| 察哈| 会理县| 同江市| 东阿县| 庆安县| 开封市| 乌拉特后旗| 宜兴市| 亳州市| 平山县| 宽甸| 从化市| 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