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都出去找計玄了?不應該啊。
百苓靈識一掃,便知道里面沒人,心里暗暗想著,卻還是踏進了客堂。簾后的內堂不大,陳舊的木桌上擺著幾冊卷邊的記事簿,最上面是香客祈福請愿的簿子,她隨手翻了兩頁就放到了一旁。
第二冊是祠院法會的記錄薄,竟然也有厚厚的一本。她抽空瞄了幾行,忍不住“嘖”了一聲,拿起來給瞑光看,“觀靈一次三千三,做法事一萬一,明碼標價還有這么多冤大頭,這種發家致富的辦法我以前怎么沒想到呢。”
她言語含笑,神色卻很淡。瞑光沒有接話,只是上前兩步,將桌上的另外幾冊簿子攤開,勻長無暇的手指滑過字眼,最后指著其中一本道,“這里。”
百苓放下手里的簿子,走到他的身邊。瞑光指的是記錄祠內人員告假進出的名簿,最新的一頁,金銀,陸子晗,以及姜五楓姜堂主的名字赫然在列。外出的備注是:歸元鎮藥房。
她不由合上簿子,問旁邊的瞑光,“知道我在想什么嗎?”
瞑光回答得不假思索,“琵沙!
他猜得不錯。百苓想的正是近百年聲名鵲起的鬼王琵沙。與地府眾冥神不同,鬼王雖然實力強悍,卻是鬼道眾生以其強大怨念修煉而成的境界,并不位列神班。可以說,每一個鬼王的誕生,都代表一個執念,一個恩怨。也因此,鬼王大多不聽地府號令,雄踞一方,自有傲骨。
鬼王琵沙算是其中最神秘的一個。
琵沙的前世是個謎。為什么說是謎呢?這就是要從兩百年前,南嶺和仙萊先后滅國說起了。南嶺與仙萊毗鄰西陵,國力不相上下,卻頗有恩怨。而這恩怨的源頭,在于信仰不同。嶺人信鬼,其祠皆見鬼,供奉諸鬼卻非神。而仙萊人信本土教,視鬼為不詳邪物,又因南嶺秘法叵測,對此忌憚極深。
五百年前,仙萊國以“消滅邪異”為由將國內的南嶺人趕至南嶺國界,割喉放血。南嶺皇室大怒,向仙萊宣布戰爭。仙萊節節敗退,危機之下派太子白槎向西陵求援。白槎與西陵太子姜玄意交情甚篤,姜玄意向他獻上一石二鳥之計——既然南嶺人信鬼,干脆就用他們所信之物對付他們好了。換而言之,就是利用更加陰邪的祝由禁術,去南嶺國土上制造動亂,讓他們腹背受敵,自相殘殺。這樣,即便最后來個斬草除根,也不會惹來非議,只會認為是嶺人被鬼邪之物侵害了心智,自作自受。而踏平南嶺,鏟除邪教,也會是民心所向。
不過,他們仍是低估了祝由禁術的威力。包括巫族那一任的大祭司。巫族禁書室的最后一層封印里記載了一個上古巫術——鬼魈。偷偷潛入南嶺的大祭司在無人坡上祭出了這一禁術,霎時,三界的屏障像被某個力量戳出了一個洞,無數扭曲詭異的黑影瞬間噴涌而發,吞噬了南嶺的天空,連大祭司本人都沒能幸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