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管查克貝里如何用一堆“歪理邪說”去說服別人。
總之,在幾番“討論”和“勸服”之后,格萊美的評審團終于是通過了查克貝里的提名,決定在這一屆的格萊美上,加入“當代傳奇獎”的評選,唯一的提名者,是當代樂壇唯一還在活躍的超巨星,rkness樂隊。
當然,這僅僅只是“討論”。
是否能夠獲獎,還要看會員們的投票結(jié)果,以及最終評審團的二次投票。
第二輪投票的時間是在十二月末,提名名單出爐之后。
不過,消息已經(jīng)是早早地就傳了出去。
畢竟,“當代傳奇獎”是格萊美分量最重的獎項之一。
為了表現(xiàn)出足夠的重視,總是要給有投票資格的會員們充分的時間去思考、權(quán)衡。
或者換句話說,是給rkness樂隊更充分的時間去公關(guān)。
一場場拉票派對,在帕妮絲格里芬的運作之下開始召開。
羅杰等人也各自開始忙碌。
早上和某位核心會員一起打高爾夫球、中午與知名音樂評論家共進午餐,下午約上格萊美的某位理事一起喝下午茶,晚上則是作為主角,出席拉票派對。
這樣的日程,從十一月份,一直會持續(xù)到一月中旬為止。
大多數(shù)搖滾樂隊其實并不喜歡公關(guān),或者說,不喜歡去討好格萊美。
這也是為什么,在格萊美的搖滾類獎項上,總是魔力紅、酷玩、2等幾個熟悉的名字。
而像是槍花、etlli等等的大牌樂隊,卻是極少在頒獎季有所斬獲。
不過,對于羅杰來說,卻是沒有什么“專注于做自己的音樂,不管別人怎么說”這樣的想法。
格萊美獎能夠給專輯帶來的銷量刺激,自然是不足以收回在公關(guān)方面的投入的。
但是,大量獎杯的光環(huán)加持,卻是可以讓樂隊的名字跳出“搖滾音樂”這個圈子,擴展到更多的領域中去。
羅杰很佩服那些“堅持做自己”的搖滾樂隊。
但卻不認同他們的做法。
這個世界上,終究還是“喂啥吃啥”的人更多的。
如果僅僅只是喜歡玩音樂,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確實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不去討好主流的喜好,也是值得欽佩的態(tài)度。
但是,這樣的做法,對搖滾音樂的發(fā)展卻是無法帶來任何的好處。
誠然,那些喜歡討好格萊美的搖滾樂隊,例如魔力紅、夢龍、酷玩等等,在很多搖滾歌迷的眼里,都屬于偽搖滾。
但正是因為他們通過這些手段,打響了自己的名氣才讓更多的“非搖滾歌迷”接觸到了搖滾音樂。
哪怕只是更側(cè)重于流行的偽搖滾。
而這些歌迷總是會有一部分,通過這些所謂的“偽搖滾”,真正接觸到搖滾音樂的圈子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搖滾歌迷。
從這一點上來說其實這些所謂的“偽搖滾樂隊”對搖滾音樂的貢獻是很大的。
任何一個圈子,總是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才能維持下去甚至是愈發(fā)地繁榮。
對于搖滾音樂來說也是一樣。
新的搖滾歌手、樂隊很重要。
新的搖滾歌迷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更加重要。
六十到八十年代那一批老炮們,他們的音樂確實是足夠經(jīng)典,也足夠出色。
但若是沒有新鮮血液的補充一直只是一小撮人的自娛自樂,這個圈子遲早會沒落,乃至于消失。
很多人總是不斷提起搖滾音樂過去的輝煌然后感嘆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只喜歡聽嘻哈搖滾音樂已經(jīng)死了。
但他們卻是從來沒有想過真正去為搖滾音樂做點什么。
舉個栗子,在2000年之后接觸到搖滾音樂的歌迷當中,有多少人的“啟蒙樂隊”是五分錢、夢龍、魔力紅、酷玩等等,這些所謂的“偽搖滾”樂隊?
而又有多少人的“啟蒙樂隊”,是槍花、綠日、皇后、齊柏林飛艇這些“頂級樂隊”?
很顯然,前者的數(shù)量是要遠遠多過于后者的。
從rkness樂隊成立以來,羅杰一直很重視在格萊美上的投入,也是與此有關(guān)。
一方面,格萊美的獎項,能夠很好地提升樂隊的影響力和名氣,尤其是在樂隊成立之初的那幾年里。
那個時候,樂隊的名氣還不夠大,哪怕只是一兩個小獎項,也能讓樂隊的名氣上一個臺階。
而等到月之暗面橫掃頒獎季之后,格萊美對樂隊名氣和地位的提升作用已經(jīng)聊勝于無。
但,樂隊依然沒有減少在格萊美公關(guān)的投入。
這是因為,作為當代搖滾音樂的“領軍代表”,樂隊有義務為搖滾音樂的發(fā)展做點什么。
比如說,吸引更多的非搖滾歌迷接觸到搖滾音樂。
如果將整個唱片業(yè)看做一個大的市場的話,搖滾音樂,就是其中一個“小市場”。
如果不去看網(wǎng)絡熱度,單單只看專輯銷量、巡演票房等等這些數(shù)據(jù),搖滾音樂在全球范圍內(nèi),依然是商業(yè)潛力最高的音樂類型,甚至還要超過純粹的流行音樂。
當然,若是去看數(shù)字銷量,代言費用等等這些數(shù)據(jù),搖滾類的明星就顯得比較拉胯了。
然而,若是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在那些比較熱門的搖滾樂隊當中,諸如老鷹樂隊、2樂隊等等,這些從七八十年代就開始走上巔峰的名字,依然是搖滾音樂這個舞臺上,最耀眼的明星。
而他們的歌迷,大多數(shù)年齡也都不小了。
比如說,在樂隊的告別巡演上,舞臺下的歌迷當中,中年和老年歌迷就占了過半的數(shù)量,三十歲都算得上年輕人。
老齡化嚴重,這就是搖滾音樂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無論是樂隊,還是歌迷,都呈現(xiàn)普遍“老齡化”的趨勢。
缺乏新鮮血液的加入,這個“小市場”遲早會有維持不下去的那一天。
事實上,如今維持著搖滾音樂發(fā)展的,最主要的一個標簽,是“情懷”。
從這個標簽上,就可以看出問題所在。
當一個市場只剩下情懷的時候,這個市場距離徹底消失也就不遠了。
對于這一現(xiàn)狀,其實許多有能力,又熱愛搖滾音樂的人,也是在嘗試著做出努力。
比如說量子音樂在前些年就開始大力扶植新的搖滾歌手、樂隊,就是為了為搖滾樂補充更多的新鮮血液。
又比如說,一個個還在活躍的大牌樂隊,拼命嘗試著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展到搖滾樂之外,也是為了吸引更多新的歌迷,加入到搖滾音樂的圈子當中來。
雖然說,在這個過程中,也給原本應該是極為“純粹”的搖滾音樂帶來了很多的“雜質(zhì)”。
但終究是為這個圈子補充了不少的新鮮血液的。
就比如說,某個以搖滾音樂為噱頭的綜藝節(jié)目,在很多老的搖滾歌迷的眼中,其實就是披著搖滾音樂的皮,玩著流行偶像那一套。
這在那些搖滾老炮們的眼里,當然是不好的,應該予以抵制的。
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這個綜藝節(jié)目,確實是為搖滾音樂帶來了不少新的粉絲。
也讓搖滾音樂有了重新復蘇的跡象。
當然,在“搖滾復蘇”的這個過程中,摻雜進太多的“雜質(zhì)”,這一點是好是壞還是未知之數(shù)。
但無論如何,總比讓搖滾音樂在十幾年或者幾十年后,徹底消亡,是要好得多的。
回到洛杉磯之后,除了偶爾需要到紐約或者其它地方去參加一些拉票活動之外,羅杰和安妮都極少再外出。
那些在洛杉磯之外的活動,如果有可能的話,也盡量都交給了胖子、賈森,或者干脆讓經(jīng)紀人去出面。
只有一些實在推不掉的邀請,才會偶爾跑上一趟,而后在第二天就返回。
在胖子等人的眼里,羅杰和安妮在結(jié)婚幾年之后,像是突然陷入了熱戀期的小情侶一樣,恨不得時時刻刻都膩在一起。
不過羅杰和安妮兩人,卻是頗為享受這樣的生活。
阿曼達已經(jīng)一歲多了,睡眠開始漸漸減少。
和其它所有的幼兒一樣,醒著的時候,阿曼達簡直就是一個小惡魔。
尤其是哭鬧起來的時候,讓人恨不得去死一死。
這個下午,羅杰有些狼狽地從嬰兒房“逃離”出來。
回頭看了看手忙腳亂地哄著阿曼達的保姆,羅杰感到頗為的無奈。
大約是由于長期分離的緣故,阿曼達對羅杰還是感到有些陌生,不太愿意親近。
更具體的表現(xiàn)就是,每當羅杰靠近,阿曼達就很容易哭起來。
“又把小不點弄哭了?”
安妮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羅杰回頭看過去,安妮正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臉上寫著“活該”兩個字。
似乎是在說:誰讓你在阿曼達出生之后就跑去巡演的。
安妮好像完全忘記了,正是她不斷勸說,甚至是逼迫著羅杰,去舉辦這場巡回演出。
因為這場巡演,在樂隊的歌迷中還鬧出了一些非議。
有不少人認為,羅杰在自己的女兒剛剛出生的時候就丟下安妮和阿曼達,踏上巡演的旅程,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簡單的翻譯一下,就是“渣男”的意思。
當然,更多的歌迷,還是樂于見到樂隊的演出的。
對于喜歡搖滾樂的歌迷們來說,光是錄音室專輯,根本無法讓他們感到滿足。
只有在現(xiàn)場,才是真正屬于歌迷們的狂歡。
搖滾音樂的魅力,也只有在現(xiàn)場,才能放大到極致。
“都回來一個多月了,小家伙還是不怎么愿意搭理我。”
羅杰顯得有些無奈,又是十分郁悶。
任何一個父親,若是被自己的女兒“敵視”,心里都不會好受。
搖了搖頭,羅杰沒有再繼續(xù)這個“讓人悲傷”的話題,岔開話題,問道:“你那邊的事忙完了?”
“談的差不多了。”
安妮點點頭,說道:“公司那邊已經(jīng)同意撥出一筆錢來成立這個基金,不過牽頭的事仍然是我們來做。我在想,要不要拉一些人進來一起做這件事。”
兩人所討論的,是樂隊最近剛剛提出的一個計劃,暫時定名為“搖滾復興”。
具體的內(nèi)容,是由rkness樂隊牽頭,量子音樂為主導,成立一個專項的基金。
基金會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向那些有天賦和才華,或者說有潛力,并且有興趣投身于搖滾音樂這個行業(yè)的音樂人主要指歌手和樂手提供幫助。
幫助的范圍包括專業(yè)的培訓和指導,對生活困難的音樂人提供基本的生活補貼,為“符合標準”的歌手和樂手提供簽約的機會等等。
當然,并不僅僅只是這些,而是涉及“新人入行”所包含的方方面面。
單純從花錢的角度來講,這個基金會的開銷并不大,但需要動用的資源卻是不少。
也只有量子音樂這樣的行業(yè)巨頭,才給得起這樣的資源。
由于沒有任何成熟得案例可供參考,“搖滾復興”計劃的第一步,只會從加州以及周圍幾個州開始進行“嘗試”。
若是效果良好的話,再擴展到整個西部,而后是北美全境,乃至于全球。
如果能夠做起來,這個計劃對于整個搖滾音樂的發(fā)展都會有很大的好處。
而作為主導者,量子音樂同樣能夠從中受益。
畢竟,有句話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
通過“搖滾復興”計劃培養(yǎng)起來的歌手和樂手,其中表現(xiàn)出色的,大部分還是會簽約到量子音樂旗下的廠牌。
對于這個計劃能否成功,誰都沒有太多的把握。
好在初期投入并不高,嘗試一下,即便是失敗了,也沒有多少損失。
“多拉幾個人來合作倒是沒什么壞處。”
羅杰想了想,開口道:“回頭我打幾個電話,問問加里、埃文他們有沒有興趣吧。”
頓了頓,羅杰忽然想到了什么,又說道:“你覺得怎么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