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在耳邊呼嘯,鮮血凝成了寒冰,隋軍艨沖進入貝水以后,逆流而上,隨后是一場鮮血淋漓的屠殺,突厥奴隸沿著兩岸前進,拔掉了數十個高句麗村落,當隋軍遠去,呈現在大火之中的是一片尸山血海,哀鴻遍野。
此時貝水一處碼頭火光沖天。
幾十名彪形大漢在一處碼頭縱橫肆虐,為首大漢將最后一名船員捅死在地,隨即一揮手,“把貨物統統搬上貨船!余者全部燒光。”
一個高句麗老頭跪在他面前哀求,“放過我的碼頭吧!”
“已經太遲晚了!”
大漢怒罵一聲,一刀將他劈死在地,“快點,把貨物搬上岸!”
“將軍,全都是油,有好幾百石。”一名突厥奴隸用生硬的漢語說道。
“把糧食全部扔到河里,換上油料”
大漢一聲喝令,百余人一起動手,將一袋袋糧食倒在了冰冷的河水之中,然后再把一桶桶油搬上了貨船。
離開之前,大火將碼頭吞沒了
如此慘烈的場景,在整條貝水兩岸上演著。
高句麗大量漁船民船被隋軍焚燒在碼頭之上,隋軍的用意十分明顯,就是完全摧毀高句麗的水上力量,延緩高句麗援軍的進程。
與此同時,還有一支艦隊在西邊的薩水大動干戈,所到之處,全都燃起了熊熊烈火。但比起貝水這一支艦隊,在薩水上行兇的隋軍更加兇悍,所到之處,離河直徑十里的兩岸村落全部被燒光,男女老少一律處死。
不是隋軍心狠手辣,實是高句麗人激怒了大家。
昔年隋軍攻取不下遼東,楊廣令宇文述率領于仲文、荊元恒、薛世雄、辛世雄、張瑾、趙才、崔弘昇、衛玄諸軍共三十萬人,渡遼水越過高句麗諸城,分向鴨淥水西集中,與來護兒和周法尚統帥的十萬水軍夾擊平壤。
宇文述為首的陸軍抵至鴨淥水西,高句麗遣乙支文德詐降。他見隋軍有饑色,故欲疲之,每戰則走。宇文述等人一日之中七戰皆捷。遠道而來的隋軍十分疲憊,平壤城高大堅固,沒有攻城器械的隋軍難以攻克。隋軍無奈退兵,高句麗潰軍四面包抄而來,殿后將軍辛世雄戰死水城,于是諸軍皆潰。
隋軍到達薩水時不知乙支文德早已命人在上游筑壩蓄水,當他們到達河中央的時候,乙支文德下令開閘放水,大批隋軍因此被水淹死。隨后乙支文德帶領埋伏好的高句麗軍隊對隋軍發動猛攻,獲取大勝。薩水之戰的勝利在大隋與的高句麗第二次戰爭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高句麗在戰后將數十萬戰死隋兵尸骸堆砌起來,砌成了京觀炫耀武力,而一座座京觀就高句麗伏擊隋兵地點。
看著宏偉高大的京觀,隋軍的憤怒可想而知,他們先將周圍村落的萬多名高句麗人押到京觀前祭奠英魂,然后將京觀一一拆除,小心的把烈士遺骸一一火化,將骨灰收進了自己的‘精忠囊’,只是烈士遺骸實在太多,最后只能找到大量衣服,撕下衣袖包好帶走。五千大隋將士忙碌了足有五天時間,才忙碌完畢。之后,便對高句麗人展開血腥報復。
當隋軍離開,一座座全新的京觀屹立在了薩水兩岸,一個村落就是一坐鮮血淋漓的京觀。
……
“將士們,把好好這述、于仲文、荊元恒、薛世雄、辛世雄、張瑾、趙才、崔弘昇、衛玄所率的三十萬陸軍提供后勤供給;然而‘大勝’一場的來護兒變得剛愎自用、狂妄自大。
在攻克高句麗國都的巨天之功的誘惑下,來護兒完全不顧副總管周法尚之勸阻,先一步兵敗撤離平壤,使得三十萬陸軍到達平壤后,陷人糧草斷絕的絕望困境,宇文述等將無奈退兵,最終導致了薩水慘敗的發生!可以說薩水這一場慘敗,來護兒理應負全部責任。
所以對楊侗來說,攻破平壤外城只是第一步,只有擊破內城才算是拿下平壤。
平壤城經過百多年的擴建和修葺,城墻高四丈,寬三丈,整體十分堅固。而第一道防御的護城河寬兩丈深一丈,每隔二十丈建有一座凸出墻體的馬城。
如今城門城墻堅固,吊橋又高高的貼著墻體,易寧難攻,攻城槌根本難以奏效,唯一的辦法便是填平護城河,然后用云梯強攻城池。
雖說突厥奴隸是用來犧牲的,但如果腦殘的強攻,別說是三萬,就是四十萬也不夠看。
好在,楊侗也沒想過用人命去填,并有所準備。
……
(注:來護兒在之后的第二次、第三次高句麗之戰,都表現出十分明顯的剛愎自用。這不是冤枉來護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試探來護兒兵敗平壤與薩水之戰的關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