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明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強

作者/八無和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一連串的“數萬將士”讓朱以海再次改變了口風,“那……還是按越國公的意思辦吧?”

    張煌言豈能同意,上前一步道:“荒唐!這是要效仿前朝,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一個剛剛為國立功的功臣嗎?”

    張國維難得地強硬起來,“殿下,此事若按越國公之意行事,請殿下允準老臣辭官。”

    朱以海這下為難了,倒不是他真在意張國維的辭任,而是張國維等人,一直是朱以海依仗對抗方、王二人的工具。

    所以,真到了這個時候,朱以海只能去選擇一方。

    在朱以海心里,這一方,永遠不可能是方國安。

    “孤深以為,張尚書、錢御史、張編修三位所言有理,越國公,你彈劾吳爭之事,容后再議。”

    方國安眼見不妙,這事說到這份上,關鍵點在于吳爭的罪名無法落實。

    但這一點,在場官員基本上都心里有數,只是顧及到方國安不說破罷了。

    屁大的紹興府,誰不知道,越國公回撤的船隊里有二十船那玩意?

    這要是一船,還能瞞得住,二十船,想不讓人知道,那就比登天還難。

    所以關鍵的問題還是在實力,方國安已經將底牌一早地亮了出來,那就是他麾下“數萬將士”。

    這確實是實力的威壓,但有時實力并無法左右局勢。

    譬如象現在,很明顯張國維等人不吃他這套。

    這世上確實有硬骨頭,就算打不過你會死,寧可去死,也不跪下求饒。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方國安不能真造反,至少現在不能。

    光復杭州,不僅成就了自己的名聲,同樣成就了朱以海。

    在這個節骨點上,如果造反,恐怕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方國安只能改變方向,與和朱以海鬧翻相比,找吳爭的晦氣反而輕了。

    “既然殿下已有定議,臣聽殿下的。”方國安的瞬間改變,驚到了在場諸人。

    包括朱以海,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還是方國安嗎?

    方國安繼續道:“但臣擔心吳爭會投敵。”

    所有人的臉色瞬間凝重起來。

    相對于吳爭誣陷方國公和擅殺總旗,如今方國安提出的指控更嚴重。

    前兩條罪名,最多是罷官去職,后面的罪名,卻能殺人、殺全家。

    張煌言激憤地道:“吳爭三戰三捷,殲滅韃子數千人之眾,紹興府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越國公指證吳爭投敵,是何用心?”

    錢肅樂抬手阻止張煌言繼續說,然后面對方國安問道:“越國公有何證據指證吳爭投敵?”

    方國安道:“本公全軍已經撤退,就算是不懂軍陣的也都知道,以他麾下那兩千多人,根本無法防守住杭州城,可他至今還沒返回紹興府,用意何在?難道只是為了貪戀杭州府繁華?”

    錢肅樂冷冷道:“這么說,越國公并無確鑿證據指控吳爭?”

    方國安嗤聲道:“等有了證據,一切都晚了。”

    錢肅樂回轉身道:“殿下,此事太過荒誕,不足采信。”

    方國安大怒道:“當日吳爭憑一封不知哪來的書信,指控本公通敵,你錢肅樂為何不說荒誕?”

    錢肅東輕哼一聲,理沒不理方國安,顧自走回了原位。

    朱以海目光掃了一圈眾人,總結道:“此事容后再議。”

    方國安急了,“殿下,若吳爭真得投敵,悔之晚矣。”

    朱以海的疑心病又犯了,他竟然回應道:“那依越國公的意思該如何防備?”

    方國安心中一喜,答道:“讓臣領兵圍了吳莊,如此吳爭顧及家眷,便不得不回撤紹興府了。”

    朱以海聽了竟點點頭道:“這樣也好,不過越國公萬萬不可傷及莊中人。”

    方國安大喜,應道:“臣遵命。”

    “殿下不可。”張煌言再次大聲反對道。

    方國安怒目而視,“又是你!”

    張國維是真無奈了,他沉聲道:“殿下,不管怎么說,吳爭還在杭州,以莫須有的罪名,羈押在外將士的家眷,這……令人寒心哪。”

    朱以海又猶豫起來,“那……那如何是好?”

    張國維牙一咬道:“臣愿意為吳爭擔保,若吳爭投敵,請殿下砍了臣的頭顱。”

    張煌言也道:“臣也愿意為吳爭作保。”

    錢肅樂道:“殿下,人心容不得試探,忠誠不容褻瀆,望殿下三思。臣愿意為吳爭作保。”

    朱以海終于下了決心,大聲道:“這樣,此事就不勞越國公插手了,孤意已決,由廖千戶帶人看住吳莊中人,只要不出吳莊,就不得為難。如此既保全了吳爭的顏面,朝廷也能安心。”

    方國安怒哼一聲,拂袖就走。

    張國維、錢肅樂、張煌言面面相覷,各自微微搖頭,一聲嘆息。

    ……。

    這時的吳淞口海上,興國公王之仁臉色凝重。

    這是一場賭博。

    賭得是上天還沒有真正拋棄大明。

    王之仁很欣賞吳爭不假,銳意進取、血氣方剛。

    由王一林的轉述中,王之仁清楚地意識到這是個機會。

    但這個機會非常難把握,而且風險很大,真正的勝負手還在于多鐸的意志。

    王之仁不擔心這場伏擊會輸,也就是說,在王之仁心中,這場伏擊一定能贏。

    無非是大勝還是小勝罷了。

    王之仁也是多年宿將,很清楚多鐸率六萬大軍而來,前鋒也就三千人,最多不會超過五千。

    從來沒有哪支軍隊會將全軍一股腦地同時齊頭并進,那是叫找死,再說交通也不允許這么多人一起行軍。

    而且前鋒與中軍距離至少會在五、六十里以上。

    這是為了遭遇不測,而讓中軍和后軍有做出反應的時間準備,不至于因驚慌失措而崩潰。

    吳爭和王一林兩部總計有近六千人,而且都是精銳明軍。

    以有備對無備,以從擊寡,勝是自然的。

    但這勝利最多只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

    無法左右整個戰局。

    能左右戰局的是韃子主帥多鐸的意志,他會是知難而退或者以蘇州府會據點與杭州城對峙,亦或者是以全軍強攻杭州城,與吳爭魚死網破?

    在王之仁心里,更趨向第三種。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安县| 西林县| 长宁县| 梁河县| 沁源县| 文水县| 德江县| 宜都市| 噶尔县| 洞口县| 专栏| 梨树县| 璧山县| 罗城| 鹤壁市| 凉城县| 肇东市| 连云港市| 班玛县| 龙门县| 文成县| 思南县| 紫金县| 哈密市| 保定市| 兴和县| 新源县| 高州市| 鄂州市| 九龙坡区| 玛沁县| 贵定县| 浙江省| 密云县| 万全县| 沧源| 衡东县| 锡林浩特市| 景德镇市| 全南县|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