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明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

作者/八無和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王翊被吳爭懟得直冒火,厲聲道:“空口無憑,本官絕不信還有人會給王一林下如此荒唐的命令,縱兵劫掠、害人性命……。”

    “為何沒有?陛下不也下了口諭,令禁軍追殺本王嗎?真是少見多怪,都御史為何不去質問陛下荒唐?”

    “你……。”王翊還真沒想到吳爭會如此強橫,“好,那會稽王講講,王一林受何人之命?”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吳爭,連王一林也疑惑起來,前夜自己是受命縱兵搶劫縣衙?

    吳爭語氣越來越平靜,“王一林是儀真伯,能命令他的除了陛下、殿下之外,自然也只有本王了。”

    這話一出,一片嘩然。

    吳爭暫掌軍政,確實有權調動義興朝內除禁軍之外的所有軍隊。

    可問題是,堂堂郡王,為了百余傷兵,攬下這么一攤爛事,值得嗎?

    殿中任何人都心里清楚,吳爭這是主動在替王一林背黑鍋了。

    可還真挑不出什么漏洞來。

    王翊愣了半晌道:“郡王的意思是,王一林受郡王之命,縱兵劫掠、害人性命?”

    “不。”吳爭斷然否認道,“本王只命令王一林縱兵劫掠,并沒有下令害人性命。”

    “那就是了,事實上已經害了三人性命,致數十人受傷……再者,郡王為何要下這道令,郡王暫掌軍政,何事需要郡王行此荒唐之事?”

    吳爭撣撣衣袖,“這要問諸位了,數千人的軍隊說遣散就遣散,遣散也就罷了,愣是沒給一粒糧食,本王要收復大勝關,手中可用兵力不足,只好抽調水師殘部,哪想數千人有一頓沒一頓地已經餓了近半個月了……有道皇帝還不差餓兵呢,又時值深夜,本王無奈之下,令王一林率部就地取食,有錯嗎?再則,本王還關照王一林,表明身份,留下憑證……王一林,你讓士兵表明身份、留下憑證了嗎?”

    王一林福至心靈,大聲道:“留了……若不是留了,就憑縣衙和幾家米鋪,也能見到我的面容,來指證我?”

    吳爭雙手一攤,沖王翊道:“都御史聽清楚了?這就是事實俱在!”

    王翊確實是愣了,這事還能這么搞?

    “郡王如此施為,這傳將出去,怕是人心難平吧?此事顯然有悖祖宗律法……。”

    “什么是祖宗律法?”

    “就是……。”

    “太祖建立大明時,可有祖宗律法?”吳爭環視上百個反對者,“法是人訂的,人嘛總有疏忽,不合時宜的法,便是惡法。如今強敵環伺,正是激勵民眾北伐之時,勇士之所以為勇士,是他們有了使命感、自豪感,諸位要審訊勇士,削弱、毀滅他們的使命感、自豪感么?一個不善待勇士的民族不會有將來……諸位,抵擋清軍南下、北伐重興大明,是要靠他們舍棄性命、拋灑熱血的。”

    吳爭的話讓整個大殿一片寂靜,只有他的聲音裊裊不絕。

    “別的民族沒有英雄,想著創造出英雄。可我們呢,明明有英雄,卻要去毀滅他們……英雄是人,不是神,是人總會有瑕疵,吹毛求疵,實為不智!”

    王一林激動地看著侃侃而談的吳爭,第一次,他覺得吳爭如此順眼。

    而那個義憤填膺的鄭有德,此時早已滿頭大汗地縮了回去,他倒不是被說服,而是他恐懼了,因為吳爭下令徹查任氏。

    想想也是,富人嘛,家大業大,清軍占領應天府,哪可能有膽象民眾一樣反清?

    自然是屈膝相就,以保一家平安,如果不向韃子訕媚,已經算是個有良知的富人了。

    所以,吳爭并不用查,也知道任家屁股定不干凈,這其實就是恐嚇。

    簡單、不粗暴,卻非常有效。

    吳爭見殿中一片寂靜,以為自己的話說服了群臣,于是看向朱媺娖,拱手道:“請殿下頒監國詔,將水師陣亡將士,安葬于清涼山以北十里亂墳崗,立六尺碑,由禮部撰寫碑文、撫恤將士親屬家眷,并由殿下親賜大明烈士冢稱號,供萬民敬仰,以此,來激勵民眾奮勇殺敵,收復河山!”

    然而,吳爭話音剛落,殿中吵雜立時響起。

    “荒唐!”

    “賜叛軍以美名,讓我等顏面何存?”

    “就是,朝廷遣散敗軍,反過來再賜以美名,出爾反爾,如此一來,朝廷顏面掃地?”

    “陛下,萬不可依此行事!”

    除了黃道周、錢肅樂等不足三成的官員之外,近七成人都紛紛反對。

    這其中甚至有不少一向來是傾向吳爭這邊的,可見觀念的差異,不僅撕裂了民間,也撕裂了朝堂。

    “水師叛軍犯事在前,朝廷不加追究,已是仁慈,再要待以優渥,情何以堪?匹夫、賤民、奴兵,焉能冠以國朝大明烈士美譽?如此一來,我等士大夫一族,情何以堪、以何牧民?”

    輿情可謂洶洶,錢肅樂向吳爭微微搖頭示意,意思是不要再糾纏此事了,該妥協時,還得妥協。

    吳爭怒了。

    如果說大明的滅亡主因是,東林黨帶壞了整個大明官場風氣,或許是有些過,可說它染黑了江南整個讀書階層,還真不冤枉它。

    別的不說,就說崇禎上吊前開征的“三餉”,都說是民眾苦苛稅久矣。

    可事實上,三餉還真不是什么重稅,雖然對于有些省確實是特別沉重,可整體來說,還是十五取一的條框內,大明稅賦可以說是千百年來最輕的朝代了。

    “三餉”開征的是東南三省四府和北方五省,浙江戶均一兩六錢,福建戶均四錢三分,湖廣戶均九錢,廣東五錢七分,廣西不足二錢。

    可陜西、河南每戶卻是三兩一錢和三兩,山西、山東就更不可思議了,分別是四兩八錢、五兩三錢。

    為什么呢?

    因為江南有號稱“眾正盈朝”的東林黨嘛,東林黨人,向來是賣國的可以,交稅的不行。

    大明朝關稅幾乎是零,傻子都明白,鄭家所養龐大的軍隊,軍餉皆來自于海上貿易,可大明朝就是征不起來,為何?有東林黨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权县| 元朗区| 尚志市| 黎城县| 临夏市| 兴化市| 望城县| 古交市| 峨眉山市| 浮梁县| 甘泉县| 晋江市| 通化市| 丰原市| 广水市| 杭州市| 独山县| 广安市| 肇东市| 裕民县| 大丰市| 伊川县| 泽州县| 黄平县| 巴马| 平利县| 保德县| 农安县| 砚山县| 化隆| 和政县| 嘉禾县| 资溪县| 环江| 周至县| 泾川县| 谢通门县| 安阳县| 栾城县| 延川县|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