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吳爭就可實施第二計劃,那就是曾經(jīng)吳爭夸過陳勝,在天長留下了一支軍隊。
以天長為據(jù)點,蠶食泗州,形成對阿濟格大軍的兩面合圍。
再加上廖仲平的左營和夏完淳的建陽衛(wèi),四路大軍,足以對阿濟格部分割包圍,然后切食之。
但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初時勢單力薄的廣信衛(wèi)孤軍,必須有一個“明正言順”的理由北向,否則,阿濟格豈能容李過占據(jù)定遠這座小城?
讓清廷、阿濟格降低敵意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廣信衛(wèi)反叛,以一支不屬于任何勢力的叛軍進入鳳陽府,阿濟格自然是想收編它,而不是殲滅它。
這樣一來,廣信衛(wèi)就能以定遠為跳板,直接向鳳陽城發(fā)起強攻,而不需要從千里之外開拔。
誰搶占了戰(zhàn)爭的突然性,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還有一句話,先出手為強,后出手遭殃。
兩軍對壘,如果征兵、宣戰(zhàn),大張旗鼓,對方一樣可以照樣畫葫蘆。
這就造成了戰(zhàn)爭的長久和傷亡的急劇上升。
而這,以大將軍府眼下的財力,承受不起。
只有速戰(zhàn)速決一個辦法,一場規(guī)模足夠的大捷,才能重建民眾、商賈對財力枯竭的大將軍府的信心。
但吳爭沒有想到的是,多爾博突然進攻海州。
這一步之差,差點使得吳爭所有布局破產(chǎn),因為一旦進攻海州的大軍順勢南下,淮安、揚州便會淪陷。
已經(jīng)將主力調向長江沿線的北伐軍,難以短時間聚集起至少得五萬人以上的一次軍事行動。
那么,吳爭就只有放棄所有布局,重新打一場江北大戰(zhàn)……第四次江北大戰(zhàn)了。
好在蔣全義雖然敗了,但所部英勇頑強的抵抗,也震懾了濟席哈和藍拜,加上錢翹恭不著痕跡地在海州城南小勝了濟席哈和藍拜一把,差點將二人俘虜了,這使得濟席哈、藍拜再無勇氣南下,而是決定保住勝利果實,不再貪多嚼不爛。
當然,沈致遠將新軍帶回滋陽,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原因。
當消息傳來,吳爭終于松了口氣。
原來的布局不必廢棄,只須稍加修改就成。
這才有了吳爭在繼派遣史坤之后,又派了池二憨向天長增兵。
也有了吳爭嚴厲申飭李過、劉體仁戰(zhàn)場抗命,勒令廣信衛(wèi)立即強攻鳳陽城的命令。
魯之域有了足夠的時間北上與錢翹恭會師、吳淞衛(wèi)余部進駐云梯關、通州駐軍向鹽城方向運動,而第一軍三萬主力,在鐵路的日夜運載下,已經(jīng)抵達吳淞口,正在渡江。
吳爭對布局的改動,非常輕微。
原本認為,天長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引不起除自己之外,所有的注意。
可眼下的局勢表明,從天長發(fā)起進攻,已經(jīng)喪失了原有的突然性。
既然無法再以奇勝,就得以正合。
同樣以定遠廣信衛(wèi)做為誘餌,以天長方向池二憨、史坤所部進攻泗州,如此兩面夾擊,阿濟格定是手忙腳亂。
吳爭做出的改變是——海州。
都說越明顯的地方,越會被忽略。
海州被攻破,淮安、揚州北伐軍兵力捉襟見肘,而吳爭明面上是在向天長、定遠增兵,北伐軍主力如今還正在吳淞、靖江方向渡江,廖仲平、夏完淳的異動方向也是鳳陽府。
這么一來,局勢就非常清晰了——北伐軍的主要作戰(zhàn)方向,還是對鳳陽府,這從理論和局勢上都說得通,鳳陽府一落,廬州、安慶便唾手可得。
洪承疇是這么想的,范文程也是這么想的,濟爾哈朗同樣逃不出這樣的判斷,自然,福臨娃兒也被感染,這才有了下旨以安親王岳樂為帥,率三千旗兵、一萬漢軍前往海州增援,而主力卻向河南方向移動,并勒令西北方向吳三桂等部東移,同時,清廷派人出使兗州,與多爾博交涉,準備在鳳陽府,與北伐軍對峙,打一場正面對決,以定華夏主宰!
這話并不夸張,以此時雙方的財力,如果真在鳳陽府大拼一場,那就決定了華夏大地的主宰。
但不管是哪一方最后獲勝,實力都會大損失,很可能十年間只能趴下喘息。
清廷是不愿打的,它只想限制北伐軍的無約束壯大,可吳爭意識到這種約束,是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大將軍府財政被清廷一記歪打正著,指出了要害。
一旦大批的雇工失業(yè)、大量的工坊倒閉,那么大將軍府治下那種繁榮、昌盛的外貌就會被撕下,留下的是千瘡百孔的丑陋本質。
金融從不產(chǎn)生實質性的財富,它的本質就是加速流通。
吳爭做到了在極短的時間內,讓江南沉積的財富,以一種火箭般的速度飛速流轉,同時還加入了杠桿,這才使得江南經(jīng)濟一日千里的發(fā)展,造就了令人艷羨的繁榮。
但只要清廷嚴格執(zhí)行禁令,只要雇工開始失業(yè)、工坊開始倒閉,那么,一切都將化為零,江南商會的各股東開始撤資,高速運轉的貨幣流通嘎然而止,百業(yè)凋零,巨大的金融危機,必將暴發(fā),這不是大將軍府能抗得住的,就算加上建新朝,再加上永歷朝,都抗不住,江南的財政窟窿太大了,大到可以搗毀整個天下,包括北方清廷。
清廷是沒想到,而吳爭是心知肚明,就是不能講,因為一講,后果更加不堪。
被逼到了這份上,吳爭也只能傾盡全力應對了,這就是發(fā)動此次戰(zhàn)爭的本質。
但海州城的淪喪,數(shù)千北伐軍將士的犧牲,也激起了吳爭的好勝之心,你能破罐子破摔,我就能孤注一擲,誰怕誰呢?
……。
劉體仁確實做好了應對鳳陽城敵騎來援。
隨著后續(xù)部隊的到達,迅速繞過英武衛(wèi)駐地,向北構筑拒馬柵欄還有挖壕溝。
從古至今,但凡實用的,就一直能延續(xù),拒馬柵欄壕溝對騎兵有奇效,既能阻延騎兵、又能坑殺騎兵,不管是舊時的弓弩,還是眼下的火槍,隔著拒馬柵欄壕溝,那就等于立于不敗之地,當然,前提是兵力夠,箭矢、彈藥夠。
但對于英武衛(wèi)駐地的清軍,劉體仁一時半會還真想不出妥帖的法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