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馬謖別傳 第590章 各有謀算(1)

作者/高瞻非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孔明與鄧芝深談數個時辰,對他的才華非常賞識。

    鄧芝自去江東以后,諸葛亮料想他不辱使命,提前謀劃,對劉禪上奏道:

    “鄧芝此去,其事必成。吳地多賢,孫權必定派人前來答禮。陛下當以禮相待,令彼回吳,以通盟好。吳國與我通和,魏國必不敢輕易加兵于我。吳、魏寧靖,臣當率軍征南,平定蠻方,然后圖魏。魏削則東吳亦不能久存,可以復一統大漢之基業也。”

    劉禪非常高興,聽從諸葛亮的建議。

    諸葛亮安排妥當,忽報東吳遣張溫與鄧芝入西川答禮。

    劉禪作為皇帝,聚文武于丹墀,令鄧芝、張溫覲見。

    張溫到蜀漢后,一路上都在構思他的上表,現在腹稿已成,他多次推敲,已經沒有任何問題,這才工整地寫成表章。

    因為孫權當時告訴張溫,只要能夠達到目的,可以不擇言辭。

    到了宮廷,張溫胸有成竹,一臉的自信,呈上表章,他在表章中寫道:

    “古代商高宗守喪卻使殷商國祚再次復興昌盛,周成王年幼卻使周朝德治天下太平,他們功勛普蓋天下,聲威振徹四海。如今陛下以聰明的資質,與古代圣賢等同,賢良大臣輔佐執掌政務,滿朝精英有如群星璀燦,遠近人們仰望您的風采,無不歡欣前來依賴。吳國勤勉軍旅國力,以安定江南之地,希望與有道之君一起統一天下,傾心協力同規共謀,有如河水絕無反顧。只因戰事頻頻猛烈,我們可供役使的軍力太少,故此只好忍受卑鄙之徒強加的恥辱。現特派下臣張溫,疏通情況表達友情。陛下推崇禮義,不應以此為恥而忽視我的請求。臣自遙遠的邊境,直到貴國首都之郊,頻頻蒙受貴國殊禮接待,恩詔不斷傳至,我受此榮耀感到惶懼,又感到意外的驚奇和不安。謹此奉獻我主致陛下信函一封。”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張溫稱頌蜀漢,表明了東吳與蜀漢結盟的誠意,他也獲得了蜀漢君臣的熱烈回報。

    劉禪不但承認東吳是一個獨立國家,而且是以對等的地位結盟。

    張溫本人,更是得到了蜀漢群臣的肯定,他們不吝贊美之詞,宣傳張溫的出色才學。

    張溫非常享受這種眾星捧月的感覺,自以為得計,覺得自己的計策,瞞過了大名鼎鼎的諸葛亮。

    這次兩國聯盟,吳國原本是魏國的附屬國,與蜀漢結盟,張溫本著平等地位的原則,達到了目的,眼看鼎足而三的局面已經形成,心里非常得意。

    在事情沒有成功之前,張溫非常擔心,如果諸葛亮參照魏國的標準,堅持吳國以從屬國的身份結盟,那就沒有辦法向孫權交代。

    但事情成功以后,他覺得自己有些吃虧,應該取得主導地位才對!

    畢竟在吳國和蜀漢的戰爭中,東吳是勝利的一方,張溫的傲氣,也開始顯現出來。

    即便是在劉禪的御宴上,張溫雖然用詞謙恭,但態度倨傲,尤其是與眾臣相處,給人高人一等的感覺。

    而且他別有居心的用詞,也引起了諸葛亮的不快。

    諸葛亮作為顧命大臣,在蜀漢的地位崇高,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然不會自降身份和張溫計較,就思得一計,準備讓張溫清醒一下。

    于是,諸葛亮把秦宓找來,如此...這般...安排了一番。

    諸葛亮安排妥當,挑選了一個日期,以私人的名義,宴請江東才俊張溫。所請作陪之人,都是西川才俊。

    當天中午,眾人都按時到達,惟獨秦宓一人未。

    諸葛亮以人未到齊為由,遲遲不開席。

    眾人不了解諸葛亮的用意,皆沉默不語,唯獨張溫枯坐等待,漸漸有些不耐煩。

    諸葛亮就是要把他的火起激起來,便煞有介事地幾次派人,前去催秦宓前來。

    張溫覺得,諸葛亮所催之人才是主客,自己反而淪為陪客,這種被怠慢的感覺,讓他心中非常不喜,就直接開口問道:

    “諸葛丞相,遲到的是什么人?難道他才是丞相這次宴請的主客?“

    諸葛亮卻笑呵呵地說道:

    “今天是我私人宴會,不談公事,使者學識過人,我請的各位陪客,者,而未到之人,卻是秦學士,是益州文人學者的杰出人物。“

    張溫自然不會因為諸葛亮的解釋而釋懷,更加憋了一肚子氣,早就做好準備,想要好好為難一下來人。

    諸葛亮看到張溫憋的滿面通紅,估摸著火候差不多了,就讓秦宓露面。

    秦宓到了以后,按照禮儀,出言致歉,話音剛落,早有準備的張溫,就迫不及待地出言為難道:

    “秦學士,您也讀書學習嗎?“言外之意,就是秦宓讓尊貴的客人久等,實為無理,有失“讀書明理”的儒家要義。

    秦宓也是早有準備,自然不會示弱,并沒有把張溫的責問當回事,也不出言辯白,而是順著張溫話面上的意思,從容回答道:

    “我們蜀漢的學習風氣濃厚,五尺高的孩子都要讀書學習,我作為一個讀書人,自然每天都要學習,您又何必小看人!”

    張溫對秦宓的反問避而不答,拿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度,又問道:

    “且說公何所學?”

    宓對曰: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無所不通;古今興廢,圣賢經傳,無所不覽。”

    張溫聽了秦宓自傲之眼,不驚反喜,笑這問道:

    “公既出大言,請即以天為問:天有頭乎?”

    秦宓脫口回答道:“有頭。”

    張溫追問道:

    “頭在何方?”

    秦宓回答道:

    “在西方。《詩》云:‘乃眷西顧。’以此推之,頭在西方也。”

    這是張溫多年來準備的難題,對博學之人也許難度不算大,但要快速找到依據可不易,而秦宓對答如流,沒有絲毫停頓,張溫吃驚之余,自不會半途而廢,繼續問道:

    “天有耳乎?”

    秦宓答道:

    “天處高而聽卑。《詩》云:‘鶴鳴九皋,聲聞于天。’無耳何能聽?”

    張溫又問道:

    “天有足乎?”

    秦宓隨口答道:

    “有足。《詩》云:‘天步艱難。’無足何能步?”

    張溫一見難不住秦宓,額頭微微見汗,問出了最后一問,也是最難的一問:

    “天有姓乎?”

    這個問題有些難度,不是書本上能夠查得到的,按現在的說法,屬于腦筋急轉彎類型,但秦宓還毫不遲疑地回答道:

    “豈得無姓!”

    張溫追問道:

    “何姓?”

    秦宓回答道:

    “姓劉。”

    對這個問題,張溫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就奇怪的問道:

    “何以知之?”

    這次秦宓并沒有引經據典,而是用非常通俗的話語回答道:

    “天子姓劉,以故知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宿迁市| 新田县| 汤原县| 福安市| 通城县| 蒙自县| 共和县| 浪卡子县| 阿拉善左旗| 调兵山市| 江山市| 临漳县| 札达县| 芜湖县| 庆城县| 弥勒县| 红桥区| 滨海县| 上犹县| 潢川县| 葫芦岛市| 平潭县| 海盐县| 益阳市| 余干县| 贵州省| 磐安县| 嘉峪关市| 奇台县| 尼勒克县| 武穴市| 综艺| 阿勒泰市| 东丽区| 光泽县| 新乐市| 鹤壁市| 前郭尔| 祁门县|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