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馬謖別傳 第611章 各有謀算(22)

作者/高瞻非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611章各有謀算(22)

    孫權還需要徐盛替他堅守長江防線,自然不可以駁他面子。孫權當然也可以直接下令,但他害怕徐盛認死理,撂擔子不干了,臨陣換將可是兵家大忌!

    而且孫權并沒有更好的選擇,縱觀江東諸將,在防御上并沒有人比徐盛更強。

    對徐盛以軍法說事,孫權也不能等閑視之,他不能丟了面子,也不能落人口實。

    孫權還指望孫韶替代自己去攻擊曹丕,給自己爭面子,可不能委屈了他。

    何況他也算是孫氏宗族的將領,孫權也不可能任人拿捏。

    他心念電轉,不想臨陣換帥,就要給徐盛找一個臺階,也要給自己找一個臺階,難度可不小!

    但這樣沒有能夠難住孫權,他沉吟半晌,心里有了主意,才開口說道:

    “孫韶有違軍令,本應任由將軍處治;奈此子本姓俞氏,然孤兄甚愛之,賜姓孫;于孤頗有勞績。今若以軍法處置,負兄義矣。”

    孫權被徐盛逼得說出這番話,其實也相當沒有面子!

    他要讓徐盛繼續替他守住長江防線,就不能讓他有撂擔子的理由,一旦徐盛不肯退讓,孫權就得退讓,主動撤掉孫韶的職務。

    他說出孫韶本姓俞,接著抬出孫策當擋箭牌,然后再讓步,就是丟車保帥之計。

    孫權可不想寒了孫氏家族諸將之心,準備處罰孫韶以后,不再把他當孫氏族人。

    但孫韶怎么說,自小就是自己的跟班小弟,不到萬不得已,孫權還是不想處罰他,為此,他不惜把孫策的面子抬出來。

    徐盛如果執意要處罰孫韶,孫權也準備退讓,因為話說到這個份上,丟面子就不是孫氏家族,也不是他孫權,而是已經亡故的孫策。

    徐盛其實沒有非要處罰孫韶的想法,只是想否決孫韶的建議。

    他和孫韶在軍議上的爭執,其實他并沒有占多少道理,純屬于官大一級壓死人,用軍法壓孫韶。

    孫權作為江東之主,徐盛硬著頭皮駁了主公的面子,心里還是有些忐忑不安。

    他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充當主帥的機會,下一步就是邁向都督的職位,他可不想因為和孫韶置氣,而丟失自己的大好前程。

    他對孫權的話語聽得很仔細,領會了孫權話中的意思。

    徐盛知道,要想拿孫韶立威是不太可能了,就不再堅持己見,順坡下驢,對孫權說道:

    “孫韶是東吳大將,雖然有違軍法,既然主公在此,自然是但憑主公處置,臣無異議。”

    對徐盛的及時剎車,孫權頷首以示贊許,就下令衛士替孫韶松綁,并讓他拜謝徐盛不罪之恩。

    但有了孫權當靠山,孫韶反而不干了,厲聲說道:

    “我只是提出自己的建議,要引軍去破曹丕,并沒有違反徐將軍的軍令,何罪之有?而徐將軍利用職權,要用軍法處置我,我就是不服氣!”

    徐盛聽了孫韶的話語,臉色頓時變得非常難看。

    孫權一看徐盛沉不住氣,喜怒形于色,心中對徐盛的評價,一下子低了很多,表面上卻是大聲責罵孫韶,并讓衛士把孫韶帶下去,并安撫徐盛道:

    “徐將軍安排已定,就算沒有孫韶這點兵力參與防御,也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他所獻計策,深合“以正合以奇勝”的兵法要旨,既然孫韶夸下海口,我就讓他去廣陵迎戰魏軍,如果能夠獲勝,可將功折罪,如果損兵折將,則兩罪并罰,我今后不再用之為將。”

    徐盛一聽,知道孫權心意已定,他心里非常不愿意采納孫韶的建議,但他也無力回天,固執己見,只有下不了臺。

    徐盛和蔣欽、呂蒙、丁奉等一起學習兵法,也知道孫權如此安排是非常有道理的,一旦孫韶能夠伏擊曹丕軍成功,很有可能迫使曹丕退軍。

    但這樣一來,孫韶無疑將獲得這次戰役的首功,這可不是徐盛愿意見到的!

    如果徐盛轉而支持孫權的決定,讓孫韶領軍出戰,無異于自打耳光。

    他作為大軍統帥,敬酒不吃吃罰酒,無論如何,也拉不下這個臉!

    他當然沒有抗爭到底、和孫權徹底撕破臉的勇氣,只能是唯唯諾諾而退。

    孫權一見徐盛沒有出言反對,當即派手下衛士飛馬傳令,讓孫韶領軍過江伏擊曹丕大軍。

    徐盛認為自己這次大丟面子,好在孫權顧忌徐盛的面子,并沒有公開下達軍令,徐盛當然不會上傳下達,整個江東軍將領,都不知孫韶是奉命前往廣陵。

    孫權見徐盛并沒有附和自己的意見,對他的沉默以對心知肚明,心中對徐盛不能通權達變很是不滿,心里尋思著:等這次戰爭結束,把徐盛閑置起來。

    徐盛丟了面子,沒有在外面轉悠的心情,吩咐丁奉領軍巡視警戒,一個人悶悶不樂待在中軍帳,謀劃孫韶出戰以后的應對措施。

    按道理說,徐盛作為主帥,還是要對孫韶的出戰表示支持,否則,孫韶的功勞,就真的與他無關了。

    剛好,擔任巡視警戒的丁奉前來回報:

    “徐將軍,孫韶引本部三千精兵,悄悄過江去了。”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安徽霍邱縣)人。

    他年少從軍,驍勇善戰,武藝超群,有勇有謀,人稱.“萬人敵“。

    丁奉先后從屬周瑜、呂蒙、陸遜等大都督帳下,參加過多次大戰,他經常與徐盛搭檔,雖然兩人職位相若,但因為年齡小于徐盛,遇事都是以徐盛做主。

    現在徐盛已經脫穎而出,但丁奉還是藏劍鞘中。

    盡管如此,丁奉因為勇冠全軍,每到作戰時,常能斬將奪旗,也因為奮勇當先而時常負傷。

    徐盛、丁奉,都是孫權培養的親信將領,丁奉的表現雖然沒有徐盛搶眼,但孫權也不會虧待自己的親信,他因功逐漸地升遷至偏將軍。

    這次徐盛擔任主帥,還是用丁奉擔當他的副手。

    丁奉奉命巡視警戒,看到孫韶領軍過江,心知其中必有內情。

    丁奉看似勇猛過人,但心眼而可不少。

    他看到孫韶大搖大擺領軍過江,并沒有前去問詢、阻攔,而是親自回營向徐盛匯報。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海市| 昌宁县| 成武县| 新干县| 行唐县| 义马市| 叶城县| 毕节市| 禹州市| 鹤庆县| 徐水县| 阿鲁科尔沁旗| 肇源县| 宁化县| 临安市| 左贡县| 南皮县| 防城港市| 金溪县| 临泉县| 金坛市| 兴安县| 名山县| 五华县| 黄龙县| 西安市| 浦东新区| 杭州市| 磐安县| 岳西县| 娄底市| 昌图县| 海口市| 龙岩市| 雅安市| 定州市| 白银市| 孝义市| 房山区| 上虞市|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