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魔女霓裳(gl) 199 渺渺

作者/八千歲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b>最新網址:</b>    -

    迎曉風,踏殘霞,光陰迫人,只爭朝夕。

    除了基本的休息飲食,大多時候都是在馬背上度過。只是辛苦了馬匹,坐騎已換了幾次,每到一處大鎮(zhèn),就抽空上集市將路上累到疲乏的馬兒賣掉,再貼些銀兩重新買精壯坐騎,這樣對人對馬都好。總之錢不是問題,老爺子給的盤纏用得差不多了,自己也就像當初練兒那般做過兩次翻墻越院的大盜,反正大鎮(zhèn)都有富賈世家,那點兒損失也不會放在眼里……當然,放倒那些看家護院的人時,我也不會下多重的手。

    沒有任何陪伴的萬里遠行,反而令人漸漸覺得自己真正成了江湖中的一份子。

    這般馬不停蹄地趕時間,又一次打關中折返西北,一路過金城渡黃河,好在大體路線當初隨老爺子西域行時走過,也算熟地理人情,是以沿途并未出現(xiàn)什么大差錯。即使偶爾有些小風波,自己亦有能力將之消弭于無形。

    一路做男子打扮,入河西四郡后,索性徹底改換了活動便利的胡服,無論似或不似,總之腰間四尺寒劍在,有眼水的反而不敢輕易近身尋釁。

    可這順遂的一路,卻并無法將心放下來。

    因為沒有消息。

    打聽不到任何關于練兒的下落。我雖未結交什么武林舊識,但每到一地吃飯投宿,出沒市集,都有留心去打探各種消息,這市井場所袁本是絕好的訊息流通地,可一路行經大大小小許多村鎮(zhèn),卻愣是沒聽到半點有用的,哪怕是遠避世囂的行法,可那么一個白發(fā)的絕美紅顏,怎么可能半點沒引起閑人矚目?

    莫非……有時候心里會猜測,莫非練兒她和我一樣喬裝起來改頭換面,做了一些遮住特征的打扮?但這猜測轉眼就會被否定,再明白不過,哪怕再怎么變,低調行事英華內斂什么的,也絕不是練兒的風格。

    否定了這些猜測,只會讓心中更犯嘀咕。因為歸根結底,我其實并沒有關于她行蹤的確切消息,一切所倚重的,不過是心中推測,以及關于命運的模糊記憶。

    太過在意命運什么的,這種錯誤不想再犯,雖說除了塞外,也確實想不出她會去哪里——若是還在中原,鐵珊瑚她們不應該半點找不到人。這點也是令自己堅定了尋覓之途的一個重要根據,練兒若要棄,素來是棄得極其徹底的……

    只是用這些理由說服自己顯然不夠,遠遠不夠,怕只怕南轅北轍,一方尋到天涯,一方卻猶在哪個角落黯然神傷。

    心中沒底,心情矛盾,偏偏半點不能放緩行程。

    古道西風,舊地重行,一路過戈壁關隘,終于入了肅州衛(wèi)邊陲第一重鎮(zhèn)酒泉。投宿下來,還來不及做什么物是人非的感懷,就陷入了現(xiàn)實的瑣事中。當初是鐵老爺子全權包辦了出關前一系列瑣碎事,如今要自己去做難免各種麻煩,尤其是孤身一人者,沒有合適的理由,通關文牒就尤難到手,嘉峪雄關也不是想出就出的,武功再強,總不能連物資駱駝等物一并攜在身上飛檐走壁吧?

    兩手空空出塞去,明日愁來明日憂。這種瀟灑不羈事,或者玉羅剎敢,竹纖……慚愧,自問不敢。

    好在蛇有蛇路,經過一番打聽,兩日后終于給人尋到了門路。畢竟這兒是絲路要沖,許多商旅在出關之前都在此做最后休整,而所謂休整,除了水糧物資,還有就是謀些好的向導鏢師,畢竟出關后艱險重重,商家的身家性命全系于其中,自然半點不敢馬虎。

    自己做不得向導,扮個隨鏢的卻是綽綽有余,在當地的保人那里打點了一番后,很快就謀了個差事,混跡在一隊商旅駝隊之中,順利地出了那橫臥戈壁的最后關隘,當再一次回首看那巍然城臺時,心中各種滋味難說。

    記得彼此,她窩在我懷中,對這城臺烽燧嗤鼻道:便是第一雄關?高算是挺高的,卻攔不住我,也沒什么了不起的么……

    盼只盼這嘉峪雄關真沒能攔住你,我們之間的距離,正在越來越近才好。

    做了商隊隨鏢的,實在有利有弊,利處自然是能出行順利,且一路吃飯投宿再不必操心太多,只要存些戒心留意周圍就好,就算不做鏢師我也向來警惕,所以這點根本不是問題。而弊端么,也是不言自明的,行程路途全不由自己安排,再怎么想趕時間亦是無可奈何。

    既然是有求于人,那么這點弊端也早就心中有數,原本已打定主意姑且按捺下情緒的,可當出了關隘行進在千里戈壁時,陡然從頭頂日光中發(fā)現(xiàn)行進方向不對時,還是心中一急,忍不住打馬去到商隊頭兒那里,問道:“怎么回事?為何大隊人馬走這個方向?這可不是去絲路北線的方向吧?”

    不用多說,出關后取北道去哈密是絲路上最快捷安適的,經歷一次已記在心中,近來又沒什么戰(zhàn)亂之事,這一點也早打聽好了。如今見路線有異,詢問一聲也附和鏢師的身份,那商隊頭兒不覺有異,坐在駱駝上一搖一晃道:“俠士莫急,俠士莫急,大隊只是繞個道去別處取點貨,取好了自然要返回北道的,多耽擱三天的功夫,不礙事的。”

    “三天功夫?你這是要去哪里?為何在城中不早些對我說明?我心沒個準數,怎么保鏢?”

    這些日子緊趕慢趕,節(jié)省出來的也不過幾天光陰,聽這么說,雖然臉色沒顯出來,但心中已隱隱有些犯惱。

    ““俠士是有所不知,如今是稅負日重,各種盤剝苛扣,跑生意不容易啊……所以不瞞你說,我等常會托人私下先運些出來,避過重稅。”

    生意人最擅長察言觀色,那胖老頭約是看出了點什么,趕緊賠笑解釋道:“在城中那是有口不敢言,本想出關后再尋機說明,沒想到俠士您先看出來了,真是可敬可佩。我們此去裝私貨就在關外廢地沙洲敦煌一帶,不會有多大風險,您多擔待,多擔待。”

    原本煩躁不已的心,就因為這話中無意中提及的一詞而熄了下去。

    更確切的說,是因提及這詞時,腦海遽然升起的一個揣測,而熄了原本的煩躁。

    懷念的地名,懷念的回憶,對我是如此,那……對她呢?

    所以之后沒再多說什么,老實隨商隊一同過瓜州,越荒鎮(zhèn),終于隔日下午抵達了沙洲敦煌。這兒仍是弱肉強食的荒蕪之地,沒誰認識誰,亦無半點親切感,一別數年,此地愈發(fā)敗落,連當初投宿的那間客棧都面目全非了,目光過處,處處陌生。

    眼見于此,胸中已涼了半截,趁著商隊忙亂歇整的功夫又偷偷向當地人打聽一二,所得答案也俱令人灰心,將原先揣測掃蕩去大半……畢竟,就這么巴掌大個地方,若真有什么奇人異事出現(xiàn)定會頃刻滿城皆知,打聽不到什么,怕就是真沒發(fā)生過什么。

    卻終究余心不死,所以耐著性子盡職地守著兩伙生意人碰頭會面,裝卸得當,各自銀貨兩訖散去歇息之后,就乘著暮色未盡,偷偷推窗,對誰也沒打招呼一個人溜了出去。

    不過巴掌大個地方,這次不用再打聽,也記得該往什么方向走。

    余輝一路,一如當初。

    或是記憶猶新,或是輕功進步,這一次所花時間竟比上回還要少上許多,以至于趕到鳴沙山東麓時,天邊最后一絲紅尚未徹底黯淡下去。顧不得喘口氣,也顧不得眼前的巍然美景,徑直就躍下沙山,往那斷崖下千佛洞有火光處而去。

    那里果然還住著幾名衣衫襤褸的苦修僧,也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數年前的那伙兒人,總之他們不識得我,我也不認得他們,面黃肌瘦的容貌和黝黑的皮膚令人瞧起來都差不多……開口才發(fā)現(xiàn)這些人不很懂漢話,只得連比帶劃,試著問他們近幾個月里有沒有見一個白發(fā)蒼蒼,容貌卻年輕美麗的女子來過此地?或者不一定白發(fā)貌美,只要是單身持劍,身手了得的女子都成。

    不曾想,這些提問的答案卻都只有不約而同的一個——搖頭。甚至連半點遲疑都沒有。

    最后,一個漢話半生不熟的僧侶磕磕絆絆解釋道,除了當地百姓偶爾來拜佛發(fā)愿,已經好久好久未曾見過陌生外人了,更談不上什么男女老少之分。

    出家人不打誑語,人家也沒什么理由騙你,所以只覺得一顆心涼了個徹底。

    恍恍惚惚出了洞,天地間余霞已盡,四野沉沉。望著遠處朦朧暗沉的沙山剪影,聽著耳邊如泣如訴的戈壁風聲,一時間多少有些魂不守舍,一路上失望過很多次,這次卻是最甚的,滿腔期待皆化為了泡影……是自己又自作多情了?還是她壓根就沒出關?

    若是練兒真出關了,我真無法想象,她竟然這個地方都不想過來看一眼,我不相信,不信有些記憶只有自己才覺得珍惜可貴,有些地方只有自己才覺得意義特殊,而她竟會毫無感觸與懷念。

    她又不像我這樣趕時間……心里甚至覺得有些委屈,如果要去天山,為什么不繞道來這里看看?

    這般腹誹著,在昏暗天地間,舉著僧侶所贈的松明火把,垂頭喪氣地一步步往回路上走,行不多遠又忍不住回首看了看……還記得那片沙山之上,我黯然落淚,偏就那一刻她踏沙而來,令人赧然尷尬,而她卻不急不氣,隨后一針見血的話話松掉了自己心頭緊縛的絲線,第一次覺得,或者有朝一日,能將最深處的秘密說出口來,講給她聽。

    之后,更是由著當時興致,頭腦一熱帶她去逛了莫高窟,在那些幽暗深邃高低錯落的洞窟群中,放下包袱少了顧忌,對她講了許多話,許多故事,佛洞中的故事,壁畫上的故事,那些本不竹纖應該知道的故事……

    不知該幸還是該嘆,當時單純的練兒只是聽故事,直到結束,也并未對為什么我會知道這些故事表示懷疑,又或者她懷疑過,只是不想問罷了。

    那些菩提說法,女兒飛天,她還會記得么?若有機會舊地重游,若真來過,她又會想什么?做什么?

    思緒到此,腳下倏地一頓,稍猶豫了一下,還是毅然返身折了回去,這次沒去僧人居所,而是直奔那以面屹然矗立的斷崖,縱身蹬空,躍上每一處有立錐之點的高處,貼壁穩(wěn)住身形,然后一寸寸摩挲著山壁粗糙風化的沙石表面,借了手中搖曳的火光,憑記憶,更是憑直覺,慢慢找尋。

    天色徹底黑了,茫茫曠野只余風聲,除了遠處僧侶所居的洞穴,也只自己手中還有一點點光亮,在大風中顯得微弱不堪,只能勉強照明方寸之地。

    不知過了多久,換了幾處地方,手中火把已燃得差不多了,正想著是不是該去僧人那兒腆著臉再討點照明的時候,黯淡火光映在手指新拂過的一方斑駁崖壁上,突兀地,便有幾個字落入眼簾之中。

    當年刻的時候很是用了幾分力,所以迄今那四個簡體小字都如深鑿般刻于壁石上,還遠未被戈壁的風沙侵蝕模糊,拂去浮塵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唯一不同的是,如今這四字旁新又添出了痕跡,另有兩個小字同樣深鑿于壁上,字跡談不上多么龍飛鳳舞,但筆力遒勁字跡工整,分明是以利器一氣呵成。

    那是極簡單的兩個字——陪你。

    默然盯著這兩個字看了一會兒后,手中的火把就徹底燃燒殆盡。

    濃重的黑暗肆無忌憚地籠罩了一切,卻已無心再去任何地方,瞧不見,指腹卻能一遍遍撫過刀劈斧砍般的刻痕,那認真的一筆一劃,撇捺習慣,不必用眼看,早已經爛熟于心。

    這般摩挲了許久,久到風沙漸弱,月色初現(xiàn),崖下僧人開始在洞中做晚課,誦經聲聲,俱是聽不懂的梵音,和著四壁嗡嗡作響,最后漾出洞外,隨風飄蕩,直上九天。

    眨眨眼,發(fā)現(xiàn)此時已能借模糊月色看清周圍了,于是再看了最后一眼,拂了最后一下,湊上去,用唇觸了一觸那粗糙刻痕。

    而后便躍下斷崖,心情愉快地一路飛奔,神不知鬼不覺趕回了客棧房內。

    早子初刻,眾生安眠。

    這天之后便放下心中大石,確定了所行無誤。安安心心隨商隊上路,沿途雖也是有機會就多方打聽,卻不再焦急。日子久了,許多人都知道我在找一名白發(fā)持劍身手了得的女子,而這經商駝隊中不乏好家長里短的婦人,每次被問起緣由,也只能笑一笑胡亂編個理由誑過去……直到某次途中幫他們擊退了一伙毛賊,竟有一名隊中姑娘不知為何竟錯眼示好,逼人不得不指天發(fā)誓道是尋妻而來,說了一番亦真亦假的話才打發(fā)過去。只是以后商隊中看人的眼神又紛紛變了,或同情,或不解,還有些瞧不懂的,著實令人啼笑皆非,唯有盡量保持距離。

    這段說來啼笑皆非,卻也是難得輕松的旅途持續(xù)的時間并不算很長,到了約定好的地界,自己便與這一伙商隊辭行,調轉馬頭折了個方向,往南直下一頭扎入了天山山脈之中。

    這般路線走法其實并非便捷的,卻是最穩(wěn)妥的,對于單槍匹馬又不熟悉塞外地理的旅人而言,這一點尤為重要。

    此時是深秋時節(jié),距離旅程開始的盛夏,已不知不覺過去了四月有余。

    雖說自己這番動作已算夠快,但那邊練兒她孤身一人,行動之捷應遠在我之上,又是早離開兩個月,此時不知道已在哪里安營扎寨,最好盼她是能在哪里安穩(wěn)下來,怕只怕是她也同樣漂泊不定神出鬼沒,那就麻煩得多。

    天山山脈綿亙三千多里,峰上終年積雪不化,就算當年做背包客有各種便捷工具,自己也沒勇氣將之踏遍,如今卻要從中找出一個人,或者一朵花來,而且是什么線索也沒有,偶爾沉下心來想想,真覺得如瘋魔了一般。

    沒奈何,偏偏整個人就還瘋魔得興致勃勃,躊躇滿志。

    其實收獲并非完全沒有,入山脈后不久,就在山中零星的村落里聽到過一個難得的消息,那時村人正聚在火盆邊聊天,無意中提及前些月里,不知是誰將橫行天山南路的一方惡霸逐了出去。那惡霸號桑家三妖,三兄弟各有獨門武功,橫行兩疆已久,這次卻吃了癟。據說他們當時是見了一名行蹤怪異的女子,上前圍住盤問,卻被那女子一人一劍殺得抱頭鼠竄,幾乎喪命,從此便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村人們提及此事,個個高呼痛快,我當時只是途經此地叩門歇腳,在旁無意中聽得,已是十分動容,誰知接下來的對話更令人激動,原來傳言不一,當論及那女子容貌時幾個村人竟爭起來,有的說是個面容冷峻風韻猶存的美婦,有的卻說分明是個二十來歲聲若銀鈴的姑娘,還有人信誓旦旦道你們都錯了,那人頭發(fā)全白了,分明是個雞皮鶴發(fā)的老婦人……

    爭論到后頭他們用了當地土語,我也無心再聽下去,一翻身站起來,按捺住情緒含笑打聽了那天山南路的大致方位,然后留下那身后幾道不解的目光就不顧風雪奪門而去。

    只可惜,當歷經半月跋涉,自己終于找到那傳言中的事發(fā)之地時,什么惡霸,什么女子,早就已經渺無蹤跡,只成了一個傳說。

    這般尋尋覓覓,別的沒什么,天倒是越來越冷了。塞外苦寒,入冬更是滴水成冰的氣候,幾場大雪之后,放眼望去,雪山插云,冰河倒懸,滿目俱是白茫茫的荒涼,連出個太陽都依舊冷不堪言,若遇上刮風下雪那更是奇寒徹骨。

    如此環(huán)境下還在外奔波,坦白說確實兇險,我自是不想凍斃荒野,但也不能就此停下,唯有想方設法保護身子動腦筋。好在身邊馬匹是北疆馱馬,頗為耐寒,又能負重,可帶許多輜重以解燃眉之急。有一次投宿時以順手打下的雪貂做交換,按記憶請山民幫忙做了個厚實的小帳篷,內襯獸皮毛絨,還有地墊,必要時只需少量短桿繩索就能迅速搭建起,又再備了鐵鍬鐵鎬柴薪,這樣萬一遭遇暴風雪或是入夜無處投宿,至少在荒野也不至于束手待斃。

    撇開這些對兇險的應變處理不談,平日里問題倒是不大,天山地廣人稀,積雪再厚也常可見野生的雪兔雪羊四處蹦跶,這些野物常人難以獵獲,對于自己而言卻還算輕松,沒事打上一只,不但可以果腹驅寒,還能在山民那里換得各種必需品,生活物資倒并不匱乏,過得很容易。

    人順應環(huán)境的潛能總是可怕的,天寒地凍的日子一久,從最初的滿面通紅手足僵硬,漸漸竟然都適應了下來,且因在外跋涉時需不停催功護體,反倒覺得內修頗有進展,也沒出現(xiàn)一直擔心的染病抱恙。

    一切都出奇的順利,除了,始終無法順利解決掛在心頭的兩件大事。

    無論那個人,還是那朵花,都渺無音訊。

    一開始,自己就是抱定隨遇而安的態(tài)度對待這兩件事,并未特意偏重那一面,因為反正都是線索難覓。而數月的跋涉也驗證了這預想,其實天山山脈中不缺人煙,有許多山民獵戶為了藥材和野味到處散居著,平時也常互通有無,托他們的福,關于一名脾氣甚怪的白發(fā)女子倒是陸續(xù)有過傳言,可惜全無時效性,待自己聞聲而去無一例外都是撲空。至于那傳說中的優(yōu)曇仙花,當地更是幾乎人人都聽過,可惜,沒有誰真正說得出來龍去脈。

    日子就這樣在希望與失望中悄無聲息地流逝著,待到一日見山腳有積雪化流水,才驚覺在塞外的第一個冬季竟已過去了。

    掐指一算,我與她已分離了大半個年頭。

    初春漸至,身上衣著開始漸漸不合時宜起來,考慮到整個寒冬都在山脈中奔來走去,也許久沒有去真正意義上的人煙聚集地了。于是這天便就近穿過天山支脈的一座山口,打算出山去往北疆尋個像樣的鄉(xiāng)鎮(zhèn)略做休整。

    與氣候炎熱的南疆不同,天山這頭的北疆是水草肥美的天然大草原,當地也以畜牧為主,某些習性反倒和馬背民族蒙古人有幾分相近。我按前些日子山民的指點方向,騎馬入草原行了幾個時辰,就聽到了前方隱約喧囂,看到了星星點點各色帳篷聚集。

    眼見喧囂,并不驚訝,原本正是沖這個來的。早就打聽好了,這幾天正是當地傳統(tǒng)的奴魯孜節(jié),此乃本地人的重要節(jié)日,所以會有接連數日的盛大集會。在過節(jié)的日子里,鄰近的各族各部落都要相約聚在一起舉行祭祀儀式,然后族人們穿上節(jié)日盛裝,舉行各種活動,不分彼此地慶祝寒冬過去,四季開始。

    或是因為在塞外已待得足夠久,沒誰注意到有一名牽馬的風塵仆仆的旅人進入了人群。午后酒足飯飽,集會活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這邊場子在拔河,那邊場子在摔跤,而女人們則聚在一起賽歌猜謎,外場還有在比叼羊的賽馬的,而場子和場子之間的帳篷聚集處則到處飄散著食物的香味,男女老少身著各色服裝,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笑容。

    被這份質樸的歡樂所感染,自己心情也莫名地輕松暢快了幾分。正牽了馬四處閑逛,盤算著該采買點什么又該用怎樣的借口投宿時,不知什么時候留意到了身后隱隱的吆喝聲,原本這吆喝混在喧囂中也不算什么,之所以會留心,是因為那是難得的用漢話喊出的。

    聽到這“姑娘,姑娘”的隱隱喊聲時,就本能回頭望了一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看不出個什么究竟。再轉念一想,此刻身上分明是胡服男裝的打扮,這吆喝與我何干?不禁就搖頭笑笑,轉身繼續(xù)牽馬前行。

    誰知才走出沒多遠,突然又聽得后面一陣紛亂地沉重腳步,有人大喝道:“前面那個牽馬的外族人,站住!”愕然回頭,就瞧見后面沖上來一隊穿甲佩刀的高大人馬,看打扮整齊劃一,似乎是附近部落的兵士守衛(wèi)。

    不明就里,警惕頓生,手微微搭在腰間長劍上,卻還來不及說什么,那隊人馬后面又傳出一聲道:“納達!等等!我是叫你請她留步,不是叫你氣勢洶洶捉人家啊!”話音落地,閃出一名青年,穿著華貴,氣勢不凡,周圍百姓紛紛向他躬身彎腰,而他卻三兩步過來,徑直對我行了個大禮,歡快道:“姑娘,真的是你!我先還疑心自己看錯了呢,太巧了!這些年不見,你可還好?是來這兒找我的嗎?”

    “呃,你……”滿頭霧水,這人好似認識我,我看他也略覺眼熟,可一時間……還沒等理出頭緒,這男子卻已熟稔地過來一搭肩,轉身對那些手下嚷道:“大家看,這位就是我一直提到過的漢人恩人!若不是她和她同伴,恐怕當初我在中原被皇帝的叛軍打劫時,就永遠也回不來這片草原了!”

    因為這一句,令人陡然成功憶起了這家伙究竟是誰。

    沒想到幾年光陰,已令當初還是少年模樣的酋長之子,長成了高大壯實的漢子。

    .

    .

    .<b>最新網址:</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北宁市| 武功县| 新民市| 怀安县| 彰武县| 武穴市| 县级市| 沧源| 龙胜| 汾阳市| 大厂| 无极县| 梅州市| 岑溪市| 曲阜市| 怀化市| 临城县| 来宾市| 闸北区| 宜良县| 大埔区| 东明县| 高清| 徐州市| 福安市| 永泰县| 乌兰浩特市| 普宁市| 富蕴县| 阿拉善盟| 五常市| 枣庄市| 屯留县| 舟曲县| 健康| 拜城县| 象州县| 张北县| 青岛市| 格尔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