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后,林凡軟硬兼施的手段下,徹底消化了吳三桂的勢力,十大總兵中就有私心向明,不恥吳三桂的,林凡拿著他們家眷,他們果斷如馮錫范那般,果斷改換門庭。
云貴地區的山民,許多在吳三桂那里都是暴民,原因也簡單,只因他們都心向沐王府。
林凡明面上的實力,的確弱,可一旦將這些山民整合,實力之強,早就超出了世人的預料,短短半年便能完整合、消化吳三桂的勢力,看似出人意料,實則卻在情理之中。
當林凡再度回到昆明,已經坐擁數省,成為天下實力最為雄厚的霸主,直到這時,世人才知他所用手段。
世人驚詫,天下震動!
除了這件大事,還有許多事。
其一,便是練武,他消化吳三桂的勢力在做,提升修為同樣也在做。
其二,他依次將龍兒、郡主、阿珂納入了后宮,也算是做到了“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
其三,他從吳三桂處得了第四四十二章經,四經書在手,水、高溫諸般方法嘗試過后,終于發現了四經書中暗藏的隱秘,自然不可能只是“東郊皇陵”這四個字。
藏寶圖!
四合一,里面詳細記載了寶藏的打開方法,以及機關所在,只要掌握了這,進入東郊皇陵,便再無任何危險可言。
其中,更直接指出神龍風水璧之所以能保證滿清國運的構造,于是林凡便帶著馮錫范等數位高手,悄無聲息的去了一趟京城,找到了神龍風水璧,一舉搗毀。
至于神龍所吐金砂以及無數金銀珠寶,想要悄無聲息的帶回來有些困難,帶不回來卻也不能留給清廷,自是一舉炸毀,待來日攻入京城,再做計較。
其四,他仍在不斷壯大自己的親衛隊,高手圈,自得了馮錫范后,他又前往昆明一處尼姑庵,那里正是陳圓圓出家修行的寺廟,當然,并不是要阿珂去尋親,而是為了另一個人。
昔年縱橫江湖,堪與馮錫范匹敵的百勝刀王胡逸之,如今已然沉淪為一個白發蒼蒼,胡子稀落的老者。
若這馮錫范、胡逸之,馮錫范毫無疑問是大反派了,但林凡對馮錫范的欣賞卻絕對大過這胡逸之,對胡逸之他也根不是欣賞,而是徹底的不屑。
只因他夠賤,為了一個青樓女子,白白浪費了這一身武藝,居然還純情到“早上晚間偷偷見到她一眼,便已心滿意足”。
想這陳圓圓縱然生的傾國傾城,可在崇禎、李自成、吳三桂,甚至無數嫖客手中轉來轉去,到他這里,竟變成了天上的仙女,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當年名震江湖響當當一個豪杰,硬是混成眼下這幅鬼模樣,林凡就算想高看他一眼都不成。
他并非瞧不起陳圓圓,變成男人的玩物,那是她命運不濟,怪不得她,至于這百勝刀王胡逸之,那便是價值觀不合,林凡很想高看他一眼,可實在勉強不來。
但犯賤也有犯賤的好處,控制起來便簡單許多,只消控制陳圓圓,胡逸之就是他腳下一條狗,讓他咬誰他就咬誰,比馮錫范還好控制。
林凡自沒告訴阿珂,陳圓圓便是她母親,陳圓圓也不希望阿珂知道。
前往那座寺廟,他還順手宰了躲在附近寺廟修行的李自成,而后攜著胡逸之歸來,讓他做了親衛隊教頭,負責教親衛營刀法。
至于究竟誰才是阿珂生父,他不在乎,更不感興趣,問也沒問,甚至陳圓圓幾次想開口,都被他堵了回去。
清廷那邊也發生了不少大事,在太后的主持下,韋寶正式與建寧公主成親,成為滿清的中流砥柱,也不知韋寶究竟給陳近南灌了什么**湯,他居然也不反對。
鰲拜掌軍鑲黃旗,霸占關外遼東,由于雙方都在秣兵歷馬,因此只是打鬧的爭斗。
……
時光荏苒,匆匆又是兩年。
這兩年又爆發了許多大事,先天地會,自韋寶、建寧成親,陳近南這反清復明的扛把子,態度便十分莫名其妙,昔年的天地會竟好似同清廷走的很近。
更詭異的是,從兩年前開始,天地會自陳近南以降,已無人再“反清復明”。
有一句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還有一句話是紙是包不住火的。
當鄭經寶島出兵,與耿精忠廝殺時,清廷居然鬼使神差的同時發難,結果已經不言自明——鄭家、清廷勾結了!
以后會怎樣不清楚,至少現在雙方是處于甜蜜期。
鄭家是天地會的主子,陳近南固然腹黑,卻也愚忠,倒也并非愚忠,處在這萬惡的舊社會,又無奪鼎之意,他不盡忠鄭家,信仰便崩塌了,結果自然是鄭經怎么,陳近南便怎么做。
到這時,連年戰亂,廝殺不絕,天下百姓也都明白,反清復明已經成為過去式,群雄逐鹿的亂世來了。
林凡洞若觀火,不曾參與其中,將地盤擴展了兩倍有余,便潛心發展民生,積極籌備熱武器,明朝時熱武器技術已足夠成熟,火炮、火銃不知多少。
可到了清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擔心天下四萬萬漢人造反,滿清便開始推行愚民政策,閉關鎖國,看似有用,實則是殺雞取卵,落后于整個時代。
所謂康乾盛世,簡直就是一個大笑話。
臭名昭著的文字獄姑且不提,這所謂的康乾盛世,同前朝任何一個盛世相比,都“盛”的可憐,前朝但凡盛世,泱泱中華,哪個不為世界之核心?
康乾盛世又如何?不提也罷。
林凡要做的,便是糾正這一切,讓一切重歸正確的軌道,故而暫隱鋒芒,只等一飛沖天。
……
所謂:“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又一年。
此時,林凡勵精圖治正到三年之期。
靖南王耿精忠在清廷、鄭經雙線夾攻下,獨木難支,遂降林凡,林凡果斷出兵。半年之內,兩萬虎賁所向風靡,各式熱武器打的鄭經不知東南西北,狼狽逃回寶島。
林凡乘勝追擊,數月之內,連勝三次,尚可喜投降,而后數月連續作戰,打得清廷苦不堪言,只能改攻為守。
真實的歷史上,吳三桂至少有三次機會搞定清廷,改寫歷史,其中一次便是鄭經若能放下蠅頭利,戰船北上,直攻直隸、京師,清廷就玩完了,但鄭經目光短淺,執著于一城一地之失,以致錯失良機。
事實上,這種蠢人不單單漢人有,滿人也有。
就在林凡麾下大軍猛攻清廷時,鰲拜自覺機會到了,果斷出兵,這下雙線作戰的變成了清廷,清廷不得不收縮防線,一面防備林凡,一面應對鰲拜。
又三年。
林凡麾下雙壁沈云飛、周正,連年廝殺,接連在三次十萬級別的大會戰中,連續擊敗清廷,他的地盤已經囊括了兩廣、兩湖等十余個省。
清廷勢力被不斷壓縮,只剩下區區三省地盤。
到這時,統一曙光終現,天下百姓都盼望林凡能快速平息戰亂,可謂是眾望所歸,而這時,距離康熙被殺也不過只過了區區八年時間罷了。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到了這時,跟隨林凡的文臣武將,心有靈犀般,紛紛上書,請求林凡稱帝,這時便已是黃袍加身,不得不從。
這既是師出有名,同樣更是潑天的功勞——從龍之功!
數日后,林凡應允,于武昌稱帝,國號為夏,年號乾福,取上天所降福氣之意,當其時,為乾福元年。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