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讓皇后來見朕
“頭一次成親是不是有些緊張?”姜立看著身邊坐立不安的寧塵,出言調笑道。
“不緊張,那是假的。”寧塵一攤手:“我什么也不懂。”
“巧了。”姜立也緊跟著一笑:“老子也不懂。”
寧塵了然一笑,自己雖然是第一次,但是義父他到了現在依舊是單身狗一條。
“雖然什么三書六禮的都從簡了,但是看看清單上的流程,恐怕也要將人累成狗。”寧塵雖然是在叫苦,但是時不時閃過的期待,已經的暴露了他的心思。
“來也是奇怪。”寧塵輕輕的靠在門前,對著姜立道:“今天咱們在這里等宮里的嫁妝但是我不記得義父什么時候下過聘禮啊~”
“自然是那一朵天山雪蓮,你以為老子給你娶一房媳婦兒容易么?差點丟了性命~”姜立擺擺手,滿不在乎的道:“只是現在瑤兒搖身一變,成了陛下親封的公主殿下有你子以后受的。”
“噼里啪啦。”
“咚咚鏘~咚咚鏘~嘁嘚隆咚嗆咚鏘~”
又是鞭炮聲,又是敲鑼打鼓的聲音,在整個安寧街響徹。
安寧街,算是金陵的一處高檔別墅區,能來這里開府的,只是有錢那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有權。
這里的人們早就知道了今日宮里會有嫁妝送到寧府,或多或少的探出來看看畢竟嫁妝的多少與貴重程度,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宮里對寧塵看重,還有夏瑤在皇后娘娘心中的地位。
皇后已經知道了夏瑤身世,雖然對于姜立用一朵天山雪蓮當聘禮就定下了瑤兒的身世頗為不恥,卻也知道這是父母之命。
皇后娘娘以為天山雪蓮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東西,還對夏瑤:“姜立用一朵天山雪蓮當聘禮,娘就用十朵碾壓他!”
皇后對于這些東西不清不楚,但是皇帝知道啊,他畢竟在江湖上晃蕩過一段時日。
當皇后跟他出她要十朵天山雪蓮做嫁妝的時候,皇帝的臉色就好似便秘一般難看~
差點讓皇帝出:“你以為天山雪蓮是大白菜么?”
“弄不來。”皇帝搖搖頭,對著皇后道:“這東西可遇不可求,就算是你肯出高價買,也得有人賣~”
有價無市。
“很珍貴?”皇后有些不解。
“是啊。”皇帝點點頭,伸出了自己的一只手掌,對著皇后道:“數量不一定超過五個。”
“可惜這東西不是寧塵親自取來的。”皇后有些失望的道:“要不然傳出去也是一對兒新人的佳話。”
好在對于皇后豪言,夏瑤只是抱著聽聽的心態,若不然讓皇后好生羞愧。
不過就算如此,皇后娘娘依舊找齊了十樣絲毫不下于天山雪蓮的物件作為聘禮。
一把剪刀,這剪刀并不尋常,一邊為龍形,一邊為鳳形,和合雙飛,兩片咬合象征龍鳳結合。是皇后娘娘特意命宮里的匠人打造,天下只此一把。
若是只是這樣,并不能體現出這剪刀有什么資格跟天山雪蓮相提并論,但是皇后娘娘的一句話,便讓這剪刀在某種意義上,還要超過天山雪蓮一頭。
“見此剪,如見宮。”
并且專門派人通知了寧塵,若敢欺負夏瑤,就讓夏瑤剪去了你的子孫根~~
寧塵看到這半人高的金色大剪刀的時候,心賊涼不用子孫根,腦袋都能剪下來了~
有宮中的皇后做靠山,以后怕是要被壓一頭了!
再接著,是一套組合件,名字喚作子孫桶,共有三件組成。
是西域翡翠三件套,黃玉翡翠做成的馬桶稱子孫寶桶,寓意早生兒女、健康聰明;白玉翡翠做成的腳盆稱聚福寶盆,寓意健康富足;壁玉翡翠做成的水桶稱財勢寶桶,寓意勤奮上進,事業有成。
雖然個頭都只有巴掌大,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東西,就是價值連城。
第五件,便是這岳陽的封地作為夏瑤的食邑,別人家送的時候,都是象征性的送一把尺子,寓意良田萬頃,皇帝大手一揮,將整個岳陽都算作了夏瑤的封地,單此一樣,已經超過了天山雪蓮實際價值。
接下來的東西又不同,雖然看上去只是尋常的紅棗、花生、桂圓、蓮子。
但是這些東西都是藥毒谷進獻給朝廷的絕品藥物,紅棗名叫山陽棗,服用一粒可以保三年不老;
花生也不一般,叫做貼心丹,人吃下之后,將會進入三個月的蟄伏其,期間如同死人;
桂圓名叫續命丸,就算是將死之人,服用之后也能再活三天;
蓮子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名號,服用之后只有三個時辰的功效,但是這三個時辰之內,將會爆發出遠超于自己功力的十倍威力。
但是三個時辰之后,便會武功盡廢,雖不至死,也宛如廢人。
當然這些東西原的寓意就是早生貴子。
皇宮里的好東西,果然不能覷寧塵看著眼前的四物一陣陣的驚訝,要知道哪一件放到江湖上也足一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這最后的一套,更是讓寧塵大開了眼界,大箱子排滿了街道的兩邊,每一個箱子邊上都有一位十分標致的侍女,寧塵粗略的數了數娘類,竟然共有一百多位侍女。
同樣也就是,后面的嫁妝共有一百余抬。
“寧大人。”這時候負責押送嫁妝“押妝官”,對著寧塵道:“最后的一套,便是這是這‘十里紅妝’了。”
“我侯爺啊。”寧塵輕輕的將“押妝官”拉過來了一些,出言問道:“這會不會太夸張了些?”
這位押妝官不是別人,是皇帝的從別的兄弟膝下過繼過來的一位皇子,叫做朱凌沄。
并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被皇帝封了一個蕭侯,現在在護龍山莊做事情。
眼下也是抓了壯丁過來。
“不夸張。”蕭侯對著寧塵道:“母后還嫌送的少了呢。”
雖然蕭侯也稱皇后娘娘為母后,但是他畢竟只是過繼到皇帝膝下的只認了父親,并沒有認母親。
“我,咱們年紀也差不多。”蕭侯看看寧塵接著道:“再加上瑤兒現在也算是我妹子,咱們從今以后也算是一家人了。”
“嗯嗯,這是自然。”寧塵點點頭,不然還能什么?
“以后怕是有事情要求到你身上,你可千萬不能推辭。”蕭侯再次道。
“在我能力范圍之內的,一定不會推辭。”寧塵點點頭道,但是話并沒有滿。
一陣寒暄之后,蕭侯離開了寧府。
“這嫁妝總是讓我以為自己是個窮光蛋。”寧塵無奈望天。
其實現在的寧塵很窮么?
非也,寧塵的財富來自兩個地方,一個是鄱陽湖的漕運,另一個就是毒嶺島的海上生意~~
但是就擺在自己眼前的這些嫁妝,寧塵縱然現在是一個富豪,就算是傾家蕩產,恐怕也收集不到這些東西。
皇宮畢竟是皇宮。
“這嫁妝呢?”寧塵看著從府中出來姜立出言問道。
“顯擺都已經顯擺過了。”姜立輕嘆一口氣,接著道:“自然是要搬回來了。”
“是不是感覺被壓了一頭?”姜立看著寧塵問道。
“嗯。”寧塵并沒有反駁,大方的承認。
“其實這也代表皇后娘娘是真的喜歡瑤兒,陛下也是真的看中你。”姜立對著寧塵道。
“這些我都懂。”寧塵無奈的搖搖頭,接著道:“但總是覺得非要用這樣的行事表現出來,感覺怪怪的。”
“算了。”寧塵不等姜立話,突然笑笑:“再了,這是好事情,哪有拒之門外的道理?”
寧塵指揮著眾人將東西一件一件的抬入了府中。
以為這些侍女只是裝飾用的,等寧塵讓她們回去的時候,才知道這是皇后娘娘賜給瑤兒嫁妝之一,共有一百二十八位。
府邸大了用的人就多了,寧塵照單收。
畢竟是宮里出來的侍女,長得標致不,都是懂規矩的。
里面或許有一些二心之人,但是寧塵并不在意,來日方長;再一個也是怕惹到皇后,這畢竟是她賞賜的東西。
其余府邸的人,大致也明白了些什么,紛紛回到自己的家中,將原準備好的禮物收起來,吩咐得力的親信去準備更有誠意的禮物。
寧塵不一般,那個叫夏瑤的更不一般。
嫁妝是讓女方婆家使用的,但是現在有一個好處讓皇后微微安心,就是寧塵身是一個孤兒,并無父母,所謂的婆媳之爭,在夏瑤這里也是不存在的。
皇后從皇帝那里也聽過了一些寧塵父親的事情,對于這孩子的遭遇也是頗為同情。
同時對沒有機會見過一面的寧不爭,升起了極大的興趣。
在皇后的記憶中,能讓皇帝念念不忘的人沒有幾個,寧不爭就是其中的一個。
夏瑤坐在了一面鏡子前,一位婆婆拿著梳子在為她梳頭。
聽娘,這位婆婆是梳頭婆,專門給出嫁的姑娘梳頭。
“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婆婆突然大聲將這句話喊出來,讓夏瑤冷不丁的一顫。
片刻之后夏瑤已經開始享受這個過程,并且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好像是在憧憬自己以后的日子。
“明天就要成親了呢?”夏瑤的臉上出現了一絲羞紅,因為這些天皇后娘娘已經發現了夏瑤對于男女之間的事情可謂是一概不通。
便親自調教,從頭到尾的在向夏瑤傳授這方面的知識。
有些時候除了言傳,或許還要用到身教。
“寧塵這個王八蛋,倒也懂些規矩。”皇后心中暗暗的想到。
畢竟之前二人孤男寡女的同處一室,少不得讓皇后娘娘擔心。
眼下的夏瑤,估計是想到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另一邊的寧塵。
也有同樣的經歷,只是事先寧塵已經知道了流程,并沒有因為梳頭婆突然間的高歌而被嚇一跳。
“婆婆貴庚啊。”寧塵反而在與其聊家常。
“四十有五。”婆婆輕笑了一聲。
能做梳頭婆的都是有講究的,需要六親皆,兒孫滿堂的婆婆太可以。
所謂六親,便是父、母、兄(姊)、弟(妹)、妻(夫)、子(女)。
討的就是一個吉利。
中午十分,又有一個宮中的宮女帶著一幫人來到了寧府。
領頭的是上次見過一面的阿朱。
“阿朱姑娘可是來暖房的?”負責接待的是司教坊教習出身的靈素。
“是啊。”阿朱輕輕的一笑,出言道:“這位可是靈素姐姐?”
“你認得我?”靈素有些意外。
“公主經常提起姐姐呢。”阿朱輕笑道。
靈素與那四個丫頭,也從別府搬到了寧府,同時來的還有別府的原班人馬,至于別府姜立重新派了些人去打理。
新房已經準備好,只是簡單的陳設,就等阿朱來布置了。
第二天,隨著一陣炮竹響,寧塵騎著高頭大馬,備著八抬大轎,前去迎親。
每路過一些重要的地段,還會撒下些銅板、或是碎銀子。
寧塵的迎親隊伍是肯定不能進入皇宮的,更不要是皇后娘娘所在的芷蘿宮了。
皇宮外的一處行宮。
夏瑤靜靜的坐在里面,除此之外還有皇后娘娘一直陪在她的左右。
迎親的隊伍已經到了。
行宮外面十分的熱鬧,但是夏瑤卻更加的緊張,握著皇后娘娘的雙手竟然都有些發白。
“瑤兒啊,該上轎了。”皇后娘娘是一個過來人,自然知道眼下夏瑤應該做的事情。
經過喜娘的三次催妝,皇后娘娘喚過來早就預定好的一位公主,封號為清河公主。
由清河公主打著一把紅紙傘,將夏瑤送出了門。
雖然有紅蓋頭蓋著,不過夏瑤依舊可以看到一些東西。
比如已經下馬等候的寧塵,與他身后的八抬大轎。
夏瑤順利的進入到了轎子中,緊記著皇后娘娘的吩咐,千萬不能掀開紅蓋頭~
夏瑤的座下放一只焚著炭火、香料的火熜;花轎的后轎杠上還擱系一條席子,俗稱“轎內火熜,轎后席子”。
寧塵上馬,起轎。
行宮外也是一聲炮響。
一個侍衛卻是跑到了皇帝的耳邊,輕聲了一番話。
“竟然有此事?”皇帝看看剛剛離去的轎子,眉頭輕輕的一皺,接著道:“讓皇后來見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