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奮斗在盛唐 正文 第916章:潑寒逢帝壽

作者/牛凳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神龍二年,十一月乙丑。

    今天按照風俗,是民間的潑寒胡節。與此同時,還是偉大的李顯陛下的生日。

    當日早朝,李顯御駕大明宮含元殿,接受文武百官、外番使節,乃至皇親國戚的祝賀,并贈送了回禮——精致防風眼鏡一個。

    完事兒之后,皇帝陛下便戴上自己的近視鏡,和各位貴人一起,御駕駛朱雀門,觀看潑寒胡戲。

    當然了,長安貴人很多,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資格跟皇帝陛下一塊兒看戲的。一般來講,必須三品以上的官員才行,允許帶家眷一名。

    “嗯?不對啊!”

    朱雀門上,在一片紫袍之中,有一身著牡丹大袖衫的女子分外顯眼,正是崔耕帶的“家眷”曹月嬋。

    按,崔耕現在有三名正妻,安樂公主李裹兒、平陽公主拉達米珠、五姓七望女盧若蘭,怎么輪也輪不著曹月嬋啊?

    人們紛紛向他們投來好奇、不解、疑惑的目光。

    饒是曹月嬋身為聚豐隆掌柜,經的多見的廣,也被人們盯得一陣心里發毛。

    她緊緊攥住崔耕的手,有些不自在地道:“二郎,我今日是不是太任性了?”

    崔耕滿不在乎地道:“不算任性,你能來就挺好。要不然,今天帶她們仨誰都不合適。”

    這倒是實話。

    按這種場合,就是該帶著正妻,沒有正妻才帶妾。但是,奈何崔耕的正妻有仨啊。

    帶李裹兒,顯著她仗著李顯的權勢爭寵,不利于家里的安定團結。帶拉達米珠或者盧若蘭吧,又怕韋后見了,以為李裹兒受了冷落,為女兒抱不平。

    既然曹月嬋主動提出來了,整好帶她來。

    當然了,為李顯賀壽,李裹兒是一定要參加的。剛才為了服李裹兒回家,崔耕很是花了一番功夫,找了個既符合李裹兒胃口,又非常符合邏輯的理由。只是這事兒,就沒必要對曹月嬋解釋了。

    曹月嬋聽了這話,才重新高興起來,吐了吐舌頭,道:“我可不是要跟她們爭什么,而是確確實實想在朱雀門上看潑寒胡戲。”

    崔耕笑道:“這倒是個好地方,居高臨下,能把整場潑寒胡戲看個清清楚楚。起來,咱們清源可沒這個風俗,我考考你,潑寒胡戲又叫什么?”

    “呃,又叫“蘇慕遮”或者“渾脫”。“蘇幕遮”既指進行潑寒胡戲時演奏的樂曲,又指人們頭上帶的防水帽子。“渾脫”既指進行潑寒胡戲時跳的舞,又指裝水的皮囊。在潑寒胡戲中,人們就是用“渾脫”里的水澆人的。”

    “月嬋果然聰明,那我再問問你,潑寒胡戲起源于哪?”

    “西域諸國。”

    ……

    二人一邊閑聊,一邊往下面觀瞧,等待著潑寒胡戲的開始。

    其實最初的頗寒胡戲,跟后世的潑水節差不多,人們頭戴蘇幕遮,腰胯渾脫,互相潑水,玩鬧不休。娛樂性很強,觀賞性不足。

    但是,自從傳入中國以來,產生了很多變化。

    最初此戲在宮內流行,據《周書》記載,南北朝時,北周宣帝宇文赟“御正武殿,集百官及宮人、內外命婦,大列妓樂,又縱胡人乞寒,用水澆沃為戲樂””

    注意,這里就不是人們互相潑水了,而是觀看“胡人”自己潑。

    這有啥看頭兒?

    別急,既然是潑水,穿著衣服就不大方便了,人們“裸~體跣足,揮水投泥,互相嬉戲”。最關鍵的是,這些胡人盡皆美貌女子,豈能不令觀者血脈噴張,不能自已?

    所以,此時的”“戲”,已經從游戲之戲,到戲劇之戲開始轉變。

    到了現在,因為皇帝觀戲,長安的潑寒胡戲,已經逐漸演變為長安各坊面子的比拼。

    一百零八坊,每坊都有“渾脫隊”,整支隊伍都騎著高頭大馬,或著衣著華麗以富逼人,或者頭戴各種面具以新奇取勝,還有的僅著皮兜遮羞,展露出健壯的身材,甚至有的隊伍完由花樣美男組成……等等,不一而足。

    總而言之,誰最吸引百姓的目光,乃至被潑的水最多,誰就算贏了。若是皇帝看得高興,給予重賞,那更算是揚眉吐氣。

    ……

    ……

    此時的朱雀大街上,長安百姓們摩肩擦踵,擠成一團,中間勉強留出了渾脫隊經過的通路。

    巳時剛過,第一支渾脫隊伍,已經從遠方緩緩走來。

    這支隊伍來自長壽坊,整支隊伍盡皆是十二三歲的童子,最中間的一匹馬格外高一些,坐的卻是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頭戴獸頭頭冠,面帶紫髯面具,身著胡服,飾以金銀琉璃珠玉。

    顯而易見的,這男子代表的是胡人中的貴人。

    “雅荷~~”

    忽然,那男子發了一聲喊,道:“吾乃胡人之王,看上了中原的花花世界。俺這就點齊兵馬,破了邊關,好好享受去也!”

    “胡王受死!”

    那童子們發了一聲喊,有人掏出腰間的渾脫,向著“胡王”潑水,有人騰身而起,去拽他的胡子;有人則背后偷襲……

    這當然是表演,并不是真打,難得的是孩子們在馬匹前進的過程中進行,動作干凈利落,絲毫不顯雜亂,頓時迎來了陣陣喝彩聲。

    等快到朱雀門時,又有驚喜,只聽眾童子們隨著“蘇幕遮”的曲子,齊聲唱道:“聰明兒,秉天性。莫把潘安、才貌相比并。弓馬學來陣上騁。似虎入丘山。勇猛應難比。善能歌,打難令,正是聰明。處處皆通嫻,久后策官應決定。馬上盤槍。輔佐當今帝。”

    “好,好一個“馬上盤槍,輔佐當今帝”!”李顯甚為高興,道:“看賞,長壽坊渾脫隊每人賞錦緞一匹。”

    李隆基趁機進言道:“方才長壽坊所表演的,乃是潑寒胡戲中的老曲目,叫“潑胡王”。只有這首俗曲兒是新做的,甚為難得,不如陛下令人做一首詩和之吧。”

    蘇幕遮的曲調雖然沒什么變化,但與之相配合的你內容,在朝廷和民間卻已經分化。在民間是俗曲兒,在朝廷卻依舊是七言絕句。所以李隆基做一首詩和之。

    李顯興致甚高,往四下里看了一圈兒,笑道:“不知哪位愛卿,愿做這一首和詩啊?”

    馬上就有人應道:“微臣不才,愿意一試。”

    人們循聲望去,發現其人正是工部侍郎、弘文館學士張。

    李顯道:“有勞張愛卿了,不知你需要多久?”

    “微臣現在已經有了:摩庶出海西胡,琉璃寶眼紫髯須。聞道皇恩遍宇內,來將歌舞助歡娛。”

    “哈哈,張愛卿不僅有詩才,還有捷才啊,還有嗎?”

    “臘月凝陰積帝臺,豪歌擊鼓送寒來。油囊取得天河水,將添上壽萬年杯。”

    “可能再來一首?”

    “寒氣宜人最可憐,故將寒水散庭前。惟愿圣君無限壽,長取新年續舊年!”

    就這樣,張接連做詩三首,不僅和了詩,還點明了為李顯祝壽之意。

    李顯甚為高興,賞張錦袍一件,黃金五十兩,并命人將這三首蘇幕遮唱出來,與長壽坊那些童子相和。

    李隆基又故作漫不經心地道:“張侍郎是詩雖好,但值此陛下萬壽之際,天下第一的詩人沒出手,總嫌美中不足啊。”

    “天下第一的詩人?”李顯扭頭看向崔耕,微微一笑,道:“二郎,這是你呢!要不,你也作詩一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中市| 卓资县| 兰坪| 晋城| 新绛县| 钟祥市| 巴南区| 巴南区| 冷水江市| 三台县| 英超| 宽城| 礼泉县| 白河县| 镇远县| 平南县| 湖南省| 章丘市| 巴林右旗| 朝阳县| 屏东市| 黄平县| 莎车县| 元谋县| 独山县| 东明县| 江孜县| 涟水县| 宁河县| 伊川县| 名山县| 综艺| 扎鲁特旗| 宁南县| 曲周县| 柳河县| 抚松县| 库车县| 抚松县| 唐山市|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