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末之虎 正文 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

作者/遙遠之矢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在告示發出的第五天,一個天氣十分寒冷的日子,唐王李嘯在乾清宮中,收到了時為應天巡撫左懋第的緊急奏報。

    “唐王,不好了!不好了!”

    時近過年,江南一帶天氣寒冽冷風蕭蕭,這身形瘦削的左懋第,卻是跑得一臉熱汗,氣喘吁吁地從乾清宮宮門急急跑入。

    端坐于乾清宮花木楠椅上的李嘯,手捧清茶一盞,正在細心吹拂,忽見左懋第這般匆忙跑來,不由得眉頭頓是一皺。

    “仲及,何事這般驚慌,嗯?”

    “稟大人,不好了!現在南京城中的孔廟中,一大幫書生士子,正在那里聚眾哭廟呢!”左懋第跑得氣喘如牛,一臉急色地對李嘯大聲稟道。

    “哦,竟有這種事?”李嘯的臉上,驟然凝重。

    “唐王,你可能不知道,這哭廟,是我江南一帶特有的習俗呢。”左懋第見李嘯一臉嚴肅,以為他還不明白哭廟是怎么回事,遂又急急解釋道:“這哭廟之事,在南京蘇州這一帶,是流傳已久的習俗。我江南之地,經濟發達,人文薈萃,那些來自殷實之家資財豐厚的讀書人,尤其是復社中人,常常聚眾清談,評述時政,倒是成為一股重要的社會力量呢。”

    見李嘯聽得仔細,左懋第又稟道:“唐王,這些復社學子們,每當官府有不法之事或不當之舉,那士子們每每聚集文廟,作卷堂文,向祖師爺孔圣人哭訴。更有甚者,隨即召集民眾,向上級官府申告。要知道,在這江南一帶,,這人多勢眾的讀書人“哭廟“申告,往往能令官府不敢小視而被迫采納呢……”

    左懋第絮絮叨叨地低著頭說到這里,他完全沒有注意到,此時的李嘯,已是面如冰霜一般寒冷。

    “你直說吧,他們此番哭廟,就是對本王之新政大為不滿吧。”李嘯打斷左懋第絮叨的稟述,開門見山地發問。

    見李嘯說得這般直接,左懋第有如一只被捏住了脖子的兔子一般,瞬間失言,他畏懼地望著上頭的李嘯,嘴巴囁嚅地不敢再往下說。

    “唐王,這,這……”

    “從實說來!”

    “大人,正是如此。”左懋第一咬牙,抹了把額頭的冷汗,又繼續道:“唐王,請恕在下言語不當。當日,你的告示一發,立刻就在整個江南,引發了強烈的反響與騷動。那江南各地的官紳人家,對于唐王要收士紳稅賦一事,皆是極為不滿。更對你將田土中的富余田加收十倍重稅之事,深深懷恨在心。故而,那些富戶地紳中那些已有功名的士子,便想了個法子,要聯合起來,給大人你一個難堪……”

    “所以,他們就齊來南京的文廟,向孔夫子像一起嚎哭,以此方式,來向本王表達不滿,宣泄仇恨,是嗎?”李嘯冷冷回道:“那他們哭完之后,接下來,該是要鼓動不明真相之民眾,一齊來向本王發難了,是不是?”

    李嘯的話,直接而犀利,讓左懋第不覺渾身一顫。

    一時間,他愣愣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要如何回話。

    李嘯直視著他閃爍的眼神,又問了一句:“仲及,本王且問你,你對本王這項政策,卻是作為觀點?”

    李嘯的問話,讓左懋第的神色頓時更加難堪。

    從后世穿越過來的李嘯,自然知道,這位原弘光偽朝的兵科給事中,后被自已提拔為應天巡撫的左懋第,是個什么樣的人。

    左懋第,字仲及,號蘿石,山東萊陽人。在正史上,他曾擔任南明赴清談和使者,后被清扣押,寧死不降,最后被多爾袞斬殺于菜市口,后人稱“明末文天祥“。

    也正是因為,看到此人身上,有如此剛正不阿一腔正氣的可貴品質,李嘯平定江南后,立即將他從一個小小的兵科給事中,給大力提拔為應天巡撫。

    而左懋第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他曾是文社山左大社的主要成員。據萊陽縣志記載,山左大社91名成員,萊陽人占了十之六七,而左懋第與堂兄弟左懋泰、左懋芬、左懋桂、左良輔等,則為其翹楚。他們經常參加交游聚會,切磋學問,評說時局,可謂指點江山,文名遠揚。

    也正因為他的復社身分,他在弘光偽朝中飽受打壓,郁郁不得志,算是弘光一進的邊緣人物。、

    在正史中,也正是因為這個復社成份,被馬士英阮大鋮等人深為忌恨,后來,便被馬士英等人指派為與清廷談判使者,派去清廷送死,實行見不得人的借刀殺人之策。

    因此,李嘯詢問左懋第之意見,實際上也是想了解這位曾經的復社骨干,對自已所施行的政策的真實想法。

    左懋第躲避著李嘯犀利的目光,他在心下緊張地盤算,看看自已到底該如何回答,方為合適。

    最終,他咬了咬牙,拱手稟道:“唐王,微臣竊以為,大人此項計策,太過操切,實有不妥。”

    “哦?你且詳細說來。”

    “唐王,你這項政策,雖有諸多好處,但你這般實施,實是撼動了江南一帶的大地主們的根本利益呢。”左懋第一臉憂色地說道:“想來我大明開國至今,向來優待士紳,安有這般通過大量加稅,而從其手中強奪田土之事乎?縱然官府可按市價贖買,但土地乃是大地主大豪紳們的存身根本,若皆被大人以這般手段奪了去,卻是又如何甘心。”

    “是嗎?連你都這么看的話,那些大地主豪紳,可是打算與本對抗到底了么?”李嘯的聲音,有種說不出的冰冷。

    “唐王,事情尚未至此。”左懋第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又急急言道:“現在復社諸生,尚且只在文廟中發泄不滿,事情并未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唐王能及時收手,暫緩實施這項爭議極大的奪田措施,相信那些復社學子也會明白大人的苦衷,從而……”

    “夠了!”李嘯打斷左懋第的話語“哼,本王此舉,乃是多日熟思之策。你以為,只是本王一時閑得無聊,隨意想出來的么?本王還沒無聊到消遣度日自尋煩惱的地步!”

    “唐王……”

    “仲及,現在江南的嚴峻局面,難道你這個應天巡撫真不清楚嗎?”李嘯神情十分峻厲:“現在整個江南,雖被我唐軍大部平定,但各地的土地兼并情況極其嚴重,失業民眾以及外地流民遍布州縣街巷,這些人簡直就是一捧捧堆在一起,隨即可以燃起沖天大火的柴草啊!之所以到現在為止,還未發生大的動亂,完全是因為本王的軍隊在各地強力彈壓,流民畏我軍之勢,方未遍起騷亂。只不過這樣的局勢,若不盡快改變,又豈得長久?!”

    李嘯頓了下,又繼續道:“而本王之策,總的來說,便是損有余而補不足,讓那些大地主大豪紳,分出富余之田,安濟流民與失業百姓,從而消彌社會不安定之因素。此為安定社會的根本之策,豈可因那些地主豪紳的反對而加以更改或暫停?更何況,本王能出比市價更高的價錢,來贖買他們的田土,他們又有什么實際的損失呢?難道一定要吃相這么難看,把所有的東西都一個人全吞入肚,不給他人半點殘羹剩飯,要讓整個社會日漸糜爛,讓整個國家矛盾不斷尖銳深化,才是唯一的出路嗎?真真豈有此理!”

    說到這里,李嘯亦開始動氣,他恨恨道:“這些書生,白讀了一肚子圣賢書,卻全不為國家為百姓考慮,實是可恨。他們出于一已之私,為了自已家業不受半點損失,便來鬧這哭廟之事,真真成何體統!這般私心自用,不顧民生,這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他們也不想想,若流民起事,江南動蕩,他們的家業,縱是現在的千倍百倍,又能保全幾何,只怕到時后,連這卿卿性命,亦是難保呢!”

    聽李嘯說完這里,左懋第已滿頭是汗,他唯唯諾諾,再不敢與李嘯對視。

    見李嘯終于不再說話了,左懋第才一臉猶豫地抬起頭,向李嘯問道:“唐王,那現在的局面,卻該如何收拾,方為合適?”

    李嘯沉默良久,便緩聲道:“仲及,你去文廟之中,把那幾個帶頭的,帶到宮中來,本王要親自接見他們。”

    “唐王,這……”

    “不必多說了,你且去便是。你放心,本王縱說不過他們,亦要分化瓦解他們,令他們再難抱團。”李嘯嘴角,泛起了一絲淡淡的微笑。

    左懋第點點頭,隨即轉身離去。

    約過了一個時辰,左懋第帶著一眾書生,來到乾清宮外。

    望著宮門口那些影影綽綽的書生人影,李嘯不覺一聲冷笑。

    左懋第撇下眾人,首先急急入宮,他拭著汗水回道:“大人,這差事可真難辦哪。下官剛到文廟外,還未入其中,便在文廟門口被復社的黃宗羲等人給攔住了。這家伙厲聲質問在下,說我此番前來,是不是要來拿人。還說什么若要拿人,就先把他一人帶走便可,不必連累他人。“

    ”哦,這個黃宗羲,竟是這么膽大么?要知道,此人才被本王從監獄里放出來不久呢。”

    “是啊,微臣見他挑頭阻攔,心知他必是這群書生中的帶頭之人,便立刻對他解釋道,本府此來,不是前來拿人,而是奉唐王之命,特別帶他們幾個帶頭的,去宮中見唐王,與唐王當面議事。”

    未等李嘯回話,左懋第又道:“下官這般一說,黃宗羲立即表態,愿意隨本官去見唐王。而文廟中的那一眾讀書士子,亦是人人踴躍,叫嚷著皆要入宮去與唐王論談。一時間,人聲鼎沸,喧囂不已,就連附近的百姓與流民,亦是紛紛跑來看熱鬧,倒把文廟前的大半條街都堵滿了。”

    “哦,竟是如此……”

    “下官見人愈來愈多,為恐人多滋事,便對黃宗羲說,由他挑出幾個讀書人作為代表,與下官一同入宮與唐王敘談便可。不料,下官這條建議,遭到了一眾學子的堅決反對,他們表示,要去同去,要死同死,皆是要一齊來見唐王,方可罷休。”

    聽左懋第講到這里,李嘯捋須不言,臉上卻是泛起淡淡微笑。

    左懋第抹了把滿臉的汗水,又稟道:”只是這文廟之中,至少聚了百余名士子,如此勢眾,焉可盡帶之入宮。故下官好說歹說,又讓那黃宗羲代為勸解,才從其中挑出十七名領頭的士子,令他們隨本官入宮而來。我等一走,那其余的士子與一眾圍觀百姓,方漸漸散去。現在,這十七名學子,皆在宮門外等候,唐王你看……”

    李嘯點了點頭,便對左懋第道:“既如此,就讓他們一齊進來吧。”

    左懋第略一猶豫,便立即應喏,隨即轉身外出,將門外那一眾士子,帶到唐王李嘯階下。

    “拜見唐王!”

    左懋第首先跪下,那一眾書生略一遲疑,亦紛紛在階前下跪。

    端坐花楠木椅上的李嘯,緩緩地看了一遍,下面那呼啦啦跪了一片的士子書生,心里卻是莫名的感慨。

    從前世穿越過來的他,當然知道,這個復社,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說白了,所謂的復社,只不過是東林黨后期的一種更為有效的組織方式罷了。

    要知道,僅在南京城中,有名有姓的復社人員,便是有數百人之多,而無名無姓的底層東林復社黨人員,則足有數千之數。

    他們當中,九成以上江南本地的士紳地主出身,多半又有秀才或舉人的身份,他們平時雖然有不少是品行不良的浪蕩公子哥兒,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有學問又能潔身自好的儒士,所以在南京和江南等地都有極好的名聲和威望。

    而且可以說,在整個江南地區,東林黨極大,相比其他政治勢力,他有三項十分巨大的優勢。

    第一,東林黨人中,多為在朝中任職的官僚成員。雖曾被馬士英阮大鋮等人大力打擊,朝堂之中的官員被黜職查辦了許多,但在朝堂之外,依然有大量的秀才舉人做為梯隊準備,這樣強大的官場力量,絕對不可小看。

    第二,則是東林黨經營多年,在江南之地,擁有強大的財力物力和聲望,諸如錢謙益徐允爵之類,在這里有威望有人脈,在官場更是有同年有同黨。在正史上清兵南下之際,東林黨們一呼百應,常常一豎義旗,就能召集起幾千農兵出來,雖然這樣的業余隊伍沒有什么戰斗力,不過也能看出來,東林黨與復社人員,在江南地區的影響力有多么龐大。

    第三,便是東林黨自成立以來,有幾十年無數先輩在與各種黨派斗爭時積累出來的豐富斗爭經驗,小則扣帽,大則人身攻擊,定要讓對手身敗名裂,難以翻身。從東林者,便為同道,不從者,便是仇敵。這可東林黨這幾十年來,百試不爽的妙招。

    而就在李嘯尚在沉吟之際,下面一個聲音,已是朗朗響起。

    “唐王,學生黃宗羲,此番入宮,實有番內心之話,要對唐王直說。”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县| 临洮县| 泰兴市| 郧西县| 探索| 广德县| 吴堡县| 宜章县| 苏尼特左旗| 龙陵县| 卢氏县| 伊宁市| 东阳市| 桃源县| 西贡区| 安化县| 平江县| 襄城县| 奉新县| 金堂县| 永顺县| 丽江市| 即墨市| 淮滨县| 内丘县| 微博| 江源县| 万荣县| 大同县| 宁波市| 惠安县| 无为县| 弋阳县| 双牌县| 汝南县| 东明县| 扬中市| 江川县| 石首市| 淮滨县|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