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太大的小型飛船,靈活性很高,卻完全不適用于人類,只能當無人機。 X
許云進頓時有些尷尬。實際上,就是他要求羅蒙教授研究這種小型太空梭的,但現(xiàn)在看,好像沒有太大的用場。
這種太空梭體積小,采用大量的輕型金屬,并且犧牲了某些性能,從而能夠?qū)崿F(xiàn)超高的機動性。
在他的觀念里,戰(zhàn)斗飛船就要像戰(zhàn)斗機一樣,高機動性總是越好的。
但他忘記了,高機動性必須要高加速度才能實現(xiàn),人類的身體素質(zhì)又沒有達標,想要機動也機動不起來。
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個人英雄的時代了啊,個人**的力量,與機器對比,實在太渺小。
“……也不是沒有用。”
于易峰看著屏幕上的各個參數(shù),他嘆了口氣道:“其實已經(jīng)很不錯了,它的單兵作戰(zhàn)能力不錯,造價還算便宜,如果采用無人駕駛的話,去掉維生裝置以及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造價還能更低一些,可以批量制造。”
“……從某一方面講,高機動性總是好的。當做無人機使用不錯。”
“還有啊,如果我們的生命科學(xué)能更進一步,就可以把人類的**強化,那就這種飛船就可以使用了。像什么鈦骨骼、強化血管、強化內(nèi)臟等等。畢竟無人機容易被電子干擾,而人類操控的話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于易峰輕聲道:“或者說,完美素大量使用,也可以催生一批超級戰(zhàn)士……”
許云進愣了愣,這倒是他沒有想到的,超人類可是能瞬間承受30倍的地球重力!兩人私下里討論了一下,于易峰稍稍透露了完美素的相關(guān)進展,已經(jīng)出現(xiàn)意志力藥劑、開始動物性實驗等等。
緊接著,他又回過頭道:“羅蒙先生,還有其他的機型嗎?”
羅蒙教授連忙點頭:“當然有!”
他們整個小組研究了這么多年,不可能只搞出這個只能承載兩人的小型太空梭。他點開屏幕上另外一份文件,一個壯觀的大模型跳了出來。
他用手指點著說道“”“這是‘勝利號’飛船的強化版本,我將它命名為aircraft-001型,簡稱a-001型,它既是戰(zhàn)斗飛船,也可以當貨船。”
“它長約30米,寬度以及高度在18米左右,采用大量的輕型金屬,額定承載質(zhì)量為640噸。”
“最高速度大概在每秒三百公里,也就是光速的千分之一左右。不過整體機動性是不如小型太空梭的。想達到這個最高速度,需要六個小時的推動時間。”
這可就是真正的宇宙飛船了,因為體積畢竟大大,攜帶能源多的關(guān)系,它的最大速度比小型穿梭機還要快。
它采用最新的離子引擎,也比以往的“勝利號”飛船快得多。如果讓這架飛船來往地球與月球,也就幾小時,不到半天的功夫。
“a-001應(yīng)該是今后的主力機型了,我們還可以稍微改裝,形成各種變種。”羅蒙博士將電腦屏幕轉(zhuǎn)過來,朝向于易峰等人!
于易峰望著屏幕上的各種參數(shù),仔細研究了半天。包括后邊的a-002,a-003等等型號,都是a-001的變種,不過他還是不太滿意!
綠光人的無人機,速度達到了光速的三十分之一,現(xiàn)在人類只能達到光速的千分之一,他當然是有些不滿意的。
他開口問道:“不是采用了最新的離子引擎嗎?怎么只能達到這點速度?對了,綠光人的無人機到底有什么技術(shù),有可控核聚變技術(shù)嗎?它為什么飛得這么快?”
羅蒙博士愣了愣,他解釋道:“綠光人的無人機,采用的也是類似的離子引擎,不過能源方面依舊是核裂變能源……雖然很奇怪,但事實就是這樣……”
“原因可能是……可控核聚變技術(shù)的小型化比較困難吧。”說到這里,羅蒙博士也是非常遺憾,沒有核聚變,真是可惜啊。
于易峰點頭,這一點他其實已經(jīng)知曉,如果真的有可控核聚變技術(shù),科學(xué)家們早就大呼小叫了。
不過,他絲毫不懷疑綠光文明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可控核聚變。如果一個星際文明還實現(xiàn)不了可控核聚變,那真是天大的笑話。
但把可控核聚變小型化,放在一個小型無人機里,可能就不是一個數(shù)量級的技術(shù)了……
畢竟核聚變可不是核裂變那么簡單的東西,如今人類還連門檻都沒有摸到,頂多……只能說看到了門檻。
“綠光無人機,帶來了一整套的材料技術(shù)、小型裂變能源技術(shù)、智能操作系統(tǒng),以及更高效的離子引擎等等。其中最關(guān)鍵的還屬于離子引擎了……”
羅蒙博士從電腦中翻開一堆資料,上面畫了一副精致的模型圖,也正是電動學(xué)專家這些年來的智慧結(jié)晶:超高速離子推動引擎!
離子引擎,也就是等離子發(fā)動機,是電推進系統(tǒng)的一種,目前已經(jīng)應(yīng)用地相當成熟,其應(yīng)用的主要介質(zhì)就是等離子體。以前地球上的衛(wèi)星就采用這種引擎,不過它們的推動力非常小,不像現(xiàn)在的這種。
它使用洛倫茲力,讓帶電原子或離子加速通過磁場,來反向驅(qū)動航天器,和粒子加速器與軌道炮都是同樣的原理。
傳統(tǒng)的化學(xué)推動與之相比,實在是太落伍了,消耗巨大的能量,帶來的最終動能卻不大。
第一架登月火箭“土星5號”就是典型化學(xué)推動代表。它的第一級裝有2075噸液氧煤油推進劑。
一旦發(fā)動機點火,它可以在2分34秒內(nèi)全部“喝”完這些“飲料”。
高溫氣體以2900米/秒的速度噴射,卻僅僅夠?qū)?7噸的有效載荷送上月球。
在全部能夠產(chǎn)生的3500噸推力中,很大一部分被用來“拖”起火箭自身和2000多噸燃料。所以它的“比沖量”并不高,只有300多秒,推進效率的非常低下。
“離子引擎噴射等離子的速度越高,比沖也就越高,目前最新型引擎噴射的等離子,最高速度在3000千米/秒,也就是光速的百分之一!比沖大約是300000秒,是傳統(tǒng)火箭的一千倍,能量轉(zhuǎn)換率高達70%!”羅蒙解釋道。
“如果引擎能夠一直工作,完全能夠達到更高的速度,但受限于能源問題,它的速度極限大概是2000公里/秒。為了保證安全、可靠,我們將額定速度定在300公里/秒。”
于易峰默默地點頭,這個極限速度其實還不錯了,達到光速的一百五十分之一。
科學(xué)家們曾經(jīng)計算過,就算用強大的核聚變能源,也只能將飛船加速到光速的10%罷了,更何況小小的核裂變。
速度越快,后邊需要的動能越是海量,如果速度再高,還要涉及到相對論效應(yīng)。
人類不可能一口氣吃成胖子。
不過他倒是有些好奇了:“為什么綠光人的飛船這么快?達到光速的三十分之一?用核裂變能源幾乎不可能啊?!”rw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