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TD]如何評價TD-SCDMA的貢獻
15年月3日9:33T中
TD-SCDMA的研發及大規模商用化,是在球通信領域可以占一席之地的一項成就。然而,并不能因此而無限夸大其意義和價值、將它抬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事實上,TD-SCDMA并不能代表中國3G的技術創新和移動通信產業的發展
財新(作者冷鋼)中國的通信產業從極其落后,發展到今天居于世界先進的行列,這是值得中國人驕傲的輝煌歷史篇章。從上世紀8年代數字通信時期的PCM、數字復接設備起步,接著是PDH光纖傳輸、SDH光纖傳輸以及數字微波,到上世紀9年代的數字程控交換機是一個里程碑,以“巨大中華”(即巨龍、大唐、中興、華為)為代表,國產的大容量數字程控交換機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大約從年開始,國產通信設備開始在國際上崛起,并一步一步向世界先進邁進,而3G移動通信系統就是這個階段的最重要的代表(TD-SCDMA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今天,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已經發展成為國際移動通信市場的巨頭,在WCDMA、CDMA、LTE等國際主流標準中的技術貢獻和影響力也已位居前列。
那么,作為所謂中國通信技術自主創新的代表,TD-SCDMA在中國移動通信產業崛起和發展的歷程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是不是像一些公司宣傳的那樣,中國廠商是通過TD-SCDMA才掌握了3G移動通信的核心技術,如果沒有TD-SCDMA,中國的移動通信產業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個水平?
不可否認,作為國際通信標準中第一個由中國提出和主導的標準,TD-SCDMA在中國通信領域標準化工作上的確是一個突破。而TD-SCDMA新技術的開發,還有一套完整標準的研發,以及標準產品的實現和大規模商用化,也是在球通信領域可以占一席之地的一項成就。然而,并不能因此而無限夸大這個標準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將它抬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更不能將TD-SCDMA的發展凌駕于整個中國通信產業之上。事實上,TD-SCDMA并不能代表中國3G的技術創新和移動通信產業的發展。
總結中國通信產業和TD-SCDMA的發展歷程,可以得出幾點結論:1)TD-SCDMA從來都不是中國移動通信技術的引領者;)TD-SCDMA并沒有成為中國移動通信產業的主體;3)中國今天在國際標準上的影響力靠的并不是TD-SCDMA標準;4)TD-SCDMA不是中國通信企業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5)國產3G設備打破外國壟斷靠的也不是TD-SCDMA;6)代表TD-SCDMA政治意義的那些目標基上沒有實現。
TD-SCDMA不是中國移動通信技術開發的引領者
中國廠家在上世紀9年代便開始了移動通信系統設備的開發,到9年代末,3G的開發已經成為中國通信技術和產業開發的重中之重。而在國產三種制式的3G系統設備的研制中,TD-SCDMA始終處于大幅落后和追趕的狀態。
以華為的WCDMA作為對比,在年的時候,華為的WCDMA商用化系統設備就已經參加了當時某運營商在廣州長達一年的外場試驗測試;3年1月,采用華為套設備的阿聯酋電信WCDMA絡就建成并正式投入商用;4年1月華為贏得荷蘭運營商Telfrt覆蓋國的WCDMA絡的價值超過億歐元的合同,******總理和荷蘭首相還出席了合同簽字儀式;后來憑借著分布式基站等技術創新而擊敗愛立信等老牌國際巨頭,華為的WCDMA開始打入西歐主流市場。
而此時的TD-SCDMA呢?3年TD-SCDMA還在糾結于T**還是LCR,距商用化還非常遙遠;在4年當TD-SCDMA的研制一再延遲、陷入困境之時,正是已經掌握了WCDMA和CDMA技術的中興華為等中國通信產業主力軍的加入,才推動TD-SCDMA的產品開發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因此,在國內3G技術和產品的開發中,TD-SCDMA一直都是一個落后者、追趕者,是被幫助的對象,怎么可能是中國移動通信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引領者和帶動者?不僅系統設備如此,手機和芯片也都是如此。
在三種制式的手機中,TD-SCDMA手機在技術上是最晚熟的,當今國產手機廠家的佼佼者如華為、中興、米等,有哪個是通過做TD-SCDMA才學會做手機的?芯片方面,如今在4G上強勢崛起進入國際領先陣營的國產芯片廠家是華為海思,眾所周知,它也不是靠TD發展起來的,而在發展TD產業中培養起來的一批芯片公司卻基上連今天的4G芯片市場都進入不了。顯然,將國產移動通信產業鏈的發展歸功于TD,什么“TD-SCDMA之前國內就沒有完整的移動通信產業鏈”、“TD-SCDMA幫助國產設備商實現大逆轉”等等,可以完是罔顧事實、毫無根據的。
盡管受到政府的特別扶持,但是TD-SCDMA的開發一直都沒有成為中國通信產業發展的主線。4年之前只是大唐獨家在進行TD-SCDMA的開發;到4年華為中興的WCDMA和CDMA設備已經開始進入歐美市場的時候,TD-SCDMA的開發卻陷入了困境,結果在4年月國家安排78億元經費啟動了“TD-SCDMA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后,中興、華為和普天等才加入到TD-SCDMA的研發和產業化中來,才大大推動了TD-SCDMA開發的進展。因此,華為中興等中國通信的主力企業只是在后半段才加入了TD-SCDMA,而對于整個中國的通信產業而言,無論是在開發的投入、還是后來在市場上的銷售額,TD-SCDMA都遠不是大頭。可以,政府大力扶持的TD-SCDMA盡管一直都是關注的焦點,然而卻一直都沒有成為中國通信產業發展的主體,實際上TD-SCDMA只代表一部分企業的利益和追求,并不代表整個產業的利益和追求。
中國在國際標準上的影響力與TD-SCDMA標準
中國今天毫無疑問已經成為國際上通信標準制定的主角之一,但這是因為TD-SCDMA嗎?當然不是。盡管有著政府特殊政策的扶持,TD-SCDMA一直并不代表國產3G研發的主線,而在WCDMA和CDMA的研制開發上,華為和中興的產品從系統實現方案的設計、系統總體架構的創新、產品概念的獨創,到先進算法的研制、獨到的芯片設計等等,都有很多創新,使得國產設備不再只是靠低價格,而是以技術創新上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上立足。
以華為為例,5年6月華為在WCDMA上的基專利就已占到整個WCDMA基專利的5%、躋身球前五;在LTE上,至1年11月華為在LTE中的授權專利已占83%,居球第4位。可見,中國企業能夠取得今天在國際主流標準上如此的影響力,靠的是面向球市場的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上的長期積累和強大實力,而不是因為有了TD-SCDMA標準。同樣,也只有在研發上的巨大投入才能支撐這種創新,例如,華為至14年的研發投入累計達到了188億元,僅14年就達到4億元,顯然,只有達到球行業領先地位的企業才有這種實力,也只有球市場銷售的巨額收入才能支撐這種投入,而這,又豈是一個TD-SCDMA標準可以達到的?
此外,作為一個為標準而標準、脫離行業市場需求的指導思想的產物,有著許多缺陷和弱點的TD-SCDMA最終只在自己一國獲得采用,“國際標準”成為虛名,再加上在自己國家的商用化也不成功,因而也根不可能在國際技術和產業界產生什么影響力。
中國通信企業如今已經進入世界行業的先進行列,那么在其中,TD-SCDMA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作為中國通信產業崛起和發展的典型代表,我們再來看看華為。
從上世紀8年代開發交換機起步,經過三十幾年,華為如今已經是一家業務遍布17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球化公司,14年的銷售收入預計達到46億美元,將超愛立信而成為球第一大通信設備供應商。顯然,能夠發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一,華為靠的并不是TD-SCDMA,因為無線移動方面,華為的設備已經供應球超過5家的運營商,截至14年底華為在球已部署了3個G**絡、33個WCDMA絡以及154個LTE絡,GPRS/UMTS/LTE分組核心已應用于球最大的家移動運營商集團中的17家。看看這些數據,就知道與TD-SCDMA沒有多大的關系。
華為的例子足以明,中國移動通信的技術和產業能夠發展到今天的世界先進水平,靠的既不是TD-SCDMA的技術,也不是TD政策的扶持。反過來,沒有在國際主流技術上的開發、積累、創新和領先,只靠TD-SCDMA的話,是不可能進入世界業界的先進行列的,君不見,同為當年的“巨大中華”,大唐如今與華為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3G打破外國壟斷靠TD-SCDMA嗎
還有一點,就是在國產設備替代進口這一點上,TD-SCDMA起到了什么作用?前面已經指出,中國廠家在上世紀9年代便開始了移動通信系統設備的開發,到9年代末,3G的開發已經成為中國通信技術和產業開發的重中之重。在G的G**和CDMA上,外國設備已經形成壟斷,國產設備沒有機會進入,因此3G成為國產設備進入移動通信市場的關鍵機會。
從4年開始,國產的WCDMA和CDMA設備已經非常成熟,而且與外國設備相比已經不是只有價格優勢,而是在技術創新上也有了強大的競爭力,像華為已經能夠憑借分布式基站、SingleRAN等技術和產品創新的優勢在國外市場上擊敗老牌外國巨頭,華為和中興的WCDMA和CDMA設備已經在外國市場攻城略地。因此,只要中國3G牌照發放,不管有沒有TD-SCDMA,國產設備代替外國設備取得優勢地位已經是一個必然。后來的事實眾所周知,在中國3G絡的WCDMA和CDMA制式上,也是國產設備占據了絕對優勢,例如中國電信的CDMA無線中華為和中興共占了約8%,上海貝爾占其余的約%。因此,國產設備替代外國設備的這個逆轉,與TD-SCDMA根沒有關系,不僅如此,TD-SCDMA實際上還幫忙外國設備阻擊了國產設備的逆轉,因為正是由于它導致我國3G牌照發放的推遲,讓外國廠家用G設備在中國額外多賺了好幾年的錢。
TD-SCDMA最重要的意義和成就,便是作為中國提出和主導的一個標準首次成為了國際標準,而且是成為國際三大3G標準之一,因此“被公認為我國通信百年史上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的國際標準”、“是中國通信產業百年發展歷史上的重大突破”。可惜十幾年以后再回頭看看,這些目標并沒有達到。
TD-SCDMA雖然成為了國際標準,但最終球卻只有中國移動一家采用,成為市場和產業的孤島,“國際標準”實際上成了虛名。今天就連TD的歌頌者們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我們千辛萬苦樹立的世界標準并沒有真正走出國門,在球只有中國移動一家運營商建設了唯一一張TD-SCDMA絡,世界知名芯片及終端制造商依然游離于TD-SCDMA產業之外”(人民郵電報1414《突破,變革就此開啟》一文)。可見,TD-SCDMA只是得到了國際標準的“名”,卻沒有國際標準的“實”,實際上最終還是一個只有自己一國采用的標準,沒能夠成為真正的國際標準。由于沒有別國采用,什么“一流企業賣標準”的抱負自然也只能是一種虛幻了。因此,所謂的“中國通信產業百年發展歷史上的重大突破”、“主導國際標準是重要的國家戰略”的目標,其實并沒有通過TD-SCDMA真正得到實現。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在中國移動通信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上,TD-SCDMA既不為先、又不為主,也不是中國通信企業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中國今天在國際主流標準上的影響力以及中國設備對于外國產品的優勢,靠的也都不是TD-SCDMA標準,而TD-SCDMA所謂國家戰略的目標也基上都沒有實現。因此,所謂“TD-SCDMA帶給中國的戰略機遇”,“在TD-SCDMA之前國內就沒有完整的移動通信產業鏈、TD-SCDMA培育和拉動了國內產業鏈”,“TD-SCDMA推動了整個中國通信產業的集群發展,讓中國成功步入世界通信科技競爭的核心舞臺”,“TD-SCDMA改寫了中國電信設備市場的格局”等等,完都是沒有事實根據的無稽之談。
現在我們還可以假設一下,如果從來就沒有TD-SCDMA會是怎樣呢?答案是,如果沒有TD-SCDMA的干擾,中國的通信產業將會發展得更好,因為TD式創新主導中國通信產業發展政策的結果,是使中國的通信行業和產業的發展走了彎路,對其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作者為電信業內人士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