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盛明賢王 正文 第七十二章 往古殷鑒

作者/漢水謠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梁崗回來了,身后跟著一對二十五、六歲的男女,顯然是對面那戶人家的的兒子和媳婦。

    男的長相憨厚,雙手拎著一個有耳的大瓦罐,上面冒著熱氣;女的長得頗有幾分姿色,但低眉垂首,不看人也不與人搭話,一副受氣包似的媳婦模樣,雙手托著一個木盤,盤上有近二十張烙餅,還有幾副碗筷。

    在偏僻的山村,一兩銀子可不是一個數目,其購買力相當的驚人,可供屋內幾人許多天的膳食之需,加上村民質樸,所以夫妻二人收了一兩銀子,張羅膳食時很是殷勤。

    “龐叔,您家來客人了?”男的放下瓦罐,笑著沖龐哲打招呼。

    女的把木盤放在一張粗陋的膳案上,順手操起抹布將膳案收拾干凈,目光無意間落到了朱祁銘臉上。那雙眼睛瞬間就亮了起來。

    朱祁銘讀不懂她目光里的含義,他無從知曉一個不育的女人內心深處對生兒育女的強烈渴望,也難以窺出不育女人見到孩子時的那分見誰都想認作己子的喜愛,他只是覺得,那對目光有些像母妃,像方姨。

    于是,朱祁銘沖她笑了笑。

    夫妻二人走后,朱祁銘走近瓦罐一看,發(fā)覺里面裝滿了米粥,想這戶人家無人吃閑飯,故而余糧不少,日子倒也過得滋潤。

    梁崗與徐恭匆匆用罷早膳,一個去遠處巡視,一個到山下警戒。

    朱祁銘慢慢品嘗著米粥和烙餅,恍然間又體驗到了在盧家村時的那份愜意。此時此刻,他覺得與一個飽學之士共處鄉(xiāng)間,別有一番山居詩情?墒牵钏麙吲d的是,望望簡陋不堪的木棚,看看待人冷淡的龐哲,哪還有半分“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興致?

    用罷早膳,朱祁銘回到那張草席上,舉目望向門外,見對門那個媳婦抱著木盆朝東邊走去,不消,此刻是洗衣時分,溪邊的媳婦、大姑娘成堆,想必那里十分的熱鬧。

    朱祁銘可不想往女人堆里鉆,他扭頭看向龐哲,很想與他話。

    從側面望去,只見龐哲跪坐在草席上,身姿如同凝固了一般,須發(fā)迎風微微拂動,臉色無比冷峻,目光如炬,整個人似已完進入了凝思狀態(tài)。

    偶見他木然地伸手從身旁的碟中取張烙餅,不心捎帶上了半截枯草,就這么連餅帶草塞入口中,徐徐咀嚼著。

    咦!朱祁銘很想提醒龐哲舍了枯草,又怕貿然發(fā)聲會破壞沉思者腦中深邃的意境,只得由著龐哲將枯草當咸菜。

    此時的龐哲似已超然物外,完活在他自己的靈魂世界里,一切的快意都似乎來自于精神層面,而進食儼然成了滿足最低生存需求的機械行為,至于烙餅的味道嘛,可以無感。

    這樣的人,非圣即智!

    朱祁銘不禁替大明感到惋惜。大明不乏隱士,飽讀圣賢書后,真正得道的高士往往都在樂山樂水,不能為朝廷所用,而鼓噪于廟堂之上者,不乏形形色色的名利之徒。

    暗中嘆息一聲,一眼瞥見龐哲身邊有書,朱祁銘站起身來,輕手輕腳走到那邊取了書,一看封皮,原來是《資政通鑒》!

    朱祁銘撇撇嘴,緩緩放下《資政通鑒》,躡手躡腳回到自己那張草席上。

    “殿下不屑于讀《資政通鑒》?”

    龐哲的突然發(fā)聲讓朱祁銘吃了一驚,想《資政通鑒》被大明君臣視為教科書般的讀,對此,他卻不以為然。司馬光把漢武帝與秦始皇相提并論,大肆非議,這讓朱祁銘根就無法接受,于是果斷棄書。

    在朱祁銘心目中,漢武帝是千古一帝,首屈一指的開疆拓土者,而今的廣東、南海、貴州、云南等地都拜漢武帝所賜,成了漢人繁衍生息的基疆域,其功德遺澤后世!漢武帝還是第一個把目光投向長城之外的帝王,讓大漢的天威遠播長城以北及其東西兩端。

    在那個群狼環(huán)視的年代,從來就沒有一條現存的商路擺在祖先面前,所謂的絲綢之路是靠漢武帝時代的勇士突破重重圍堵,一寸一尺打出來的!

    與漢武帝一比,司馬光更像是一個注重理學道德的學者,有高雅的情操,秉持德治的儒家理念,卻根無力解決大宋面臨的深刻社會危機,所以朱祁銘不愿讀司馬光筆下的《資政通鑒》。

    “先生,晚生曾讀過《資政通鑒》,但司馬光帶著一家之成見解讀史實,有失偏頗,晚生尤其不能忍受他對漢武帝的那番惡評!

    朱祁銘對司馬光的非議還算是客氣的,到了后世,清代漢人學者有感于宋、明兩代先后被異族所滅的奇恥大辱,故而對司馬光甚是不屑。清代學者吳裕垂指出:“宋人竭中國之財力,納幣賂寇,偷安旦夕,致使民生左袒,肝腦涂地。退而渡江航海,竟以議和誤國!則武帝所為,又豈宋人所能議乎?”

    漢武帝的所作所為,又豈是你一個一路丟疆棄土的宋人有資格評價的!這臉打得噼啪響。

    龐哲轉過身來,臉色漸趨和緩,“看來殿下十分推崇漢武帝。”

    朱祁銘趕緊換了姿勢,跪坐于席上,心中有分竊喜,“還望先生賜教。在晚生看來,漢武帝好色、殘忍,喜巡游、巫蠱,一身的毛病,德盡失,但他有大德,他的大德讓那些節(jié)之失顯得微不足道。武帝雄才大略,有舍我其誰之氣概,削平四夷,盡去后患,惠及兩漢之生靈,可惜天不假年,武帝若能活上數百年,那他一定不會在晚年對戰(zhàn)事操之過急,而是會依照子產寬猛相濟的治國術,休養(yǎng)生息數十年,以圖再有作為,若如此,我中華的天威必將弗遠不及!何來后世宋之敗亡與眼下大明的韃賊之患?”

    龐哲連連朗笑,“在下眼拙,倒看了殿下的見識。世人大多善忘往古殷鑒,過幾天太平日子便自以為能踩武帝一腳,等到舉國遭受蠻夷欺侮,朝不保夕時,才會想起武帝來,但武帝已不可再得,這是我華夏后人的悲哀!”

    龐哲略一沉吟,臉色轉趨凝重,“殿下不妨看看今朝,大明的廟堂之上,像司馬光那樣的人物還少么?他們可以短暫維持大明的繁盛,卻不足以消解大明的內憂外患;他們天天喊著太平,卻必將徹底葬送太平!”

    龐哲的話切中時弊,言外之意似乎還在影射輔佐大臣,朱祁銘聞言后似懂非懂,但他知道,要想將大明的富庶轉化成真正的國力,并形成對外的張力,那不是尋常人所能做得到的。

    龐哲眼中浮起一絲深意,“漢武帝十六歲登極,而當今大明天子九歲登極,幾年過去了,天子將要成年,這個時候的少年天子必有一個武帝夢,若能擺脫一群老人的掣肘,天子或許會成為一代英主;反之,若百事決之于老臣,大明未來的日子不會比宋代好過多少!

    朱祁銘心中一震,詫異地望向龐哲。

    龐哲淡然一笑,“太皇太后不能問政,天子雖不樂見太皇太后不豫,但或許樂見太皇太后不問朝政,這個時候,天子必定還想掙脫另一只手,故而天子的心思在輔佐大臣的身上,只是天子過于年少,難免會屢屢碰壁。”

    朱祁銘再次一震,頓時忘了朝政,心思驀然回到了自己的處境上;首婺覆辉,皇上與輔佐大臣正在暗中較勁,所以,自己這個王子自然就成了無足輕重、別人無暇顧及的人物。想要對這樣的推測不,似乎很難!

    心中有分傷感,茫然望向門外,只見對門的媳婦洗衣歸來,忽見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不知從什么地方鉆了出來,擋在她身前。

    那個男人身著襕衫,憑這身裝束,便知他是個生員,鄉(xiāng)下俗稱秀才。不過,這個讀書人舉止輕浮,臉上的表情令人厭惡。

    “張秀才。”

    女人左躲右閃,卻始終擺不脫猥瑣男的糾纏,恰在這時,女人的丈夫出了自家的門,老實憨厚地打聲招呼,然后沖猥瑣男直點頭。女人乘機回到家中。

    那個叫張秀才的猥瑣男敷衍著對方,不時伸長脖子朝屋內望上一眼,似乎并無離開的意思。

    對門的老嫗出現了,她拿一把笤帚,掃著門前的地面,動作幅度很大,偶有灰塵飄向張秀才,張秀才不時躲閃,最后悻悻離去。

    龐哲見狀后連連搖頭,“終日讀圣賢書,治國平天下的事不見長,卻學了一肚子的花花腸子,真是斯文掃地!”

    朱祁銘年少,對許多事還不太懂,直到聽了龐哲的這番話,他才明白了張秀才原來是個登徒子!

    世間所見與他當初在王府中的所思所想完不同,通過保安州州官,再透過錦云閣的神秘面紗,他窺見了上層官僚知識分子的腐化,再過若干年,他還會感知底層知識分子的貧困化。日漸龐大的生員隊伍成了一個奇特的群體,他們只想讀書做官,除此之外,別無所長,但能夠中榜入仕的每三年才百余人,絕大多數生員終生不得入仕,一世窮困潦倒,其中一些人就動起了歪腦筋,成為地方的公害。

    搞笑的是,儒生想要修成柳下惠那樣的人物似乎很難,一不心反倒很容易異化成登徒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神池县| 临夏县| 胶南市| 湾仔区| 扶余县| 本溪市| 郸城县| 奉节县| 尼玛县| 贡觉县| 布拖县| 鲜城| 金华市| 海门市| 宁远县| 永州市| 镇江市| 昌乐县| 绥芬河市| 福州市| 霍邱县| 岢岚县| 灵山县| 金门县| 青铜峡市| 宁阳县| 武川县| 四会市| 鄯善县| 乃东县| 右玉县| 皮山县| 临泽县| 义马市| 广西| 温州市| 玉溪市| 庆阳市| 大港区|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