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將至,大章感謝書友們的支持!祝新年快樂!
得到消息后,黃喜立刻前往淑景宮。自打安楚王石重杰出宮后,淑景宮中清冷了許多,黃淑妃每日手不釋卷,靜心,只有當安楚王進宮時,淑景宮中才多了些歡聲笑語。
黃喜把自己三日后要前往鎮北大營的消息告訴了黃淑妃,黃淑妃放下手中書卷,看著黃喜,冷冷地道:“可是本宮阻了你的前程,你要急著出宮立功得賞?”
殿中侍立的宮女都是黃淑妃的親信,黃喜不用避忌,“撲通”一下跪倒,聲淚俱下地道:“娘娘對奴才有救命之恩,奴才就算粉身碎骨也報答不了,奴才怎會做出不顧恩義之事。只是小主子漸大,朝中助力不多,奴才這才愿到塞外打拼,如果托娘娘和小主子的福,能立下功勞,將來也能為小主子添點助力!
黃淑妃深為感動,伸手扶起黃喜,道:“黃喜,本宮錯怪你了,你且起來說話!
良久,黃喜步出淑景宮,站在宮外的長廊,抬頭看天。天空被建筑割成小小的方塊,人在宮中,有如鳥在籠中。黃喜嘴角泛起一絲笑意,自己困在籠中已近十年,終于有機會出籠走走。困于籠中的是金絲雀,翔于藍天的才是雄鷹,北漠風烈,正是雄鷹展翅之處,唯有搏出鋼牙鐵爪才能對付自家的仇人,才能為父親、家人報仇。
傍晚時分,石方真駕臨坤安宮,天子和皇后伉儷情深,一月之中有半月宿在皇后處。天子和娘娘的吃食很簡單,二葷二素一湯,五綹雞絲、黃燜羊肉、炒青菜、蒸芋頭和蘿卜骨頭湯,普通的富裕家吃食也不會這樣儉陋,但石方真和王皇后都吃得津津有味。
王皇后替石方真盛了碗湯,遞過去道:“秋天干躁,你昨夜有些咳嗽,多吃些蘿卜湯。對了,白天我問過御醫,御醫說梨有潤肺的作用,化州進貢來的蜜水果中有不少梨,等晚間吃上一碗。”
石方真將碗中湯一口喝干,道:“有蘿卜湯就可,不用蜜水果。我聽安壽說韋義深咳得厲害,你讓人賜些梨制蜜水果給他!
王皇后笑道:“安壽今早來過,走的時候我已經讓她帶去了五十罐。方真,不是我說你,你也太過節儉了,這蜜水果是化州進貢的,化州水果便宜,你讓江安義多進些便是,何必省自己的吃食,江安義是有錢人,您不用擔心吃窮了他!
接過宮女遞過來的毛巾,石方真擦了一下嘴巴,笑道:“江安義確實是個有錢人,不光他自己有錢,到化州后化州也變得有錢了。我聽戶部今日稟報,化州今年光商稅就能破四百萬,這才不到兩年,化州的稅賦成倍增長,江安義不愧是國士之才!
“那也是您慧眼識人的結果!蓖趸屎笮χ趿艘痪。
石方真開心地大笑,道:“合稅為一施行后各州的稅賦都有所增長,對北用兵的銀兩應該不難籌措。化州屯田取得成效,今年夏收便得糧四十萬石,化州再無饑饉之憂,不僅如此,屯田衙門的屯糧還能供給安西都護府。看來屯田之政可行,朕當適時在邊鎮各州推行!
王皇后微笑著看丈夫,眼中滿是崇拜,若有所思的石方真在她心中永遠氣宇軒昂、豐姿瀟灑,望之心動。
“我大鄭國富民強,文武用心,正是北伐之良機,朕一定要實現先祖遺愿,開疆拓土,平定北漠。”石方真振奮地揮動著手,眼中閃著光芒,激動地道:“朕要御駕親征,再現高祖的文治武功。”
王皇后既是開心又是擔憂,稍待了一會,委婉地勸道:“萬歲,刀槍無眼,你親上戰場萬一有個閃失可怎么辦?再說打仗,乃將士用命之機,您總不能親自去沖殺吧。而且京中也離不開你,你走了朝中大政豈不要亂了套。”
“誒,朕北上后京中不是有偉兒嗎?太子監國有利于他將來接替皇位,我會將陳相留在京中,他是老成謀國之人,偉兒年少正要陳相這樣的人輔佐。六部尚書中我只帶走余知節,其他文武大臣多數也會留在京中,你無須擔心。”石方真溫柔地握住妻子的手,微笑道:“京中有你在,偉兒有什么過錯你不可牽就,該罵得罵,要知慈母多敗兒,你心中要有數。我不在宮中,讓安壽進宮多陪陪你,替你管教偉兒,偉兒從小怕姐姐,她的話偉兒不敢不聽!
王皇后心中隱有不安,這段時間天子心思放在北伐之上,對太子的關心少了些,她隱約聽到偉兒耽于玩樂,加上自己在銀兩上給得寬松,偉兒花起錢來大手大腳。崇文館直學士周存處等人逢迎太子所好,以游學為名,帶著偉兒游山玩水有幾次自己去東宮,發現宮中多了些美貌的女子,問及偉兒說是臣子所獻的侍女,偉兒已經十五歲了,明年該給他物色太子妃了。
石方真沒有發現皇后的胡思亂想,他沉浸在自己的宏圖大業中,滔滔不絕地道:“朕即位之時多是父皇遺留下來的老臣,又多是世家子弟,朝堂之上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朕想要做點什么,制肘眾多。這十六年來,朕竭力打壓世家勢力對朝政的左右,柳信明告退,李家日暮途窮,韋義深告老,盧家林垂死掙扎,世家在朝堂上的勢力已經大為削弱!
王皇后有些不自在,王家也是世家之一,同樣遭受到天子的打壓。申國公王克明長期閑居,五弟王克復受到責斥,差點丟官罷職,許多王氏族人的晉升受到了壓制,這些都出自丈夫壓制世家的打算。不過,嫁夫隨夫,自己要堅定地站在丈夫一邊,對于娘家,能幫得上的就幫一把,絕不能逆了天子的心意。
“朕重用余知節、段次宗等中年新銳,大膽啟用江安義、韋祐成、朱易鋒、張玉誠這些年輕人,朝政為之一新,處處洋溢生機,中興之兆已顯。余知節上奏今年稅賦將達到三千六百萬兩,這個數目是父皇在位時的兩倍,各州夏收已過,統計的屯糧已超千萬石,足夠十年所需!笔秸嬖秸f越興奮,抓起手邊的茶盅,一飲而盡。
王皇后整衣起身拜倒,嬌聲道:“臣妾恭賀萬歲,文承武德,千秋萬載,傳頌圣名!
殿中侍立的宮女和太監見皇后跪倒,紛紛跪倒在地,齊聲呼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石方真開懷大笑,起身扶起王皇后,對著跪伏一地的宮人道:“都起身吧。你們用心服伺,朕也不會虧待了你們!
眾宮人謝恩站起。王皇后有些詫異,平日天子對宮人較為嚴厲,少有這般和顏悅色。
等重新坐好,石方真解釋道:“今日御書房,馮忠對朕提到,暗衛鎮撫黃喜愿意率領諜報前往軍中效力。登州苦寒,軍營之中更為艱苦,諜報人員要深入北漠刺探消息,生死頃刻之間,這黃喜能夠不畏艱難,忠心王事,朕著實有些感動。這些刑余的太監宮女,對朕的忠心倒不次于朝堂上的眾臣!
“天下臣民都忠心于萬歲”,王皇后嘴中說著,心里卻犯起了嘀咕。黃喜是誰,王皇后一清二楚,此人是黃淑妃的心腹,是安楚王的啟蒙老師,說白了就是黃淑妃的一條狗,在這個黃喜的指點下,石重杰沒少引得天子的注意,如今他要前往登州鎮北大營效力,擺明是要為黃淑妃母子爭上一爭。
王皇后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這后宮上下被她把持得嚴嚴實實,黃淑妃每天只能老老實實在坐在殿中看書安楚王在宮外吃穿用度都有規定,黃家對安楚王的貼己錢也少得可憐,自己聽說他要吃罐蜜水果都要跑到宮里來,當真可憐,他有什么可以跟偉兒爭的。
不過,這黃喜終究是個禍害,能想什么辦法讓他死在北漠才好,王皇后轉著眼珠想主意。堂兄王克明是鎮北大營的大帥,如果他肯幫忙,黃喜百條命也活不下來,可是堂兄為人方正,這個忙是決計不會幫的,其他人拿暗衛的鎮撫也沒辦法。
石方真不知妻子心中打的小算盤,問道:“近來怎么少看到偉兒入宮來,朕有段時間沒有過問他的學業了,不知他現在學些什么?”
王皇后有些慌亂地應道:“我聽偉兒說他常出宮體察民情,崇文館的幾位直學士常帶著偉兒去游學,說什么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偉兒說與去年的前三甲都曾在一起吟過詩論過文,他們對偉兒的才學甚是佩服。”
“幾位直學士的做法很好,身為皇子不能困于宮中,要四處走走知曉民間疾苦,將來執政才會體恤民情,朕當年還是太子的時候,也常跟著老師四處看看,最遠還到過方州。”
石方真滿是緬懷追思之意,喃喃語道:“記得當時朕的老師是范炎中,這老頭子脾氣暴躁,就算是朕犯了錯也免不了要用戒尺打手心。朕初即位時他上本說朕的改革會使民生困窘,要朕戒奢以儉、戒急用忍、徐徐圖之,當時朕氣得七竅生煙,把這老頭子趕回了家中。如今再思,范炎中說的句句都是金玉良言,朕當政的前幾年,事事遭受打擊,就是誤在一個急字上!
“范先生致仕之后,不單寫了云水潭話這篇著作,還為朕培育出一位國士來,真是功不可沒。江安義貶在富羅縣時,朕聽說他曾到黃羊書院寫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院訓,先生一生為國培育良才,著實可敬可佩。算起來江安義還是朕的學弟,他在士林之中有詩賦無雙的美譽,朕這個做學長的臉上也有光啊!笔秸嬲f著“呵呵”笑起來。
王皇后湊趣道:“萬歲的詩寫得也好,當年寫給妾身的那句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讓妾身感動不已,如果萬歲不是煩心國事,而像江安義那般士林悠游,定然不讓他專美于前!
石方真又發出一陣開懷的笑聲,道:“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不過,朕還是很高興。寫這首詩的時候你剛懷著安壽,一晃安壽都有了孩子,唉,時光飛逝,一晃你我都將老矣。”
“萬歲何出此言,你春秋正盛,妾身還要跟在您身邊千秋萬載呢。”王皇后急道,眼中起了霧意。
石方真搖頭不去辯駁,感嘆道:“人生難得古來稀,算來范先生今年倒是古稀之年了,不知身體可還康健?”
王皇后笑道:“萬歲既然掛念范夫子,不妨派使前去慰看,賜杖贈金以全當年師生之義,也讓天下士子知萬歲尊師重教之心!
“梓童此言深得我心。”
夜色已深,龍榻之上石方真早已入夢,王皇后卻在一旁翻來覆去睡不著,太子近日的作為和黃喜出宮讓她心有不安,難以安眠。紅燭映著羅銷帳一片通紅,帳內錦被壓得她有些喘不過氣來。
天子提及范夫子,感嘆良師難得,偉兒身邊也缺乏良師。原本江安義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此人是國士之才,專門用來教導偉兒有些大材小用,如今他在化州做得風聲水起,更不可能調回京中。在富羅縣時,江安義還會寄些日記來,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講些百姓疾苦,增長偉兒的見識,連丈夫也夸贊他用心良苦?墒堑搅嘶莺,政務繁雜,好久都沒有私信寫給偉兒了。
偉兒身邊的周處存等人,才學倒是有的,可惜一味想著討偉兒的歡心,見偉兒喜歡民間趣事,便編了本夜語閑話讓偉兒解悶,而后那些文人寫了什么空齋聽雨、野村狐話等亂七八糟的書來迷亂太子,被丈夫知道后嚴厲處治了幾個,才剎住這股歪風。
偉兒正值年少,東宮之中美色不少,不能讓偉兒耽于美色玩樂之中,要不然天子厭棄,更換太子,那一切都完了。腦海中閃過黃淑妃冰冷的笑容,王皇后驚坐而起,出了一身冷汗。
在宮女的侍奉下重新更換了褻衣,王皇后重新回到床上,靠在床頭想著心事,趁著事情尚可收拾,明天自己去趟東宮,把那些狐媚趕出宮去,將那些亂七八糟的玩樂之所拆除,讓偉兒這段時間安心,不許周處存等人再帶著他四處游玩。
萬歲說的對,慈母多敗兒,為了偉兒的將來,自己不能手軟,把偉兒的用度要縮緊,省得他有錢到處亂花直學士中江安義和張玉誠都不在京中,特別是張玉誠為人老成,多次規勸偉兒,自己要讓萬歲再選用兩個這樣的人在偉兒身邊。
天子屢次提到江安義是國士之材,這樣的人將來是偉兒的助力,自己要把他牢牢縛在太子身邊?墒呛髮m不許干政,自己該如何做才能拉攏江安義?給權是給不了,給錢是笑話,自己手頭寬松靠的還是人家的香水干股,結親也不合適。
突然,王皇后思緒又重回到結親兩個字上來。她聽天子講過一件事,當初北漠利漫王子進京求親,為免安壽遠嫁北漠,天子下旨諸王選送適齡郡主進京,被利漫王子選中的安陽王之女是江安義護送進京的,當時李家有兩女跟在江安義身邊一同進的京。
侄兒王知至因此兩女與江安義發生爭執,被江安義打了一巴掌,自己要替侄兒出氣,反被天子訓斥,五弟和侄兒也因此事惡了天子,到現在還被天子記在心里,怕是難再有起色。那兩名女子叫什么來著,王皇后皺著眉頭想了半天,只記得其中一個是太仆寺卿李明行的侄女,另一個則是李家普通的族人。說來也怪,偏生那個普通族人嫁給江安義為妾,而李明行的侄女反而含恨出京。
王皇后記起三嫂幾日前進宮閑話時跟自己提到過,李明行的侄女回到家中,與人議了親,偏生沒等過門就死了丈夫,后來不知所蹤,最近冒出來說是又要嫁給江安義,李家記恨江安義在仁州清田時逼死了李師友,提了一大堆條件,聽說此事又擱置了下來。
王皇后的嘴角露出微笑,朝堂大事自己不能干涉,婚喪嫁娶可正是自己這個天下之母該管的事。如果自己能促成這門親事,既能讓江安義感恩戴德,堅定地站在太子一邊,又能拉近李家,使李家與王家關系密切,真是一箭雙雕的好計謀,就連萬歲也會樂見其成。
第二天午時初,李明行散朝歸家,轎子在府門前落下。管家上前撩起轎簾,低低地聲音告訴他,“宮里路公公來了,說是有事找您。”
李明行一驚,反問道:“路公公,哪個路公公?”
宮謁太監路明理,四大內監之一,他出面傳旨,那就是驚天動地的大事。要路明理出面傳旨的事并不多,他手下有一群小太監,不少人認他為干爹,跟著他姓路,所有京中有“大路驚天,小路朝邊”的說法。
“是路敬路公公!甭肪匆彩锹访骼淼母蓛鹤樱贿^在眾多的干兒子中,這位路敬路公公還算有點重量。
李明行一邊往里走,一邊問道:“路公公說了什么沒有?”
“什么也沒說,只說是好事,現在外書房等您呢。”管家恭聲道。
聽到是好事,李明行的心里安定了不少,最近這幾年李家霉氣事不少,聽到宮中來人,多少有點心驚肉跳的感覺。李明行原是司農寺卿,后改為太仆寺卿,都是六部九卿之一,在京城是響當當的人物,被天子敲打的成了驚弓之鳥。
見李明行踏進書房,坐著喝茶的路敬路公公笑著站起身來,恭身施禮道:“咱家見過李大人,給您請安了!
李明行不敢怠慢,上前扶住路敬的手道:“路公公太客氣了,李某擔當不起,快請坐!
閑聊幾句,路敬道明來意,“咱家此次是奉皇后娘娘之命,有件事情要與李大人商量。”
李明行一愣,王皇后,自己同她從未打過交道,怎么會派人來見自己。
“皇后娘娘聽聞李大人有一侄女,才貌雙全,還未許配人家,有意替她為媒!甭肪葱Σ[瞇地道。
侄女?李明行在心中迅速地把自家未婚的侄女過了一遍,明益已經離開京城,家眷隨之付任,京中已無適齡的侄女。李家族人中倒有不少,能想起來的有五六個之多,不知皇后指的是哪一個?
李明行心中犯疑,臉上笑道:“多謝娘娘對微臣的關愛,只不知娘娘看中的是李某的哪一個侄女,許配的又是哪戶人家?”
“就是當初跟江狀元一同進京的那位!
李明行驚道:“彤兒?”
心中念頭電轉,嚴格意義上來說彤兒已經算許配過人家,再嫁怎么可能驚動娘娘,而且目前彤兒正與江安義議親,聘禮都已經收過,只是江安義不肯讓彤兒居于冬兒之上,此事暫時押下,逼江安義做出讓步。
“這?”李明行臉上現出難色,道:“不瞞公公,娘娘所提的賤侄女已經有過婚嫁,最近又與人正在談婚論嫁,煩請路公公回稟娘娘,李家有負她的美意!
路敬來的時候王皇后交待的清楚,對彤兒的往事一清二楚,也知道彤兒正在談婚論嫁的對象恰好是娘娘賜婚的對象,所以他被拒之后,依舊笑容滿面,不慌不忙地喝了口茶,道:“好茶,這甘露茶湯色黃碧,飲來留香,好茶!
李明行笑道:“這是李某的友人所贈,看來公公也是好茶之人,來人,將甘露茶勻出一半,送給公公!
路敬笑而不語,李明行端坐品茶。功夫不大,管家笑著提來一包茶葉,放在桌上,點了點茶袋道:“公公,此茶得來不易,請公公自家飲用!甭肪葱σ飧,道:“有勞管家,多謝李大人美意,咱家卻之不恭。”
“李大人,彤兒姑娘的事娘娘都知曉了,知道她同江狀元之間的情意,有意成全,所以特命我賜婚江安義和彤兒姑娘。”路敬收下茶包,明白茶包中有銀票,這才心滿意足的揭開迷底。
李明行驚得站起,問道:“娘娘將彤兒賜婚給江安義?”
“不錯,娘娘加封彤兒姑娘五品宜人,特賜頭飾一套,著擇良辰吉日,早與江安義成親,愿有情人終成眷屬!
李明行拜倒在地,道:“臣領旨謝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