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明廷的應對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訂閱啊!! “報,緊急軍情!” 十八日中午,一名白龍軍傳令兵騎著一匹快馬,一路沖進涿州城。 一炷香之后,李子霄就將李巖,戚威,韓銅,李天霸等幾十名白龍軍高級將領,召集到了自家在城北大營的帥帳內。 “爵爺,是韃子有行動了嘛?”戚威敢進來,就對李子霄問道。 “嗯!” 李子霄點點頭,應了一聲,隨即轉頭看向旁邊的李巖:“李巖,你跟眾將說吧。” “好!” 李巖站出來,站到他旁邊已經擺好的一副巨大的軍用地圖,上面畫著這個大明北方,包括關外一部分地盤。 李巖拿著一根黑色長桿子,指在地圖上,看著戚威等人,開口說道:“諸位將軍,根據前線斥候傳回來的最新情報。 昨天午時后,京城西面阿濟格率領的韃子大軍離營,一路朝西,留下豪格的五千騎兵斷后。 他們的目標應該是山西。 同一時間,在通州東面的多爾袞率領的韃子大軍,卻終于全軍南下了,他們順著運河南下,應該是奔河間府去的。 一天前,我們在天津三衛的情報人員,就傳回過情報,已經在那里發現了韃子的少量騎兵。” “也就是說,現在情況和爵爺之前預料的差不多,韃子這次分開的兩支大軍,果然分別是奔著山西和山東去的嘍!” 戚威插話道。 “沒錯。”李巖點點頭。 “那爵爺是什么意思?我們是先去對付那一支韃子,還是說咱們也分兵?” 戚威轉頭看向李子霄,問道。 “你們覺得呢?咱們是先合力對付一股韃子,還是分兵同時打兩支?” 李子霄掃過戚威等白龍軍將領,問道。 “爵爺,末將覺得咱們還是先對付一股韃子比較穩妥。 根據我們之前得到的情報,這次入關的兩支韃子人馬,西邊的有七萬余人,東面的八萬多人。 分布有阿濟格和多爾袞兩名韃子親王率領,這兩個狗韃子可都是久經戰陣的名將,都不是容易對付的。 咱們這次一共只帶來六萬人,其中咱們白龍軍精銳才兩萬人,四萬城防軍,以咱們這樣的力量,想同時對付韃子這兩路大軍,不太可能。” 韓銅思索后,對李子霄說道。 “沒錯,韓將軍說得,卑職也同意。” “末將也贊同,還是先對付一路韃子穩妥。” 在韓銅開口后,李巖和戚威也紛紛附和道。 “嗯,韓銅說得本爵也知道,但我們不能放任另外一支韃子隊伍,在我大明境內燒殺搶掠而不管。 所以,本爵是這么想到。 本爵親自率領主力大軍,對付東面多爾袞那支人數較多的韃子大軍。 留下一軍去和盧大人匯合,聯手盧大人去對付殺進山西的那只韃子人馬。 本爵剛剛已經派人,去將本爵這個想法告訴了盧大人,你們覺得怎么樣?” “爵爺英明,如此一來,倒是穩妥。 就是不知道,爵爺打算留誰領一軍相助于盧大人呢?”李巖問道。 “本爵打算讓戚威率領五千白龍軍,五千城防軍協助盧大人,戚威你可同意?” “是,爵爺,末將沒意見。 不過,這次末將要是入山西作戰,盡量少帶騎兵,多帶步卒和火銃手。” “嗯,可以,山西地形以山地為主,其實并不太適合韃子騎兵的作戰。 你多帶些火銃手過去,可以克制韃子的騎兵,現在你們各回各營,集結人馬,準備出發吧。 本爵估計,要不了多久,圣上的圣旨就該來了。” “是,末將告退。” 李子霄所料不錯,一個時辰后,就在白龍軍涿州城整軍準備出發時,崇禎派來宣旨的太監也到了。 崇禎的圣旨,意思很簡單,就讓李子霄率軍二選一,是對付西去山西的韃子,還是對付正在南下山東的韃子。 李子霄接了旨,告訴那名太監,他會領軍去山東。 下午,李子霄就率領五萬大軍離開涿州,然后過固安,朝天津而去。 李子霄臨走之前,將戚威和一萬人馬,留在了涿州城,讓戚威聯系上盧象升后,再擇機出兵。 結果,李子霄率領大軍剛剛過固安不久,就有斥候回來稟告,韃子攻破了天津,正在天津三衛周邊大肆劫掠。 “韃子速度夠快的。” 李子霄得到這個消息后,也是一陣驚訝。 “爵爺,咱們這個時候在趕去天津三衛恐怕已經沒意義了。 韃子現在還不清楚咱們情況和位置,咱們完全可以找地方伏擊一下韃子,比咱們直接找上韃子,要好得多。 另外,咱們這次手上的騎兵,除了子龍將軍的‘飛龍營’和韓銅將軍的‘斥候營’外,就沒有其他騎兵了。 在野外和韃子決戰,不是理想的選擇,咱們得小心點。” 李巖在旁邊提醒李子霄,說道。 李巖的言外之意,李子霄當然聽出來了,李巖是擔心李子霄過分輕視韃子了。 前幾次白龍軍能夠擊敗韃子,主要是因為韃子不清楚白龍軍中燧發槍的厲害,還將他們當成普通明軍來對付,當然要吃大虧了。 但從之前戚威在涿州城做的匯報來看,這一次韃子入關明顯是將李子霄的白龍軍,和普通明軍區分對待了。 韃子騎兵在對待白龍軍時,顯得極為謹慎,再也沒出現過韃子騎兵肆意沖殺白龍軍列好的火槍兵陣列了。 這些原本在韃子看來,沖過去便能隨手砍死的步卒,已經被他們當成了自己最大的克星。 而且,這一次韃子順著運河南下的韃子,足有八萬余人,而李子霄這次手里只有五萬余人,韃子還是由多爾袞統帥。 不管是對于韃子普通士卒的戰力,還是多爾袞的統軍能力,李子霄都不敢輕視,否則是一定會吃大虧的。 所以,面對李巖的委婉的提醒和建議,李子霄虛心接受,應道:“是啊,韃子既然已經攻破天津了,咱們再去也沒用。 韃子在天津的劫掠,只是能耽誤他們兩天的南下時間,咱們要超過他們,提前趕到山東境內布防。” “對了,李巖,本爵讓你去濟南聯系德王,以及聯系山東總兵劉澤清的信使,你可派出去了?” 李子霄突然想起這件事,趕緊對李巖問道。 “爵爺放心,今天凌晨的時候,卑職就已經派出信使去濟南聯系德王了。 不過,此時山東總兵劉澤清到底在什么位置,卑職也還不清楚。 之前卑職得到的消息是,劉總兵還在青州籌集錢糧呢,也不知道他們出發了沒有。 但卑職還是派出了一批信使,前去青州的路上,或許能找到劉總兵。” 聽完李巖的話后,李子霄擺擺手道:“算了,本爵這次進山東抵御韃子,就沒打算指望劉澤清這個山東總兵。 就憑韃子入關已經過去二十多天了,他竟然還沒將集結起的勤王大軍開出山東,便可知他手下將士都是些什么貨色。 這次他只要不給本爵拖后腿就行了,咱們這次要聯手的主要對象是德王,其次才是劉澤清。” 三年前,在上一次韃子大規模入關劫掠時,多爾袞和多鐸率領的韃子大軍,就曾殺到濟南城下。 按照正常歷史進程,那一次韃子是能攻破濟南的,除了將濟南搶掠一空外,還殺死了德王朱由樞的。 可是,那一次也恰好是李子霄組織第一次北征韃子,李子霄手里兵力雖不多,但卻俘虜了韃子豫親王多鐸,要挾多爾袞放棄了攻打濟南。 因此,保住了濟南城,也讓德王朱由樞也逃過了一劫,得以繼續在富庶的濟南城內,做他的王爺。 因為這個緣故,德王朱由樞對李子霄非常有好感,不過李子霄之前在江北對泛濫的私鹽動手,損害了德王的利益。 德王雖然并沒有因此和李子霄翻臉,但雙方之間的聯系,也變得稀少起來。 但這一次,李子霄又得和德王打交道了,因為李子霄入山東后,濟南城是他必須要去的。 李子霄不可能放任韃子打下濟南城,因為濟南可是他看中的。 “走吧,命令全軍加速行軍,不去河間府了,直接去山東,首站是德州。” 隨即,李子霄下令,讓白龍軍更改行軍路線,直奔德州而去。 德州是山東的北大門,也是一座人口眾多的城池,如果李子霄所料不錯,德州定然會被韃子選為攻擊目標的。 而就在李子霄正在朝著德州行軍的時候,他派去和盧象升聯系的信使,也終于將李子霄的書信,帶給了盧象升。 “哈哈,李子霄啊,算你仗義。來人,備馬,本帥要入宮面圣。” 盧象升在得到李子霄的書信后,便知道李子霄決心親自帶兵入山東迎戰多爾袞的韃子大軍。 同時在涿州,給自己留下一萬士卒,由戚威率領,可以交給他指揮。 李子霄建議盧象升,挑選部分明軍精銳,在吳三桂率領關寧鐵騎等邊軍人馬趕到京城后,便可由他親自率領,前往山西對付韃子。 對于李子霄的建議,和盧象升想的不謀而合。 盧象升之前的打算,就是自己去對付山西的韃子,讓李子霄去對付山東的韃子,絕不能坐視韃子在國內大肆劫掠。 很快,盧象升就來到皇宮,見到了崇禎,將李子霄的提議,告訴了崇禎,希望得到崇禎的同意。 “好,朕準了。現在朕封愛卿為這次抵御韃子作戰大軍主帥,李子霄為副帥,分別負責山西和山東的戰事。” 崇禎最終也只能同意李子霄的提議。 當然,盧象升在向崇禎匯報時,將這說成是他的提議,而不是李子霄的,畢竟盧象升知道崇禎現在對李子霄印象不太好。 甚至于,崇禎在心里,還真不想給李子霄一個副帥的職位。 但隨即崇禎一想,這次要想抵御住殺進山東的韃子,估計他還得指望李子霄,指望山東總兵劉澤清,恐怕不太靠譜。 無奈的崇禎,最終還得封李子霄為副帥,名義上僅次于盧象升。 崇禎相信,以此時李子霄的囂張跋扈,或許他也就只甘心屈居于盧象升之下。 這要是崇禎封劉澤清為副帥,讓李子霄入了山東后,要聽劉澤清的指揮,崇禎相信李子霄絕不會干的。 皇帝也要向臣子妥協的,特別像現在這樣,崇禎這個皇帝處于弱勢,李子霄還是一個‘藩鎮’,崇禎再無奈也只能讓步。 時間到了九月二十日,戚威也收到盧象升派人送來的命令,讓他率軍北上先和他匯合。 同時,盧象升也在他手里的十萬大軍中,挑選出了兩萬精銳,又讓通州的洪承疇送來三萬明軍精兵。 讓盧象升手里暫時有了六萬精銳,這是他準備帶著入山西和韃子作戰的。 而盧象升現在就等,吳三桂率領的兩萬關寧鐵騎抵達京城了,到時候他便有膽氣去山西阻止韃子了。 吳三桂進入山海關后,行軍速度稍微快了起來,但依舊和他們騎兵速度不符。 要知道,韃子的騎兵先鋒,可以一天內強行軍近百公里地,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按說不會輸給韃子多少。 但吳三桂率軍入關后,行軍速度也不過才一天四五十里,對于騎兵來說,這基本上算是很慢了。 直到吳三桂接到自己派出去探子傳回來的消息,韃子已經離開京城,朝著山西和山東而去。 到了這個時候,吳三桂才下令讓全軍全速行軍。 在吳三桂趕到京城之前,其他幾路人馬,此時的宣化總兵李輔明,薊州中協總兵唐通,西協總兵白廣恩等將領率領的人馬,也紛紛抵達京城。 為此,崇禎特別下令,洪承疇,李輔明,唐通,白廣恩等明將合軍一起,兵力超二十五之多,全部駐扎在京城附近,保衛京城。 衛京部隊以李輔明為主帥,洪承疇,唐通,白廣恩三人位副帥,主要任務就是負責拱衛京師。 即便此時韃子東西兩路大軍分兵,分別奔著山東和山西而去,但崇禎依舊不敢放松對京城的防衛。 韃子騎兵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崇禎擔心不知道什么時候,韃子隊伍又殺回來,威脅到京城。 至于對付南下山東,和西入山西的兩支韃子大軍,崇禎準備全部交給盧象升和李子霄等人,去負責吧!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