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邙山位于洛陽之北,自古以來就多有達官貴族埋葬在這里,自漢朝起就興起了這樣的風氣。 生在蘇杭,死葬北邙。 那些王侯貴族們無不以死后埋在北邙為死后的追求,漸漸埋葬得人多了,這里也隨之多了許多鬼怪傳,傳出了“鬼邙”的稱號,給人一種陰森恐怖之感。 葉舟騎著車,出了洛陽一路向北,很快一片連綿的山坡就出現在眼前。 而這里就已經到了邙山地界,山坡平緩只讓人感覺上了一段高坡,絲毫沒有上山的感覺。平緩的黃土臺塬上布滿了農莊,無形中應了這當地人的一句老話“邙山無山”。 葉舟細細觀察,眸中浮現異彩,發現這邙山果然是一處風水絕佳之處,是埋葬帝王將相的寶地。 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邙山屬崤山余脈,高出黃河、洛河水面約一百五十米,地勢開闊,地處黃河與洛河交匯處,“水口”是上上之選,風水絕佳。 而邙山一帶的的土地“北枕邙山南蹬洛水”正是“靠山面水,藏風聚氣”的理想埋墳之所。 當然這些還只是此地風水的一些皮毛,真正內涵的東西不可能這么一眼看出來的。 葉舟騎車來到高處,遠遠望去,將四周景物盡收眼底,只見好一片山河,景象壯闊。 山腳下兩條寬廣的河流奔騰不止,匯聚到了一處。 黃河、洛水! 豫州大地兩個古老的大河在這里匯聚,氣象磅礴。 黃河渾濁,洛水清澈,一濁一清,交匯之時相互不容又會漸漸相容,形成一道巨大的水流旋渦,盤旋不止。 清中有濁,濁中有清。 清為白,濁為黑,是為太極! 這正是自然演化的太極! 古老之時的先民觀察這一幕玄圖,畫出了最原始的太極圖。 因此太極不是人造,而是成也。 太極衍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宮……黃河出圖,洛水出書,故稱之為河圖洛書。 這邙山地勢與此相合,大地成環繞太極之勢,仿佛一個偌大的羅盤。 羅盤能定風水。 這邙山簡直就是一個地自然而成的太極羅盤,氣象之浩大,玄機之奧妙,都是華夏少有,埋葬在這里能庇佑后輩,子嗣綿延不絕,如此寶地怎么可能不被古代那些王公貴族看重,死后以埋葬在這里為榮,從此以后這邙山就成了華夏有史以來最大的墓葬群! 山即是墳,山全是墳! 葉舟眼眸迸射幽光,將邙山地勢盡收眼底。 只見這邙山雖然只是一片土丘,但地勢起伏不定,千變萬化,只是一座山竟然具有諸多風水格局,地龍翻身局、真龍吐水局、百鳥朝鳳局、玄龜鎮山局……簡直是包羅萬象,活生生的風水百科全書。 葉舟一一剖析這些風水原理,之前所學竟都是一一得到了驗證,漸漸融會貫通,體內真元也開始波動起來,變得凝練了許多。 他嘴角露出一絲笑容,若非他已經是修真者,在這邙山待得久了,他風水術早晚會大有長進,不定會因此突破到風水宗師的境界,以另一條道路踏入修真之路。 當然這些都是馬后炮了。 以他現在的修為和實力,哪怕是風水宗師也算不了什么,但卻不能因此瞧了風水術。 風水術雖然是修真道,但結合象地理,奇門八卦,是玄門一個重要的分支。 若是在此道上沉浸下去,最后很有可能達到以地布陣的玄妙境界,風水玄術本就是陣法之道的基礎,但其中所要花費的心思就太多太多了。 末法之世,修煉刻不容緩,必須全力突破修為才行。 葉舟原本不準備在風水術上多費心思,但沒想到卻現在卻有這意外的頓悟。 這種機緣可不常有,也不耽誤多少工夫,他何樂而不為? 葉舟騎行在邙山連綿起伏的山道上,感悟著腳下大地彌漫的氣息,古老滄桑,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歷經五千年風吹雨打而沉淀至今。 山脈連綿,除了外部與黃河、洛河組成的風水大局之外,內部地勢也是千變萬化。 每一處地貌都是一座風水寶地,其中不少都被人占了,成了王侯將相的陵墓,但也有少數不被發現。 這些風水自成格局,雖存在于一山中,卻并行不悖。 大風水中套著風水,仿若一個個陣組成了一個地大陣,變化萬千,有囊括宇宙之相,奧妙非凡。 邙山是洛陽的旅游勝地,這里各處名人陵墓都經過了現代重新的裝飾,引來許多游客到這里來憑吊古人。 但葉舟將自行車停在一個陵墓入口的位置,就如同幽影一般沒入了人群中,無聲無息,毫無引人注目。 他專門找人煙稀少的地方走去,這邙山是一座墳山,處處都是墓穴。 除了這些在人眼前的大墓之外,這里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墓穴,不少甚至是王侯大墓。 以他的風水學造詣很容易找出來,但這一切他自然不會多什么。 本就是地下的東西還是埋葬在地下更好,塵歸塵,土歸土,生者不必打擾亡者的安寧。 葉舟眼眸幽深,仿佛洞穿了土層的阻隔,看到了一座座埋葬在地下的陵墓,只是一會的功夫他已經看到了十幾座大墓,其中有三座至少是王侯墓,其他多是將軍墓、文人墓…… 他到這里來本是為了尋找邙山宗所在,現在有了這些意外收獲,倒也不急在一時了。 領悟了更高深的風水術,葉舟感覺到自己的呼吸節奏與周圍的地氣息漸漸呼應一體,真元也開始波動起來,雖然沒有什么增長,但卻自然而然流出丹田,在經脈中以另一種玄妙的道路運轉起來,漸漸變得凝練、純粹…… 他心中隱隱升起明悟。 風水是地之勢,經脈是人體之勢。 人體本就是一個地,與外界大地遙相對應,包含無窮奧妙。 人體有五臟對應五行、有雙目對應日月,有億萬竅穴對應漫星辰…… 而風水術本質是人合一之道,感應地能量場,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的奇妙境地。 若是有人能做到呼吸之間讓人體地與外界大地遙相呼應,這必然將也是一種高深的修行法門。 葉舟有著預感,隨著他對風水術的造詣越來越深,或許終有一自己就能領悟出一套風水呼吸法。 他心神沉靜,不起絲毫波瀾,沉浸在這片奇妙的領悟之中。 不知不覺他腳步也停了下來,呼吸悠長,眼眸幽深如一汪幽泉,地萬物都映射其中。 葉舟孤零零站在那里,孤獨寂寥融入了這茫茫地間,身上人的氣息越來越少,反而升起一股縹緲無垠的氣機,仿佛下一刻就要飄飄欲飛,超拔人間。 他陷入一種玄之又玄的境地,漸漸觸碰到了一重無形瓶頸,只要稍稍使力就可推門而入。 突然不遠處一陣異樣的聲音傳了過來。 “老大,這次到邙山來,一定要找到寶貝,不然以后的修煉可就難了!”一個尖細的聲音叫道。 “這事我有分寸!邙山處處都是墓,不愁找不到好東西,急什么?”回應的聲音十分穩重。 “老大得是!兄弟們可都是靠著老大的這手風水點穴術吃飯呢!”另一個人悶聲道。 …… 偏僻的山野間三個人話的聲音突兀地響了起來,伴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葉舟身形一顫,心靈頓時從奇妙的境地中被驚醒過來,眼眸睜開豁然大怒。 阻人悟道,不下于殺身之仇。 雖然知道別人很可能是無意的,但心中的憤怒卻難以克制。 他目光惡狠狠瞪了過去,只見到三個男子并肩走了過來,組合十分奇特。 一個個子瘦骨伶仃,面**猾,看上去就跟一個大馬猴一眼。 走在中間的是一個西服革履的中年人,雖然一臉正氣但總給人一種陰森的感覺。 旁邊則是一個高大男子,足有兩米多高,肌肉塊塊鼓起撐得身上的衣服都緊巴巴的。 這三人走了過來,在這荒郊野嶺的鬼地方看到葉舟也是一愣,相互對視了一眼,目光詭秘不動聲色地走了過來。 葉舟站在原地,看著三人漸漸靠近,不知不覺中皺緊了眉頭。 這三人身上各自背著一個鼓囊囊的背包,像是到山上來踏青的,但不知為何葉舟中感覺到他們身上透著一股猥瑣的氣息,不像是正經路數。 再踏青有到這鬼邙踏青的嗎? 這不是找不自在! 見三人靠近,葉舟面色平靜,緩緩讓開道路。 這三人也一副審視的目光打量了過來,見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子,緊接著毫無興趣地收回了目光,與葉舟擦肩而過。 路過三人身邊,葉舟鼻子微微一嗅,立刻面色凝重起來。 一股難聞的土腥氣傳了過來,濕冷腥臭,像是什么東西被埋在地下腐爛已久突然挖出來一眼,比地溝的味道還難聞百倍。 這股味道十分輕微,普通人根本聞不到。 也只有葉舟以修真者靈敏銳的嗅覺才能察覺出來,讓他聞之欲吐。 他目光盯了過去,浮現幽光,前方景物清晰可見在眼前急速放大。 那魁梧男子的背包縫隙里透出一道暗淡的反光。 葉舟定眼一看,發現赫然是一個半圓筒形狀的怪異鏟子。 “不對!這是洛陽鏟,這三人是盜墓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