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初,劉虞想派遣使者到長安去呈送奏章,但難以找到合遷的人選。眾人都:“右北平無終(今薊縣)人田疇(字子泰),今年二十二歲,年紀雖輕,然而卻有奇才。” 于是劉虞送上禮物,請他做自己的僚屬。車馬備好,將要出發的時候,田疇:“如今道路阻斷,盜寇橫行,如果公開官方使者的身份,必會成為他們劫掠的目標。我愿以平民百姓的身份私自前往,只要能到達長安就行。” 劉虞同意了他的建議。田疇便在自己的門客中挑選二十名騎士,一道從居庸關出塞,沿大青山直抵朔方郡,再走路到達長安,向朝廷呈上劉虞的奏章。 皇帝為了表彰田疇的行為,下詔任命田疇為騎都尉。 田疇認為皇帝流亡,蒙受垢辱,尚未安定,自己不能任官享受榮耀,因而堅決辭讓不受。他得到朝廷回復的章報后,就急速趕回幽州。但等他回來時,劉虞已被殺害。田疇到劉虞墓前祭拜,陳放朝廷章報,并匯報其中內容,然后痛哭離去。 公孫瓚知道后,大怒,懸賞捉拿田疇。捉到后,公孫瓚問田疇:“你為什么不把朝廷的章報送給我?” 田疇:“漢朝王室勢力衰微,人人都懷有異心,只有劉虞沒有失去忠貞的節操。章報中的內容,對將軍并沒有贊美之詞,恐怕也不是將軍所愿意看到的,因此我沒有送來。而且,將軍既然殺害無罪的上級,又仇視固守節義的臣僚,我恐怕燕、趙地區的豪杰之士都將跳到東海里淹死,而沒有人肯追隨將軍。”公孫瓚只好將他釋放。 田疇回到無終縣,率領宗族以及歸附他的數百人,掃地而盟誓:“劉虞之仇不報,我不能再活在世上!”于是進入徐無(今河北遵化西北)山中,在深險之處找到一塊平地,建立營寨居住。田疇親自耕種糧食用來供養父母,百姓都來歸附,幾年間達到五千多戶。 田疇對父輩老者們:“諸位不認為我田疇不賢,從遠處來投靠,人多就形成了城鎮,但還沒有統一,恐怕不是長久安定的作法,希望推舉擇定賢能或年紀大的人做首領。” 大家都“好”,一起推舉了田疇。 田疇:“現在我們來到這里,不是只圖眼前的安定而已,而是要圖謀大事,報仇雪恥。我私下擔心還沒有實現我們的大志,而那些輕佻浮薄的人自己先互相侵擾欺侮,茍且快樂一時,卻沒有深謀遠慮。田疇我有一條不成熟的計劃,希望和諸位一同施行,可以嗎?” 眾人都:“可以。” 田疇就為大家制定了有關殺傷、盜竊、訴訟的法律,規定犯法重的人治死罪,其次的也要抵罪,共有二十多條。又制定了婚喪嫁娶的禮儀,興辦學校講授知識的規劃,向眾人頒布。眾人都熟習了,到了路不拾遺的程度。北方邊境地區百姓紛紛聚攏,服從他的威信,烏桓、鮮卑也都各自派遣使者來送貢物,田疇都接納、撫慰了他們,使他們不再進行侵擾。 公元194年(興平元年),三輔大旱,谷價騰貴,一斛谷值錢50萬,長安城中甚至出現了發生了人吃人的事件。皇帝劉協命令侍御史侯汶出太倉米豆煮粥救濟百姓,但因為糧食不夠仍然有很多人餓死。 劉協懷疑侯汶沒有如實用全部糧食賑濟災民,而是趁機侵占公糧,于是派侍中劉艾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后可以煮出兩盆,證實是侯汶作弊。于是責打侯汶五十廷杖,之后長安城中饑民終于得到了救濟。 當初董卓之所以廢劉辨而立劉協,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劉協比劉辨賢明。劉協固然賢明,但無耐從就受制于人,而且勢單力薄,放眼望去全是貪官污吏、割據地主,“忠君愛國”這四個字根本不知從何談起,劉協滿腔報負無從施展。 征西將軍馬騰久居涼州,于興平元年三月入長安朝見獻帝,駐軍于霸橋(今陜西西安市東霸水之上,故址在今橋西北十余里),馬騰為私事有求于李傕,因未得到滿足而大怒。 韓遂奉命率軍從金城郡來調解馬騰與李傕的糾紛,結果反而又與馬騰聯合。 諫議大夫種邵、侍中馬宇、左中郎將劉范(劉焉長子)與弟治書御史劉誕策劃讓馬騰進襲長安,自己做內應,以誅滅李傕等人。此后,馬騰、韓遂率軍進駐長平觀。 種邵等人的計劃泄露,他們便從長安出逃,跑到槐里。兩軍大戰于長安以西五十里的長平觀,李傕從子李利與樊稠、郭汜等大敗涼州軍,馬騰、韓遂逃回涼州,李傕為了穩定人心,便使漢廷以馬騰為安狄將軍,韓遂為安降將軍。樊稠等又進攻槐里,種邵等人全都被殺。 后來,馬騰上表稱軍隊補給不足,請求在池陽(今陜西省涇陽縣和三原縣的部分地區)屯兵食谷,得到朝廷允許后,馬騰率軍改屯長平岸頭。 三輔動亂,馬騰之子馬超領兵攻破蘇氏塢,掠奪蘇氏塢的馬匹等充軍資。此后,馬騰和韓遂因為部下一些摩擦導致原本稱兄道弟的兩人互相征伐。 此役中,剛滿20歲的馬超隨父親領兵與韓遂交戰。此時的馬超已經在號為“下強勇”的涼州軍中,被稱作“健勇”。韓遂軍營中的同樣有被稱為”健勇“的閻行,閻行在戰場交戰時,遇到馬超,試圖用矛刺馬超,矛卻被馬超折斷,接著閻行用斷矛擊打馬超脖子,幾乎殺死馬超。 議郎、河南人龐羲,平時與劉焉友善,在劉焉的兩個兒子死后,花錢營救募得劉焉子孫,棄官入蜀,擔任益州牧劉焉部屬,成為劉焉集團東州士領袖。 這時,原州府所在地綿竹城被雷擊引起的大火燒毀,劉焉就把州府移到成都,因背生毒瘡而去世。此時東州士的生存也面臨新的挑戰,劉焉病亡成都后,在益州主要官員司馬趙韙和治中從事王商的極力促合下,朝廷詔令劉璋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 劉璋“性寬柔,無威略”,無力平衡東、益勢力,“東州士”與益州土著豪族之間的矛盾日趨白熱化。自“東州士”得到劉焉的扶植后,一部分人專橫跋扈、侵暴舊民,益州本土人民對他們的行為甚為憤慨。 巴西郡人趙韙這時擔任朝廷任命的征東中郎將,他本是劉焉舊部,與劉焉一同入蜀。但他是益州人士,一入益州,即與益州土著豪族之間聯系往來,關系親密。趙韙在益州的勢力儼然已經超越劉璋。他勾結州中大姓,起兵攻擊劉璋,試圖一舉殲滅東州勢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