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超作為湘軍繼李續賓之后的第一猛將,他和太平國后期的主要將領大多都交過手,戰績相當輝煌,陳玉成和李秀成這樣的優秀將領都拿他沒有辦法。 他雖然帶兵上來救多隆阿,但并沒有立刻投入戰斗。 “莫慌莫急,等我下命令!”鮑超上陣從來都是非常鎮定。 等到楊山這邊的槍炮稀疏下來,鮑超立刻判斷太平軍應該處在一個斷檔期,估計是打累了。于是他立刻下令進攻,向楊山部猛撲過來。 鮑超看得很準,打退了多隆阿部,前面的戰士剛剛想休息一下,一些人還不顧命令去拖壕溝前死去的馬,要拉回去吃肉。 這時鮑超部槍炮齊鳴,斜刺里殺了出來。 湘軍雖然沒有淮軍全軍佩戴洋槍洋炮,但也有一半人裝備了洋槍,鮑超部還尤其多。他們推進極快,楊山這里還沒反應過來,好幾名翻越壕溝去拖馬尸的兄弟就中彈身亡。 “殺長毛啊!”鮑超振臂揮刀,大聲一呼。 排槍的火力立刻壓制住了太平軍,戰場的形勢立刻扭轉了過來。 楊山本想指揮李春發前去救援,但他立刻意識到這一支生力軍戰力極為強大,李春發估計不是對手。所以他帶著親兵,親自來會會這個太平軍的苦手鮑超。 鮑超的速度超出了楊山的想象,當他趕到壕溝邊,鮑超已經率部開始突破壕溝,向太平軍的中心直沖過來,這是鮑超的拿手好戲,一旦把太平軍分割開來,那太平軍就絕無翻盤的可能,只會被一口口吃掉。 “點火!拉雷!”楊山也驚出一身冷汗,幸虧來的還不算太晚,這壕溝里不但有竹尖,還埋著炸彈地雷,各種易燃的稻草也非常多。 再遲點,鮑超的霆軍全部越過壕溝就真來不及了。 隨著爆破的巨響,這炸得是地動山搖,大片的霆軍成片成片地倒在血泊中。鮑超吃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虧,也正因為他的動作太迅速太整齊,這個虧吃得尤其慘。 太平軍士氣大振。楊山立刻慷慨疾呼道:“弟兄們,殺清妖啊!” 太平軍的反擊打得非常堅決,鮑超雖然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他臨危不亂,還是指揮著他的霆軍有秩序的撤退,沒有像多隆阿敗得那么慘。 楊山引來了多鮑兩人的隊伍,立刻發出了進攻江心洲的信號。 其實他再堵一件事,他賭的就是雨花臺的曾國荃絕對不會沖出來。如果曾國荃率領他的三萬守軍離開那個堅固無比“烏龜殼”,楊山整個計劃就將泡湯。 李秀成和唐正才接到楊山的信號,立刻率部出北門,直撲江心洲彭玉麟的水軍。 自從包圍京后,彭玉麟的水軍基本沒用處了,太平軍的戰船卻被擊毀了,他們處在無仗可打的階段,除了從長江口岸運糧食,沒有其他的作用。于是為了多拉糧食,船上的火炮和炮彈全都卸了下來,只在江心洲布置了一些防御工事。 唐正才的水軍動作非常快,拖著上千艘帆板就往江邊沖去。有的水鬼隊甚至直接下了江,游到彭玉麟的船下,鑿他們的船底。 楊山這一招聲東擊西進行得非常順利。曾國藩萬萬沒想到太平軍的主攻方向其實是江心洲。 彭玉麟慌了,他的幾十艘主力戰艦全停在江心洲的渡口,眼看烏央烏央地太平軍劃著帆板游過來,他們用鉤搭住自己的船就往上爬,要和自己的水軍肉搏。江心洲的幾門火炮雖然在不斷開火,但太平軍沖過來的人太多了,足有好幾萬,這可不是幾門炮能擋得了的。 曾國藩根本沒想到太平軍的目標是江心洲,因為按他的判斷,只要在太平軍奪此地的時候,在他們后方擺支隊伍,他們就不敢強攻了,因為這樣就會落入兩邊夾擊的狀態。 但他現在手里沒有機動隊伍,多隆阿和鮑超都在和楊山的隊伍在城南糾纏。唯一一只能救援的隊伍就是雨花臺曾國荃的三萬人。 曾國藩硬著頭皮給弟弟寫了一份命令,讓他過來增援,就算不去江心洲,至少要來城南增援多鮑兩人。當然他知道這個弟弟有點軸,把雨花臺當家一樣,死活不肯離開,于是他又多寫了一句“進退開合,變化不測,活兵也;屯縮一處,師老人頑,呆兵也。”意思讓他趕緊過來,不要做呆兵。 但曾國荃這個人是真的很“呆”,自從在雨花臺安了營壘,挖了深壕,他就賴在這里了,一門心思在這里擺上“鐵桶陣”。先前忠王李秀成二十萬大軍都沒有攻破這里,讓他打定主意死活就在雨花臺了。之后太平軍各種引蛇出洞,他也完全不理會。曾國荃比他哥哥曾國藩還要呆,他就認準一條,挖溝建營壘一直到把整個京圍死才罷休,甚至雨花臺發生瘟疫他都不離開。 曾國荃這個呆兵打法的確讓太平國吃夠了苦頭,但在楊山現在這個戰術下,湘軍自受其苦。曾國荃果然不肯出來,他非常倔強,認為太平軍有可能是要引他出雨花臺,就是要做“呆兵”,完全不理會曾國藩的召喚。 楊山賭贏了,只要曾國荃出來支援,無路是南北哪一路,太平軍都吃不消,而且立刻就會崩潰。 別看楊山剛剛打退了鮑超,只是利用了深壕的地利,要沒有這一點,太平軍很有可能吃大虧。 “東王,抓到一個清妖的總兵,你看!”順王李春發剛打掃完戰場,發現一個受了重傷的總兵,大概有四十多歲,于是綁了過來,請東王發落。李春發一腳踢在他的膝蓋后面,讓他跪在楊山的面前。 楊山打量了這個被俘的總兵,雖然身上鮮血淋漓,胳膊和大腿上都掛彩了,不過他的精神看上去似乎還很倔,頭昂昂的,不肯一句軟話。楊山有些意外,清軍里很少有這么有種的將領,于是起了好奇之心。 “你叫什么?”楊山問道。 “少廢話,殺了我吧,我是絕對不會投降的。”被俘總兵眼睛一閉,只求速死。 “死到臨頭還嘴硬,東王,我來宰了他!”李春發有些發怒了,抽出腰刀就要砍了他的頭。 “等等。”楊山示意李春發收手,然后眼睛盯著被俘的總兵道:“我敬你是條漢子,死前留個名吧,你的墳上至少有個名字給你后人祭拜。” “本總兵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姓馮名子材。馮子材就是我。”馮子材望了楊山一眼,報出了自己的姓名。馮子材原來只是個商人,但做生意的時候遭到了地會的打劫,于是對反清的隊伍結了仇。于是三十多歲的他放棄了生意投了清軍,一步步靠著戰功做上了總兵。身在江北大營的他,跟楊山也交過手,不過那次被打得慘敗,他僥幸逃了回去,留得了一條性命。這次馮子材卷土重來,趁吳如孝離開鎮江,防務空虛之際,帶兵從江北攻下了鎮江,繼而又帶了兩千多人過來支援曾國藩。曾國藩把他派到了鮑超旗下,做副將。 楊山一愣,這不是那個在鎮南關抗擊法軍的那個民族英雄馮子材嗎?這個人的事跡在教科書上都有寫,可不能殺啊。 “把他帶回去,先治傷,好生照顧,不得虐待。”楊山吩咐道。 “東王,這家伙可殺了我們好多兄弟啊。。。。。。”李春發一時腦袋還沒轉過彎來。 “別了,按我的意思去做。”楊山打斷了他的話,立刻道。 馮子材被兩個太平軍兄弟扶起來,走過楊山的時候忍不住問道:“為什么不殺我?還給我治傷?我是絕對不會投靠你們長毛的。” “沒有什么原因,就因為你的名字。”楊山如實相告。 可這個理由馮子材卻一點都不相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