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十歲,五藏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里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
這是黃帝內經靈樞中年篇所述,它似乎給了穆豐一些操作的可能。
《靈樞》又稱《針經》、《九針》,前世醫道中最著名也最重要的醫學理論著作。成書于戰國時期,為后世醫家各大流派中流轉,無一人敢忽視。
其書共九卷,八十一篇,與《素問》九卷合稱《黃帝內經》,在針灸一道上有絕對權威。
穆豐腦海里回憶著年篇的一字一句,他突然發現,似乎本世界對人體的一些理論研究與上一世有所不同。
比如,習武筑基從三歲開始,補元培基鎖定在七歲,真元境突破鎖定在十六歲,其后如何就不在限定。
為什么有這個限定呢?
是因為這個世界的人認為,三歲智慧初開,方能與人正式交流,七歲臟腑始定,才好補元培基,十六歲根骨定型,未來不在變化,突破真元境后才不會生變化。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真的不會再有變化嗎?
不盡然吧?
穆豐知道東陵王朝對人身體的研究很深,但更深的還是經脈、元海、魂魄,至于身體肌骨臟腑的研究不見得比前世更強。
這是因為,這方世界的上限比上一世無限的提高,進而對基礎理論的研究雖然重視,但并未達到非常重視的地步。
而上一世卻不不然,因為他的上下限區別不那么的大,所以無論基礎還是精深跟這方世界比較,其實都還是在基礎里徘徊。
進而,如果用上一世理論切合這方世界,誤差并不太大。
“那么,這里的限定其實太過死板,畢竟人與人的成長并非固定的,并非一成不變的。十歲五臟始定,二十歲肌肉方長,三十歲五臟大定,血脈盛滿,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只是一個大概的法!
想到這里,穆豐的目光再度投向傅一搏蘇久文,他笑了。
“是與不是,在他們身上探察一翻不就知道了嗎?如果真是這樣,就有的玩了。”
穆豐似乎想到什么,不禁非常開心的笑了起來。
于是,在兩個家伙晨練完成后,就被穆豐叫了過來,脫掉衣物,被他運用各種手法在身體刺探起來。
“公子...”
兩個家伙光著身體,像兩只脫毛雞一般,戰戰兢兢的看著穆豐一會兒摸骨,一會兒探脈,時不時的按著各大穴道鼓秋起來。
他倆經過四個月的學習,已經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白紙,看到穆豐的手法清楚的知道,公子可能對他們又有什么想法了。
面對未知,他倆雖然有些激動,但還是隱隱有些擔憂。
“沒事,看看能不能為你倆補元培基!
穆豐一邊探察一邊開心的笑了,因為兩個家伙的身體告訴他,他心中所猜想的沒有錯。
骨縫離合,還未閉合,顯然身體還在成長之中,這不重要,因為兩個孩子距離突破真元境還有一段時間。
讓穆豐真正開心的是,兩個孩子真正的還未成人,或者臟腑還未真正的長成。
首先,從聲音上聽,兩個家伙還是童音未泯。喉嚨已下屬五臟,喉應氣,乃肺之系也。
其次穆豐又從精氣神上查探,細細感受著‘其氣在下,故好走,肌肉方長,故好趨。’的差別。
觀其齒,探其穴,肌膚腠理脈內陰陽,種種感覺告訴穆豐,兩個孩子還未完全長成,補元培基正是其時。
“還好,還好...”
穆豐笑吟吟的在兩個家伙的屁股上用力一拍。
“啊呀!”
兩個家伙狗跳一般躥了起來,忙三火四的把衣服套了上去。
衣服剛剛套上,蘇久文冷不丁停了下來,然后緊張的回頭看向穆豐:“公子,你剛才的還好還好是什么意思?”
傅一搏的身子也一下定住,硬邦邦的扭過頭,目光熱切的看向穆豐。
補元培基,原本兩個家伙就知道,卻從來沒往自己身上按過,因為那種秘法,那種消耗一向是大人物的特權,不是他們這種人物能享受的,甚至想一想都是罪過。
所以穆豐叫他們來時,雖然也過看看能不能為他倆補元培基。
兩人心中只是熱了一下,卻從未真正的想過。
畢竟,七歲補元培基是定論。
可現在,公子給他倆檢查后還好,還好。
這可不是隨便的一句話。
公子是神人,這幾乎深入兩個家伙的腦海甚至骨髓。
神人的話能是笑話嗎?
果然,穆豐很是隨意的轉過身,就著銅盆洗了洗手,一邊洗著一邊笑吟吟的道:“你倆很幸運,因為根骨的原因,從吃食都供給給根骨了,所以臟腑尚未長成。在今年補元培基還有希望。”
“什么,還有希望...”
幾乎是瞬間,穆豐話音剛落,兩個家伙就跳了起來。
哎呦...
然后,在穆豐笑吟吟的目光中,蘇久文是跳起來了,傅一搏卻在雙腳剛剛離地的那一霎那,木橛子般硬生生的撞向蘇久文。
一聲驚呼中,兩個人同時折倒在地。
不是誰想壞誰,只是因為傅一搏的衣物還沒穿好,褻褲絆著雙腿,讓他根本跳不起來。
只是苦了蘇久文,被身子骨硬得跟墻一樣的家伙撞得鼻青臉腫,骨肉生疼。
“好了,你倆練功去吧,我想想,用什么給你倆補元培基好呢?”
穆豐隨意的揮了揮手,將兩個家伙趕了出去。
“嗯!”
兩個家伙腦袋如同雞嘬米般點動,然后麻溜的跑了出去。
“我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嗎?”
穆豐身手叩了叩腦袋,感覺腦瓜仁一陣生疼。
補元培基可不是簡單的,秘法他有,而且還不是一種。
谿谷重獄,穆豐一生中的重中之重,因為在哪里,他得到了讓他能縱橫這方世界的武學的最基礎。
補元培基秘法,就是其中一項。
母親留下的傳承里有,禽老人那七位頂級獵食者與他交換里有,還有梁丘邑吳孝子他們的偏向更不用。
可是,秘法有了,引介物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