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百五十一章衛兵與中央軍 “馬超勇武不凡,斬殺韓遂有功,特封護羌校尉,暫領其父騎兵兵馬三千,待平定董卓舊部樊稠,在往涼州駐守!薄 “張遼屢立戰功,指揮有方,護長安、圍堵馬韓聯軍有功,加封平西將軍,進爵督亭侯,待平定董卓舊部樊稠,在往涼州平叛鎮守! “其余各將按功行賞……!” 賞完眾臣拜道:“臣等叩謝陛下……!” “都平身吧!”劉協擺擺手,眾將歡天喜地,大小功勞賞賜不一,總之都有好處,接著劉協便道: “鑒于天了動亂,諸地不安,既日起朕要廢除南軍、北軍與各地邊軍,改革原來的各軍制稱畏,重組新軍,眾卿眾將看看朕這個措施如何! 眾人一驚,沒想到天子來這么一招,改革軍隊,不知道他要弄成什么樣,只好洗耳恭聽。 接著殿前太監,便把劉協這些天所策劃的改革方案念了出來。 軍改大體分兩部分,一是組兩支軍團部隊,一是大漢皇家宿衛禁衛軍,二是大漢皇家中央國防軍。 皇家宿衛禁衛軍簡稱衛兵;始抑醒雵儡姾喎Q中央軍。 衛兵實行尉官制核心主體,以尉官為主體骨干力量,分三級,士官、尉官、將官。 士官為下士、中士、上士三小級;尉官為下尉、中尉、上尉、都尉(稱號尉官大半級)四級、將官依照舊制。 中央軍以校官制核心主體,以校官為主體骨干力量,同樣三級,士官、校官、將官。 士官為下士、中士、上士三小級;尉官為小校、中校、上校、大校(稱號校官大半級)四級、將官依照舊制。 下士統兵十人,中士統兵二十、上士統兵 下尉(小校)統兵一百,中尉(中校)統兵二百,上尉(上校)統兵五百,都尉(大校)一千以上,最高不超過二千千,名號尉(校)可至三千。 將官統兵三千以上,最高二萬。 簡單明了,一明了然,清清楚楚,各級之間都有明確劃分,到是不錯,眾將都點頭。 而對那些文官大臣來說,則更加贊同,這樣不管是什么軍,都統一到了朝廷上來,尤其是有時讓人頭疼的邊軍, “臣等覺得很好,并無異議!痹黾榆姽,并沒有損害誰的利益,各將自然不會多說什么。 見眾人沒異議,接下來由劉協親自任命道:“皇家宿衛禁衛軍暫設都尉四人,分別為宿衛都尉典韋、駙馬都尉趙云、騎兵都尉龐德、金吾都尉許褚。各都尉下三千人,共一萬二千人,即日起開始組建! “中央國防軍暫設軍將六人,稱號大校六人,組四個軍團,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軍。 分別是平西將軍張遼領組第四軍;揚武將軍徐晃領組第三軍;奮武將軍呂布領組第一軍、建武將軍徐榮、綏武將軍張濟歸屬車騎將軍朱儁領組第二軍。 大校有護羌大校馬超、屯騎大校閻行、陷陣大校高順、駐屯大校段煨、破北大校張繡、負重大校胡車兒!” 然后他也解釋了,各稱號大校不在歸屬原直屬上官,統一由天子直轄屬獨立部隊,如遇戰時統兵將官有皇命軍令亦可統屬指揮,戰后解散統屬關系。 說完劉協都有點忐忑了,這一下就把呂布的高順剝離出來了,張濟的兩個重要武將張繡跟胡車兒也剝了出來,不知道二人會有多大的反應。 張濟他不知道,也管不了,不過眼前的呂布卻實實大大的糾結了一下,當然他現在也沒有什么野心,成為國仗還美著呢,到是很痛快的接受了,只是心情有那么一點點不好。 高順跟他手里的陷陣營可是他手下的王牌,就這樣拿走了,以后想用還得有皇帝的虎符調令才能指揮,自然會有點郁悶。 不過有一個人比他更郁悶,老將皇甫嵩頭上還頂著征西將軍呢,老資格,人家就沒入中央國防軍。 所以劉協接著對皇甫嵩道:“皇甫愛卿勞苦功高,朕覺得不宜在外奔波了,愛卿就入皇家學院,朕要傳門開一門軍事講武課,以后各位愛卿的子嗣,年輕后輩有意從軍者都可以去皇家學院學習深造這行軍統兵之道,我想皇甫愛卿的資歷與豐富經驗是綽綽有余的。 就是不知道皇甫愛卿有沒有興趣,管教我大漢的后輩精英,不吝惜才學,撇開門戶之見,為我大漢提供軍事作戰統兵的人才。” “什么?我入皇家學院授課!” 皇甫嵩震驚到蒙了,過了好一會才緩過來。 要論身體力行,他還真不得不服老,去當老師授課到是真正的出呼他的意料。 尤其是這開創歷史先河的軍事一科,更是恒古未有,這是要開宗立派,成為武家孫氏的節奏呀。 想明白之后,皇甫嵩激動得不行,晚年了還能碰上這種事,真是死而無憾了,所以哪怕是三代老臣也有點結巴起來:“臣……臣愿意!謝……謝陛下……!” “愛卿可別急著謝我,這事可是任重道遠,以后有得你費心的!眲f這才又對諸將道:“以后學院完善了,你們有得清閑的時候,朕也會抓去學院授課,給學子們開開眼界,豐富學識見聞,當然你們肯定會說自己不知道講些什么,那沒關系,你們使勁吹牛給自己臉上摸金也是可以的! “哈哈……!” 這邊軍隊轟轟烈烈的開始整訓,重新編制,中下級軍官開始重新定級,長安的軍隊人數也并不多,但是方便,以后軍隊多了來做這事就怨聲載道了。 十日后,大地冰雪都融得差不多了。各部整訓也差不多了,天氣也變暖和一點,陸續開始渡河,向左馮翊開拔進剿樊稠,急取過年之前,將關中徹底穩定下來,開春好有一個良好的耕作環境。 此時進攻樊稠作戰,主要以騎兵為主,分左中右三路推進。 左路以馬超為主收復谷口,中路以龐德、趙云二位禁衛尉官統兵推進池陽、陽陵;右路以徐晃策應高陵、萬年縣為輔,這次進剿本質上就是一次新軍成立之后的聯動配合,以提高戰斗力。 當然也是劉協有意讓三個大校尉官唰功勞,畢竟三人所立的功都不算多,尤其是龐德。 樊稠的兵馬并不多,又不得當地百姓與士族的認可與支持。 很快三路大軍就連連收復各城,勢如破竹前進,樊稠自知道馬韓失敗之后,想要獨自力抗劉協是不可能了,所以一面搜刮物資過冬,主力退向黃白城,一面向袁紹求援,乞求獲得支持,或是想逃向河東,借道依附袁紹跟楊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