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此刻的薛仁貴渾身浴血,長發披散,宛若一尊殺神,懾人心魄,倫珠仁增看到他沖向自己,嚇得趕忙撥馬后撤,同時高呼:“快,保護本帥!”眾近衛聞聲紛紛驅馬上前,擋住薛仁貴去路。 “找死!”薛仁貴厲嘯一聲,飛馬上前,方畫戟一搠,直接將一個近衛連人帶盾擊穿,挑于戟頂,猛力砸向近衛人群,三個近衛被砸得人仰馬翻,而薛仁貴來勢不止,長戟連揮,瞬間又連殺三人,所遇之敵盡皆落馬,在他面前,根本無一合之將。 薛仁貴強大的武力和氣勢震撼人心,嚇得中近衛紛紛往后撤,倫珠仁增已經策馬往北狂奔,意欲逃跑,薛仁貴被幾個近衛阻擋了一會兒,待他轉頭去看時,發現倫珠仁增已逃至八十多丈外,薛仁貴趕忙取下的鐵背弓,彎弓搭箭,瞄準倫珠仁增。 “著!”薛仁貴一聲厲叱,只聽見“嗡”地一聲弓弦聲響,倫珠仁增慘叫落馬,掉在地上哀嚎起來,一支鋼鐵打造的箭矢洞穿了他的右肩,讓他動憚不得。 眾近衛見狀紛紛來救,然而玄甲軍已經沖了上來,將其沖散,薛仁貴一夾馬腹,策馬上前,方畫戟直至倫珠仁增,倫珠仁增眼睜睜地望著薛仁貴的長戟搠來,發出絕望大叫。 “噗”地一聲悶響,薛仁貴的方畫戩刺入倫珠仁增胸口,熾熱的鮮血奔涌而出,在寒冷的氣下直冒熱氣,倫珠仁增雙眼大睜,眸中盡是不甘與絕望,嘴巴張合數次,最終沒能發出一點聲音,頭緩緩垂落,死了。 “敵酋伏誅!”薛仁貴高聲長嘯,同時長槍一挑,將倫珠仁增的尸體高高舉于空中,玄甲軍見狀頓時紛紛發出雷鳴般歡呼,揮舞著陌刀更加瘋狂地屠殺吐蕃大軍。 玄武門上的李元忠望著城外戰況,興奮高叫:“快!開城門,助薛將軍一臂之力!盡滅敵軍!” 玄武門緩緩打開,沖出了三千多金吾衛,原本就已處于劣勢的吐蕃軍早無再戰之心,四處潰逃,金吾衛和玄甲軍策馬四處奔襲,將這些吐蕃軍盡數誅殺,不留活口。 終于,玄武門外的一萬吐蕃大軍盡滅,這時,一騎忽然飛奔而來,遠遠便高舉一紙軍令高呼:“軍令到!” 到了近前,那傳令兵翻身下馬,薛仁貴迎了上去,接過李浩的手令,只見上面寫著:“命薛仁貴帶軍入太極宮,從承門出,取朱雀門!” 薛仁貴聞言一驚,隨即狂喜,李浩這是打算里應外合,將吐蕃大軍拿下啊,可他隨即又皺眉,從承門到朱雀門,將近四里,而吐蕃大軍現在就在皇城之中,他們五千人想要穿過皇城,去打開朱雀門,必然會受到吐蕃大軍瘋狂阻撓,其阻力非同可,這可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啊,他不明白,李浩為何如此心急,如今吐蕃大軍被困皇城,宛如甕中之鱉,他們完全可以再等一兩日,待李績五萬大軍到來,到時候再出擊,完全可以將吐蕃軍輕松拿下。 這時,那傳令兵道:“薛將軍,元帥讓屬下告訴您,半個時辰后,李國成將會帶五千大軍前來,助你一起拿下朱雀門,元帥還,眼下戰況緊急,請薛將軍速按軍令行事。” 李元忠也在一旁道:“薛將軍,事不宜遲,你快快帶兵入太極宮吧,吐蕃大軍正在攻打太極宮,如今那三道城墻只有八千人馬,似乎撐不了多久了。” 薛仁貴點頭,難怪李浩如此著急,太極宮南邊三道城墻現在只有八千多人馬,可以是岌岌可危,于是他立刻帶著五千大軍入了玄武門。 葛爾東贊眼下被李浩堵在皇城之內,進退兩難,既然已成甕中之鱉,他決定玉石俱焚,下令瘋狂攻打太極宮,如今太極宮只有一萬不到的唐軍苦守,當真是岌岌可危,李浩雖然在皇城之外牽制,但卻無法阻礙葛爾東贊拿下太極宮的決心。 薛仁貴聞言趕忙帶著玄甲軍經玄武門入大明宮,又從大明宮來到太極宮。 李世民得知薛仁貴帶兵從玄武門而來,大喜過望,竟親自來迎見薛仁貴,薛仁貴見到李世民后,立刻行禮:“微臣薛仁貴,參見皇上。” “薛將軍莫要多禮!”李世民心情大好,感覺病情都輕了幾分,笑呵呵道,“薛將軍來的真是時候啊。” 薛仁貴頷首道:“微臣慚愧,微臣救駕來遲,讓皇上受驚了。” “哪里的話。”李世民擺手道,“薛將軍來得正好,若不是敵軍近在眼前,朕定要和薛將軍痛飲一杯!” 薛仁貴拱手道:“陛下,酒等擊退吐蕃蠻夷再喝不遲,眼下吐蕃大軍正在攻打太極宮,戰事緊急,微臣有軍令在身,不敢再耽擱,立刻就要前去対敵,望陛下恕罪!” “嗯,軍令如山,你先去吧。”李世民大手一揮,“這群蠻夷這么喜歡朕的長安,薛將軍,你就讓他們永遠留在長安吧!” “是!”薛仁貴大聲領命,帶領五千玄甲軍快速奔往承門。 望著薛仁貴所領大軍遠去,李世民瞇眼沉吟:“這支大軍,好生威猛,竟連朕看了都覺脊背發涼,這是哪路勤王人馬?” 一旁的李元忠聞言趕忙道:“陛下,這是薛仁貴從瓊南帶來的勤王人馬,據是瓊南王李浩改進了練軍方法,而且出重資打造陌刀鐵盾……” 李世民聞言心頭一沉,皺眉道:“你是李浩私練大軍?” 在這種敏感的時候,李世民聽到這么一則消息,頓時感覺心沉到了谷底,李元忠趕忙解釋道:“陛下,薛將軍,這些大軍是朝廷所練,瓊南王只是向都督崔鵬和薛將軍進獻了新的練軍之法,至于捐資打造陌刀鐵盾,是因為當時要對付瓊南土著,而瓊南各州郡兵器短缺,瓊南王并無私心。” “但愿如此吧。”李世民輕嘆一聲,依舊愁眉緊鎖,隔了片刻后,緩緩道,“傳朕旨意,封死玄武門,不要再讓人進來了。” 李元忠聞言一愣,他想告訴李世民,李浩還有五千大軍準備從玄武門通過,但他到底不敢違抗圣命,只能抱拳頷首:“遵旨。” 皇城外的李浩,把臨時牙帳就設在朱雀門外兩里處,此刻大軍正在攻城,不斷朝城墻上射箭,他帶來的是四萬騎兵,騎兵攻城能力并不是很強,他也知道僅憑這么點人,是無法破開皇城的,畢竟皇城里六萬多吐蕃大軍。 他心中自有打算,他只是在城外負責牽制吐蕃大軍的兵力,讓祿東贊無法全力攻打太極宮,而玄甲軍才是他制勝的關鍵,他已經派李國成帶領五千玄甲軍繞到玄武門去了,只要李國成的五千玄甲軍和薛仁貴的五千玄甲軍入太極宮,從承門入皇城,一萬玄甲軍的威力,非同尋常,絕對能輕松奪下朱雀門,只要朱雀門一開,那就是祿東贊的死期。 投石車和床弩每隔一會兒才發射一次,因為矢石已經不多了,必須留在最后關鍵時刻破城用,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牽制,將四萬吐蕃大軍被他牽制在城墻上,只有兩萬大軍攻打太極宮。 吐蕃大軍正在用沖城車撞擊承門,承門高大厚重,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撞開的,忽然!嘎吱一聲,承門開了,不是撞開的,是承門自己打開的。 吐蕃大軍剛想歡呼,下一秒卻愣了,因為承門打開后,他們看到城門甬道里密密麻麻地全是鐵盾,仿若一道寒光森森的鐵墻。 “殺!”薛仁貴的吼聲傳來,蹄聲雷動,五千玄甲軍如狂潮沖出了承門,把城門前的吐蕃大軍沖得七零八落,未出一刀,就有數百吐蕃軍士被鐵蹄踩踏為肉泥。 玄甲軍一入皇城,如摧枯拉朽,將皇城之中的玄甲軍盡數淹沒,待所有玄甲軍沖出承門后,承門又緩緩關上。 承門距離朱雀門四里遠,中間是一條筆直而又寬大的直道,近十丈寬,兩旁全是高大圍墻和宮殿,沒有一條岔路,有人稱這條大道為“通道”,這名字很貼切,畢竟是直通承門的大道,或者,通過這條道,就可以見到皇帝,皇帝可不就是么。 薛仁貴帶著五千玄甲軍沿著通道往前狂奔,立刻就遇到大批吐蕃軍阻擊。 “矛!”薛仁貴大喝一聲,只見所有玄甲軍騎馬變換陣型,變陣的同時,所有人舉起鐵盾,擋住了吐蕃軍的箭雨,很快,他們的陣型已經變換完畢,形如一支尖銳的長矛,直直地往前方吐蕃大軍刺去,只一個沖擊,數千吐蕃大軍便被沖得人仰馬翻,有人死于馬蹄之下,有人被鋒利陌刀割開了脖子和胸膛,當玄甲軍經過后,留在原地的四千吐蕃大軍只剩下近百人還立著,其他的不是變成了尸體,就是倒在地上掙扎慘叫,鮮血匯聚成溪流,將皇城的石板路染成殷紅之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