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接上回,常言道天子一怒,流血千里,伏尸百萬,匹夫一怒,血濺五步。這里的匹夫,說的只不過是尋常人而已,姜松這等人物發狂,自然是流血千里,伏尸百萬。 僰道城中此刻雖不說伏尸百萬,伏尸數千卻還是有的。 李世民聽得惡風不善,還不等回頭,便覺得伸手如同芒刺在背,驚得他好似魂飛九天一般。 “陛下小心!”眼看李世民就已經被子槍打穿身體,徐庶驟然李世民后背前。 “嘭——” 徐庶身披三重甲胄,胸前三層甲胄透傳而過,子槍又洞穿徐庶的身體,鵝卵粗的槍頭猙獰的探出寸許,強大的沖擊力將徐庶震飛,連帶著徐庶身后的李世民連人代馬一同砸飛出去。 “嘭——” 李世民在蜀軍叢中擦開一條血淋淋的道路,他身上同樣穿著三層甲胄,一般的兵器、箭矢打落在深山,完全就和沒事人似的。 奈何姜松力量超絕,那權利打出去的子槍在大船徐庶胸前三層魚鱗甲、徐庶身體、徐庶身后三層魚鱗甲以后,依舊有著強大的后勁,李世民跌落人群中,被麾下的將士扶了起來以后,連續大口咳血。 至于呂嘉,早就已經嚇了個半死,呼喊著左右的蜀軍武將,一股腦兒抬起李世民就逃。 姜松看到自己這殺手锏般的一招,居然都沒有打死李世民,頓時怒火焚天,虎嘯一聲提槍殺來。 可憐那徐庶忠心為主,死在戰場上卻是連尸身都沒有人理會,姜松一把搠起子槍,和母槍對接到了一起,在看前方只有密密麻麻的蜀軍,伴隨著他目光所到之處,所有的蜀軍都下意識地往后退步。 姜松提槍在手,指了指內城郭,冷聲喝道“不想死讓開內城道路,本將之殺李世民一人,其余者無罪!” 這時候依舊有忠心于蜀國的將領,聽到姜松這等大逆不道的言論,頓時就紅了眼“逆賊安敢如此!” 這話方才說出口,姜松子母槍就已經將這人挑死在馬前,冷冷眸子環視群雄萬夫“讓開!” 胯下霜中雪本為白馬,這時候卻因為鮮血淋馬身,如同血紅戰馬似得,更添一份森羅氣象,姜松口中又喝 “擋我者死!統統讓開!” 也不知道是哪一個蜀軍率先推開,又或者是所有的蜀軍都不約而同讓步,姜松振臂一揮“只殺李世民,余者不論!擋路者死!” “只殺李世民!余者不論!擋路者死!”這時候,城內城外的楚軍瘋狂呼吼起來,聲勢震天動地。 打戰,卻并不是因為人數多,就可以取得勝利的,若真的只是因為人數多而已,那為何不直接在開戰之前,比比兩軍人數多寡,就決定戰斗勝負呢? 且說李世民被呂嘉按在馬背上,呂嘉自己也騎馬,左手提著戰劍右手拉著馬韁繩,在街道上飛速疾奔起來,直奔北城的碼頭去了。 姜松自然知道在僰道城北城哪里有船廠,畢竟這僰道城在想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邊,都是屬于楚國的。 王玄策當年曾經在這里和李世民大戰過,雖然被擊退,可那都是仰仗這李元霸的兇猛,王玄策軍中也是無人可阻。 當初李世民有李元霸橫勇無敵,打的楚軍沒有絲毫脾氣,現在有姜松因為趙佗用瘟疫屠城,熱的姜松發狂,不顧一切殺來,不過片刻時間就已經破城,這還真是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的現世報哩。 李世民嘴角躺著血,后背上凹陷進去的戰甲早就已經被呂嘉脫了下來,一個軍醫手中拿這些治學生肌的藥粉撒了上去。 “嗷——” 李世民痛的大叫一聲“朕之徐庶何處去了?” 呂嘉嘆息一聲“陛下,徐大人為你擋下了就姜松投擲出來的子槍,已經死在了甕城外,我軍敗了,敗了……” “哈哈……”李世民慘笑不止“此天亡我也!天亡我也!” 呂嘉急忙勸阻道“陛下,我朝……” “我們現在是去北城嗎?”李世民忍著劇痛,從馬背上坐了起來。 “回稟陛下,這就是去北城的路!眳渭蔚。 “好,順流而下,前往江陽城去,我弟元霸定然可以錘殺姜松這狗賊!” 聽到李世民這話,呂嘉頓時松了一口氣,他心里還以為李世民已經起了其輕生之念呢,結果發現還是自己想多了。 須臾時間后,李世民等人逃到城北戰船上,這要下令燒毀其他船只的時候,忽然遠遠的就看到了姜松領著一彪人馬殺到。 “李世民哪里走!” 姜松怒吼一聲,把那子母槍橫在馬鞍上,彎弓射來便是一箭。 “咚——” 粗重的箭矢射中旗艦桅桿,李世民慌得催促左右趕緊劃船逃命,虧的是呂嘉下令軍中武夫火箭齊發,點燃了其他的戰船。 姜松縱馬來到了江邊,看著那順著滾滾江水東流而下的李世民,嘆了一口氣“還是叫你逃了……” “將軍,有江州城圣旨到了!” 正在這時候,忽然有一員部將策馬重來,大聲喊道。 姜松虎軀一震,這時候陷入到狂暴中的腦子方才清醒了過來,有些畏懼道“陛下可是要殺我?” 前來傳旨的武將看到姜松一身是血,便已經被嚇得不輕,聽到姜松的話,急忙道“陛下的旨意全在圣旨之上,將軍還請接旨吧!闭f吧,見得姜松有些遲疑,甚至隱隱有一股時有時無的殺念將自己鎖定。 這傳旨的武將心中一凜,繼續說道“將軍之神勇,便是陛下之依仗,如何會因此遷怒將軍?眼下僰道城中降卒也有數十萬,將軍以四萬軍北伐,收復僰道,擊潰李世民三十萬大軍,這等豐功偉業,縱觀夏、商、周三朝,和人可以與將軍并列?將軍還是快快下馬接旨吧。” 姜松思量片刻,將子母槍放下,人也下了戰馬,擺動了一下血淋淋的戰袍,雙膝跪下,高聲道“罪將姜松……接旨!” 傳旨的武將下了戰馬,緩緩展開圣旨,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姜松憤而北上攻僰道,朕知前因后果,不論姜松勝負如何,朕皆不計較,使者快馬可追山姜松,則姜松撤軍,欽此,謝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