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度過扯淡的六幕以后,第七幕是更扯淡的止戈宴,薩克多通過自己杰出的口才,成功使阿克希的叛軍與福特的叛軍握手言和,然后雙方在薩克多的帶領下合并進軍姆斯討伐奸人,所謂清君側是也。
第八幕是姆斯風云,薩克多王子一方面要抑制住聯軍對雷爾巴二世這個昏君的憤恨,讓他們可以平靜的參與和談,另一方面是要和圍繞在雷爾巴二世身邊的奸人周旋,讓雷爾巴二世認識錯誤并悔改。
經過薩克多王子艱苦卓絕的努力之后,奸人們的陰謀終于敗露,絕望之中奸人發動了最后的反撲,隨后又是一番龍爭虎斗,雖然奸人終于死亡,但是雷爾巴二世和賓思爾也不幸遇害——編劇牛逼,將雷爾巴二世提前十年被死亡。
第九幕是懺悔入獄,面對因為自己而變成一片廢墟的首都姆斯,以及因為自己而死的父親雷爾巴二世和愛人賓思爾,薩克多王子陷入了極端的痛苦之中,覺得這樣的自己沒有辦法接管大位,于是自請入獄,也就是馬巴德的黑牢。
薩克多王子自請入獄以后,早就對姆斯多奇王朝不滿的民眾推翻了姆斯多奇王朝,擁立福特和阿克希暫為督政,結果兩人很快因為各種瑣事鬧翻,阿克希回到比尼大省,建立了薩比赫,福特成為唯一的督政。
第十幕是英魂,福特成為唯一的督政以后,被權力迷昏了雙眼,于是篡奪了姆斯多奇王朝的王位,建立了拉瓦羅斯王朝——狗屁編劇,能不能查一下歷史資料啊,福特根本沒當大風王,是直接把王位傳給他外甥阿洛德一世的。
福特成為大風王以后,也沉迷享樂不理政事,這引起了他外甥阿洛德的憂心,于是阿洛德將福特引到黑牢去,黑牢中的薩克多王子以死來勸誡福特要清醒。
隨著薩克多王子撞死在監獄的墻壁上,薩克多大徹大悟的同時,也無顏在擁有王位,于是將王位傳遞給自己賢明的外甥阿洛德,并且宣稱自己此前統治的那幾年不算是正式的王位,外甥阿洛德一世才是拉瓦羅斯王朝的第一任大風王。
可是福特固然大徹大悟,薩克多王子卻為了勸諫永遠的離開了人世,悲傷的福特在黑牢中好好祭祀了薩克多王子,作為自己對他的哀悼。
第十一幕是對神靈的祈求,原來薩克多王子雖然在黑牢中撞死,卻因為他高潔的品行成為了英靈,然而薩克多王子認為自己一生沒有尺寸之功,還導致薩比赫從薩菲爾奇的東部獨立出去,不配成為英靈殿中的英靈,于是他以獨處于自己的死亡之所黑牢作為自己的懲罰,惟愿薩菲爾奇長盛不衰。
于是處在黑牢之中的薩克多王子就成為薩菲爾奇的守護圣徒,守護著薩菲爾奇的風調雨順。
第十二幕是黑牢至交,正直的博索尼德一世之父安菲博因為不愿意用陰謀手段殘害拉瓦羅斯王朝的敵人,被憤怒的薩莫五世關進了牢房,并宣稱除非安菲博悔過,否則絕不將安菲博放出黑牢。
正直的安菲博當然不會因為個人的處境而改變自己高尚的品德,但是他哀嘆道,自己被囚禁倒也沒事,只是可惜自己的孩子也被一同囚禁,孩子又是何辜呢?
薩克多王子聽到了安菲博的哀嘆,于是現形與他交談,發現安菲博果真是一個高尚純潔的貴族,于是自告奮勇宣稱愿意幫助安菲博教導他的孩子。于是安菲博的孩子開始接受薩克多王子的教導,其中最為出色的,無疑是后來的博索尼德一世。
見安菲博在黑牢中被關了二十年仍然不改其志,薩莫五世感嘆對方的堅持與毅力,于是只得將安菲博釋放出來,被釋放出來以后,博索尼德一世謹記薩克多王子的教導,果然成為了一代明君。
第十三幕是黑牢絕唱,從博索尼德一世到安菲博一世,薩菲爾奇的國力達到了一個新的巔峰,國泰民安,與民休息,然而博索尼德二世卻是一個大昏君,非常不喜歡屢屢勸誡他的瓦羅,這一對父子讓薩克多王子想起了過去的自己。
由于博索尼德二世的暴政,薩菲爾奇國力越來越亂,忍耐不下去的薩克多王子決定入宮勸誡博索尼德二世,然而博索尼德二世聽到有人(即使是英靈)居然說自己是個暴君,頓時勃然大怒,將薩克多王子囚禁在宮中。
聞聽薩克多王子被囚禁的消息,與薩克多王子互為良師益友的瓦羅王子頓時焦急,再加上被奸人設計蠱惑,于是瓦羅王子率兵反抗,要進入宮中救出自己的恩師。
可是圍繞在博索尼德二世身邊的奸人勢力實著太大,瓦羅王子絕望的反抗很快失敗,二人逃入了黑牢以后,薩克多王子幫助瓦羅王子傳送離開,自己則留下來獨自面對暴君博索尼德二世。
博索尼德二世率追兵來到黑牢,面對博索尼德二世,薩克多王子毫無懼色的指出,薩菲爾奇絕對會因為博索尼德二世的胡作非為而衰弱,至于拉瓦羅斯王朝恐怕有被顛覆的危險,博索尼德二世聽罷勃然大怒,命人將黑牢給鏟平,不給薩克多王子居住的空間。
黑牢被鏟平以后,薩克多王子沒有住所,因而被神靈接引都英靈殿中,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靈,而失去了薩克多王子以后,拉瓦羅斯王朝果然如同薩克多王子預言的那樣,在連綿不斷的陰謀與政變中衰弱,直至滅亡。
這出戲劇的內容大體就是如此了,此后雖然還有多次改編,但是主題框架皆是源自這次戲劇定下的框架,可謂是經典永流傳,當然不要去計較編劇那智障般的歷史水平,和各種穿越的時間就行。
再說冷弈,黑牢被鏟平之后,冷弈就開始尋找新的監獄,預選地點無非就兩個,往南走或者是往北走。
南方原來是巴姆的巴尼普圣諭區,可是那都是老黃歷了,如今巴尼普圣諭區已經獨立為巴尼普,并且在2088年時就在路路上和薩菲爾奇接壤,算一下那時候還是安菲博一世統治的時代。
不過冷弈不打算去那里,巴尼普對薩菲爾奇人不熟,還是去薩菲爾奇熟一點的地方,比如北邊的亞約克多。
那么亞約克多那么大,應該去哪里呢?亞約克多的行省名稱是大省,這最早是源自亞彌人的說法,亞約克多和梅達斯人也參考了這個稱呼,薩菲爾奇人抄梅達斯人制度的時候,就順手把大省給抄走了,如今自稱為純正的薩比赫獨立了,也沒見他們去把“大省”這稱呼給改了。
亞約克多的領土最南方曾經蔓延到塞利提大省,當然之后幾次與薩菲爾奇作戰,別說塞利提大省了,連亞彌人土生土長的南多大省都被征服。
所以如今還剩下的行省,最北方與南艾豐奇接壤的是拜雷赫大省,六百多年前馬維驥跟隨但丁南行,從艾豐奇的殖民地托尼拉離開南下以后,第一個到達的文明國度就是亞約克多的拜雷赫大省,如今拜雷赫大省已經和南艾豐奇的谷間王守區接壤。
拜雷赫大省下來是亞約克多首都蒙克山所在地,最早叫做叫做約克多中央核心,與亞彌人起源的菲尼多中央核心南北分裂,后來也正式從亞彌獨立出去,古洛夫王朝時代延續這個叫法,亞塔馬王朝時代將其更名為亞塔馬大省,名稱來源不言而喻。
拜雷赫大省、亞塔馬大省是亞約克多人的基本盤,南方還有三個大省,分別是亞美古大省、伯尼恩大省和穆朝來大省,這三個大省是昔日亞彌人的國家,亞彌人在這三個大省中占據多數,也是裘卡派的力量來源。
其實裘卡派有4個大省,第四個大省就是已經被梅達斯人割據并歸為薩菲爾奇的南多大省,由此也可以看出,為何亞塔馬王朝要處心積慮的削弱裘卡派的聲勢,雖說北方兩個大省面積都比南方要大,但是南方大省數量絕對蓋過了北方。
南方三個大省中,伯尼恩大省是最為強大的一個大省,并且地理位置、自然資源也極其出色,可以聯通其他幾個大省,所以伯尼恩大省的首府裘卡,成為周邊大省的聚集地,裘卡派的詞根也正是來自于此。
因此,在黑牢被博索尼德二世鏟平之后,冷弈搬遷的目標就是伯尼恩大省的首府裘卡,南多大省雖然更近,但是族群復雜且局勢亂的一筆,還是裘卡輕松一些。
作為伯尼恩大省的首府裘卡,下方自然也有屬于大省的特別牢房,被當地人稱之為無日牢。亞約克多人源自亞彌人,并且并未改變信奉,所以兩族皆信奉太陽之神,無日牢位于地下,無法見到太陽,這對于崇敬太陽的亞彌人來說當然是莫大的懲罰。
另外提一提這個太陽之神,這個太陽之神并非真正司章太陽,要知道這個世界的太陽可是真的圍繞著位面轉,還會穿過冥河東升西落,可不是神靈能控制得了的,被譽為神界幾個不解之謎之一。
這個太陽神之所以被稱為太陽神,最初是曾經作為群星時被太陽掃過,獲得了部分太陽的權柄,所以信奉太陽的信徒信奉之力在部分傳給太陽的同時,他也能以此獲得一些。并且由于有著太陽的權柄,他是除冷弈之外,能最接近太陽的神靈。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