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平衡簡述
創世的三個矛盾
萬物來源最終的哲學描述,宏平衡的自我矛盾無的自我定義
第一個矛盾
最初存在的是,絕對的無;無,沒有維度,沒有長短,大小的黑暗。
這時連空間本身都并不存在,但是無本身,卻是一種存在,存在著無這個東西。
創造世界的終極,無本身就是一種必存在的態。
總玄宇宙最終極的思考,不認為有一個創造者,一個最終意識,一個意圖。
而是確定,一切來源于無的自我矛盾。無的自我矛盾,形成了無數的空間質點,每個空間質點,都可以看作無的一個矛盾態。
現在宇宙中有了兩個東西,一個是無,一個是無的概念。
這個矛盾是,無說,宇宙中一無所有;
無的概念說,宇宙中存在一個稱之為無的事物。
最終的結果是,空間質點的誕生,每一個空間質點,是無自我不斷的矛盾。
這是創世的第一個矛盾,矛是無代表一無所有。
盾是一無所有本身就是一種狀態和概念,這個狀態和概念本身,就是無之外的東西,存在。
第二個矛盾,空間質的誕生導致宇宙中出現了第二個矛盾。
空間質的存在本身的問題,空間質本身不包含任何事物,當無數的空間質從無的自我矛盾中被創造,這時宇宙第一次出現了大小,距離的概念。
兩個空間質點,排列起來比一個空間質點長和大?,維度,大小,空間,多少,位置關系,乃至最初的數學,由此誕生。
對宇宙而言,當2產生時,數學就產生了。
2個空間質點比1個更多,這時宇宙中多了大小,長短,距離的概念。
空間質的存在讓總玄宇宙誕生更近了一步。
這是創世的第二個矛盾矛,是空間質產生所引發的無數概念。
盾是這些概念之間的沖突,兩個空間質,存在與一個位置上的可能。
第三個矛盾,當無不斷的自我矛盾,空間質點不斷的產生然后疊加和擠壓。
能量誕生了,最初的能量只是無盡的空間質點不斷擠壓和疊加所產生的,一種強空間質點運動,不斷的生滅,依附與空間質而存在。
或者說能量就是空間質本身自我循環疊加后的矛盾態,能量的誕生和疊加,導致了人類科學家定義的宇宙大爆炸和物質的產生。
物質是能量的自我矛盾態,只是這個宇宙大爆炸并不是一次,而是無數次,甚至此時此刻無窮盡的總玄宇宙之外,無依然自我矛盾著。
每一秒,無數的宇宙正在被創造,無數的宇宙正在毀滅,而這無窮盡的循環,形成了總玄宇宙世界無盡宏觀的藍圖?。
一切起始泯滅于宏平衡無盡的矛盾之中。
——————————————
純無與玄無的來源,以及最初生命的誕生
根據總玄宇宙文明與科技不斷的發展,追溯至宇宙最初生命的產生
在宇宙高等文明序列中,對生命的定義及其簡單,可感知的一種存在感。
最初的生命來源于宏平衡的第一個矛盾,空間質點就是最初的生命。
最初的空間質點并不平衡,被定義為小的,遠遠小于人類所定義的普朗克長度。
被定義為大的,遠遠超過了人類可觀測的宇宙尺度。
這種不平衡導致并引發了第二次矛盾的產生。
從無中所醞釀或者矛盾所產生的空間質點,可以看作一種無的不均勻,空間質點內部的無和空間質點外部的無的不均勻。
這個無就是純無,空間質點的本質是,純無的不均勻。
區分這種無分布不均勻的概念,就是最初代的玄無。
而宏平衡的自我矛盾就是許多年前向你們所描述的,玄無的創新精神。
當空間質點內的純無,與空間質點外的純無,互相認知就產生了存在感,也就是最初的生命。
最初的生命就是空間質點本身,是一縷縷轉瞬即滅的存在感,是空間本身。
最初的生命不具備結構性,無法思考,無法記憶,純粹的感知到本身的存在感和外界無盡黑暗中的一無所有。
人類乃至整個物質世界和無盡的文明,都存在于空間質上。?
空間質點本身就是一種生命,在人類所居住的宇宙而言,是由無窮盡普朗克長度的空間質點所構成的可感知生命體。
人類所謂的感知和我,是物質結構體所占空間,空間本身存在感的一種集合。
這種集合依靠占據其的物質體來思考,是物質結構大腦依托于空間來思考了我,
又或者空間質點依靠物質大腦結構來感知了那個我,兩者相輔相成,前者提供思考的可能,而后者提供感知的存在感本身。
當物質不斷的在空間質上移動,人類所感知到的存在感每一秒都由全新被物質體所移動過的空間質所表達。
純無凝聚的過程,更像還原了第一次宏平衡的矛盾,也可以稱之為第一矛盾體。
它的原理是,以物質結構為基礎,反復凝聚和感知我的存在。
強化物質體所占據空間質點背后無的不均勻性,從而賦予空間質點背后無的不均勻性。
當這種不均勻性達到極致而變得更加穩固,會開始逐步具有自身的結構性。
于是無可以擺脫對玄無結構性的依賴,開始思考,記憶,乃至意識。
人類所感知的那個”我“與凝聚純無所尋找的那個”我“,正是無數空間質點寄托于物質結構的一種集合作用。
是創世第一矛盾,所產生的最原初的生命的進化????。
————————————
覺知
關于于覺知的尋找、確定、鍛煉。
尋找:停止你的思想,你的思維,你的內在獨白,內在亂七八糟的運轉。讓自己保持一種“空”和“靜”的狀態。
確定:進入到一種純粹的觀察之中,內在不思不考,不評價,只是單純的觀察,去看,去感覺,去知曉。
漸漸地讓這種狀態平靜穩定下來,直到你能輕易進入并適應這種狀態,這——便是覺知的狀態。
鍛煉:不斷地觀察,不帶絲毫的評判,去向外觀察,去向內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注意內在和外在的影響。
來自于內在的影響,主要是你的自我對話,自我思維潛意識運轉,這些在覺知鍛煉中都需要屏蔽,控制,舍棄。
來自于外在的影響,主要是外在的大環境,初級者,你需要尋找一個較為安靜的環境來練習覺知。
等你熟悉了覺知的狀態,再慢慢的在一些不穩定的環境里進行覺知的鍛煉,直到真正的純粹熟練熟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