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唐派想借著拔高隆武的地位,以此來確定唐王的地位,確實是一步好棋。
這不僅可以,確定法統,也正合王彥之意。
魯王想著,如果他是唐王,必然也會走這一步,繼續爭下去,這等于是來了個大迂回,避開了正面的阻力。
這對唐王來說,絕對是個好機會,可是王彥說了一句,擁唐派便真的暫時擱置了,還是讓魯王有些意外。
此時擁唐派退到一邊,魯王這邊一下失去了對手,便有些茫然,不過唐王不爭,他卻要爭。
魯王見擁唐派集體啞火,便給張肯堂使了一個眼色,后者見此,清了清嗓子,然后說道:“諸位,既然萬閣老的提議,被暫時擱置,那輪道本閣來提了。”
唐王那邊的大臣冷哼一聲,并不理他,這讓張肯堂有些尷尬。
王彥見此,抬了抬手,“張閣老說吧”
張肯堂點點頭,鎮定精神,“衡陽王之前說的有道理,現今局勢對我大明有大利,我等必須盡快達成一至,重新組閣,恢復律令,以便政事推行,不能浪費大好時機。”
他這是先拍王彥一個馬屁,緩和下王彥對魯王一系的印象。
“可要從新組閣,統繼便不能不定”張肯堂接著說道:“只有確定了新皇,這個閣才組的起來,只有我等在統繼問題,達成一致,然后才能合力對付滿清。”
這話說的有點水平,像是肺腑之言,唐王那邊也不好反駁,冷著臉讓他接著說。
張肯堂頓了頓,然后楊聲說道:“如今多鐸還在江北虎視眈眈,江南還有張存仁,譚泰未滅,抗清依然是我朝的重之重,因此,卑職以為,新君人選,必須能夠承擔起今后的抗清大業,而我主,正式最佳人選。”
“一派胡言,張大人何以說唐王殿下不能承擔抗清之業?”萬元吉聽他這么說,沒忍住當即一聲反駁。
一眾擁唐派瞬間準備反擊,但站在前面的唐王卻一揮手,“即是議事,讓張大人說完。”
方才爭謚號沒有成功,擁唐派雖被王彥壓下來,但大臣心都有些不甘,不過唐王怕再次引起爭端,使王彥不快,因而揮手制止。
這一會兒,唐王已經冷靜下來,昨天分析出了衡陽王的想法,魯藩雖勢力不差,但是只要衡陽藩不支持,那他便可以穩座釣魚臺,不用急著爭,讓王彥不快。
此時唐王不在乎魯王一派說什么,他想的是如何讓桀驁不馴的魯王明白,衡陽藩的態度,讓魯王看清情勢,無論斗,還是武斗,魯王都沒勝算,然后迫使魯王屈服。
唐王一揮手,準備邁步前力爭的擁唐派,立刻收住步子,拂袖冷哼著退了回來。
張肯堂見此,心生出一絲警惕,但既然唐藩都讓他說,他沒有不說的道理,“諸位,南京光復之后,今后大明與東虜爭奪的要害,是江北,自古守江必守淮,我主有數十萬人馬布于江北,與清軍激戰,地處一線,今后必是對清做戰的主力,而反觀江西、福建已成后方,隨著抗清心北移,兩淮、浙直將會成為大明的重心,而我主又熟悉兩淮,江南的情況,所以卑職以為,應該由我主繼承大統。”
唐王聽了這話,眉頭一挑,連王彥也微微一愣。
當初唐魯之爭,魯王爭不過唐王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江南以破,抗清心往西南移動,魯王與西南聯系不,所以爭統失敗。
現在南京一復,江南必然重新成為明朝的經濟化政治心,魯王一派能想到這一點,看來是下了一番苦功夫。
這話讓唐王心一陣波動,覺得釣魚臺似乎坐不穩了,忙給鄭成功使了一個顏色。
鄭成功會意,當即出列道:“抗清我們一直都是主力,重心移動到江南,我們不能派兵了么?張閣部說的毫無道理。”
張肯堂聽了,微微笑道:“鄭國姓說的也沒錯,過去你們是主力,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這次攻伐江南,江西的精兵折了一多半,抗清的擔子,你們已經挑不起來。”
金聲桓聽了臉一紅,滿是惱怒,“我們坐擁兩省之地,算這次損失不小,但很快能補充回來,而你等不過舟山一孤島,江北四五小縣,想撐起大局,那是個笑話”
“你~”張肯堂臉大怒,但隨即將怒容收住,忽然得意的笑道:“誰說我主只有舟山和江北幾縣,馬整個浙江,加浙閩的四五萬清軍,都將歸于我主麾下。”
“什么?”擁唐派聽后,發出一聲驚呼。
現在的魯王已經夠難纏,可以和唐王勢均力敵,要是讓他得了浙江和四五萬清兵,那更加難制了。
原本唐王相較于魯王,優勢還是要大一些的,可這樣一來,他的優勢便被磨平了。
這讓他已經意識到,他登位的阻力大增,只要魯王不與他妥協,他沒有可能登大位,而衡陽藩見魯王控制了浙江,又多出了四萬精兵,便更加不敢表態,更加不會允許武力解決了。
想到此處,唐王臉色一沉,終于親自開口道:“南京一戰,乃是諸方出力,戰后江南之地如何分配,也該諸方商議,魯王這樣背著孤與衡陽王,先一步接受浙江,是不是有所不妥?”
唐王聲音很冷,但魯王卻不以為意,沉聲回敬道:“浙江本是孤活動之所,從弘光之后,整個浙江的抗清,都是孤所領導,孤接收浙江有何不妥。而且唐王始終不讓步,這個統繼定不下來,接下來的作戰也無法進行,難道等光復南京的影響力過去,張存仁他們穩定了浙江,再耗費兵力去打嗎?”
“孤乃大行皇帝遺詔,欽定繼統的親王,孤若不退讓,不顧全大局,早已在馬鞍山登基,真正無理取鬧,不知進退的是你魯王”唐王心急了,也徹底惱了,他一手指著魯王,大聲斥道。
一時間,兩王直接對,殿的火藥味,立刻濃烈起來,稍不小心,可能擦槍走火,整個明朝近半的疆域,都可能卷入唐王、魯王爭奪皇位的旋渦里去。
眼看局勢又要失去控制,楚黨大臣這時候,終于站了出來。
“兩位殿下如此爭斗不休,不愿相讓,我等以為,為了大明江山,為了國運,不如各退一步,立皇長子登基為帝”顧炎武等人忽然大聲喝道。
楚黨現在實力兩家合起來都強一些,在唐王與魯王之間爭斗得難解難分、互不相讓的緊要關頭,楚黨提出了由皇長子繼承大統的新方案。
現在大明半數以的財權、兵權都在楚黨之手,這個新方案是興起的衡陽藩勢力集團,在兩藩都不愿意妥協的情況下,拿出的最后方案,是各方必須接受的,不接受,那只有開打了。
大殿一下安靜下來,唐王臉色一下慘白,魯王也滿臉震驚,“立個孺子,衡陽藩想做曹操?”
王彥看著兩人,這時一步步走到兩王面前,一只手拉一個,“兩位殿下,爭執不下,久之,必傷國運,如此不如各退一步,立皇長子為帝。而皇長子年幼,國政當三家共理”
感謝大家的月票、訂閱、推薦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