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已經分門別類的物資,李自成挨個瞧過去,手里摩挲著,嘴里有時還嚼一嚼糧食。 “這個是番薯,這個是洋芋,這個是玉米,嗯,去年宋獻策在皇宮里都給我看過,是兩廣那邊有種的,產量很大,兄弟我的對嗎?” 番薯、土豆和玉米在明末傳入中國,不過只有沿海地區少量種植,這也是一個認知推廣的過程,種子不好施肥不足,明末的番薯和土豆畝產量遠沒有現代畝產量那樣驚人,加上官府沒有大力推廣,所以還不是像清代那樣廣泛種植。 尚國梁瞧著手中拿著半拉地瓜,時不時啃上一下的李自成笑瞇瞇道:“大哥的很對,就拿你手中的這個番薯來,用此番薯做種子,好地好肥精心伺候,大者可重十余斤,畝產可達六十石。” 六十石,大約相當于七千現代斤。在現代紅薯畝產萬斤不是新聞,雖然現代的畝要比明代的畝稍大一些。 “六十石?” 明代即使是湖廣魚米之鄉,畝產稻米也不過兩石多一點,陜北貧瘠之地畝產粟米甚至只有三、五十斤。 正在啃地瓜的李自成被如此高的產量驚住了,不由自主停止了啃嚼。見尚國梁臉上露出你果然這樣的神情,忽覺臉上掛不住,一轉臉看見張鼐也傻呵呵的舉著半塊地瓜,頓時找到了遮羞辦法,一把奪過張鼐手中的地瓜,斥道。 “餓死爹娘,不吃種糧。此乃神種,兒瞎吃什么?一口就是幾十斤吶。” 此時清軍阿濟格部已向東移動,多鐸部攻占南京后也將停留在江南省,揚州十日大屠殺也已經發生,江北明軍望風而降,弘光政權的藩鎮例如高杰、劉良佐、劉澤清等或死或降或逃,沒有一個反抗的,此段時間一直到六月,降清的明國總兵多達三十八員,馬步軍三十余萬。 稍后降清的左良玉部將金聲恒和大順軍降將王得仁馬上會占領南昌。 按照尚國梁的“建議”,李自成等大順軍在寧州沒有過多停留,兩日后繼續啟程向長沙附近挺近。 實際上,尚國梁也不能確定阿濟格和多鐸率領的滿蒙八旗會不會像歷史那樣回師北方修整,畢竟在原來的歷史上,阿濟格與多鐸消滅了南明弘光政權和李自成大順軍主力后,認為兩大對手都已消亡,從此南方可以傳檄而定,驕傲自滿誤判形勢沒有一鼓作氣南下。 而現在李自成未死,大順軍領袖依然存在,大順集團仍然是一支戰力不俗的武裝,等阿濟格收到確切信息后,會不會再次南下,未為可知。 不過滿軍精銳都是北方人,來到南方水土不服是肯定的,此時此地已進入夏季,氣悶熱潮濕,瘴氣流行,北方人為主的滿蒙漢八旗一旦此時南下,腹瀉、打擺子等常見病定會造成大批士兵非戰斗減員,作為主帥的多鐸不可能不考慮。 尚國梁站在多鐸和阿濟格的立場上,冥思苦想了一。猜測對手的戰略意圖非常困難,它需要大量的精細的情報,因為歷史已經改變,尚國梁從史書上獲得的資料,就不可以作為情報來判斷對手下一步行動的依據。 戰略誤判是十分危險的,一旦清軍繼續大舉南下,大順軍在長沙附近肯定頂不住,沒有休整的時間,士氣無法恢復,一支沒有戰斗意志的軍隊,縱然百萬也無異于一群羊。 現在關鍵是為大順集團爭取一點喘息時間,最好的辦法就是戰略欺騙。 原本歷史上,阿濟格是在一六四五年閏六月才向多爾袞匯報李自成已死,后不久就不等詔令班師回燕京。那么從時間點上來看,此時的阿濟格還不知道李自成的死活,還自以為摧毀了大順集團。 如果給阿濟格一個錯誤的信息,讓阿濟格認為李自成已死,大順軍群龍無首亂成一團,那么阿濟格有極大地概率依照原來歷史回燕京,只要閏六月的時候清軍主力回返,再來江南就不是來就來的,最快也需半年以上時間才能再次出動。 多鐸在南京待到了九月份,他的對手是潤六月期間新成立的南明隆武政權,也許是一時間拿不下隆武政權,也許是等待隆武政權自己爛掉,也許是手下的兵將想要享受戰后紅利無心打仗,總之多鐸的大軍在九月份也踏上了北歸的路程。 行軍途中歇息期間,尚國梁將自己的想法同李自成進行了溝通。 “大哥你意下如何?再有半月余,我們就可以進入到長沙,如果那時大哥用出詐死之計,可使阿濟格與明廷摸不到頭腦,只要嚴密封鎖消息,糊弄他們幾個月的時間完全不成問題,等阿濟格撤軍北返到燕京以后,我們再行公告下你復活,等阿濟格再來武昌最早也得入了冬,這樣我們爭取到最少半年的修整時間。” 李自成現在已經完全信任尚國梁,他把尚國梁看成再世諸葛亮,不死的劉伯溫。對尚國梁提出的智計,李自成沒有反對,相反還提出很多補充細節。 “還有”,尚國梁指著地圖繼續道:“李過與高一功的大軍現在在荊州附近,告訴他們占領洞庭湖周邊結寨自守,暫時不要去攻擊荊州,麻痹敵人。我們與李過作為兩大集團,形成犄角之勢,一旦一方遭到攻擊,另一方及時來援,清廷想要吃掉我們,也絕不是那么容易。還有一點,就是趁現在明軍力量薄弱之際,我們要快速拿下長沙、衡陽、郴州、贛州,形成戰略縱深。” “兄弟的胃口太大了一些。”李自成有些擔心,“此地的明軍怕是不好對付,一旦我軍再敗,那對士氣的打擊無法挽回。” 尚國梁瞧著有些糾結的李自成,安慰道:“大哥如何看待左良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