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之間一個月就快要過去了,這次的任務時間就要到了。 這近一個月的時間,鄒文房都忙著學習,其實只用了半個月,他就把書記下來了,剩下的時間就是向老師疑難求解了。高中的學習生活很充實,鄒文房學得很開心。 同學和老師都知道他是才,也可以是生的音樂蠢材,也有跟普通人一樣的有血有肉,會笑會鬧。大家在言談間發(fā)現,這個個子不簡單啊,竟然想著報考軍校,所圖不啊。大家都很羨慕鄒文房的過目不忘的記憶,也很佩服他的志向遠大和堅定不移。不過,卻沒有多少人愿意跟著他一樣投身軍校。遠在大后方的他們,也就只能在報紙上看看前線的戰(zhàn)況而已,偶爾參加一下游行喊喊口號,他們是會去的,可要是叫他們現在就去進軍校,他們也考不上當然也是不想考。安心地待在大后方不好嗎?全中國那么多人,哪里在乎自己這么一個? 鄒文房所在的學校是當地的學校,學生基本都是當地的學生,他們自然是不懂敵占區(qū)的艱苦的。自去年抗戰(zhàn)的全面爆發(fā)以來,好多學校都開始轉移到了西南,無數的學生潮涌進川蜀地區(qū)。臨時學校一座座地組建了起來。雖然沒有當地學校的優(yōu)勢條件,但是臨時學校的師生們都不畏艱苦,很多軍事人才就出自這些學校。 鄒文房沒去管別人的志向,只要管好自己就好了。學完高中的所有課,他就將要離開,離開這一群還處于象牙塔的孩子們。 這一個月期間,老家的回信也是寄了過來,老爹跟他:來信已收到,你兄長之事我已盡知……吾兒志存高遠,當展鯤鵬之志,報效國家……家里一切安好,勿念。 老爹的回信給予鄒文房極大的鼓勵,這是對他的肯定和支持。鄒文房朝老家的方向跪下磕頭。父母在,不遠游,可是鄒文房卻是遠游在千里之外,沒能侍奉在老爹老娘身邊,他也只能磕頭告罪了。 來cd執(zhí)行任務的這段時間,陳詩蓮不像劉冰那樣有豐富宣傳能力,她就只拉到了兩個姐妹。在這方面,陳詩蓮無疑是不合格的。這里不是她擅長的領域,她能拉到人就不錯了。她擅長的是英勇的作戰(zhàn),是血海的搏斗。 游擊隊隊長廖玉璧的消息很快就傳來了,要求他們迅速將隊伍帶回到華鎣山,之后就是要去延安了。陳詩蓮不知道劉冰那里的情況,還好隊長是自己人,了解她的秉性,沒給她硬性安排指標,不然她肯定是沒法完成任務的。 陳詩蓮已經通知了大家。 鄒文房是功成身退,不必留在這里了的,不能進黃埔,他只能向往著去抗大了。 陳詩蓮本來是想把秀香留下的,可是,秀香自己死活不愿意,陳詩蓮跟鄒文房又不放心,也只好帶著她了。 而秀香的姑姑羅茜自然也是要跟著秀香的,雖然不知道去哪里,可是她還是選擇跟著他們走。 黃清跟吳燕萍這對姐妹考慮了一陣子以后,都決定離家出走,北上延安了。 隊伍來的時候是三個人,回去的時候卻是六個人,這一趟,收獲還是不的。 無聲無息地,班里就少了三個學生和一個新來的老師,學生們也只是猜測了一陣子,這事很快就被遺忘了。 4月7號,一行6人回到了華鎣山,不知情的羅茜到了這里才知道自己是進了游擊隊大本營了,不過她也不在乎這些了,她只求跟秀香在一起,去哪里都一樣。不過她還是看了陳詩蓮一樣,心想道難怪這姑娘身手那么矯健,高手啊。 鄒文房回到華鎣山才知道他的便宜徒弟跑得沒影迷蹤了,其實他也早該想到,他們不愿意跟著去蓉城,就是有心想走的。華鎣山這里這么艱苦,他們那耐不住寂寞的性子怎么可能呆的下去啊。想歸想,他心里還是有些可惜的,畢竟少了兩個可以話的人啊。 與此同時,劉冰跟韓子棟的隊伍也回來了,卻不見韓子梁的身影。相比陳詩蓮這邊的六人隊,政委劉冰拉來的學生人數就要多得多了,二十多人呼啦啦一片擠在大廳里。大學生有,高中生也有,他們全都還是稚嫩的臉龐,卻是眼中都目光閃亮。對于很多人來,能到延安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這些人就是這樣,他們在劉冰政委的宣傳鼓動下,也是向往著去延安。 修整一。 得知了韓子梁東進,想進從南京搬出來的黃埔軍校的消息時,鄒文房也是吃了一驚,那子有點男子漢氣概了啊。隨后,他又想到了自己,他的年齡根本不夠進黃埔軍校,他就打起了延安抗大的注意了。他對陳詩蓮出了想去延安抗大的想法。 本來陳詩蓮只是把這次的任務當一次普通的任務來執(zhí)行,可是現在看來是不行了,或許連她自己都可能會留在延安了。現在的延安可是國內許多青年才俊的匯聚地,作為革命的“圣地”,很多知識青年千里迢迢、不畏艱險也要到延安去。陳詩蓮沒去過延安,她也曾在心里向往著。 想了一陣,她就同意了下來:“嗯,我覺得可以,我也很支持你,可是,你也是知道,你的年齡還是偏了一些,要進抗大的話,可能會被回絕。” “可是,我還是想去試一試,不定我運氣好就進去了呢。你也知道我的學習能力有多強,現在大學之前的知識我都已經具備了。”鄒文房鄭重其事地著,“我一定要進軍校,只有抗大這里才是我向往的地方。” “嗯,我相信你。”陳詩蓮自然是相信他的能力的。 4月8號,三十個學生,加上陳詩蓮隊的六人,再加上游擊隊員十四人,五十人的隊伍由陳詩蓮帶隊出發(fā),前往延安。劉冰跟韓子棟沒跟隊出發(fā),兩人留在游擊隊,不過他們進入了《中華日報》,從事宣傳工作。 延安距離華鎣山七八百公里,路途艱辛。這次是大部隊的出行,馬車不夠,只能提供給女學生乘坐,其他人都是步行。學生身體素質又不夠高,一路上自然是沒法全力加速的。為了照顧這幫學生,隊伍的行進速度相對緩慢。還好的是大家的熱情不減,向著向往的革命“圣地”堅持前行,從不言棄。 (第二卷終!!!)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