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學究,你來看宋江若是梁山泊主他會如何?”晁蓋問吳用道。
吳用略一思索,:“看他7往日的表現應是發展壯大讓人不敢視我梁山,好為以后招安在朝堂有一席之地可以保家衛國,建功立業。”
“你應該也想招安吧?”
吳用回答:“人生在世求的不就是個光宗耀祖,封妻蔭子還有青史留名嗎?在山上雖然快活,但在世人眼里我們只是草寇,背的是惡名。”
晁蓋接著問道:“那你可曾想過,當今子只顧玩樂,朝堂之上奸臣當道,招安之后可會有我等的立足之地?”
吳用回答:“當今圣上只是一時被人蒙蔽圣聽,只要有人加以勸阻必定勵精圖治。”
“我再問你,現今朝堂之上就真的沒有敢于進諫之臣嗎?”
晁蓋見吳用沒話繼續:“如今官逼民反,綠林豪雄并起,各地起義不休戰亂頻繁;北方雖然因為金國與遼國打得不可開交,因此沒有什么大戰,但無論金滅遼還是遼滅金,勝者都會把矛頭指向大宋。內憂外患,可見大宋朝氣數將盡。
所謂時勢造英雄,如今時局混亂,正是我輩英雄崛起之時,又何苦去受他昏君奸臣的擺弄!”
“哥哥你的這些與亂臣賊子何異?”
“亂臣賊子?這下從古至今就不是一人之下而是千萬百姓之下,我們做官無非就是求個安身立命,既然朝廷沒有我們的安身之地為什么不能自己再建立一個?大宋不也是趙匡胤奪來的嗎?”
吳用聽完晁蓋的話陷入沉思,而后跪下道:“哥哥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令我大夢初醒,今后愿奉哥哥為主唯主公之命是從。”
接著公孫勝也下跪道:“愿聽主公號令。”
晁蓋忙將二人扶起,:“二位賢弟快快起來,我們是兄弟,今后還當以兄弟相稱。”
罷三人哈哈大笑。
笑罷只聽公孫勝道:“哥哥既有此雄心壯志,自當以梁山泊為根基,修農事,屯糧草,蓄兵甲,招賢士,安民心,待時而動,等時機到時占領州府自立為王,隨后問鼎下。”
吳用聽了:“公孫先生的不錯,只是有一點,如今雖然朝廷無道,但氣數未盡民心還是向著大宋,若是自立為王只怕為人所詬病,還需從長計議。”
晁蓋:“二位賢弟得有理,只是憑你二人的智謀想必已經看出梁山泊如今的局面了吧?”
公孫勝毫無顧忌地:“如今梁山泊上宋公明聲威日重,大事物都歸他管,江湖上更是只聞‘及時雨’的名號,哥哥如今只是名義上的山寨之主了。”
晁蓋聽了道:“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是重掌梁山拿回屬于我的權力,重新確立我在眾兄弟心中的地位;否則一切都是空談。不知二位賢弟可有妙計?”
吳用道:“哥哥你攻打曾頭市就是一記妙招。”
晁蓋問道:“此話怎講?”
吳用接著道:“雖然如今大事務都被宋公明管著,但哥哥才是山寨之主,哥哥可借著此戰安排林沖,阮氏三兄弟等效忠于哥哥的梁山泊舊頭領掌握緊要位置和人馬。攻打曾頭市的時候,務必活捉史文恭令其歸降,如此哥哥到底被誰所傷眾兄弟也有個猜疑;暗地里找出射傷哥哥的是何人,如果真是宋公明所為不用我們怎樣他自己就會離開梁山。”
晁蓋聽了笑道:“好!賢弟真是子房再生,武侯轉世!哈哈!難怪江湖上的人叫你‘智多星’了。”
數日后,時遷和戴宗二人探聽消息回來,大軍也已經準備完畢,晁蓋立即點齊人馬,命二人為向導殺向曾頭市。
到得地方,晁蓋命分三處扎營,互為掎角之勢。左面大營豹子頭林沖為主將,徐寧為副將,另有武松,魯智深,燕順,楊林等頭領;右邊大營雙鞭呼延灼為主將,孫立為副將,另有楊雄,石秀,劉唐,黃信等人,其余各人都在中軍大帳。
扎好營盤,晁蓋命中軍大帳議事。公孫勝給出建議:“上次我們輸給了他們讓他們已經生出了輕視之心,我軍現今遠來,若再露出疲態,敵軍深夜必來偷營,可設計伏之。”
晁蓋聽了道:“公孫賢弟得有理,就請諸位賢弟做好準備,最好生擒敵將。”
眾頭領應諾下去準備去了。
到得晚間曾頭市果然有三路人馬殺往梁山泊的三處大營。
教師史文恭和曾家五虎里的曾升領著一路人馬往中軍大營殺去。待到中軍大帳只見前部的人被陷坑陷住,四下里殺聲大作,前后左右伏兵四起,史文恭和曾升大驚失色,知道中計,立即下令撤退。
只是手下軍士已被下破了膽,尚未交戰就在他尚未下令前就爭搶著逃命了,現在一窩蜂涌向營門把營門堵住反而撤退不得。只見左面一員使著鏈錘的紅眼大漢一聲大吼照著史文恭頭頂就是一錘,正是火眼狻猊鄧飛。史文恭不與交戰,側身避過虛晃一戟撥馬后退,卻從后面又一人殺來,正是摩云金翅歐朋;史文恭只得舞起方畫戟獨斗二將。那邊曾升被阮氏三雄的活閻羅阮七截住,已經漸露敗跡想要離去,被阮七覷個空隙絆翻在地,左右嘍啰一擁而上生擒活捉了去。史文恭見了本欲解救,奈何被歐朋鄧飛纏住,見此只得架開二人,仗著照夜玉獅子馬撞出營門回曾頭市去了。
左面大營蘇定被行者武松結果了性命,曾魁被花和尚魯智深生擒;右面大營曾參和曾索被赤發鬼劉唐和拼命三郎石秀活捉。晁蓋吩咐下去乘勢三面圍攻,獨留西面。
再曾頭市里曾長者和曾涂見三路人馬只得史文恭逃回,其余人等盡都覆滅,驚得駭然失色,正不知如何是好又聽到梁山人馬三面殺來,眼看就要抵敵不住,慌忙騎馬朝西門逃去。剛出到門外,便被徐寧帶二百兵士用鉤鐮槍鉤翻馬匹擒了去,只有史文恭因乘坐著照夜玉獅子馬逃了出來。
史文恭慌不擇路奔出二十里有余來到一片樹林里,只聽一聲鑼響四面奔出三四百人,為首一人正是豹子頭林沖。史文恭撥馬回走,后面又跳出個武松,前后無路只得下馬受縛。
此次曾頭市之役梁山可謂是大獲全勝,生擒曾氏一家,活捉史文恭,只可惜殺了蘇定。
回到梁山,晁蓋命眾頭領到聚義廳,叫人把史文恭和曾氏父子帶來,隨后問曾家等人道:“你們與我梁山作對時可曾想到會有今日?”
只聽曾長者回答:“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如今這樣也是我咎由自取,我死不足惜,只求晁王放過我這幾個兒子和史教師。”
晁蓋:“你們若是如實回答我幾個問題,興許我會放了你們。”
曾涂怒道:“要殺便殺,何須多言,我曾家男兒絕不皺一下眉頭!”
“住口!”曾長者呵斥道,隨后對晁蓋,“王有話盡管問,我等一定如實回答,絕不敢有半點隱瞞。”
“上回是誰用冷箭射傷我的?”
“回王,我等不知。當時我等沒有下令放箭,應該是下屬卒不尊號令擅自放箭。”
只聽李逵怒道:“胡八道!那箭上刻有史文恭的名字,而且淬有劇毒,分明就是史文恭射的,你敢你不知道!?若不是王哥哥命大早被你們害死了!”
吳用:“鐵牛先不著忙,先看看他們有何辭。”
晁蓋接著道:“史文恭,我且問你,這可是你的箭矢?”
史文恭:“我不是你們信嗎?給我來個痛快。”
“信!怎么不信!?”晁蓋走下來給史文恭解開繩索,接著道:“憑你的武藝和傲氣一箭便可取我性命,何須在箭上淬毒!我雖然不了解你,但我梁山兄弟里可是有你的師兄弟在,他們我還是了解的,想必你也和他們一樣是頂立地的英雄好漢!”
史文恭疑惑道:“師兄弟?”
晁蓋笑道:“你可曾拜周侗先生為師?”
史文恭回道:“早年曾蒙恩師教導。”
晁蓋續道:“據我所知,林教頭和武松賢弟還有北京大名府的盧大員外也是周侗先生門下,那你們豈不就是師兄弟?”
又對林沖和武松道:“二位賢弟,我的可對?”
林沖:“得蒙老師傳授槍術,也曾聞有幾位師兄弟,就是不知原來史教師和武松賢弟與我同出一門。”
武松:“只得老師傳授幾路拳法,未能得蒙老師收入門墻。”
晁蓋又對史文恭:“賢弟,你看前番多有誤會,咱們也算是不打不相識,武松和林沖二位賢弟也在山上,莫不如留下來師兄弟幾人在一處”
只見這時一個卒牽著那匹千里良駒照夜玉獅子進來,晁蓋接過然后交到史文恭手里道:“這匹馬已經跟了賢弟許久,如今還與你,去留賢弟自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