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188 舉火為先

作者/熏香如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如何?”胡毗色伽二世,居高下問。

    “只慮安息,背后一擊。”便有大臣道破隱患。

    此言一出,因朝中群臣,議論紛紛。說到底,貴霜亦是游牧立國。其前身,月氏便是諸夏之中,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單從地緣而言,大月氏亦出諸夏。后不斷西遷,一部滯留河湟,融入羌氐,號小月氏。另一支,沿南北絲路,二路出關。北路融入烏孫、康居等國。南路出蔥嶺以西,先滅大夏國,立五部歙侯。稍后貴霜歙侯勢強,取代大月氏。然貴霜等五部歙侯,皆以月氏自居。本質而言,貴霜雖已棄游牧行國。然其制度,仍未脫出部落聯盟。貴霜“王中之王”,既是部落聯盟首領之意。

    此習俗,與東胡各部類似。

    話說,百年漢匈戰爭,乃至匈奴王庭分裂。南匈奴內附,北匈奴西遷。時有十萬種落,散布草原。后并入鮮卑。待鮮卑覆滅,草原各部又融入高車。據此可知,匈奴、鮮卑、高車等,皆種出東胡。語言相通,習俗相近。正如大月氏,與貴霜。

    只不過。因立國之初,并入大夏國。又扼絲綢之路,東西文明交匯。且貴霜一代明王,迦膩色伽一世在位時,舉國上下,迅速“身毒化”。貴霜王庭,為高僧匯萃之地。名僧龍樹、馬鳴、僧伽羅剎等,皆為貴霜王,座上賓。迦膩色伽本人,信奉大乘佛教。第四次“無遮大會”,亦由其親自主持。佛史稱,迦膩色伽一世,是繼阿育王后,首位大力弘揚佛法之“明王”。大月氏貴霜,亦號佛門“大護法”。

    一言蔽之,貴霜雖因絲路流金,富可敵國。然難改游牧習俗。

    正因如此,故胡毗色伽二世,只取北身毒水草豐茂之地。對南部身毒半島,河汊縱橫,濕熱多雨之三登沃壤,嗤之以鼻。

    而薊王恰恰相反。一季三登,無比垂涎。

    待群臣噤聲。胡毗色伽二世又道:“西域長史,何所言。”

    “西域長史,并未明言。”使者答曰。

    “和親可乎?”胡毗色伽二世,必有此意。若與綠洲主人和親。可比秦漢和親。大漢姻親之國,安息豈敢輕舉妄動。

    “這……”使者畢竟久居西域,對西域都護府吏治民情,多有所知。這便斟酌答曰:“時,都護府二丞,奉命回國。攜帶夏宮數千佳麗,其中不乏域外各國公主。然至今仍居于薊西長安行宮。未得入薊王后宮。”

    “且傳語西域長史,安息之患不解,貴霜無從出兵。”胡毗色伽二世,終歸未曾利欲熏心。

    “遵命。”侍者不敢怠慢,稍作休息,即刻折返。

    正當貴霜使者,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返回西域時。

    西域大使館,夏宮。

    西域少史,領它乾令韋端,攜它乾丞楊阜,接見域外使團。

    “北烏伊列使,拜見上官。”來者,正是西逃北匈奴殘部所立北烏伊列國使。北烏伊列國,乃由北匈奴伊蠡王部、呼衍王部并北單于殘部,西遷奄蔡國東境所共立。“烏伊列”即為“伊列國”,因境內伊列水(伊犁河)得名。《漢書·陳湯傳》載,匈奴郅支單于如得烏孫、大宛兩國,便會“北擊伊列,西取安息”,既此。今已為康居所滅。“北烏伊列”,言指西遁后,于康居北境,羈縻屬國奄蔡,再立。

    “貴使出自何部?”韋端笑問。

    “下臣,乃出伊蠡王部。”北烏伊列使恭敬作答。

    “貴使當知,康居王已舉國內附。獻郅支城與都護府。康居國中,郅支各部大人,皆遷入城中安居。為都護府民。”韋端言道。

    “回稟上官,郅支諸事,下臣已知。”北烏伊列使,倍加恭順。

    “同出北匈奴,漢匈世代和親,本是一家。我主亦不欲見,北匈奴亡國滅種。”韋端告知詳情:“今,貴使傳檄而至,我主當心甚慰之。”

    聞此言,北烏伊列使,稍得心安:“下臣,感恩不盡。”

    “今國中各部,有民幾何?”韋端代主而問。

    “控弦一萬,老弱五萬余。”北烏伊列使,不敢隱瞞。

    “舉族竟不足十萬。”韋端不禁慨嘆。控弦之士,是否足萬,亦未可知。許,不過寥寥數千騎。不料北匈奴,亦有今日。

    聞此嘆,北烏伊列使,雖不置一語。然眼中哀傷,斷難遮掩。誰又能想到,再經二百年休養生息,北烏伊列一路西征,吞并沿途諸國。直抵羅馬邊墻。匈奴王阿提拉,號稱“上帝之鞭”。

    “我主有意,發郅支城中各部兵馬,‘西取安息’。不知貴國,可愿同行。”韋端終道破天機。

    “莫非,王上傳檄,乃為西征?”北烏伊列使,一閃利芒。

    被韋端并楊阜,悉數入眼。二人相視而笑:“此乃英雄也。”

    北烏伊列使,見身份被窺破,亦不遮掩。這便實言相告:“不瞞上官,下臣便是伊蠡(lù  lí)。”

    “原是伊蠡王當面。”韋端以禮相待:“請上座。”

    “不敢。”伊蠡王恭順依舊:“安息乃強國,控弦之士,不下十萬。僅憑郅支城中兵馬,如何‘西取安息’?”

    “西取,乃為寇也。”韋端實言相告。

    “莫非,王上非取安息,乃另有所圖。”伊蠡王頗有足見。

    “然也。”韋端言道:“郅支各部先行,若戰敗,康居必出援軍。稍后大小烏孫,亦會裹入其中。諸國聯軍,當不下十萬兵馬。遂成野火燎原。然唯一所缺,便是舉火之人。”

    “‘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伊蠡王出口成章:“王上若不取安息,當出蔥嶺,以攻貴霜。”

    “雖未言中,亦不遠也。”韋端笑問:“伊蠡王,可愿舉火為先。”

    “敢不從命。”伊蠡王肅容下拜。

    此,便是北匈奴,千載難逢,復起之機。更是宿命使然。

    若不從命,郅支各部,必先攻北烏伊列國,滅口。即便,僥幸獲勝,康居、大小烏孫,各有雄兵十余萬。再加奄蔡等羈縻屬國,群起來攻。

    北匈奴,滅族在即。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阳县| 晋江市| 田阳县| 威海市| 红河县| 建昌县| 乌拉特后旗| 五指山市| 安西县| 根河市| 洪湖市| 砚山县| 迭部县| 仁怀市| 武胜县| 德阳市| 龙山县| 余庆县| 平顶山市| 铁力市| 泰来县| 光山县| 于都县| 海门市| 黔南| 裕民县| 铜梁县| 祁阳县| 安泽县| 丁青县| 瑞金市| 昔阳县| 贵定县| 会昌县| 惠水县| 厦门市| 濮阳县| 尼玛县| 通河县| 罗定市| 墨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