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劉備的日常 正文 1.151 一時之杰

作者/熏香如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如前所言。漢家廟堂與江湖,一袖之間。

    早年間,中常侍趙忠曾言:“袁本初坐作聲價,好養死士,不知此兒終欲何作。”稍后王粲亦評:“袁紹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既累世臺司,賓客所歸,加以傾心折節,莫不爭赴其庭,士無貴賤,與之抗禮。”荀彧亦稱:“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位列六雄之中。單憑“士無貴賤,與之抗禮”,便知袁紹,據土人雄之風,足令人心折。誠如荀諶所言:“袁氏一時之杰。”

    試想。得袁紹此等禮遇。

    如張闿這般,赳赳莽夫。豈能不甘為所用。更加會賓客大宴。袁紹口出“依計行事,必有重賞”。眾目睽睽之下,又豈會食言而肥。

    張闿自不疑有他。

    待酒醒,負命而去。

    甄都,衛將軍曹操府。

    袁氏死士,門前投刺。沐浴更衣,引入內室相見。

    見封泥無誤。曹操遂取袁術手書一觀。

    見字如面,隨即心中大定:“袁公路之意,某已盡知。且速歸。”

    “喏。”袁氏死士,功成身退。

    待室中再無旁人。曹孟德長身而起。學市中俳優,“搔頭弄姿槃旋偃仰”。手舞足蹈,滑稽百出。

    謂喜大忘形,莫過如斯。

    “袁公路,袁公路。”一舞作罷,落座又取袁術手書觀瞻:“真,天助我也。”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待程昱等人,奉命入府。曹孟德已恢復如初。

    “袁術中計。不日當遣心腹死士,刺陳王寵。”曹操言道:“仲德,且依計行事。”

    “喏。”程昱亦難掩喜色。正欲告退,忽又問道:“文若,又當如何?”

    “文若高絜。此中隱秘,不知也罷。”曹操有感而發。

    “喏。”程昱奉命而去。

    稍后,程昱執筆,代曹孟德上表。劾奏陳王寵,私藏傳國玉璽,有不臣之心。

    先前,陳王寵數次遣使薊國,行三勸三讓之禮。薊王遂傳檄天下,不欲篡漢自立。時,世人皆知,傳國玉璽,多半已入陳王之手。卻苦無證據。

    然,因茲事體大,又三分天下。三方君臣,謹言慎行,不敢強取。唯恐惹惱陳王,被他人所乘。更加薊王總王權之極。漢室諸侯皆馬首是瞻。薊王雖拒陳王“勸進美意”。然心中究竟作何想,不足為外人道哉。假薊王虎威,更不敢欺陳王太甚。

    趁薊王遠征,鞭長莫及。曹孟德公開上表。

    上至天子,下至百官。又豈能再裝聾作啞。董侯遂專開朝議,問政群臣。

    “衛將軍所奏,可有實證?”少年天子,居高下問。

    “稟陛下,三公謠言奏事。”太保曹嵩,持芴奏對。

    后漢書蔡邕傳有載:“五年制書,議遣八使,又令三公謠言奏事。”謂“謠言奏事”,便是風聞奏事。

    “衛將軍上表,斯耳食之談,非實證也。”太仆伏完,持芴跽奏。謂“聞弦歌而知雅意”。曹孟德此時上表欲問罪陳王。實乃為除王太師易相奪國,阻陶恭祖三讓徐州也。王黨心知肚明。焉能令曹氏父子如愿。

    御史中丞荀彧,持芴進言道:“先前,洛陽兵災,二宮大火。傳國玉璽,失于暴亂。后被孫破虜,復取于井。襄陽之戰,為袁紹所得,獻合肥侯。至此后,傳國玉璽,便不知所向。”

    荀彧言下之意。稍后袁術過江,以傳國玉璽為質,與陳王寵暗結盟約,趁機竊據淮南。皆是捕風捉影,未有真憑實據。

    董侯輕輕頷首:“傳國玉璽,為朕叔父所竊。”

    “正是。”荀彧持芴而跽。

    太保司直程昱,持芴跽奏:“先前,陳王寵數次遣使,勸進薊王。薊王傳檄天下,以正視聽。此事,人盡皆知。枳句來巢空穴來風。臣竊以為,若無傳國玉璽,陳王寵何以行此大逆不道,不臣之事。”

    “老臣附議。”曹太保領黨羽,壯大聲勢。

    “臣等附議。”

    董侯縱年少。亦知傳國玉璽之重要。且陳王寵素有大志。多年前,又曾與國相,共祭天神。宮中舊聞,桓帝彌留之際,遺詔兄終弟及。傳位勃海王劉悝。并命陳王寵輔政。然此詔尚不及發出,便被大將軍竇武撕毀。桓帝梓宮尚在前殿,竇太后殺便殺田圣滅口。

    正因如此,陳王寵,素為先帝所忌。為求自保,于是與淮泗諸王,暗結盟約。不惜養妖賊自重。將心比心。陳王寵早知靈帝,來路不正。故行撥亂反正,才有勸進薊王之舉。

    換言之,若追本溯源。自靈帝始,便非大漢正統。更何況叔侄三人。

    于是乎,勸進薊王,水到渠成。然,薊王不欲。普天之下,漢室宗親,還有何人可繼任大統?

    必是“天命所歸”。得傳國玉璽之陳王寵,無疑。

    少年天子,忽有感而發:“勃海王,尚有遺孤乎?”

    太保曹嵩,慷慨發聲:“自勃海王劉悝以降。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獄中。傅、相以下,以輔導王不忠,悉伏誅。”

    少年天子,一聲暗嘆:“朕,已盡知。”

    百官無不屏氣。前朝舊事,宮闈禁忌。豈是我等可參與其中。

    少頃。董侯振作精神:“陳王寵,私藏傳國玉璽之事,又當如何?”

    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殿中群臣,兩黨棋峙。領會上命,揣摩圣意。豈有泛泛之輩。天子口出“私藏傳國玉璽”之句,已坐實陳王寵之罪。

    故后半句“又當如何”?

    天子乃是問罪也。

    殿中曹黨,無不士氣大振。

    太保司直程昱,持芴跽奏:“稟陛下,可詔命陳王寵,速將傳國玉璽,完璧歸甄。如若不從,傳檄討回。”

    謂先禮后兵。少年天子,輕輕頷首。又含笑發問:“太師,以為如何?”

    “老臣無異議。”王允肅容奏對。

    聞此言。殿中王黨,悉數噤聲。不再據理力爭。

    王太師乃純臣。少年天子心中慨嘆,而面色不變:“善。”

    “陛下明見。”二黨齊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杭县| 宜君县| 昌图县| 高陵县| 柯坪县| 延长县| 曲松县| 普安县| 怀远县| 永修县| 亳州市| 东港市| 房产| 万安县| 江口县| 同心县| 马边| 福建省| 梅州市| 雷波县| 会同县| 建昌县| 大荔县| 基隆市| 宁陕县| 抚宁县| 抚顺市| 山东| 大荔县| 海口市| 七台河市| 穆棱市| 长垣县| 秦皇岛市| 吕梁市| 兰西县| 苗栗市| 偏关县| 德清县| 辽源市| 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