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紫元夫人,不日當(dāng)攜墉宮九玉女,抵達(dá)薊國。薊王遂命云臺觀邸,守邸丞葛玄,極盡禮遇。
因受國禮。故才有,化外方士云集。爭相所獻(xiàn),獨(dú)門方術(shù),令方技館,如獲至寶。亦助薊國諸技,一飛沖天。或問,如何禮遇,化外高士。
無非,“羈絆於世繩,維系於祿位”。
鴉巢已遷往北港。原址擴(kuò)建,南港船塢,可造船宮級巨艦。然毋需勞民傷財(cái)。薊王一人所用,三足金烏足以。自三川郡歸來,金烏船宮,便入鴉巢維護(hù)保養(yǎng)。并加裝清鋼龍脊,及諸多新式機(jī)關(guān)器。凡最新技藝,必盡王之所需。而后再自上而下,惠及國人。
新式銀炭高爐,助清鋼產(chǎn)量暴增。另有清鋼隕琉璃,為王宮專用。先為女衛(wèi)內(nèi)甲。今已用于薊王車駕、馬甲,不一而足。刀劍難傷分毫,亦耐斧錘重?fù)簟?芍^萬全之備。為護(hù)薊王周全,薊國上下,無所不用其極。少時,見金熊膽為張小胖奪食,樓桑宗人竟欲殺人放血。可比時下,薊人之心。
比起一河之隔,關(guān)東大地,陰謀詭計(jì),烏煙瘴氣。北國初夏,乾坤朗朗,碧空萬里。“海內(nèi)士人,云蒸霞蔚,鱗集北都,真千古盛事”。
薊王,家國同構(gòu),府國并立。河北吏治并軍政,各行其道,相向而行。州牧只理政事,及率少許郡兵,維持治安。河北軍事防務(wù),悉歸輔漢幕府麾下,四輔將軍。幽、冀、并、涼,薊王二弟關(guān)羽,三弟張飛,并周泰、徐晃,各守一州。四將堪比封疆大吏。另有輔漢偏將軍麴義,裨將軍高順,守大震、大散二關(guān),兼顧雍州并賜支都護(hù)府。另有四綏將軍,水衡、治粟二都尉,領(lǐng)護(hù)四方都護(hù),并江表十港,海內(nèi)十洲。
論權(quán)重。幕府已不下封國。誠然,就二千萬薊人而言,封國乃三興之基。
正因北都日漸名重。故有大儒上疏,請易臨鄉(xiāng)二字,另擇雄名。然卻被薊王否決。“臨鄉(xiāng)”者,近家也。
“我滯湓城每自憐,相逢相倚杖頭錢。盍簪愁想年窮夜,覽鏡羞稱壯士年。萱草滿階堪壽母,梅花繞屋可名仙。近家何往非安地,又買槃塘對岸船。”
薊人來自五湖四海。久居薊國,鄉(xiāng)音難改。王都之名,自有深意,別有鄉(xiāng)愁。無論天南地北,舉國皆以薊人為榮。臨鄉(xiāng),不是故鄉(xiāng),勝似故鄉(xiāng)。話說,若論出處,薊王祖籍淮泗,安身樓桑,立命臨鄉(xiāng)。孟子盡心上:“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注曰:“修正其身,以待天命,此所以立命之本也。”
薊王于樓桑,修身齊家。又遷臨鄉(xiāng),治國以待天命。身證孔孟荀卿之道,不遠(yuǎn)矣。
北渚司寒館。七重頂,明光閣。
內(nèi)中長明燈臺,百盞枝燈,夜放豪光。指引巨馬水路,來往船只。
時,薊王立北渚司寒館,供奉冬神玄冥。又納協(xié)辰夫人黃景華等為媵,伴嫁秦后。
天下仙門無不震動。更引國中船戶,立神主,四時祭拜。
三殿女仙門下,齊聚北渚司寒。受信眾供奉,鼎盛香火。
上元夫人,薊王環(huán)妃之侍女,宋辟非。乘夜登閣,與一眾女仙門相商。
“夫人遣奴婢來問:趙貴妃媵從者何?”
便有麻姑仙派,門人答曰:“初選四方玉女:北寒玉女宋聯(lián)娟,善彈東華玉女煙景珠,善擊神林玉女賈屈庭,善吹飛玄玉女鮮于虛,善拊。”
“四擇其二。”宋辟非不吝稱贊:“諸位有勞。”
“不敢。”眾女盈盈下拜。時下有勞,乃“有功”之意。
甄選女仙媵從,可謂仙門大事。自前中書令趙娥致仕,并遷居南宮鳳梧館,深閨待嫁。三殿女仙,便著手甄選媵從。四方玉女入選,亦是實(shí)至名歸。玉女,乃仙門侍女。如墉宮玉女,便是王母侍女。其上另有女仙,稱“元君”或“夫人”。男仙則稱“真人”或“先生”。時下皆有對應(yīng)。
“敢問宋師姐,王母所立司金館,我等可同入否?”便有麻姑仙派門人問道。
“未可知也。”宋辟非如實(shí)作答:“天下仙門皆一家。料想,當(dāng)如北渚司寒。”
“善。”眾女皆露笑顏。無慮司木館,王上遂交由麻姑仙派主持,然亦如北渚司寒館,三殿女仙,皆可入駐,受香火供奉。
天光三殿女仙,各有持重。分駐靖陵司金、北渚司寒、毋慮司木,另有融氏大巫,執(zhí)事九津司炎。天下仙門何其多也。青史留名之名女仙,鳳毛麟角。然諸夏洞天福地,皆有修仙門人。四方玉女,入選媵從,便等同于入籍天光三殿,乃至榮升觀天閣。其利之大,何必多言。
世繩羈絆,祿位維系。從此以往,天下名女仙,皆不出薊王家門。
甚善。
河?xùn)|蒲坂。
蒲坂,古稱智邑,曾為五帝之舜帝都城。商屬缶邦,春秋屬晉,戰(zhàn)國屬魏,秦屬河?xùn)|郡。前漢高祖二年,建蒲反縣,屬河?xùn)|郡。
前揚(yáng)州牧,領(lǐng)右將軍劉繇,立大營于此。
蒲坂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蒲坂之北,大河經(jīng)龍門山,奔騰而至,蒲坂之南,則為大河中游最大渡口,風(fēng)陵渡。再往南,則是素有“百二重關(guān)”之潼關(guān)。由蒲坂至潼關(guān),乃進(jìn)出關(guān)中之橋頭堡。故后人有言:“自古天下有事,爭雄于河、山之會者,未有不以河?xùn)|為噤喉者也。”
先前,劉繇為袁術(shù)所擒,后雖得脫,卻如喪家之犬。流轉(zhuǎn)關(guān)東,苦無立錐之地。得高人指點(diǎn),逆入關(guān)東。說服司州牧黃琬,立大營于河?xùn)|。二人守望相助,為王黨外援。待天子都洛,傳檄天下。關(guān)東群雄,群起而攻。滅曹氏父子,如牛刀割雞。易如反掌也。
豈料,風(fēng)云突變,事與愿違。太師壯烈殉節(jié)。王黨離散。甄都淪為曹氏父子一言堂。
謂“識時務(wù)者為俊杰”。然,畢竟寄人籬下,仰人鼻息。何去何從,非劉繇一人所決。司州牧黃琬,若無侍曹之心。劉繇冒然改換門庭,必反受其害。
正舉棋不定。忽聞徐州主簿張邈,假扮船商入城,投帖謁見。
“長史可知,張孟卓,所為何來?”劉繇遂問。
右將軍長史,是儀笑答:“必為說客也。”
是儀,本姓氏,初為縣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儀,言“氏”字“民”無上,可改為“是”,乃遂改焉。后依劉繇,為長史。繇軍敗,同赴河?xùn)|。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