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宮之圍解除,就在事情過去的第二天,李行淵升坐金鑾寶殿。
文武大臣們該到的都已到來,擔驚受怕了這么長的時間,最終看到皇上平安無事,這些人也松了口氣。
今日天一放亮,李行淵下令,百官全都要進宮面圣,重點就是要商討韓經擎造反一事。
金階之上,李行淵面沉似水,一語皆無。看著看到皇上這個陰沉的臉色,百官們一個個也是心驚肉跳的。
李墨宸昂首挺胸的,站在武官的最前面,經過這次的事情,毫無疑問,他又立下了大功一件。
平日李哲涵很少上朝的,但這次,也參與到了其中,就站在李墨宸的身邊。
“眾卿,韓經擎造反之事,你們可曾知道?”
百官們一個個面面相覷,低著頭不語。
因為在皇宮受圍的時候,這些人都躲在府中,沒有誰敢跑到皇宮來,助皇上一臂之力。
這也難怪,街上到處都是韓家軍的士兵,把整個京城都控制起來了,他們就算是想要出來,也不現實。
“朕問你們話呢!”
李行淵提高了嗓音。
百官沒有辦法,只是紛紛出班跪倒,說是韓經擎的士兵戒嚴了大梁城,他們都被困在府中,無法出來。
盡管如此,他們還是密切關注著一切的動向,聽說四王爺帶兵解了皇宮之圍,都替皇上高興。
“嗯……罷了……你們知道就好。如今,風過天青,叛賊韓經擎業已伏法,現在,被關在天牢之中。宸兒……”
聽到呼喚,李墨宸出班跪倒。
“父皇。”
“你本應在千里之外的陵川城,你把那邊的情況說一說。”
李墨宸叩首稱是,便將游團遭遇的事情講述了一遍。
如何被困在巡撫衙門,之后,又是如何得到了五皇子的稟報,這才返回大梁。
從城南大營中,調集剩余的兵馬,聯合城外的士兵,一舉攻破城門,制止了韓經擎的逼宮等等。
什么都說了,他唯獨沒有提到許安寧失蹤,到現在生死不知的事。
“眾卿聽到沒有?韓經擎忤逆之心早已有之,就連南省的巡撫韓.正廷,以及他的兒子韓影夜也牽扯其中!這些人狼狽為奸,意圖推到朕楚國的江山,眾卿說,該給韓經擎定個什么罪?”
“陛下,韓經擎罪大惡極,身為丞相,卻忤逆叛上,罪不容誅,當滅九族!”
“陛下,韓經擎做出這樣的事情,就算用再狠毒的刑罰對付他也不為過,臣建議,應將他扒皮萱草,碎尸萬段!”
“陛下,臣以為……”
到了現在,百官都來了精神,一個個牙長四尺,恨不得把韓經擎撕碎碾爛才好。
正所謂是樹倒猢猻散,韓經擎這一敗,平日里與丞相交好的一些大臣都紛紛向李行淵表明清白,生怕此事牽連到他們的身上。
而李墨宸,依舊是平靜無言,只是冷眼看著這些人表演。
“夠了,眾卿安靜!韓經擎罪大惡極,必須除以極刑,這個毋庸置疑,不過,盡管此人意圖謀反,終究還是給朕服務了這幾十載,算是有些功勞。朕決定,將他斬首,并且暴尸三日。”
“韓.正廷父子也參與其中,即刻起,朕要撤掉韓.正廷的南省巡撫之位,并且對兩人進行全國的搜捕,待抓到之后,再行處置,眾卿以為如何?”
百官嘩啦啦跪倒一片,山呼萬歲圣明。
“另外關于韓氏一族的其他人……”
說到這里的時候,李行淵猶豫了。
他的腦中,又想到了太后那個苦苦求情的樣子。
別的不說,就在昨天被送回慈安宮之后,太后剛一醒來,就又來找皇上,苦苦地替韓家人求情,現在韓經擎已經倒了,韓家徹底敗了,也就夠瞧的了,最好還是不要在擴大牽扯的范圍。
盡管心中不悅,可李行淵畢竟還算是個孝子,無奈,只得答應下來。
雖然如此,可李行淵有兩個人是不會放過的。
一個是皇后,另一個,就是太子……
“關于韓氏宗族的其余人等,朕會命人詳細調查,若是同本次叛亂無關者,朕不予追究,但凡有一點牽連,或是參與其中的,定將嚴懲!”
“此外,皇后與太子二人,也需要接受調查,朕決定,皇后暫時打入冷宮。而太子的身份,則予以剝奪,貶為庶民,日后,再做最后的定奪!”
這下子,震動可太大了。
當朝的皇后被打入冷宮,加上太子被廢,這個文武百官誰都沒有想到。
只道是李行淵饒了韓家其余的人,這兩個人也是皇族,好歹會網開一面,最后卻是這么個結果。
李行淵的這個決議,就連李墨宸都沒有想到,當聽到李昀晏被廢,成為了平民百姓,他的心里面,不知道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在一起纏斗了這么多年,然而就因為皇上的一句話,這個最大的對手徹底沒落,他的心里,非但沒有一絲的快.感,相反的,卻有些淡淡的傷感。
有道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這句話用來形容此刻的李墨宸,雖然不太恰當,卻也說得過去。
同為皇子,太子的地位可比他這個東平王要高,卻落了這么個結果。
誰知道他會不會也有同樣的一天呢?
宣布完對這些人的處理辦法,李行淵又下令,回收城北軍大營的兵權,把韓經擎手中的兵符大印全部都收回來,以后,這一部分的人馬交給兵部來調動。
回收了兵權,李行淵的心里大大地松了一口氣。
多年以來,就因為韓經擎手里有兵權的存在,所以他才有所忌憚,現在韓經擎已倒,再把兵權收回來,該完成的事情,也就差不多了。
剛剛下了這個決定,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墨宸站了出來。
“父皇,兒臣有一請求,還望父皇答應……”
李墨宸立有大功,對他,皇上自然要格外重視,聽了他的話,點了點頭。
“宸兒,有何話只管說來。”
看了看一旁的五皇子李哲涵,李墨宸向上叩頭。
“父皇,兒臣雖然領兵平亂,但這功勞,卻不在兒臣的身上,若不是五弟在城中坐鎮,向兒臣千里傳信,并且在兒臣回城之時,里應外合,沖破城門,兒臣也無法這么快的抵達皇宮,所以兒臣請旨,望父皇重賞五弟。”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